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阐述了该学说的基本观点。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资本阶级)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在西方国家,学术界习惯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作为政治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外的一种体系被人们研究,未必牵涉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或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孰优孰劣的问题[1][2]

基本观念

马克思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共三册,马克思在世时只出版第一册,所余由恩格斯整理出版。马克思早期曾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其内容大半被后来的《资本论》吸纳。此外,马克思准备《资本论》时的草稿后来也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为名出版,对于研究马克思的方法论具有相当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始于对商品的分析,《资本论》开头第一句话就是:

简言之,根据劳动价值学说,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其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此外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详如后述。然而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非工人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是以商品中凝结的价值分成三份:

  • 生产资料的价值
  • 资本家支付的劳动价值
  • 资本家未支付的劳动价值

最后一项称为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市场遮盖了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的社会关系,这种颠倒被他称作商品拜物教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省略了所有者和所有权的换值或交换价值

比如,喝水与买水。喝水时一般只考虑水的使用价值,买水时考虑换值。当我们喝水的时候,是我们与外界环境相交换;当我们买水的时候,也是我们与外界环境相交换,不过这是与外界环境的某一个具体的子集相交换(比如,张三或李四)。我们喝的水是外界环境的水。当我们把外界环境连同外界环境的所有权一并省略时,就剩下水了。但是买水不同,买水不能省略所有者和所有权。因此说,用值或使用价值是省略了所有者和所有权的换值或交换价值。[3]

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二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正是由于抽象劳动这种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才形成了商品的价值,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对称。是在一定的劳动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结果下进行的劳动。
  • 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的对称。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生理学上的劳动耗费。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指劳动本身所对应的客体,比如耕作的土地,纺织的棉花等。包括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的物质,即未经人类加工过的自然物。一是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用做原材料的产品。

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当时最著名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为起点,其中包括了亚当·斯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

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容许生产力快速增长。斯密认为市场的茁壮刺激了分工,而这又反过来加强生产力。马克思在这方面与斯密持同样观点。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说:“我们看到亚当·斯密在对剩余价值及资本的分析上超越了重农主义……。根据他们的看法,只有一种特殊的劳动-农业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但是对于亚当·斯密,展现的却是一般社会劳动-无论用途为何-的价值,这只是必要劳动的量。无论剩余价值采取利润、地租或利息的次级形式,都不外是这种劳动的一部分,由劳动物质条件的持有者在与活的劳动相交换时挪用。”

马尔萨斯在《人口学原理》中主张人口增长是工资保持在最低生活所需的主因。马克思发展了另一套工资理论。马尔萨斯的理论是非历史的,他仅假设了一种抽象的、放诸四海皆准的人口原理;马克思则给出了资本主义多余人口如何决定工资的理论,这些多余人口的起因是经济的,而非生物学的(马尔萨斯的理论)。这套理论通常被称为马克思的产业后备军理论。

李嘉图发展了资本主义内部的分配理论,亦即关于社会的产出如何在各阶级间分配的理论。这套理论的成熟形式存在于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于劳动价值理论,产品的价值等于其中凝结的劳动。而利润源自社会的产出,工资与利润成负相关──利润的增加以工资降低为代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形式分析泰半建基于李嘉图的理论。

批判

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夫英语Vladimir Karpovich Dmitriev[4]拉迪斯劳斯·博特基威茨英语Ladislaus Bortkiewicz[5]及后来的批评者都指出劳动价值理论与利润率下降法则矛盾;而一旦这些错误被“修正”了,价格与利润就不再由商品的成本及剩余价值决定[6]。此外,置盐定理表明:在真实工资不变的前提下,技术创新能提高利润率[7]。不过此定理涉及较复杂的模型(斯拉法模型)与种种假设,在学界内仍有争议;置盐信雄本人认为,长期来看他的定理与利润率下降律并不冲突。

从1970年代起,这些主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引发许多争议[8] 。例如 Andrew Kliman 就认为不必再试图修正这套理论,也不值得再进行任何研究[9]。另一些学者,如保罗·斯威齐等人,则认为必须修正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

从1980年起,时间性单一系统诠释(Temporal Single System Interpretation)的支持者主张这些矛盾源于后人的错误解读,他们认为一旦马克思的理论被解读为“时间的”、“单一的”,则先前一切矛盾都迎刃而解。某些属于这派的学者还进一步主张,迄今一切针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批判都只是诠释问题[10]

马克思经济学说认为工人阶级最终会取代所有阶级成为唯一阶级,导致阶级的消亡,但是有反对者指出马克思的理论仅仅涉及了阶级的对立,并没有解释阶级是如何产生和如何转化的,反对者认为阶级总会不停产生,是无法消亡的。然而, 阶级的出现是社会的分工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的产物,阶级的出现本质也是由私有制导致的. 当社会发展时,代表经济关系的方式将会改变,这主要是因为旧系统无法维持其自身的矛盾,尤其是在阶级之间。新系统将取代旧系统,旧统治阶级将被取代,这意味着那些代表旧制度中某些劳动分工的人,可以从新制度中获利,并成为新阶级。

对文学批评和翻译学的影响

马克思的著作中(主要是《资本论》第一卷)提及的工业社会以及机械对人造成的伤害的大量案例被后现代主义者借用,成为后现代主义者消解工业文明元话语的依据之一。由此提出反对理性,让人回归真正的自由。

奥地利学派的观点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成员欧根·博姆-巴维克从另一方面提出批判。他主张《资本论》第一卷的价值理论与第三卷第九章的价格理论冲突,无法解释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商品的价值如何转变为平均价格。

奥地利经济学派是第一群有系统地挑战马克思经济学的学者,这一部分是受到针对经济历史学派方法学论战影响,而奥地利经济学派关心的货币资本景气循环等问题也与《资本论》重叠。

当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非出自马克思一人之手。在马克思过世后,许多人接手发展这套体系。在非主流经济学的讨论中,通常会纳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在中国之外,欧美许多大学均有开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河滨加州大学缅因大学新学院密苏里州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犹他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德国不莱梅大学[11]、以及雪梨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2]

专门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西方期刊包括有 Capital and Clas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每月评论》与 《反思马克思主义》 等等。

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目前分成四个学派:正统派、宇野学派、市民社会派与数理化马克思经济学派。

参考文献

引用

  1. ^ The Neo-Marxian Schools. The New School. [200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Munro, John.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a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制度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融合》
  4. ^ V. K. Dmitriev, 1974 (1898), Economic Essays on Value, Competition and Uti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5. ^ Ladislaus von Bortkiewicz, 1952 (1906–1907), "Value and Price in the Marxian Syste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s 2, 5–60; Ladislaus von Bortkiewicz, 1984 (1907), "On the Correction of Marx’s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Third Volume of Capital". In Eugen von Böhm-Bawerk 1984 (1896),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Philadelphia: Orion Editions.
  6. ^ M. C. Howard and J. E. King. (1992)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ume II, 1929–1990, chapter 12, sect. III.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7. ^ M. C. Howard and J. E. King. (1992)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ume II, 1929–1990, chapter 7, sects. II-IV.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8. ^ See M. C. Howard and J. E. King, 1992,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ume II, 1929–199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9. ^ Andrew Kliman, Reclaiming Marx's "Capital": A Refutation of the Myth of Inconsistency,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7
  10. ^ Andrew Kliman, Reclaiming Marx's "Capital",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p. 208
  11. ^ School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Tecon.com. Retrieved on: August 23, 2007.
  12. ^ 存档副本. [201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TERODOX ECONOMICS GRADUATE PROGRAMS

来源

书籍
  • J.E. Roemer (1987). "Marxian value analysis,"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 3, pp. 383-87.
  • Andrew Glyn (1987). "Marxist economics,"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 3, pp. 390-95.
  • Lenny Flank,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An Introduction to Marxist Economics', St Petersburg, Florida: Red and Black Publishers, 2007. ISBN 978-1-979-1813-9-9.
  • Thomas T. Sekine, The Dialectic of Capital. A Study of the Inner Logic of Capitalism, 2 volumes (preliminary edition), Tokyo 1986; ISBN 4-924750-44-9 (vol. 1), ISBN 4-924750-34-4 (vol. 2).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