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管理

废物的产生、预防、定性、监测、处理、再利用及残余处置

废弃物管理(英语:Waste management),也可称废弃物处置(英语:waste disposal),谈的是管理废弃物(于本文中与垃圾同义)的做法,从收集开始到最终处置的所有过程和行动均包括在内。 [1]包含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也包含管理过程和相关的法律、技术、经济机制,以及监测和监管。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机械化垃圾车,可透过车上装置把路边的垃圾箱内容物自动装载到车上。
位于加纳阿格博格布洛谢电子垃圾场的拾荒者,以燃烧方式回收垃圾中的金属。除拾荒者本身,附近的社区也会受到有毒烟雾之害。
位于格但斯克理工大学内收集生活垃圾的垃圾箱。
一座从事回收及废弃物转制能源厂。

废弃物(垃圾)会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存在,每种都有不同的处置和管理方式。管理对象包括所有类型的垃圾,如工业、生物、家庭、市政、有机、生物医学,甚至是放射性废弃物。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垃圾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整个管理过程都牵涉到健康问题。这类问题会以间接或直接的形式出现:处理固体垃圾时直接受其影响,或是摄入与其接触过的水、土壤和食物而间接受其影响。[3]人类活动(例如对原材料的提炼和加工)会产生垃圾。[4]管理的目的在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地球资源和美学的不利影响。

管理的对象在很大部分是针对由工业、商业和家庭活动产生的城市固体垃圾。

不同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做法并不一致、不同地区(城市农村地区)以及住宅区工业区也会采取不同的做法。[5]

妥善管理垃圾对建设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很重要,但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城市而言,仍是一种挑战。有份报告中表示有效的垃圾管理相对昂贵,通常可占市政预算的20%–50%。运作这项基本的市政服务需要高效、可持续和社会支持的综合系统。[6]大部分垃圾管理是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 (MSW) - 这些多数是由家庭、工业和商业活动产生。[7]根据联合国所属的跨政府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的数据,预计全球到2050年城市的固体垃圾将达到约34亿公吨,但透过政策和立法可减少各地的垃圾数量。[8]管理措施包括有循环经济的综合技术经济机制、[9]有效的处置设施、进出口管制[10][11]和对产品的适当永续设计

对全球垃圾、其管理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的首度采科学证据的系统性回顾,结论是大约4分之1的城市陆上固体垃圾未被收集,另外4分之1在收集后处置不当(通常利用未受控制的明火燃烧),前两者的加总是每年接近10亿吨。研究还发现,每个优先的大项领域都缺乏“高品质研究基础”,部分原因是缺乏“大笔研究经费英语funding of science”,对鼓励有心研究的科学家而言,经费非常重要。 [12][13]电子垃圾(e-waste)包括废弃的电脑显示器主板手机充电器激光唱片(CD)、耳机电视机空调设备和冰箱。根据联合国训练与研究机构英语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Unitar)发表的2017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印度每年产生约200万吨电子垃圾,在全球电子垃圾生产国中排名第5,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14]

垃圾管理原则

 
垃圾管理分层图表。

垃圾管理层级

垃圾管理分层英语waste hierarchy指的是“3R”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和回收(Recycle),根据垃圾最小化的策略需求而分类。此管理分层是大多数垃圾最小化策略的基石。设立分层的目的是从产品中取得最大利益,且产生最少垃圾(参见资源回收[15]垃圾等级以金字塔形式呈现,基本前提是促进防止产生垃圾的政策。下一步或首选的做法是为已产生的垃圾寻求替代用途(即再利用)。接下来是回收,包括堆肥。此步骤之后是材料回收和废弃物转制能源。最后一步是运到垃圾掩埋场弃置,或是焚化(并未做能源回收英语energy recovery),这一步是处理未被阻止、转移或回收的最终手段。[16]垃圾管理分层代表产品或材料在金字塔内不同阶段。每个分层代表每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部分。

产品生命周期

周期始于设计,接着是制造、分销和主要使用阶段,再依据垃圾管理层级中的减少、再利用和回收阶段。周期中每阶段都存在干预的机会:重新考虑是否需要这类产品、重新设计、在最大限度减少浪费的可能性,并扩大产品的用途。(参见循环经济)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是种可避免不必要垃圾产生,对有限资源做优化利用的方法。

资源效率

透过资源效率分析,可认知世界在当前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开采过多的资源,超过地球能持续供给的能力),经济增长和发展将无以为继。所谓资源效率是指减少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从开采原材料到产品使用)对环境的影响。[17]

污染者付费原则

污染者付费原则要求污染者为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付费。关于废弃物管理,通常指要求垃圾产生者支付费用,作为处理不可回收材料的费用。[18]

历史

在人类史上大部分的时间,由于人口密度低和少做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垃圾数量微不足道。现代时期之前的常见人类垃圾,主要是灰烬和可生物降解垃圾,会迅速释回大地,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用木头或金属制成的工具通常会被重复使用,或是代代相传。

有些文明会比其他文明产生更多的垃圾。在中美洲玛雅人每月都会举行固定的仪式,村人聚在一起,聚集大堆垃圾焚烧。[19]

现代

 
爱德温·查德威克于1842年发表名为《劳动人口的卫生条件》的报告,对于英国通过首部垃圾清理及处置的法案有甚大影响。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和英格兰大型城市持续增长,城市中垃圾堆积,导致卫生水准和生活总体品质迅速恶化。由于当时缺乏垃圾清理规定,街道上到处都是污物。[20]早在1751年,就​​有人呼吁建立具有垃圾清除权的市政机构,居住在伦敦科尔宾·莫里斯 Corbyn Morris)英语科爾賓·莫里斯 Corbyn Morris)(官员及经济学者)提出“......这个城市,应有统一的公共管理,所有的垃圾都应……由泰晤士河输送到适当的距离之外弃置。”[21]

但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日益严重的霍乱爆发和受公共卫生辩论的刺激,首部关于这类问题的立法才出现。改革运动英语Reform movement爱德温·查德威克于1842年发表名为《劳动人口的卫生条件》报告,[22]对此一新焦点具有重大影响,他在报告中主张充分的垃圾清除和管理设施,对于改善城市中劳动人口的健康和福祉非常重要。

英国于1846年通过的《消除公害和疾病预防法(Nuisance Removal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ct of 1846)》开始稳步在伦敦提供受监管的垃圾管理措施。大都会工程委员会是伦敦首个为此快速扩张城市中做集中卫生监管的机构,1875年公共卫生法案英语Public Health Act 1875规定定每个家庭必须将每周的垃圾存放在“可移动容器”中以便处理,这是首个垃圾桶的概念。[23]

 
Manlove, Alliott公司英语Manlove, Alliott & Co. Ltd.兴建,名为“破坏者(destructors)”的焚化炉。

由于需处理的垃圾急剧增加,而导致首批垃圾焚烧厂的建立,当时称其为“破坏者(destructors)”。 首座焚化炉于1874年由Manlove, Alliott公司英语Manlove, Alliott & Co. Ltd.诺丁汉兴建,设计者为Alfred Fryer。[21]但因焚化产生的大量灰烬飘到邻近地区,而遭到抵制。[24]

20世纪之交,欧洲北美洲的大城市中也建立类似的市政垃圾处理系统。纽约市于1895年成为美国第一个拥有公共垃圾管理部门的城市。[23]

早期的垃圾车是敞篷自卸车,由马匹拉曳。机械化垃圾车在20世纪初期出现,英国在1920年代推出首批封闭式,可消除异味的机器自卸垃圾车。[25]这些垃圾车很快就配备“机械料斗”,先把垃圾置入铲斗,再透过机械把垃圾提升及倒进车身中。于1938年推出的Garwood Load Packer英语Garwood Load Packer是首部装有液压压实机的垃圾车。

垃圾处理与运输

 
位于英国伯克郡,以塑料射出成型制作,装有小轮的垃圾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垃圾收集方法差异很大。生活垃圾收集通常由地方政府处理,或由私营公司处理工业和商业垃圾。有些地区,尤其是在低度开发国家,并无正规的垃圾收集系统。

垃圾处理规范

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加拿大新西兰、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常见的是路边收集英语Curbside collection - 垃圾由专门的卡车定期在路边收集,通常也在路边做分类。农村地区的垃圾可能需要先送到转运站。收集的垃圾随后被运送到适当的处置场所。在一些地区会使用真空收集方式,垃圾从家庭或商业场所经由小孔径管道以真空方式送到处置场所。欧洲和北美有这类系统。

在有些司法管辖区,未作分类的垃圾在路边或是垃圾转运站收集,之后再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此种做法能分拣出大量固体垃圾和可回收物,并将有机部分转化为沼气和土壤改良剂。旧金山在2002年立下目标,当地政府制定强制回收和堆肥条例(Mandatory Recycling and Composting Ordinance),要求城市居民不可把可回收和可堆肥的垃圾送入掩埋场,以支持城市达到“2020年零废弃”的目标。三种垃圾由路边的“Fantastic 3”垃圾箱收集 - 蓝色用于可回收垃圾,绿色用于堆肥,黑色用于送进掩埋场 - 交由居民和企业使用,由旧金山唯一的垃圾处理商Recology提供服务。该市的“按量计费”系统根据送往垃圾掩埋场的数量收费,等于为可回收和可做堆肥垃圾作分拣的行为提供经济激励。该市环境部的零废弃计划让当地实现80%的分拣率,在北美洲排名第一。[26]垃圾管理公司如Waste Industries英语Waste Industries等企业使用好几种颜色的垃圾桶和回收桶作分别。此外,在世界某些地区,由于缺乏官方制定衡量环境可持续性的基准,导致当地处置固体垃圾的做法造成环境压力。[27]

垃圾分类

 
格但斯克理工大学内的垃圾回收点。

此处谈的是把干湿垃圾分类。目的是方便回收干垃圾,并把湿垃圾作堆肥用。垃圾经分类后,送入掩埋场的数量会大幅减少,可降低空气和水污染的水准。重要的是分类应根据垃圾类型和最适当的处理和处置方式进行,然后采不同的方式 - 如堆肥、回收和焚化来处理。在社区内实行垃圾管理和分类很重要。执行的方法之一是确保要有此类意识,并让社区充分了解分类的过程。 [28]

事前分类通常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因为把混合后的垃圾做分类显然需要更多人力。垃圾分类之所以重要,有许多原因,例如法律义务、节约成本以及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机构应尽可能让员工方便及正确的做分类。做法包括贴标签、确保有足够垃圾箱,并清楚说明分类的重要性。[29]在处理核废料时,必须在标签上清楚注明核循环产物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伤害。[30]

财务模型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经费来自与收入或财产价值相关的,由国家或是地方的税收。商业和工业垃圾处理通常作为商业服务来收费,处置成本也包括在内。但这种做法可能会鼓励承包商选择送往垃圾掩埋场的做法(因为成本最低),而非采用再利用和回收等最环保的解决方案。

对于市政府而言,为固体垃圾管理项目提供经费,负担甚高,特别是当政府将其视为是为公民提供的重要服务。依赖捐助和拨款的机制则取决于赞助机构的兴趣。虽然此为发展垃圾管理基础设施的好方法,但吸引和利用赠款完全取决于捐助者认为此是种重要事情。对于城市政府来说,决定如何在垃圾管理的不同项目中分配资金,将会是种挑战。[31][32]

台北等地区,市政府根据家庭和企业产生的垃圾数量收费。只有把垃圾放入购入的合法垃圾袋中,垃圾收集员才会接受。这项政策成功减少城市产生的垃圾数量,并提高回收率。[33]

另一征收垃圾税的例子是意大利。税收不像台北那样使用政府认可的袋子,而采两种税率:固定税率和变动税率。前者由房屋大小而定,至于变动税率则由居住在房屋中的人数决定。[34]

世界银行使用多种产品和服务为固体垃圾管理项目提供资金(包括传统贷款、基于结果的融资及开发政策融资)和建议(技术咨询)。世界银行资助的垃圾管理项目通常概括垃圾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产生到收集和运输,再到最后的处理和处置。[6]

处置方法

垃圾掩埋场

本节摘自垃圾掩埋场

垃圾掩埋场也称为tip、dump、rubbish dump、garbage dump或是dumping ground,是处理垃圾的场所。掩埋垃圾是最古老和最常见的垃圾处置英语Waste disposal形式,但采用系统性的每日、中期和最终覆盖的做法直到1940年代才开始。在此之前,垃圾只是简单地堆放或倒入坑里。在考古学中,这种处置场所被称为贝冢

一些掩埋场用作垃圾管理的用途,例如临时储存、整合和转移,或用于处理垃圾,例如分类、处理或回收。除非场地受过稳固处理,否则可能会在地震时发生剧烈晃动或土壤液化情事。掩埋场一旦填满,其上方可能会被回收及复原英语Landfill restoration,之后作其他用途。

 
垃圾掩埋场内的垃圾压实英语Waste compaction车。
 
位于维也纳的史匹特劳垃圾焚化厂(Spittelau incineration plant)。

焚化

 
位于芬兰坦佩雷Tarastejärvi垃圾焚化厂芬兰语Tarastenjärven jätteenpolttolaitos

焚化是种处置方式,固体有机垃圾经燃烧后,转化为残渣和气态产物。可用于处理城市固体垃圾和污水处理所余的固体残留物。这个做法可把固体废物的体积减少80%到95%的程度。[35]焚化和其他高温处理系统有时被称为“热处理”。焚化炉可将垃圾转化为热量气体蒸汽和灰烬。

个人和产业都会运用焚化的方式处理垃圾,前者规模小,而后者是大规模。以处理固体、液体和气体垃圾。焚烧被认为是处理某些有害垃圾(如生物医疗废物)的实用方法。但也是种有争议性的方法,主要是因会大量排放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碳

在如日本等土地稀缺的国家,焚烧垃圾很常见,因为这类设施通常不需要像垃圾掩埋场般大的面积。垃圾转制能源(焚烧垃圾发电 (Waste-to-energy,WtE) 或称energy-from-waste (EfW) )是指在焚化炉或是锅炉中燃烧垃圾以产生热量、蒸汽或电力的广义名词。利用焚化炉燃烧并非最完美,人们一直担心经烟囱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特别关注的是一些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如多氯二联苯戴奥辛呋喃多环芳香烃,会在焚烧时形成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还有一些重金属,如[36],会在燃烧时挥发。

回收利用

 
被压实及打包,做回收用的钢料。

回收是种资源回收的做法,指的是收集和再利用如空饮料容器的垃圾。过程包括把原本会被当作垃圾弃置的材料分解和重复使用。这样做有多项好处,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让更多材料可回收利用,清洁地球成为一项可实现的事。[37]回收利用不仅于环境有利,且对经济也有好处。回收的材料可制成新的产品。[38]可用专用垃圾箱和垃圾车把回收材料与一般垃圾分开收集,这种做法称为路边收集。在一些社区,产生垃圾的人或机构需在收集之前将材料投入不同的垃圾箱(例如用于纸张、塑料、金属的垃圾箱)。在其他社区,所有可回收材料都集中在一个垃圾箱,然后在中央设施进行分类。后者称为“单流回收英语single-stream recucling”。[39][40]

最常见的可回收消费品有装饮料的、电线类的、装食品和气雾的罐、旧钢制家具或设备、橡胶轮胎聚乙烯PET瓶、玻璃瓶和罐、纸板箱、报纸杂志纸张和瓦楞纸箱

 
位于芬兰城镇拉帕耶尔维的垃圾回收点。

PVCLDPEPPPS(参见塑胶分类标志)也可回收。这些物品通常由单一类型的材料组成,因此相对容易回收而制成新产品。复杂产品(如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则需要额外的拆卸和分离,回收较困难。

可被回收的材料因城市和国家/地区而不同。每个城市和国家有其不同的回收计划以处理回收的材料。可回收的材料包括废纸和纸板、塑料英语plastic recycling、金属、电子设备、木材英语wood recysling玻璃英语glass recycling、布料和纺织品等等。[41]中国政府在2017年7月宣布禁止进口24类可回收物和固体垃圾(包括塑料、纺织品和混合纸),对直接或间接向中国出口的发达国家造成巨大影响。[42]

再利用

生物再加工

 
在堆肥作用中的垃圾。

有机可回收材料,例如植物材料、食物残渣和纸制品,可透过堆肥和消化过程将其分解,成为覆盖物英语mulch或堆肥,可用于农业或庭园景观目的。此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例如甲烷)可用于发电和供热(热电联产),尽量提高效率。有各式的堆肥和消化方法和技术,其复杂程度各异,包括简单的家庭堆肥到集合生活垃圾而做的工业化规模。生物分解分为好氧型或厌氧型两种,有些做法是两者混合使用。固体废物中有机部分做厌氧消化,会比掩埋或是焚化更为环保。[43]生物处理的目的是利用自然方式控制和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能源回收

垃圾转制能源是指利用不同工艺,包括燃烧、气化、热裂解、厌氧消化和回收垃圾掩埋场气体英语landfill gas,把原本不可回收的垃圾转化为可用的热能、电能或是燃料。[44]从垃圾中回收能源是无害垃圾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由此产生可再生能源,并因少用化石能源以及使用垃圾掩埋场产生的甲烷,可降低碳排放。[44]

垃圾含有的能量可透过直接燃烧,或将其加工成另一种燃料来间接利用,作为烹饪或取暖的燃料,及用作锅炉燃料,产生蒸气驱动涡轮发动机发电。

热裂解和气化是两种相关的热处理形式,垃圾通常在高压的密封容器中以高温加热,同时限制氧气供应。固体垃圾被转化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型态。液体和气体可经燃烧以提供能量,或是提炼成化学产品。固体残渣(炭焦)可再进一步精炼成活性炭等产品。气化和先进的等离子气化英语Plasma gasification可把有机材料直接转化为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合成气,作为燃料以产生电力和蒸汽。另一种热裂解的方法是高温高压超临界水分解。(水热单相氧化)。[45]

热裂解

热裂解通常可把多种家庭和工业残留物转化为燃料。这种工艺可把不同的垃圾(例如植物材料、厨余、轮胎)转化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46]热裂解是在没有化学计量的氧气情况下,利用热量把有机材料做热化学分解的工艺,产生各种碳氢化合物气体。[47]这种工艺导致物体分子以高频振动,而后分子开始分解。裂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工业热裂解的温度高于430 °C (800 °F)。[48]

利用缓慢热裂解,可产生气体和木炭[49]这种工艺有望把废弃生物质转化为有用的液体燃料,也有可能把废木材和塑料转化为燃料。裂解之后所留下的固体包含金属、玻璃、沙和未气化的炭焦。有些热裂解工艺与焚烧相比,所释放出的有害副产品(含有碱金属)较少。但热裂解某些垃圾,会产生如盐酸二氧化硫等影响环境的气体。 [50]

资源回收

资源回收是对垃圾所做的系统性转移,所回收的将用于新的特定用途。[51]做法是对可回收物做提炼,或是回收材料和资源,或者转化为能源。[52]作业在特定资源回收设施中进行。[52]回收不仅对环境很重要,而且具有成本效益。[53]可减少垃圾数量、节省掩埋场空间,并保护自然资源。[53]

资源回收利用生命周期评估(LCA)以尝试提供垃圾管理的替代方案。对于混合城市固体垃圾(MSW)的许多广泛研究显示,对其管理、在源头分类后收集,对非有机及能源部分做回收及利用,以及利用厌氧消化产生有机部分做堆肥,均为甚适合的做法。

许多被弃置的物品都含有可回收以创造利润的金属,例如电路板中的组件。托盘和其他包装材料中的木材,可回收作园艺用途。回收的塑料可用于覆盖小径、人行道或竞技场的表面。

合理和持续的垃圾管理可产生许多好处,包括:

  1. 经济上 - 通过资源再利用、处理和处置可提高经济效率,创造新的就业和新的商业机会。
  2. 社会上 - 适当的垃圾管理可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建立良好社区。优良的社会可带来新的就业机会,让社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有摆脱贫困的机会。
  3. 环境上 - 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开采,而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改善空气和水的品质,并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 世代间平等 - 可为后代提供更具活力的经济、更公平和更具包容性的社会以及更清洁的环境。

(参见循环经济

垃圾增值

本节摘自垃圾增值英语Waste valorization

所谓垃圾增值(英语:Waste valorization、也称为beneficial reuse, value recovery,或是waste reclamation),[54]是种把经济活动产生的垃圾,或是残留物,通过再利用或价值增殖,而创造出经济价值的过程。[55][54][56]这名词来自施行可持续制造和经济学、工业生态学和垃圾管理的做法时,通常适用于工业制程,生产或加工,一种商品残留物被用作另一种制程的原材料或是能源。[54][56]工业垃圾往往比其他垃圾(例如都市固体垃圾)的组成更加一致和易于了解,是可增值的好对象。[54][57]

史上大多数工业制程都把废弃品当作要弃置的东西,但除非处理得当,否则会造成工业污染。[58]但因对残余材料和社会经济变化的监管法规被强化,例如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引入关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而更加关注把这类材料做回收及增值的做法。[58][59]学术界也努力寻求增值方式,以减少各项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开发非木材林产品英语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以达成减少森林砍伐的目的。

液体垃圾管理

液体垃圾很难处理,是垃圾管理中的重要类别。其与固体废物不同,不易从环境中收集和清除。液体垃圾易于扩散,很容易污染其接触的其他液体。也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等。而反过来又会污染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以及当地的人类。[60]

工业废水

本节摘自工业废水处理

 
由工业活动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可产生固体垃圾及可再使用的处理后污水。

工业废水处理描述的是用于处理工业产生的污水(副产品)的过程。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流出物英语effluent)可重新利用,或是排放到下水道或环境中的地表水。一些工业设施会自行处理产生的污水。大多数工业,如炼油厂、化学厂和石化厂都自己拥有专门设施来处理,以便处理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符合排入下水道或河流、湖泊或海的规定。[61]:1412通常这类产业的污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例如油和油脂)、有毒污染物(例如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或等营养物质。[62]:180也有些产业仅安装预处理系统,去除部分污染物(例如有毒化合物),然后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市政下水道系统,之后再进一步处理。[63]:60

大多数产业都会产生一些污水。最近的趋势是它们尽力去减少,或是将其回收。有些行业已经成功重新设计制程,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64]产生工业废水的产业包括电池制造、化学制造、发电厂食品产业、钢铁工业、金属加工、矿山和采石场、核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英语Extraction of petroleum、炼油厂和石化厂、制药产业造纸业、冶炼厂、纺织工业油外泄、水处理和木材防腐英语wood preservation。处理过程包括除盐、除固体(如采化学沉淀、过滤)、除油和油脂、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除其他有机物、除酸和碱,以及除有毒物质。

污水淤泥处理

本节摘自污水淤泥处理英语Sewage sludge treatment

 
位于德国科特布斯的污水淤泥厌氧处理槽。

污水淤泥处理谈的是管理和处置污水处理时产生的淤泥英语sewage sluge。重点是减少其重量和体积,把运输和处置成本降低,并减少各项处置时具有的潜在健康风险。减少重量和体积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低其中水分,而通常采用高温消化、堆肥或焚化过程的热量来达成破坏病原体。选择污泥处理方法通常会以污泥的数量,以及方案所需的成本而定。透过空气干燥和堆肥的方式可能对农村社区较适合,由于城市内的土地有限,使用好氧消化和机械脱水较为适合,但规模经济可能会鼓励大都会地区采用能源回收英语enery recovery方案。

污泥的主要成分是水,包含一些污水中存留的固体物质。初级污泥包括在初级沉淀槽英语clarifier处理过程中移除的沉降固体。二级污泥是在二级处理英语Secondary treatment生物反应器或使用无机氧化剂的后分离而出的污泥。在大量污水处理过程时,产生的污泥,由于管线体积有限,需要持续从管线中将之清除。[65]移除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管道。好氧工艺(如活性污泥法)通常会比厌氧工艺产生更多的污泥。另一方面,在垃圾稳定池英语waste stablization pond人工湿地等粗放(自然)处理时,污泥仍会积聚在处理单元(管路)中,只在数年后才会被清除。 [66]

处理淤泥的方式取决于会产生的固体数量与现场特定条件。小型工厂通常采堆肥方式,中型工厂采用好氧消化,大型工厂采用厌氧消化。污泥有时会以预浓缩机脱水。预浓缩机有离心式、[67]转鼓式和皮带式工艺。[68]脱水后的淤泥可用焚烧、运往垃圾掩埋场弃置或用作农业土壤改良剂。[69]

可将厌氧消化期间产生的甲烷或干燥污泥燃烧而回收能量,但由此回收的能量通常不足以蒸发污泥水分或驱动鼓风机、泵或离心脱水机。粗初级固体和二级淤泥会含有由污水吸附而来的有毒化学物质。淤泥的体积缩小后,其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会升高。 [54]

避免和减少手段

垃圾管理中的重要做法是避免产生垃圾,也称为垃圾最小化。透过充分应用创新或替代工艺来降低危险垃圾的数量。[70]做法包括重复使用二手产品、以修理替代购买新品、设计可重复填充的容器或可重复使用的产品、鼓励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例如一次性餐具)、打开包装后,把其中的任何食物/液体清除干净,[71]并设计会用到更少材料的产品来达到相同的目的包装(例如饮料罐的轻量化)。[72]

国际垃圾贸易

本节摘自全球垃圾贸易英语global waste trade

这类垃圾贸易是国家之间为进一步处理、处置或回收利用而进行的贸易。通常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具有毒性或是危险的垃圾。

世界银行发表名为《国际固体垃圾管理评论(What a Waste: A Global Review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的报告,描述特定国家/地区产生的固体垃圾数量。具体来说,通常经济更发达,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国家会产生更多固体垃圾。[73]该报告解释说,“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率越高的地方,产生的固体垃圾数量就越大。[73]

当前的垃圾贸易物流模式是在发达国家(以global north(全球北方)称之,参见南北分歧)生产的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以global south(全球南方)称之),交由当地处置。多种因素(如地理位置、工业化程度和融入全球经济的水准)会影响不同国家/地区产生废物以及产生的数量。

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把垃圾交易的急剧增加以及由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与新自由主义(经济)盛行作联系。[74][75][76][77]1980年代世界朝新自由主义倾斜的重大转变,这种往“自由市场”的转变促进全球垃圾贸易急剧增高。麦克马斯特大学文化研究主席亨利·吉鲁对新自由主义的定义是:

“新自由主义……将经济和市场从社会义务和社会成本的讨论中移除。……,新自由主义作为一项政策和政治项目,却执著于公共服务私有化、出售国家职能、放松对金融和劳动力的管制、取消福利国家和工会、把货物贸易和资本投资自由化,以及社会的市场化商品化。”[78]

透过这种私有化的经济平台,新自由主义扩大自由贸易协定和开放国际贸易市场边界。贸易自由是种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贸易管制完全松绑英语deregulation,没有关税、配额或其他限制,目的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并将其融入全球经济。批评者声称,自由市场及贸易自由化的目的是让任何国家都能达到经济成功的境界,但这些政策的后果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毁灭性,从根本上削弱其经济,使它们成为发达国家的奴仆。[79]即使是支持者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近几十年来的融合进程并不均衡”[80]具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贸易自由化的标的物,以进口垃圾作为其经济扩张的手段。[80]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融入全球经济的方式是参与国际贸易市场的自由化和交流。[80]他们主张基础设施较少、财富较少、制造能力较弱的小国,应该把进口危险垃圾作为增加利润和刺激经济的方式。[80]

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开发中经济体经常面临垃圾收集服务枯竭,以及垃圾场管理不善和不受控制的情况,问题在持续恶化中。[81]治理问题让情况复杂化。由于机构能力不足、长期缺乏资源和快速城市化,而让垃圾管理成为一种持续的挑战。[82]这类挑战,加上对垃圾管理层级的不同因素缺乏了解,而影响到垃圾处理。[83]

在发展中国家,垃圾管理通常由在艰困中求生存的穷人承担。据估计,亚洲拉丁美洲非洲有2%的人口依赖垃圾为生。通常是家庭单位或个人拾荒者参与垃圾管理,但缺乏网络和设施,而增加对其健康影响的风险。此外,由于其子女也参与此类工作而无法接受教育。大多数市民少有参与垃圾处理,城市居民并未积极参与垃圾处理。[84]

技术

废弃物管理行业英语waste management industry很晚才开始采用无线射频辨识(RFID)标签、全球定位系统和整合软件等新技术,这类技术可在不必透过估计或手动输入的情况而获得品质更好的数据。[85]一些工业化国家的许多组织已广泛使用这类技术。无线射频辨识(RFID)是种可自动识别城市固体垃圾中可回收成分的标签系统。[86]

各地垃圾管理

中国

中国城市固体垃圾的产生呈现时与空的变化。在空间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在点源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后两者为直辖市)一年产生的MSW分别为 30,350万、785万和295万公吨。在时间方面,2009-2018年之间,福建省的MSW产生量增长123%,辽宁省仅增长7%,而上海市在2013年后下降11%。MSW的组成复杂。东部沿海城市的厨余、纸张、橡胶和塑料等成分的占比分别为52.8-65.3%、3.5-11.9%和9.9-19.1%。MSW处理率达到99%,掩埋占52%,焚化占45%,堆肥占3%,掩埋仍是主要的处理方式。[87]

摩洛哥

摩洛哥已兴建成本达3亿美元的垃圾掩埋场系统。虽然这看来是项金额高昂的投资,但该国政府预测可节省因未能妥善处理垃圾的后果会发生的损失(金额达到4.4亿美元)。[88]

旧金山

旧金山在2009年改变垃圾管理政策,期望到2030年实现零废弃的目标。[89]相关委员会要求改变,例如强制企业和个人实施回收和堆肥,禁用保丽龙和塑料袋,对纸袋收费,以及提高垃圾收集率。[89][90]对正确回收和堆肥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对不遵守着予以征税。此外,垃圾桶的尺寸也各不相同。堆肥收集箱体积最大,回收箱次之,垃圾箱最小,用意为鼓励个人仔细分类。这项安排之所以有效,是因可把送入掩埋场的垃圾减量高达80%,此为美国主要城市中最高比率。[91]虽已有这些变化,旧金山环境部主任黛比· 拉斐尔(Debbie Raphael)表示,除非设计能把所有不同的垃圾收集,作回收或堆肥,否则零废弃的目标仍难以实现。[89]

土耳其

本节摘自土耳其垃圾管理英语Waste management in Turkey

土耳其每年产生28,858,880公吨MSW;每年人均产生量达390公斤。[92]根据互动式垃圾管理地图Waste Atlas英语Waste Atlas的数据,该国的垃圾收集率为77%,但不当垃圾处理比率达到69%。[92]虽然该国在制定垃圾管理方面有强力的法律规定,但自1990年代初以来的执行速度仍被认为过于缓慢。

英国

英国的垃圾管理政策由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负责。英格兰推出“英格兰垃圾管理计划”,是当地垃圾管理政策的汇编。[93]英国的权力下放,例如在苏格兰等国,垃圾管理政策由各国相关主管部门处理。

赞比亚

赞比亚有个名为ASAZA的社区组织,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和合作伙伴提供辅助,以提升弱势社区的生活水准。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尽量减少乱扔垃圾而导致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的问题。ASAZA也为参与者、妇女和无技能青年创造收入和支出补贴,以协助缓解失业和贫困问题。[94]

电子垃圾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全球在2019年产生创纪录的5,360万公吨电子垃圾,在短短五年内增长21%。报告还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子垃圾(附有电池或插头的废弃产品)将达到7,400万公吨,16年内几乎翻了一倍。电子垃圾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生活垃圾,主因是电气和电子设备的购买率较高、生命周期较短以及几乎不具可维修的设计。在2019年产生的电子垃圾中,只有17.4%被收集和回收。表示如和其他高价值、可回收的材料(保守估计价值为570亿美元,比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毛额(GDP)还高),其中大多被弃置或是焚烧,而非被收集,经处理后再利用。[95]

电子垃圾的越境转移

由Unitar发表的跨境电子垃圾流动监测(Transboundary E-waste Flows Monitor)量化数字显示,2019年有5.1百万公吨(略低于全球电子垃圾总量5,360公吨的10%)跨越国界的情事。为供更好理解跨境转移的含义,报告将跨境转移分类为控制与无控制的情况,也把送出地区以及接受地区列出。[96]

全球电子垃圾数据

https://globalewaste.org/ma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未来:电子垃圾到2050年会增加一倍。[97][98]

缓解方法

  1. 把电子垃圾送到专业回收处理公司。
  2. 回收仍是防止电子垃圾破坏我们环境和健康的最有效方法。
  3. 除非真有需要,否则拒绝购买新设备。如有可能,尝试修理旧产品,如果无法修复,请尽力转售或回收。
  4. 在回收之前,将损坏的部件密封在单独的容器中,以免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损坏的东西时,请戴上乳胶手套和口罩。.[99]

科学期刊

此领域的相关科学期刊有:

参见

参考文献

  1. ^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 Environment Statistics. unstats.un.org. [2017-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2. ^ Editorial Board/Aims & Scope. Waste Management. 2014-03, 34 (3): IFC. doi:10.1016/S0956-053X(14)00026-9 . 
  3. ^ Giusti, L. A review of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heir impact on human health. Waste Management. 2009-08-01, 29 (8): 2227–2239 [2020-12-04]. ISSN 0956-053X. PMID 19401266. doi:10.1016/j.wasman.2009.03.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5) (英语). 
  4. ^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 Environment Statistics. unstats.un.org. [2017-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5. ^ Davidson, Gary.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s: Literature Review (PDF). Dalhousie University – Office of Sustainability. 2011-06 [2017-03-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01). 
  6. ^ 6.0 6.1 Solid Waste Management. World Bank.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英语). 
  7. ^ Glossary of environmental and waste management terms. Handbook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Waste Minimization Technologies.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3: 337–465. ISBN 9780750675079. doi:10.1016/B978-075067507-9/50010-3. 
  8. ^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www.ipcc.ch.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英语). 
  9. ^ Gollakota, Anjani R. K.; Gautam, Sneha; Shu, Chi-Min. Inconsistencies of e-waste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nations – Facts and plausible solu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0-05-01, 261: 110234 [2021-02-27]. ISSN 0301-4797. PMID 32148304. S2CID 212641354. doi:10.1016/j.jenvman.2020.1102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0) (英语). 
  10. ^ Elegba, S. B. Import/export control of radioactive sources in Nigeria. Safety and security of radioactive sources: Towards a global system for the continuous control of sources throughout their life cycle.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0) (英语). 
  11. ^ E –Waste Management through Regulations (PD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ventions.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16). 
  12. ^ Health crisis: Up to a billion tons of waste potentially burned in the open every year. phys.org. [202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英语). 
  13. ^ Cook, E.; Velis, C. A. Global Review on Safer End of Engineered Life. Global Review on Safer End of Engineered Life. 2021-01-06 [202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英语). 
  14. ^ R. Dhana, Raju. Waste Management in India – An Overview (PDF). Uni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 & Technology (UIJRT). 2021, 02 (7): 175–196 [2021-06-21]. eISSN 2582-683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4) (英语). 
  15. ^ Albert, Raleigh. The Proper Care and Use of a Garbage Disposal. Disposal Mag. 2011-08-04 [2017-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16. ^ Noel Harris. Green Chemistry. Scientific e-Resources. 2013: 28 [2023-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2). 
  17. ^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policies.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3). 
  18. ^ What is the polluter pays principle?. LSE. 2018-05-11 [202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19. ^ Barbalace, Roberta Crowell. The History of Waste.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2003-08-01 [2013-12-09]. 
  20. ^ Florence Nightingale, Selected Writings of Florence Nightingal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11-01., ed. Lucy Ridgely Seymer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1954), pp. 38287
  21. ^ 21.0 21.1 Herbert, Lewis. Centenary History of Waste and Waste Managers in London and South East England. Chartered Institution of Wastes Management. 2007. [永久失效链接]
  22. ^ Chadwick, Edwin. Report...from the Poor Law Commissioners on an Inquiry into the Sanitary Conditions of the Labouring Population of Great Britain. London. 1842: 369–372 [2015-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通过The Victorian Web. 
  23. ^ 23.0 23.1 History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Waste & Recycling Association.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4). 
  24. ^ Gandy, Matthew. Recycling and the Politics of Urban Waste. Earthscan. 1994. ISBN 9781853831683. 
  25. ^ Covered Bodi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26. ^ Siemens (PDF). www.siemens.com.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2). 
  27. ^ Kaufman, Scott M.; Krishnan, Nikhil; Themelis, Nickolas J. A Screening Life Cycle Metric to Benchmark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08-01, 44 (15): 5949–5955. Bibcode:2010EnST...44.5949K. ISSN 0013-936X. PMID 20666561. doi:10.1021/es100505u. 
  28. ^ Segregation of waste. The Nation. 2019-02-02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英语). 
  29. ^ Why should I segregate my waste properly? | EMS. www.em-solutions.co.uk.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30. ^ Raj, K.; Prasad, K. K.; Bansal, N. K.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India.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India's Reactors: Past, Present, Future. 2006-04-01, 236 (7): 914–930 [2020-02-04]. ISSN 0029-5493. doi:10.1016/j.nucengdes.2005.09.0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英语). 
  31. ^ Financing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Projects | BioEnergy Consult. 2019-09-28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美国英语). 
  32. ^ White Goods Recycling. Go Rubbish. [202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3). 
  33. ^ Trash Per-bag Fee Collection Policy. www.inno4sd.net.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英语). 
  34. ^ Ergun, Merve. The Waste Tax in Italy. 2022-08-05. 
  35. ^ 01-DMG (PDF). web.mit.edu.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6-19). 
  36. ^ Carroll, Gregory J.; Thurnau, Robert C.; Fournier, Donald J. Mercury Emissions from a Hazardous Waste Incinerator Equipped with a State-of-the-Art WetScrubber.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12-03-05, 45 (9): 730–736. doi:10.1080/10473289.1995.10467401 . 
  37. ^ Energies. www.mdpi.com. [2020-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英语). 
  38. ^ what is recycling. What is Recycling. 2020-09-28 –通过conserve energy future. [失效链接]
  39. ^ City of Chicago, Illinois. Department of Streets and Sanitation. "What is Single Stream Recycl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2-23. Accessed 2013-12-09.
  40. ^ Montgomery County, Maryland. Division of Solid Waste Services. "Curbside Collectio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12-17. Accessed 2013-12-09.
  41. ^ Types of Recycling. ISM Waste & Recycling.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英国英语). 
  42. ^ Walker, T. R. (2018). China's ban on imported plastic waste could be a game changer. Nature, 553(7689), 405–405.
  43. ^ Waste Management – Biological Reprocessing. 2010-07-03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美国英语). 
  44. ^ 44.0 44.1 Energy Recovery from Waste. USEPA. 2014 [2014-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45. ^ Harris, Noel. Green Chemistry. Scientific e-Resources. : 32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2). 
  46. ^ Czajczyńska, D.; Anguilano, L.; Ghazal, H.; Krzyżyńska, R.; Reynolds, A.J.; Spencer, N.; Jouhara, H. Potential of pyrolysis processes in the waste management sector.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7-09, 3: 171–197. doi:10.1016/j.tsep.2017.06.003 . 
  47. ^ Oxford Reference – Pyrolysis
  48.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49. ^ By Prabir Basu: Biomass Gasification, Pyrolysis and Torrefaction: Practical Design and Theory
  50. ^ Chen, Dezhen; Yin, Lijie; Wang, Huan; He, Pinjing. Pyrolysis technologies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A review. Waste Management. 2014-12, 34 (12): 2466–2486. PMID 25256662. doi:10.1016/j.wasman.2014.08.004. 
  51. ^ Frequent Questions. USEPA. 2012 [2014-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52. ^ 52.0 52.1 Resource Recovery. Government of Montana. 2012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53. ^ 53.0 53.1 What is Resource Recovery?. Grand Traverse County. 2006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54. ^ 54.0 54.1 54.2 54.3 54.4 Kabongo, Jean D., Waste Valorization, Idowu, Samuel O.; Capaldi, Nicholas; Zu, Liangrong; Gupta, Ananda Das (编), Encyclopedia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701–2706, 2013 [2021-06-17], ISBN 978-3-642-28036-8, doi:10.1007/978-3-642-28036-8_680 (英语) 
  55. ^ Waste Valorization. www.aiche.org.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1) (英语). 
  56. ^ 56.0 56.1 When a waste becomes a resource for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www.biogreen-energy.com. 2017-12-28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英语). 
  57. ^ Nzihou, Ange; Lifset, Reid. Waste Valorization, Loop-Closing, and Industrial Ecology.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10-03, 14 (2): 196–199. S2CID 155060338. doi:10.1111/j.1530-9290.2010.00242.x (英语). 
  58. ^ 58.0 58.1 Waste and Biomass Valorization. Springer.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7) (英语). 
  59. ^ Arancon, Rick Arneil D.; Lin, Carol Sze Ki; Chan, King Ming; Kwan, Tsz Him; Luque, Rafael. Advances on waste valorization: new horizons for a more sustainable society. Energy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3, 1 (2): 53–71. ISSN 2050-0505. doi:10.1002/ese3.9  (英语). 
  60. ^ Liquid Waste | Waste Management. u.osu.edu.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61. ^ Tchobanoglous, G., Burton, F.L., Stensel, H.D., Metcalf & Eddy. Wastewater Engineering: treatment and reuse 4th.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2003. ISBN 0-07-041878-0. 
  62. ^ George Tchobanoglous, Franklin L. Burton, H. David Stensel, Metcalf & Eddy. Chapter 3: Analysis and Selection of Wastewater Flowrates and Constituent Loadings. Wastewater engineering: treatment and reuse 4th. Boston: McGraw-Hill. 2003. ISBN 0-07-041878-0. OCLC 48053912. 
  63. ^ Von Sperling, M. Wastewater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and Disposal. Water Intelligence Online. 2015, 6: 9781780402086 [2023-09-01]. ISSN 1476-1777. doi:10.2166/978178040208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64. ^ Pollution Prevention Case Studies. Washington, D.C.: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2021-08-11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65. ^ Henze, M.; van Loosdrecht, M.C.M.; Ekama, G.A.; Brdjanovic, D.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inciples, Modelling and Design. IWA Publishing. 2008 [2023-09-01]. ISBN 978-1-78040-186-7. doi:10.2166/97817804018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英语).  (Spanish and Arabic versions are available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 free)
  66. ^ Von Sperling, M. Wastewater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and Disposal. Water Intelligence Online. 2015, 6: 9781780402086 [2023-09-01]. ISSN 1476-1777. doi:10.2166/978178040208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英语). 
  67. ^ Centrifuge Thickening and Dewatering. Fact sheet.. EPA. 2000-09 [2023-09-01]. EPA 832-F-00-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68. ^ Belt Filter Press. Fact sheet.. Biosolids. EPA. 2000-09 [2023-09-01]. EPA 832-F-00-0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69. ^ Panagos, Panos; Ballabio, Cristiano; Lugato, Emanuele; Jones, Arwyn; Borrelli, Pasquale; Scarpa, Simone; Orgiazzi, Albert o; Montanarella, Luca. Potential Sources of Anthropogenic Copper Inputs to European Agricultural Soils. Sustainability. 2018-07-09, 10 (7): 2380. ISSN 2071-1050. doi:10.3390/su10072380 . 
  70. ^ Waste Minimization. ehs.ucsc.edu.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71. ^ Removing food remains to reduce waste. Recycling Guide. 2008-02-14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8). 
  72. ^ Schneider, Michael; Johnson, Liz. Lightweighting. Projects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Pittsburgh Supercomputing Center,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5). 
  73. ^ 73.0 73.1 3: Waste Generation (PDF). What a Waste: A Global Review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报告). Urban Development. World Bank: 8–13.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74. ^ Nixon, Rob. Slow Violence and the Environmentalism of the Poo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75. ^ Grossman, Gene M.; Krueger, Alan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 Garber, Peter (编). The U.S. Mexico Free Trade Agreement. MIT Press. 1994: 13–56. ISBN 0-262-07152-5. doi:10.3386/w3914. 
  76. ^ Smith, Jackie. Globalizing Resistance: The Battle of Seattle and the Future of Social Movements (PDF). Mobil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2001-03, 6 (1): 1–19 [2023-09-01]. doi:10.17813/maiq.6.1.y63133434t8vq6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09). 
  77. ^ 15 Harv. J. L. & Pub. Pol'y 373 (1992)Fallacies of Free Market Environmentalism, The ; Blumm, Michael C.
  78. ^ Polychroniou, CJ. "Neolibe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 Interview With Henry A. Giroux." Truthout. N.p., 26 Mar. 2013. Web. 13 Apr. 2014. <http://truth-out.org/news/item/15237-predatory-capitalism-and-the-attack-on-higher-education-an-interview-with-henry-a-girou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9. ^ Gérard Duménil; Dominique Lévy. Neoliberalism – Neoimperialism (PDF). EconomiX-CNRS and PSE-CNRS. 2005-09-23: 1–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4). 
  80. ^ 80.0 80.1 80.2 80.3 Jay Johnson; Gary Pecquet; Leon Taylor. Potential Gains from Trade in Dirty Industries: Revisiting Lawrence Summers' Memo (PDF). Cato Journal (Cato Institute). 2007, 27 (3): 398–402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26). 
  81. ^ Dao-Tuan, Anh; Nguyen-Thi-Ngoc, Anh; Nguyen-Trong, Khanh; Bui-Tuan, Anh; Dinh-Thi-Hai, Van, Chen, Yuanfang; Duong, Trung Q. , 编, Optimizing Vehicle Routing with Path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Collection in Ha Giang, Vietnam, Industrial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221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8, 221: 212–227, ISBN 9783319741758, doi:10.1007/978-3-319-74176-5_19 
  82. ^ Ferronato, Navarro; Torretta, Vincenzo. Waste Mis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Review of Global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9-03-24 [2023-02-13]. doi:10.3390/ijerph160610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6). 
  83. ^ Abarca Guerrero, Lilliana; Maas, Ger; Hogland, William. Solid waste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c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te Management. 2013, 33 (1): 220–232 [2023-09-01]. PMID 23098815. doi:10.1016/j.wasman.2012.09.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84. ^ Zafar |, Salman. Waste 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Nations | BioEnergy Consult. 2020-01-29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美国英语). 
  85. ^ Claire Swedberg. Air-Trak Brings Visibility to Waste Management. RFID Journal. 2014-02-04 [2015-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2). 
  86. ^ Abdoli, S. RFID Application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0-09-28 –通过Research gate. 
  87. ^ Ding, Yin. A review of China's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and comparison with international reg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es in treat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1, 293: 126144. S2CID 233579268. doi:10.1016/j.jclepro.2021.126144. 
  88. ^ How the world should cope with its growing piles of rubbish. The Economist.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89. ^ 89.0 89.1 89.2 Zero waste case Study: San Francisco. (2019, June 1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pa.gov/transforming-waste-tool/zero-waste-case-study-san-francisco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1-04-15.
  90. ^ Brigham, K. (2018, July 14). How San Francisco sends less trash to the landfill than any other major U.S. city. Retrieved 2021-03-30, from https://www.cnbc.com/2018/07/13/how-san-francisco-became-a-global-leader-in-waste-management.html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1-04-15.
  91. ^ Zero waste case Study: San Francisco. (2019-06-14). Retrieved 2021-04-02, from https://www.epa.gov/transforming-waste-tool/zero-waste-case-study-san-francisco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1-04-15.
  92. ^ 92.0 92.1 Turkey. Waste Atlas. University of Leed and ISWA. [2015-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93. ^ DEFRA, Waste management plan for England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1-01-25., accessed 2020-12-22
  94. ^ Project Detail. sgp.undp.org.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95. ^ The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20 – Quantities, flows, and the circular economy potential. UNITA.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3). 
  96. ^ The Global Transboundary E-waste Flows Monitor 2022. Unitar. United Nation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7). 
  97. ^ Map. unitar.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7). 
  98. ^ Parajuly K, Kuehr R, Awasthi AK, Fitzpatrick C, Lepawsky J, Smith E, Widmer R, Zeng X. Future E-waste Scenarios (PDF). unitar (报告) (StEP (Bonn), UNU ViE-SCYCLE (Bonn) & UNEP IETC (Osaka)). 2019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26). 
  99. ^ What Can We Do About the Growing E-waste Problem?. State of the Planet. 2018-08-27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