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 (电影)

香港電影

投名状》(英语:The Warlords)2007年由中国大陆香港联合投资制作的战争剧情片,故事背景是1860年代清朝太平天国时期,故事大纲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

投名状
The Warlords
基本资料
导演陈可辛
叶伟民(执行导演)
监制陈可辛
安德烈·摩根
黄建新
制片范剑雄、左润北
动作指导程小东
编剧须兰
秦天南
林爱华
黄建新
许月珍
何冀平
郭俊立
阮世生
主演李连杰
刘德华
金城武
徐静蕾
配乐原创音乐:
陈光荣
金培达
Chatchai Pongprapaphan
主题音乐:
高世章
主题曲〈投名状〉/刘德华
摄影黄岳泰
剪辑李栋全
制片商寰亚电影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MORGAN & CHAN影业有限公司
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
片长126分钟
产地香港
中国大陆
语言普通话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中国
  • 2007年12月12日 (2007-12-12)

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
  • 2007年12月13日 (2007-12-13)

印度尼西亚 
  • 2007年12月14日 (2007-12-14)
发行商香港 寰亚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中国 中影集团
新加坡Shaw Organisation
马来西亚 Grand Brilliance马来语Grand Brilliance
票房HK$27,919,869.00

本片由陈可辛执导,程小东动作指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于2007年12月上映[1]。在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夺得8个奖项,包括最佳导演及最佳电影,李连杰获得最佳男主角[2]。同年于台湾第45届金马奖上,又获得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及最佳视觉效果三个大奖。

剧情

电影剧情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与史实无干。“投名状”是一个江湖黑话,要加入黑帮之前,先被迫犯下一件罪案(如杀人),如此则无法归顺官方,出卖自己的帮众兄弟;否则帮众亦能检举自己犯过的罪。

1860年代天下大乱,太平天国兴起,各地起事不断,清军将领庞青云(李连杰饰)率众镇压太平军,因友军“魁字营”作壁上观而兵力不支,全军覆没。庞装死躲过一劫,在流亡的路上和逃出土匪窝的前扬州歌女莲生(徐静蕾饰)萌生感情。庞为了有饭可吃,加入姜午阳(金城武饰)招募的土匪队伍,在抢劫太平军的粮车过程中显露战斗才华,获姜午阳及姜的义兄-赵二虎(刘德华饰)赏识,但是庞此时方知莲生是赵二虎的妻子。不久,魁字营镇压土匪窝,当中一名小头目更当众鞭打羞辱赵二虎,还抢走了粮食。庞鼓动赵和姜两人加入清军,以获得军械武器及粮食,便可不再被欺负。为了表示忠诚,三个人各杀了一名路人,立“投名状”结拜为兄弟,庞做大哥。

庞率众投靠朝廷军机处,成立“山字营”。山字营在庞青云的指挥下以少胜多,攻占太平军治下的滁州,声势大振,尔后围困苏州。苏州城内的太平军和城外的山字营都面临断粮,庞青云从老对手魁字营以将来对分攻陷天京的战功为条件,借来十日的粮食。此时,赵二虎独自潜入苏州。在穿越城镇的途中,眼见城内的情况其实与城外一样,众人都是挨着饿,甚至到了快出现人食人的危机。及后,苏州太平军将领黄文金为了士兵和百姓不饿死及不被羞辱,自愿死于赵二虎的刀下,让士兵投降回家务农。黄文金此举令生性强悍的赵二虎也为之动容,赵也答应黄会让城内的士兵和百姓存活。但庞为了节省有限的粮食,还是杀死了投降但不愿被收编的太平军降兵,赵二虎因不满庞身为军人却不守信用而被暂时强行禁锢。

在庞青云的谋划之下,山字营顺利取得先机攻下金陵(今南京)。庞青云因此获得慈禧太后垂青,获拔擢为两江总督,不过庞却提议免除两江辖区三年赋税,此举在无意间得罪了慈禧,后庞为了稳固自身的势力,消除慈禧疑虑,计划暗杀可能拥兵自重的赵二虎,以为可以重获太后信赖。姜午阳意外发现庞青云和莲生的婚外情;姜得知庞欲对二虎不利之后,误认为庞暗杀二虎是想抢夺莲生,于是痛下杀手将莲生杀害,以为可以维护二虎的性命,但是二虎依然死于暗杀。姜午阳最后在悲恸之下起了杀意,埋伏在就职典礼上,准备刺杀庞青云。

然而,所谓的就职典礼本身已变为一场阴谋,慈禧太后不可能让手握重兵,而且是“外人”的庞青云成为总督,因为这无疑等于又制造了一个大军阀。因此,朝廷在典礼当中埋伏了枪手,想借此将庞青云铲除。此时,刚好遇上姜午阳行刺,枪手的伏击使得姜午阳刺杀得逞,姜也因而被捕并成了代罪羔羊,于两个月后以“行刺朝廷命官罪”,被判决凌迟处死。

演员

 
曼谷出席首映时,由左至右分别为陈可辛、金城武、刘德华及李连杰
演员 角色
李连杰(粤配:高翰文 庞青云:字鹿山,“山字营”的领头大哥,清军将领
刘德华 (粤配:张锦程 赵二虎
金城武 (粤配:陈旭恒 姜午阳
徐静蕾 (粤配:郭碧珍 莲 生
郭晓冬 黄文金:历史原型为谭绍光苏州太平军守城将领。自愿死于赵二虎刀下以换取部将士兵及平民百姓的性命安全
魏宗万 (粤配:龙天生 陈 公
顾宝明 (粤配:李镇洲 狄 公
王奎荣(粤配:李忠强 姜大人
石兆琪 (粤配:龚国强 何 魁
吴优 (粤配:古明华 赵副官
向佐 石锦标:原为赵二虎的山匪小头目,后因不愿跟随赵二虎和庞青云等人投靠清军而改投太平军,并被归入黄文金部下

制作

历史故事原型

1870年,一名怪异的刺客张汶祥以小刀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供词语焉不详,民间众说纷纭,认为是湘军与太平军旧部的利益瓜葛,是为刺马案,1871年张汶祥被凌迟处死。

拍摄

影片总投资4000万美元(约三亿人民币),演员片酬占43%。影片的拍摄日期为2006年12月4日至2007年3月28日[3]。拍摄地包括北京市区以西90公里的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4][5]河北易县浙江横店的明清民居博览城(室内戏)[6][7][8]和明清宫苑(仿紫禁城)。其中最大的一场战争场面共动用了15名副导演和八架摄影机同时拍摄,舒城大战共拍了20多天,在片中剪成12分钟[9]。后期工作在香港洛杉矶曼谷三地进行制作[3]

本片在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上映的为不同剪接及配音版本,大陆版本在剧情及台词上有所修剪更动,相较于港台版本剧情删减为较平面及单纯化[10][11][12]

票房

投名状在台湾上映41日,票房一亿四千万台币;香港上映30多日,票房27,495,779港币,位列香港年度华语片第二位(冠军是李安的《色戒》);大陆累计2.1亿人民币(因受冯小刚的《集结号》半路截杀导致后期票房腰斩,跟预期的3亿有比较大的差距)。加上北美等地的海外票房不佳,导致本片亏损[13]

奖项

颁奖典礼 奖项 名单 结果
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电影 投名状 获奖
最佳导演 陈可辛 获奖
最佳编剧 须 兰秦天南林爱华黄建新
许月珍何冀平郭俊立阮世生
提名
最佳男主角 李连杰 获奖
刘德华 提名
最佳摄影 黄岳泰 获奖
最佳剪接 李栋全 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 奚仲文易振洲黄炳耀 获奖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奚仲文戴美玲利碧君 获奖
最佳动作设计 程小东 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 Sunit AsvinikulNakorn Kositpaisal 获奖
最佳视觉效果 吴炫辉 获奖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陈光荣金培达
Chatchai Pongprapaphan高世章
提名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14届) 最佳电影 提名
最佳导演 陈可辛 提名
最佳编剧 须兰、秦天南、林爱华、黄建新、许月珍、何冀平、郭俊立、阮世生 提名
最佳男演员 李连杰 提名
推荐电影 投名状 获奖
第45届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投名状 获奖
最佳导演 陈可辛 获奖
最佳男主角 李连杰 提名
最佳原著剧本 须 兰秦天南林爱华黄建新
许月珍何冀平郭俊立阮世生
提名
最佳摄影 黄岳泰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吴炫辉邹志盛郭惠玲 获奖
最佳美术设计 奚仲文易振洲黄炳耀 提名
最佳造型设计 奚仲文戴美玲利碧君 提名
最佳动作设计 程小东 提名
最佳剪辑 李栋全 提名
最佳音效 Sunit AsvinikulNakorn Kositpaisal 提名
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电影 投名状 提名
最佳导演 陈可辛 提名
最佳男主角 李连杰 提名
最佳摄影 黄岳泰 提名
最佳剪接 李栋全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吴炫辉邹志盛郭惠玲 获奖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Coonan, C. "Chan's 'Warlords' wrap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ariety, 2007-03-30. 2007-04-02浏览.
  2. ^ 香港金像奖揭晓 李连杰入行28年终获影帝[永久失效链接],载新浪北美,2008年4月13日
  3. ^ 3.0 3.1 《投名状》结束拍摄 12月13日亚洲同步上映(图). 北京晨报. 2007年4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4. ^ 跟随《投名状》亲密接触爨底下村. 京郊旅游网. [200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7). 
  5. ^ 走进《投名状》拍摄地——爨底下村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5-15.
  6. ^ 《投名状》之横店民宅风云. 网易娱乐. 2007-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7. ^ 李连杰称《投名状》“厉害”. 东阳新闻网. 2007年9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12日). 
  8. ^ 横店·东方好莱坞(1)在《投名状》拍摄地走一圈. [2012-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9. ^ 南方都市报:《投名状》扳回真实男人戏制作篇. 南方都市报. 2007年1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10. ^ 南方都市报:原来我们都被陈可辛骗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浪网
  11. ^ 关于《投名状》 悲哀的沉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浪网
  12. ^ 投名状 中国版与正版差异对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豆瓣
  13. ^ 獨家對話陳可辛:再頓再悟再枯榮. 新浪娱乐. 2009年1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