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中华民国监察委员选举
第1屆中華民國監察委員第1次增額選舉
1973年中华民国监察委员选举于1973年2月15日举行,为中华民国第一届监察院第一次增额监察委员选举。是次选举于自由地区举行,共有15名名额(含5名总统遴选之海外侨选监委)。
选务
是次增额监察委员选举作出调整,以增加增额选出的监察委员名额数目。原定《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每省五人、每直辖市两人的监察委员名额,在《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办法》第十条改为:[1]
- 自由地区的省,选出七人
- 自由地区的直辖市,选出三人
- 侨居海外国民,选出五人
至于侨居海外国民选区方面,不设选举制度,由遴选工作委员会在各区设立遴报小组提名候选人,或由团体及个人推荐,或自愿参与遴选。[2]
- 遴报小组提名者,计有40人
- 国内外团体或个人推荐人选者,计有7人
- 自愿参与遴选,向遴选会函报资料者,计有1人
举行
是次选举于1973年1月3日至1月10日间接受候选人登记,经过选举委员会审定后,台湾省20人获确定参选资格、2人撤回登记;台北市7人获确定参选资格、2人撤回登记。[3]
选举于1973年2月15日早上9时至11时,在台湾省议会及台北市议会议场举行,由时任议长担任选举的主席。[4]选举的选举人为台湾省议会及台北市议会议员。[4]
至于侨居海外国民选区方面,遴选工作委员会在收集所有提名后,按照各地遴报小组对候选人的审查意见,作进一步筛选。遴选工作委员会在经过1972年12月8日、11日及26日的三次全体委员会后,议决通过遴报人选名册,送请选举总事务所(中央选举委员会前身)呈请总统遴定。[5]
得票统计
台北市
候选人 | 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标记 | |
---|---|---|---|---|---|
周财源 | 中国国民党 | 19 | 43.18% | ||
沈宗琳 | 中国国民党 | 13 | 29.55% | ||
杨毓滋 | 中国民主社会党 | 10 | 22.73% | ||
张诗经 | 无党籍 | 2 | 4.55% | ||
吴荣森 | 无党籍 | 0 | 0.00% | ||
李华忠 | 无党籍 | 0 | 0.00% | ||
郭鑫生 | 无党籍 | 0 | 0.00% | ||
选举人数 | 46 | ||||
投票数 | 44 | ||||
有效票 | 44 | ||||
无效票 | 0 | ||||
投票率 | 95.65% |
台湾省
候选人 | 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标记 | |
---|---|---|---|---|---|
李存敬 | 中国国民党 | 12 | 16.90% | ||
黄尊秋 | 中国国民党 | 11 | 15.49% | ||
林亮云 | 中国国民党 | 11 | 15.49% | ||
沈荣 | 中国国民党 | 11 | 15.49% | ||
庄君地 | 中国国民党 | 10 | 14.08% | ||
黄光平 | 中国国民党 | 10 | 14.08% | ||
林蔡素女 | 中国国民党 | 5 | 7.04% | ||
陈少廷 | 无党籍 | 1 | 1.41% | ||
吴宗德 | 无党籍 | 0 | 0.00% | ||
翁廷允 | 无党籍 | 0 | 0.00% | ||
廖陈名琴 | 无党籍 | 0 | 0.00% | ||
许文生 | 无党籍 | 0 | 0.00% | ||
蔡中茂 | 无党籍 | 0 | 0.00% | ||
段盛振 | 无党籍 | 0 | 0.00% | ||
吴文蔚 | 无党籍 | 0 | 0.00% | ||
郭雨新 | 无党籍 | 0 | 0.00% | ||
洪启忠 | 无党籍 | 0 | 0.00% | ||
庄陈对 | 无党籍 | 0 | 0.00% | ||
选举人数 | 73 | ||||
投票数 | 73 | ||||
有效票 | 71 | ||||
无效票 | 2 | ||||
投票率 | 100.00% |
侨选监委遴选名单
后续
是次监察委员选举有著名的党外人士郭雨新参选,而政论界颇有名气的陈少廷亦有参选。[6]国民党被指恐吓非国民党籍的省议员和监委候选人,阻止出现党外监委当选的情况。郭雨新为求避免让党外的省议员同仁受困扰,因此决定采取“零票落选”的策略以示抗议。[7]最终,郭雨新以零票落败,而陈少廷亦只获一票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