蔀 (中国)

[1]拼音:bù,注音:ㄅㄨˋ)是中国古代历法时间单位。指回归年朔望月平太阳日的最短循环(时间长度极接近的最小公倍数[2]。在西方,类似的概念为Callippic cycle。

数学原理

由于回归年与朔望月之最小公倍数并未恰好等于一日长的整数倍,若再取与太阳日之公倍数,则能更妥善的制历,因此出现“蔀”。

量值更迭

 
玄始历采用600年置222个闰月代替十九年七闰法。更广泛被使用的的大明历亦弃十九年七闰法。

玄始历大明历前,包括古六历等皆采用一章岁十九、章月二百三十五、章闰[3]

  • 1=4=76年

因为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三者事实上并没有准确的倍数关系,这个数值可能因历法不同而有所改变。通常越后期、越精确的历法,取值会更大。直至今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通常我们会以观测结果作为决定日期的依据。例如以观测后的定朔代替平朔,而不光以纸上作业为准。

文内注释

  1. ^ 辛德勇 (2007) 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
  2. ^ 後漢書. 卷93志第三《律历下》: 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万物毕改,摄提迁次,青龙移卯,谓之岁。岁首也,月首也。至、朔同日谓之,同在日首谓之蔀,蔀终六谓之朔又复谓之
  3. ^ 瞿昙悉达. 開元占經.  卷一百五:古今历积年及章率 《梁赵历》上元甲午,至今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算上。 元法四十三万二千,纪法七万二千,蔀法七千二百,章岁六百,章月七千四百二十一(亦曰时法),章闰二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