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宫,全名“护国太平蟠桃宫”,是位于北京东便门内护城河南岸的一座道教宫观。现已无存。[1]

蟠桃宫山门

历史

 
蟠桃宫内的道士,右侧即《护国太平宫碑》

蟠桃宫始建于元朝,一说始建于明朝。后来衰落。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工部尚书吴达礼重建王母殿后三间殿[1]。据说吴达礼重修蟠桃宫时,在蟠桃宫东侧又建了观音庵,当时庵名“白云深处”,相传是由前朝宦官的旧宅改建[2]。蟠桃宫香火兴盛,不少青年男女都来烧香、拴娃娃,祈求子嗣[1]

蟠桃宫庙会十分有名,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停办。1985年,因展宽马路,将蟠桃宫的山门、鼓楼及部分东配殿拆除,后来在1987年因修东便门立交桥,将蟠桃宫的建筑全部拆除,部分建筑构件由文物部门保存[1]。在东便门立交桥西南路边的绿地中,尚存一块《护国太平宫碑》,周围环以铁护栏[2]。2010年代初,为该碑加建了一座碑亭。该碑阳面碑额为“护国太平宫碑”,阴面碑额为“万世流芳”。阳面碑文为:

东便门内王母娘娘殿后重建三间殿碑记

今夫君(?)兰迂诞之说习闻,而不足征者多矣。无征不信则不从俗。传小儿出痘有鬼神,余当捉之。其年余诸子出痘,顾见第五子云王母娘娘护佑。及疫愈,余遍觅娘娘庙,得于在东便门内桥南,办香拜毕,见大殿后有隙地少许,故老云旧有殿三间,为回禄□,因慨然谋建复焉。夫父母之于子无有不爱者,天性也。聚神之说虽不可知,因爱子之情展诚,诚敬以答神,不可谓非礼之所必出也,况亲见而足征者。□殿成,乃树碑以记而系之以辞曰:赫赫王母尊灵显披兮,翠冠霞帔璀璨绮靡兮,大德曰生以保赤子兮,爰间殿宇绥神祇兮,式瞻顶礼绵遐纪兮。

康熙元年五月毂旦

工部尚书吴达礼敬立

阴面碑文为:

太上混源门下嗣全真教弟子徐真育只身创建募化宫闱内监、勲戚、文武、黎庶、善信众等,同意捐财,鸠工建造。惟愿:圣母垂慈黙佑

建筑

蟠桃宫坐南朝北,和其西北方向的北京城东南角楼遥对。蟠桃宫共有两层殿宇,其主要建筑有:[1][2]

  • 山门:坐南朝北。门前有石狮和旗杆各一对。门上石匾内书“护国太平蟠桃宫”,左右墙上嵌有“蟠桃盛会”四个绿边琉璃大字。
  • 钟楼、鼓楼:位于山门内
  • 前殿:祀西王母娘娘,并筑有一座鳌山,山上塑有众仙腾云前来为王母娘娘祝寿。
  • 后殿:祀斗母元君

庙会

 
1929年蟠桃宫庙会与内城东南角箭楼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西王母娘娘的寿诞,会举行蟠桃圣会。故蟠桃宫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举办庙会。[1]

崇文门外沿护城河向东行三里,便到蟠桃宫。路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时逢春末夏初,游人大多穿上夏装。在游客中,女性占了很大比重。《都门赘语·蟠桃宫诗》曰:“暮春天气最清和,如蚁游人夹道行。多少仙姬争艳冶,不知谁是许飞琼。”[1]

蟠桃宫前面及东面很空旷,大鼓书、单弦相声、变戏法等的艺人在庙外献艺。民间花会高跷十不闲舞狮旱船等也来此朝拜。做生意的小商贩所摆的摊位鳞次栉比,连绵数里。此时正值春耕开始,买卖农具的人也很多。[1]

 
清朝末年的蟠桃宫庙会

蟠桃宫庙会上有一种赶脚用的毛驴,俗称“对槽驴”。游客可以从崇文门外桥头乘此种毛驴来到蟠桃宫门前。[1]

蟠桃宫对面的护城河畔长堤很平坦,是庙会期间赛马的好地方。豪门贵族的纨绔子弟多好此道。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为了多玩两天,曾经命当时的主管衙门下令,将蟠桃宫庙会由三天变为五天。[1]

约在1960年代,蟠桃宫庙会停办。2007年,蟠桃宫庙会恢复,改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内举办[3][4]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旧京城南的庙会,首都人,2009-8-3. [201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2. ^ 2.0 2.1 2.2 2.3 蟠桃宫庙会,新华网,2006-06-19. [201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6). 
  3. ^ 京味吆喝唤回“蟠桃宫”记忆. 网易. 2011-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6). 
  4. ^ 蟠桃宫庙会重现 汇聚各色中华老字号美食. 环球网.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