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对周边民族服饰的影响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9年12月17日) |
此条目过于依赖第一手来源。 (2019年12月17日) |
历史上汉族对周边地区服饰的影响深远,周边地区的民族、包括许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汉文化圈)国家通过效仿华夏礼仪制度借鉴了汉人服饰的某些特征,用于吉凶宾军嘉五礼。此外,华夏宾礼也规定四夷之君必须穿本国服饰朝见中国天子,谓“蕃主服其国服”。[1]汉唐藩属体制中,周边民族首领存在着定期朝见皇帝的所谓“朝集”制度。无论是外国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谒中国天子,接受官职,贡献方物,还是中国天子宴请外国君主,外国君主都要穿国服奉礼。国服制度促使了周边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饰。比如,契丹太宗入晋,接触到中原衣冠制度,北归后,参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国服与汉服制度[2]。
日本及和服
在汉人服饰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人仍穿着简单的土著服装,或为套头装,或为对襟装。直到古坟时代后期,受中原和朝鲜半岛服饰的影响,豪族服饰出现了左衽的倾向。进入飞鸟时代,推古天皇十一年十二月,宫廷开始仿照中原隋朝的服饰制度,制定了自己的冠服和朝服制度,东亚大陆的服饰制式对日本的影响走向系统化[3]
-
日本士族礼装
-
萨摩藩藩主女眷
-
和服浴衣
-
肩衣袴(上下/裃)
琉球及琉服
琉球人与日本和族同源,同时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因此衣冠与明代汉人服饰、江户时代和服一脉相承,称为琉装。琉球国于16世纪时确立了阶级制度和相应的服饰制度。
-
向有恒著琉装、系大带
-
士族装束
-
常服
-
穿戴皮弁冠服的国王
朝鲜半岛及韩服
韩国称韩服(韩语:한복/韓服),古时及北朝鲜称朝鲜服(韩语:조선옷/朝鮮옷)。古朝鲜半岛平民多穿白衣,只有贵族才能穿带花纹的绫罗绸缎。朝鲜三国时代末期,唐人将汉人服饰带到朝鲜半岛,那里的贵族才开始穿着襦、裙、袍、裤,其新罗国服饰与唐人相同。在李氏朝鲜时期,其服饰深受明朝初期衣冠制式的影响,诞生了如今赤古里裙、袄裙、周衣等样式。
近现代韩服改良了部分细节,如:女性的赤古里裙上衣极短,下裙的位置提高;男性的腰带位置也有提高;男性长袍的衣长稍有减短,至小腿位置;系带位置靠中;护领普遍较宽。
-
朝鲜王朝王、后以及宦官、婢女的衣着
-
唐衣
-
赤古里裙(女)与周衣(男)
-
同多里
-
朝鲜太祖李成桂著衮服
越南及越服
历史上,秦朝统一百越,越南领土归服中国,但由于和中原距离较远,中原帝国的控制力有限,故越南和中原帝国分分合合,直到宋朝时越南丁朝皇帝被册封为交趾郡王,首次从中国领土变为中国的藩属国。此时的越南已经受到汉族文化极深的染化,历代正统服制多因袭或模仿中原汉族王朝的样式。越南在属明时期,于明朝的统治下被迫“束发易服”[4],被明朝征剿过后幸存的土著都掌人亦被强迫“更名易服”,以及更改有都掌特色的地名,消除都掌文化[5]。后黎朝时期,越南朝廷曾颁文禁止清朝风俗流入越南。阮朝建立后,一方面对大清称臣,一方面对朝服、官服、礼服等正式服饰做出了明确规定,官服主要参酌大明制度,此时代的服饰与中原宗藩装束十分相似。阮朝又影响了真腊等其藩属国的衣冠制度[6]。
-
19世纪末的越南官员
-
穿着袄黛的西贡大学学生
-
越南阮朝弘宗宣皇帝阮福晙(启定1916年—1925年)31岁登基时的冕服照片(1916年)
-
19世纪末参与科举考试的越南儒生
鲜卑人及汉化政策
北魏王朝原是由鲜卑族成立,孝文帝继位时只有五岁,由祖母冯太后主持政事他迁都洛阳,发起汉化改革,禁穿胡服,改穿汉服;禁说鲜卑语,改说汉语;改胡姓为汉姓。[7]“魏太子恂不好学,体素肥大,苦河南地热,常思北归。魏主赐之衣冠,恂常私著胡服。”[8]拓跋力微的长子拓跋沙漠汗在中原期间,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归北时,因穿着汉人的服饰,又援弹飞丸,射落飞鸟,结果引起鲜卑部落各首领的疑忌与恐慌:“太子风彩被服,同于南夏,兼奇术绝世,若继国统,变易旧俗,吾等必不得志,不若在国诸子,习本淳朴。”[9]太武帝拓跋焘曾因为贺狄干“言语衣服类中国,以为慕而习之,故忿焉,既而杀之”。[10]孝文帝冲破重重阻力推行“用夏变夷”的服饰改革后,至东、西魏又大肆复旧。
-
穿着汉化鲜卑军装的鲜卑军人石刻造像
-
鲜卑女侍俑
-
北朝的鹿角牛首金冠饰
-
鲜卑族的皮带扣,约3至4世纪之间。
女真及满族服饰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学者丁超指出马甲就是由明代罩甲演变而成,并认为建州女真从朝鲜人记载的“杂乱无章”走向“贵贱有别”的过程当中受到了汉族服饰很大影响。明代初期禁止民人穿着“马褂的先祖”对襟衣和罩甲等服饰:“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对襟衣,唯骑士许服……其不应服而服者罪之”,但后来由于禁令渐渐废弛而逐渐走入民间,这一世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被认为会对关外的满洲有所影响,由于满洲的崛起有赖于骑射之利,而对襟衣之类又便于骑射。在此情形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满洲被指理所当然地大量借鉴了明代的冠服制度[11][12]。
公元1129年,金朝政权下令禁民汉服,又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后来海陵王首先宽松了政策:“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最后结果反而是女真人的服饰汉化。
契丹及其服饰文化
契丹族习惯着长袍左衽,圆领窄袖,疙瘩纽襻,裤脚放靴筒内,有髡发的习俗[13]。有研究指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其很多风俗和契丹人相同,曾使用契丹文,服饰也仍和契丹人一样左衽[14]。在建立辽国后,采取官分南北的政策[15]。南官管理汉人,采取汉制,故官服也沿袭“汉服”;北官管理契丹人,采取契丹国制,故官服因袭契丹族“髡发左衽”的风格,称为“国服”[16];又,凡三品以上官员行大礼时一律用汉服[17]。常服和官服同,皇帝和汉官著汉服,皇后和契丹官著契丹服[16]。
随着胡汉文化的交流,辽国初期时契丹人就出现了“长袍右衽、衣裳分制、妇女下衣着裙子”的汉服制式,在辽国中后期更甚,胡汉混装的现象颇为明显,契丹人著汉服,汉人著契丹服的状况颇为普遍[18][19]。
蒙古人及蒙古袍
室韦最初披发左衽,衣服与契丹类似。[20][21]但其是否为蒙古人的来源不明,蒙古建国后的服饰本身就是右衽和方领。[22]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受汉文化影响后产生了辫线袄和质孙服,部分延用了前代服装。[23]
元朝前后蒙古袍受汉制服装影响产生了质孙服,质孙服又反作用于汉服,使产生了
台湾原住民
汉服随古代汉族移民传入台湾,台湾各族原住民均有其民族服饰,与汉服并无关连,不过被汉化的原住民亦可能穿着汉服,而一些原住民的早期服装也看到类似汉服的交领右衽样式。早期台湾汉族服饰由于明郑政权的建立而主要遵循明朝仪制。1650年代后,满清政权开始尝试与明郑谈判,从郑成功以至郑经,服制问题始终是明郑与满清双方谈判时所重视的条件之一。[25]
一些台湾原住民如布农族人在清初至日治期间与汉族人有经济上的来往,部分部落的布农族人在与汉族人彼此交易中,获得了汉族人的衣饰,也穿起了汉服。自从接触了汉族文化之后,逐渐形成男穿长衫女穿裙,日本人铃木作太郎在1932年的著作里指出,布农族人的穿着和泰雅族人同样是麻织布上衣,只是妇女后来仿汉人穿着绵衣衫裤。可见在日治时代,部分部落的布农族已经大量穿着汉服,与传统族服正为穿用[26]。
同源民族和其他民族
布依族、侗族、哈尼族、黎族、苗族、瑶族、彝族、羌族、达斡尔族、畲族等等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共同特点是如今仍是或曾经是交领、左衽,历史上部分受到汉族影响出现了右衽,如壮族的服饰也可以右衽,但交领左衽仍占多数。[来源请求]
门巴族、不丹族等族群深受藏族文化和汉文化影响,现在仍是交领右衽。[来源请求]
-
羌族
-
彝族
-
现代石林彝族萨尼服饰
-
现代彝族男性服饰
-
瑶族
-
苗族
-
1962年海南乐东县黎族
-
侗族
-
哈尼族
-
哈尼族
-
布依族
-
穿着不丹传统服饰的原不丹王国总理肯赞·多吉
-
穿着不丹传统服饰的不丹官员
-
不丹族
-
不丹族
-
穿交领左衽传统服装的现代瑶族女性
-
穿交领右衽传统服装的现代苗族女性
-
清初福建省罗源畬民,女装为交领右衽袄裙
-
清初安化宁乡等处猺人(瑶族)
-
清初永顺保靖等处土人,女性装束接近明代汉服
-
清初增城县猺人,女装为交领右衽袄裙
-
清初曲江县猺人,女装为交领右衽襦裙
-
清初乐昌县猺人
-
清初连州猺人
-
清初灵山县獞人(壮族),女装直领对襟
-
清初合浦县山民,女装直领对襟袄裙
-
清初广西临桂线大良猺
-
清初永宁州梳猺
-
清初兴安县平地猺
-
清初灌阳线竹箭猺
-
清初罗城县盘猺
-
清初修仁县顶板猺
-
清初庆元府过山猺人
-
清初陆川县山子猺人
-
清初兴安县獞人
-
清初贺县獞人,女装为圆领对襟褂
-
清初隆胜苗人,女装为交领右衽
-
清初罗城县苗人
-
清初马平县犽人,女装直领对襟袄裙
-
清初思恩府属侬人
-
清初西林县皿人
-
清初西林县佒人
-
清初太平府土人,女装为交领右衽
-
清初西隆州土人,女装为交领右衽
-
穿着日常传统服饰的不丹民众
-
不丹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
藏人及藏袍
汉族和藏族同源于汉藏先民,同样具有交领的衣着特点。历史上汉藏文化又有着长期交流,藏人的藏袍深受汉服的影响,很早就出现了右衽、系带的特点。但为了方便劳动,通常将衣长改短;为了避寒,又将袖长增长。[来源请求]
唐代时,敦煌一度被吐蕃占领,当地汉人被迫从“夷俗”,只有祭祖时才穿上汉人服饰,“遗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分记”,设法回归唐朝[27]。吐蕃汉人沿袭汉服保持民族气节和习俗,保持和唐朝的联系[28]。
参考
参考来源
- ^ 《大唐开元礼·宾礼》
- ^ 彭林,宋德金,唐赞功,1994,《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河北教育出版社
- ^ 《隋书·倭国传》:“其服饰男子,衣裙襦,其袖微小,履如履形,漆其上之于脚……至隋其王始制冠,以锦彩为之以金银镂花为饰”
- ^ [越南]陈重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
- ^ (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卷二.都掌:“凡新拘留被掳民妇,各蒙亲属认领还家。至于降蛮老幼妇女数千余人,各变姓名,易冠服,配去远方卫所安置。于是九丝一空,都蛮尽平”
- ^ 《大南实录·正编·第一纪·卷五十四·嘉隆十五年七月条》:初藩王匿缜既受冠服、藩僚见而美之、皆愿改从我国服色、嘉定城臣为之请。……自此腊人衣服器用多慕汉风、蛮俗渐改革矣。
- ^ 《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 ^ 《资治通鉴·齐记六》
- ^ 魏收《魏书·序纪》,中华书局,1974 年。
- ^ 魏收,《魏书·贺狄干传》,中华书局,1974 年。
- ^ 丁超《清代黄马褂源流考》,〈清史研究〉.2011年5月第2期,第127-133页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16页
- ^ 《契丹国志·兵马制度》:“又有渤海首领大舍利高模汉兵,步骑万余人,并髡发左衽,窃为契丹之饰。 ”
- ^ 达斡尔族服饰尚左衽, 内蒙古日报,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 ^ 《辽史·百官志》:“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 ^ 16.0 16.1 《辽史》:“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
- ^ 辽金元服饰特点
- ^ 霍宇红, 論契丹族与汉族服饰文化的融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 《大辽王朝: 青牛、白马、黑契丹》,作者:刘学铫
- ^ 《旧唐书·室韦传》载:“畜宜犬豕,豢养而啖之,其皮用以为韦,男子女人通以为服。被发左衽。”
- ^ 《契丹国志》卷26载:“(室韦)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夏则城居,冬逐水草,有南室韦、北室韦。其俗,丈夫皆盘发,衣服与契丹同。”
- ^ 《黑鞑事略》明确记载:"其服,右衽而方领,旧以毡革,新以拧丝金线,色以红紫钳绿,纹以日月龙凤,无贵贱等差。"徐霆注云:"腰间密密打作细折,不计其数,若深衣止十二幅,鞑人折多尔。又用红紫帛捻成线横在腰上,谓之腰线,盖欲马上腰围,紧束突出,采艳好看"
- ^ 《元史》“元初立国,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世祖混一天下,近取金、宋,远法汉、唐。”
- ^ 蒙古族服饰分类介绍. 故宫历史网. [2022-03-17].
- ^ 刘家驹. 清史拼圖. 台北: 远流出版社. 2003: 页35–58. ISBN 957-32-4824-7.
- ^ 田哲益《玉山的守护者: 布农族》,五南图书,第216-217页
- ^ 《唐书》第216卷下
- ^ 翟理斯,《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通报》第7卷第5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