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孙
徐立孙(1897年—1969年),名卓,字立孙,号笠僧,有时会被误作“立荪”。江苏南通人。古琴、琵琶演奏家。古琴师承王燕卿,为梅庵琴派第二代;琵琶师承崇明派沈肇州。[1]
生平
徐家世居南通城内寺街。徐立孙于1916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向胡先骕、柳诒徵、王伯沆、陶行知、李叔同、周铃荪等人学习。不久,学校聘了王燕卿和沈肇州,徐立孙也从他们学习古琴和琵琶。[1]
1920年10月和王燕卿一同出席上海的晨风庐琴会,二人技惊四座。[2]半年后王燕卿逝世,徐立孙因而和邵森开始整理王燕卿遗留的“龙吟观谱残稿”。[3]
1922年回南通先后在江苏省立第七中学、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生物及音乐教师,开始有学生向他学琴。此期间他也创作学堂乐歌并用于教学。[4][5]
1929年沈肇州逝世,为了纪念王燕卿和沈肇州二师,徐立孙和邵森、孙宗彭等人于1929年在南通成立“梅庵琴社”,其宗旨“以古琴为主,琵琶副焉”。[3]1930年,基于王燕卿遗稿的琴谱完成,题为《梅庵琴谱》。由于“梅庵琴社”的成立及《梅庵琴谱》的刊行,琴人间开始以“梅庵琴派”之名相称。[6]另编有《梅庵琵琶谱》。[3]
1936年左右曾参与今虞琴社活动。
传承
学生众多,包括陈心园、朱惜辰、刘景韶、吴宗汉、王吉儒、吴自英、刘赤城、凌纯声等人在内。[1][8]
其中朱惜辰曾被徐立孙多次赞美,比方说:“就是因为我徒弟弹得比我好,所以我更要天天练!”。1953年,徐立孙曾向查阜西推荐让朱惜辰参加《幽兰》打谱活动,他表示:“朱惜辰已经得到了我的真传,是梅庵派的理想传人。他弹的〈搔首问天〉已胜过我了。”[9]
朱惜辰在1958年投水而亡,加上先前夏沛霖、杨泽章等人早逝,徐立孙感到后继乏人,多次提出了关门弟子的想法。后发现邵磐世的才能,积极培养,但徐立孙过世后,邵磐世被迫害至死。[1]
文革后,由陈心园独自经营梅庵琴社。[1]
录音
- 收录于《梅庵琴韵》专辑,雨果唱片出版。
参考来源
- ^ 1.0 1.1 1.2 1.3 1.4 1.5 严晓星. 《梅庵琴人傳》. 〈徐立孙〉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53–96. ISBN 9787101078961.
- ^ 严晓星. 〈琴邊拊掌錄:近世古琴逸聞叢話之十六〉. 《音乐爱好者》. 2009, (7)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3).
- ^ 3.0 3.1 3.2 《今虞》. 〈梅庵琴社原起〉 (今虞琴社). 1937: 23–24.
- ^ 何莉. 〈徐立孫與學堂樂歌〉.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 (2): 80-82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 ^ 徐立孙与南通近代音乐.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 ^ 王永昌. 〈梅庵派古琴演奏家徐立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1991, (3)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 ^ 张子谦. 《操縵瑣記》. 中华书局. 2005. ISBN 9787101048513.
(1948年)一月二日 徐立孙兄六年不见,忽然来访,云南通环境不良,不能安居,将永留沪上,其间又多一琴友矣。
除此之外,1939、1948、1953、1958、1960年有多笔记载。 - ^ 严晓星. 《近世古琴逸話》. 〈“中研院”好琴两院士〉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137–140. ISBN 9787101095715.
- ^ 严晓星. 《梅庵琴人傳》. 〈朱惜辰〉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227–234. ISBN 9787101078961.
外部链接
- YouTube上的〈捣衣〉,收录于《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