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节能屋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8年9月10日) |
被动式房屋(德语:Passivhaus)源自于德国,德语中“Passivhaus”字面上所传达的意义可以拆解为Passive house 或 building,其中Passive是被动的意思,Haus指的就是房子亦或建筑物。当我们听到“被动的房子”,我们有时会解释为一个完全没有冷气和暖气的房子,平时只依赖建筑外壳做遮阳和断热,而在冬天只仰赖太阳的辐射热,当然以上的联想是很接近的。不同于旧观念的“被动式太阳房”和“被动式太阳能房”,也非市面上一般所定义的“节能屋”,“被动式房屋”在国际上所定义的健康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会将室内二氧化碳维持在1000ppm以下,而且减少室内结露所造成的黑霉菌发生; 以室内舒适温度来说,夏天维持在25度以下,在冬天则维持在20度以上,并且避免冷风的出现。和当地传统建筑物比起来,不仅舒适而且达到极高的能源节约。被动式房屋不仅适用于住宅,还适用于办公建筑、学校、幼儿园、超市等,目前适用于全世界80%以上的地区。然而近来却遭质疑不适用于温热、潮湿及空气污染区域,相反地,在温暖和潮湿的地区,只依赖纯自然通风、或诱导式通风和夜间冷却都难以解决室内潮湿结露和发霉的问题,空气较差及高落尘区域则需要考虑空气过滤问题,甚至在都会区还有噪音和窃盗的问题,所以应该思索如何透过被动式房屋的机械通风与部分自然通风的Mixed Mode来解决问题。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1万5千到2万栋被动式节能屋,主要分布在德语系国家或斯堪的纳维亚地区。2012年起,国际被动式房屋技术陆续在亚洲区持续发酵,2014年台湾已有独家专业技术公司导入台湾的市场,并针对台湾的气候做在地化的调整,2016年完成第一个EnerPHit项目,2017年开始推广至独栋住宅和大型集合住宅使用。
历史
被动式房屋的概念最早源于瑞典隆德大学的Bo Adamson教授和德国被动式房屋研究所的Wolfgang Feist博士在1988年5月的一次讨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德国黑森州政府的资助,被动式房屋的概念逐步确立起来。
1990年最早的一批被动式房屋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建成。1996年被动式房屋研究所在达姆施塔特成立,致力于推广和规范动式房屋的标准。此后有越来越多的被动式房屋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