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英语:Modernization),又译近代化,该词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Paul J. Magnarella)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全球性过程[1]

各产业出现精密制造与分门别类的工业化是重要特征
生产力提高支持都市化,带来了普遍教育的多元公民社会

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产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精神、工业化拓展到全球,世界各国一种向以为主的西欧国家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主的北欧国家(欧洲)和为主的北美国家(北美洲)还有为主的大洋洲国家等地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出路的过程,尽管二者并不完全相等,但由于跟西方化的内涵相当接近因此经常被误认为相同的概念。西方化与现代化仍有许多共通之处,因为西方国家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先行者,最早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变与文化融合,而各自的摸索经验至今仍在持续。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法律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标准工业化、思想作品多元自由化、生活文化领域的个人化、宗教色彩褪去的世俗化等。

内容

通常认为现代化包含以下的社会过程[1]

  1. 技术的发展:物理、化学、科学及技术的长足进步帮助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控制,以及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2. 工业的发展:借助精密的品控规范,分工合作制造零部件,带动机械化,工艺品、农产品的大量生产得以实现,透过市场经济进行交换、分配跟消费。
  3. 世俗化的发展:因为教育的演进,识字率大幅提升,资讯的传布容易,让宗教力量减弱,使理性文化发达。
  4. 城市化的发展:人口集中趋势成为现代社会的特点,法律制度的普及,连带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生活方式等等,特别是移民因为先进交通工具的发展而大量增加等。
  5. 政治的发展:现代政治的特点在于大众参与政治过程,不论是革命也好,还是法西斯共产政体,或是民主宪政,大众参与成为现代政治的特征。

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学习的机会扩大;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社会流动增加[1]。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并传递开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急速缩小,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1]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这些现代化理论的经典预设,近来受到多方面实证资料、历史后续发展及理论的挑战(参见后现代)。

学术分析

社会科学界中对现代化的分析,往往有以下假设:

  1. 传统与现代之间有明确界线;
  2. 要建立现代社会经济,必须打破传统的社会格局、消除旧的文化意识、建立新的社会理念;
  3. 传统力量可能导致现代化的失败。[2]

阻力

二十世纪时,有关现代化的阻力,社会科学界有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新的社会经济模式,会替代各种传统信仰,任何社会,包括东方及非洲社会,都会逐步由传统社会蜕变为现代资本主义模式;主张这种理论的学者可以罗斯托为代表。另一种理论认为,非西方社会的文化模式,会阻碍社会现代化,传统的文化模式会长期延续,成为现代化无法克服的阻力,即使这些国家表面上成为现代国家,实际上仍处于传统状态;主张这种理论的学者可以人类学克利弗德·纪尔兹为代表。[3]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威廉·A·哈维兰. 当代人类学. 由王铭铭翻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575–585. ISBN 7-208-00082-4. 
  2. ^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页281。
  3. ^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页280-28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