山东省立实验剧院
山东省立实验剧院是民国时期,山东省的一个现代剧团。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贡院墙根街中段路西,始建于1929年[1]。历经变革,于1945年在陪都重庆彻底结束[2]。
历史
1929年,陈调元担任山东省的政务官,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把山东民众剧场扩充建设成“山东实验剧院”,山东青州留美人士赵太侔出任院长,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的王泊生担任教务长。[1][2]4月,国民政府领导的山东省政府迁入济南,山东省立实验剧院面向社会招收学生,开设论、表演、音乐、舞台美术四个科目,范围在北平、天津、济南三地区,一共收到学生40余人。[1][2]
中原大战时,阎锡山攻打济南。同时,山东实验剧院因经费短缺和主办人员意见分歧于1931年初停办,教务长王泊生率部分学生逃到北平,演变为“晦鸣社”。[1][2]
1933年,王泊生回到济南演出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挽留他在山东省,并且准备恢复学校。1934年11月1日,“山实”重组为山东省立剧院(简称“省院”),隶属教育厅社会教育科,王泊生升任院长,其夫人吴瑞燕为教务长。[1][2]赵太侔担任山大校长之后,由王泊生接任的“省院”里头分为音乐和表演两个系。受到赵的影响,王泊生要在戏曲的基础上创造一种瓦格纳式的乐剧。由于教学设计与乐剧实验息息相关,因此,“省院”的音乐系侧重的不是一般的西洋乐,而是适用於戏剧的配乐,即“伴剧器乐”。为此,王泊生专门从上海聘请了陈田鹤担任音乐系的主任。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攻占华北大部分地区,学校不得不再次中止[1]。王泊生带领部分师生,边演戏边流亡。他们辗转数千里,经徐州、郑州、武汉,历时一年多抵达陪都重庆[2]。
1938年,王泊生在重庆市再次复建学校,更名为国立实验剧院。[1][2]由王泊生领衔的“山实”时期的演出,崑乱不挡、中西合璧,体现了“国剧运动”的戏剧理念。“国剧运动”大致是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知识分子对旧文化的现代化改造,是在西式现代化的基础上重新发现戏曲传统的文化共识。这一运动的发端,始于余上沅和赵太侔等人,他们看到了话剧在中国发展的局限性,反对自然主义的舞台,以中西戏剧形态的比较入手,试图改良旧剧,使之与欧洲象征主义文艺潮流“接轨”。无论是赵太侔还是王泊生都秉持“一代有一代之舞台”的看法,对改造旧剧的做法都予以肯定
1940年秋,山东省立剧院改称国立实验剧院。1941年秋,陪都的教育部正式下发批文,山东省立剧院改称国立实验剧院,设歌剧训练部及实验管弦乐团。1942年夏,国立实验剧院改称国立歌剧学校,李朴圆任教务主任兼高级部班主任,刘润清任初级部班主任[2]。
1945年夏,国立歌剧学校因拒绝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合并引发学潮,学校停办,至此彻底结束。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山东省立剧院)的绝大部分师生,成为音乐、戏曲、影剧界的骨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