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头地鸫
橙头地鸫(学名:Geokichla citrina )为鹟科地鸫属的鸟类,俗名黑耳地鸫。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森林地区常见。大多数族群是留鸟。此物种偏好阴暗潮湿的环境,且如同许多少斑地鸫属(Geokichla)和地鸫属(Zoothera)的鸫鸟一样,牠们往往相当隐秘。[3]
橙头地鸫 | |
---|---|
Z. c. cyanotus 母鸟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鸫科 Turdidae |
属: | 少斑地鸫属 Geokichla |
种: | 橙头地鸫 G. citrina
|
二名法 | |
Geokichla citrina (Latham, 1790)[2]
| |
异名 | |
Zoothera cinerea |
橙头地鸫是杂食性动物,会吃各种昆虫、蚯蚓和水果。牠们筑巢于树上,但不成群。
这种小型鸫鸟的雄性上半身为均匀的灰色,头部和下半身为橙色。雌鸟和幼鸟的上半身则呈现更棕的颜色。
分类
该物种于1790年由约翰·莱瑟姆首次描述,当时被命名为Turdus citrinus,种名意指“柠檬黄色”,指的是其头部和下半身的颜色。[4] 它约有12个亚种。[5]帕梅拉·C·拉斯穆森和约翰·C·安德顿(2005)指出,该复合群可能包含不止一个物种。[6]
- G. c. citrina,指名亚种,繁殖范围从北印度沿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延伸至东孟加拉,可能也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缅甸。牠们于冬季迁徙至更南方的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5]
- G. c. cyanota主要分布于印度半岛南部至喀拉拉邦,为留鸟。[5] 此亚种具有白色的喉部和脸颊,从眼睛下方向下延伸出两条黑色条纹。[7] 拉斯穆森和安德顿建议更正拼写为cyanota。[6]
- G. c. amadoni(并非总被承认的亚种)分布于印度半岛东北部(中央邦和奥里萨邦),其顶冠橙色较为鲜艳,且翅膀较长,相较于cyanota。[6][8]
- 橙头地鸫云南亚种 G. c. innotata在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繁殖,范围从南缅甸和中国西南部至泰国西北部、老挝中南部、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牠们于冬季迁徙至南缅甸,以及泰国大部分地区至马来西亚。[5] 此亚种与指名亚种相似,但雄鸟的橙色较为鲜亮或深沉,且缺乏覆羽的中覆羽白色端点;雌鸟的头部和下半身颜色较为暗淡,背部与肩部灰色带有橄榄色调。[9]
- 橙头地鸫两广亚种 G. c. melli分布于中国东南部,为部分迁徙性鸟类,冬季经常在香港越冬。[5]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霍山。[10]
- 橙头地鸫安徽亚种 G. c. courtoisi繁殖于中国中东部,其冬季迁徙范围未知。[5]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安徽、湖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霍山。[11]
- 橙头地鸫海南亚种 G. c. aurimacula分布于越南南部、海南,可能还包括老挝北部。其外貌类似于G. c. cyanota,但头部的花纹不那么明显。脸部和颈侧为白色,带有橙色或褐色斑点,面部条纹较弱。橙色的胸部和体侧在腹部和下体侧渐变为淡橙色。[5]
- G. c. andamensis分布于安达曼群岛,为留鸟。[5]
- G. c. albogularis分布于尼科巴群岛,为留鸟。[5]
- G. c. gibsonhilli繁殖范围从南缅甸至泰国南部,冬季迁徙至更南的泰国半岛低地,泰国湾的岛屿及马来西亚。此亚种与指名亚种相似,但头部和上半身的橙色稍微更为鲜亮或深沉,且喙较长、较粗重,[5]中覆羽末端有白色。[12]
- G. c. aurata栖息于婆罗洲北部山区,为留鸟。[5]
- G. c. rubecula为爪哇西部的留鸟。[5]
- G. c. orientis栖息于爪哇东部和峇厘岛,在其分布范围西部与G. c. rubecula相互过渡。此亚种与爪哇西部亚种的区分曾受到质疑。[5]
测量
以下表格汇总了有资料的各亚种的选定身体测量数据。[6]
亚种 | 长度 (mm) | 头部 (mm) | 尾部 (mm) |
---|---|---|---|
G. c. citrina | 162-168 | 46-48 | 76-81 |
G. c. cyanota | 165-170 | 42-46 | 74-79 |
G. c. andamanensis | 150-158 | 43-45 | 65-78 |
G. c. albogularis | 155-165 | 44-48 | 68-79 |
分布与栖地
橙头地鸫繁殖于大部分印度次大陆,包括孟加拉、印度和斯里兰卡,并延伸至东南亚到爪哇[5]及中国南部。[1]包括东南亚不丹、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湖北、安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察查县(Cachar)。[2]
它的栖地为潮湿的阔叶常绿林,底层有中等密度的灌木和蕨类,但也利用竹林作为次生林。G. c. cyanota也出现在大型花园和果园。[5]此物种经常出现在潮湿地区,如溪流附近或阴凉的峡谷内。
在中国常见于在海南,多在地面活动、在云南潞西见于海拔1250米的三台山上、栖于榕树等高大乔木上、在贵州望谟以及见于海拔700米的阔叶林中。[2]
牠们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范围为250至1830米(825–6040 英尺),而在马来西亚、泰国和爪哇则约为1500米(5000 英尺)以内。G. c. aurata主要栖息于婆罗洲北部的京那巴鲁山及特鲁斯马迪山的1000至1630米(3300–5400 英尺)之间。部分亚种完全或部分迁徙;牠们的冬季栖地与繁殖地类似,但更可能位于较低海拔处。[5][9]
描述
橙头地鸫体长205–235 毫米(8.1–9.25 英寸)[9],体重47–60 克(1.7–2.1 盎司)。该小型鸫鸟的指名亚种成鸟雄性拥有全橙色的头部和下半身,均匀的灰色上半身与翅膀,以及白色的中覆羽和尾下覆羽。喙呈灰色,双腿和足部前端为棕色,后端为粉红色或淡黄色。[5]
雌鸟外形类似于雄鸟,但上半身颜色更棕或带橄榄色,翅膀为暖棕色,但部分年长雌鸟几乎与雄鸟相同。幼鸟呈暗棕色,背部有淡黄条纹,头部和脸部带有棕红色调;翅膀为灰色。喙为棕角色,双腿和足部为棕色。
此物种的橙灰色羽毛极具特色,不易与其他物种混淆。各亚种之间的差异如上所述,可能非常显著,例如G. c. cyanota强烈的头部花纹,但也可能仅限于羽色调的微小变化,或是是否具有白色翅膀折痕。与许多其他鸫鸟类似,该物种的所有型态均有独特的翼下图案,带有显著的白色条纹。[5]
鸣声
橙头地鸫的叫声包括柔和的chuk或tchuk,尖叫的teer-teer-teer,以及在飞行中发出的细小的tsee或dzef。然而,此鸟通常较为安静,尤其在冬季。其歌声为响亮清晰的悦耳曲调,旋律性强,类似于乌鸫的声音,但具备欧歌鸫更具重复性的结构。它也模仿其他鸟类如鹎鸟、旧大陆画眉和长尾缝叶莺的叫声。牠主要在树叶繁茂的树上鸣唱,通常在清晨和傍晚。[5]
行为
橙头地鸫是一种害羞且隐密的鸟类,通常独自或成对出现,但相较于其他少斑地鸫属(Geokichla)鸟类更容易被看到,数只个体在非繁殖季节可能会于良好的食物来源地聚集。牠们飞行快速且安静,但受到惊扰时常常会静止不动,直到威胁消失。[5]
繁殖
巢由雌雄鸟共同筑造,呈宽大而浅的杯状,由细枝、蕨类和小根条构成,内衬较柔软的植物材料如叶片、苔藓和松树针叶。巢筑于小树或灌木上,距地面可达4.5米(15 英尺),芒果树和咖啡灌木最受青睐。每窝产卵三至四颗,有时五颗;蛋呈乳白色或带浅蓝、灰或绿色,并有淡紫色斑点和红褐色斑点。孵化期约13至14天,小鸟孵出后再经过约12天即离巢。[5]
此物种为斑翅凤头鹃(Clamator jacobinus)的巢寄生宿主,该寄生鸟会在巢中产下一颗卵。[5]与大杜鹃不同,无论母鸟或孵出的小鸟都不会驱逐宿主的卵,但宿主的小鸟常因无法成功与杜鹃争取食物而死亡。[13]冠郭公(Clamator coromandus)和非常罕见的大杜鹃(Cuculus canorus)也被认为是该物种的寄生鸟。[14]
觅食
橙头地鸫在密集的底层植被或其他厚实的掩护下于地面觅食。牠们在黎明和黄昏时最为活跃,于落叶层中探寻昆虫及其幼虫、蜘蛛、其他无脊椎动物及水果。在马来西亚,越冬的橙头地鸫经常以无花果为食。[5]
状态
橙头地鸫的分布范围广泛,估计为2,780,000平方千米(1,070,000平方英里)。其族群数量尚未量化,但由于广泛的分布范围,据信数量庞大;此物种亦被报告在局部地区常见。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全球族群数量下降标准(即十年或三代内下降超过30%),该物种不被认为接近此门槛,因此被评估为无危。[1]
在爪哇,此物种作为笼中鸟非常受欢迎,数量近年来因捕捉供驯养鸟类而大幅下降。[5]与东南亚森林鸟类因栖地消失或破碎化而受威胁的趋势不同,由于森林成熟,橙头地鸫已在1956年首次记录于香港。[15]
图库
-
-
橙头地鸫(亚种cyanota),摄于印度丹德利野生动物保护区
-
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na cyanota),摄于印度巴德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
Geokichla citrina - 图卢兹博物馆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BirdLife International. Geokichla citrin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2019: e.T22708375A152676506 [5 Sept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9-3.RLTS.T22708375A152676506.en .
- ^ 2.0 2.1 2.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橙头地鸫.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Orange-headed Thrush Zoothera citrina - by Aditya Salekar - JungleDragon. www.jungledragon.com. [2021-09-05] (英语).
- ^ Latham, John. Index Ornithologicus, sive Systema Ornithologiæ; complectens avium divisionem in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ipsarumque varietates: adjectis synonymis, locis, descriptionibus, &c.. London: Leigh & Sotheby. 1790. volume 1, 350 (拉丁语).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Clement, Peter; Hathway, Ren; Wilczur, Jan. Thrushes (Helm Identification Guides). Christopher Helm Publishers Ltd. 2000: 229–232. ISBN 0-7136-3940-7. ISBN.
- ^ 6.0 6.1 6.2 6.3 Rasmussen, Pamela C.; Anderton, John C. Birds of South Asia. The Ripley Guid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nd Lynx Edicions. 2005. ISBN 84-87334-67-9.
- ^ Grimmett, Richard; Inskipp, Carol; Inskipp, Tim. Pocket Guide to Birds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Publishers Ltd. 2002: 226. ISBN 0-7136-6304-9.
- ^ Abdulali, Humayun. Notes on Indian birds 4 – on the validity of Zoothera citrina amadoni (Biswas). 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1965, 62 (2): 305–306.
- ^ 9.0 9.1 9.2 Robson, Craig. A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Thailand. New Holland Press. 2004: 176. ISBN 1-84330-921-1.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橙头地鸫两广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橙头地鸫安徽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Lekagul, Boonsong; Round, Philip. A Guide to the Birds of Thailand. Saha Karn Baet. 1991: 341. ISBN 974-85673-6-2.
- ^ Barlow, Clive; Wacher, Tim; Disley, Tony. A Field Guide to birds of The Gambia and Senegal. Robertsbridge: Pica Press. 1997: 229. ISBN 1-873403-32-1.
- ^ Host list of avian brood parasites - 2 - Cuculiformes; Cuculidae (PDF). Field Museum. [2008-02-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16).
- ^ Leven, Michael R.; Corlett, Richard T. Invasive birds in Hong Kong, China. Ornithological Science. 2004, 3 (1): 43–55. doi:10.2326/osj.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