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公职人员选举
2010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公职人员选举,俗称2010年五都选举、2010年三合一选举,于2010年11月27日举行[1],由中华民国自由地区五个原有或新成立的直辖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选出新一届的市长、市议员与里长[1]。
| ||
|
五都改制计划中,除台北市维持其原有区划外,新北市、台中市及台南市则分别由原台湾省辖之台北县改制、台中县市合并改制及台南县市合并改制,而高雄市则由原直辖高雄市及省辖之高雄县合并改制[2]。新任之市长、市议员及里长于同年12月25日就职[3]。
概论
此次选举为台北市改制直辖市并实施市长直选以来之第5届市长选举,及改制直辖市后的第11届市议员及里长选举,同时亦为改制后新成立之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之第1届市长、市议员及里长选举[1][4]。
另外,这场选举亦是继2009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后的第二次全国性选举[5],被视为马英九第一任期的第二轮信任投票[6]。由于五个直辖市的人口合计达一千三百七十万,占全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左右[7],故此次选举被视为台湾政治局势日后发展的关键指标,同时也具有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前哨战的重大意义[8][9]。国民党有无能力维持其在台北市及台中地区近十年的执政,并巩固2005年甫拿下且蓝绿差距较小的新北市(台北县)、民进党是否得以维持其在台南及高雄地区长年来的执政,都是这次选举的焦点。
此次进行选举之行政区除台北市及新北市(台北县)外均属合并原有行政区后之新设行政区,政党及候选人必须面临比其他选举更为艰困的整合工作及席次缩减等难题。另一方面,仅台北市因市议员席次略有增加,故有许多政治新秀及在过往选举失利的人士参选[10][11];但原为民选的台北县、台中县、台南县及高雄县之乡镇市长将改为官派区长、乡镇市民代表则仅过渡为区咨议员四年[12],亦使许多现任该类职位者转投市议员选举,造成拟参选人数大幅增加[10][11]。
政治局势
2009年12月中华民国 各直辖市及县市执政权 |
---|
2010年3月中华民国 时任区域立法委员之党籍 |
中国国民党 民主进步党 无党团结联盟 无党籍
|
自2005年三合一选举及2006年北高选战以来,台湾内部的政治局势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2008年立委选举中,国民党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在立法院113个席次中拿下81席,泛蓝阵营连同无盟及无党籍人士共拿下超过四分之三的席次,而民进党则仅获得其余的27席[13]。而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国民党提名的“马萧配”也以大约五成八的得票率高票当选,民进党在经历了八年的执政后交出了政权,使中华民国完成了第二次的政党轮替[13]。国民党也在此次选举后,同时掌握中华民国政府的行政院及立法院,达至“完全执政”的局面[14]。此外,国民党为首的泛蓝阵营也在地方执政中占据绝对优势,在全国25位直辖市长及县市长中占有18席[14]。
不过在2009年年初所举行的苗栗县第一选区立委补选中,无党籍人士康世儒以一千六百票之差,击败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陈銮英,赢得该选区席次[15]。而在两周后所举行的台北市大安区立委补选,国民党候选人蒋乃辛仅在蓝营“铁票区”中,以九千余票险胜民进党候选人周柏雅[16]。2009年年中所举行的云林县第二选区立委补选,则由民进党候选人刘建国以将近六成的票数胜出[17]。
在2009年三合一选举中,民进党重回浊水溪以北,攻破北台湾泛蓝全包局面、“光复”宜兰县,而国民党虽然夺回原由新党执政的外岛金门县,但长期执政的花莲县则由无党籍人士傅崐萁胜出[13]。在得票率方面,呈现了“蓝消绿长”,民进党创下县市长选举四十五.三二%的得票率历史新高[18]。在选前被认为是指标战区的宜兰县、新竹县、嘉义县及花莲县中,民进党的林聪贤拿下宜兰县、张花冠赢得嘉义县,无党籍人士傅崐萁在花莲县大胜,而国民党只有在新竹县由邱镜淳胜出[19]。在国民党胜选的县市中,得票数普遍较上一届衰退,甚至在蓝营“铁票区”台东县,国民党候选人黄健庭仅赢民进党候选人刘櫂豪几千票,而在澎湖县,寻求连任的王干发也以不足六百票之差险胜民进党提名的蔡见兴[19]。但整体而言,国民党仍然保有县市长多数席次,在17个举办三合一选举的县市中,国民党共拿下12席,民进党取得4席,而无党籍人士则取得1席[13]。在同日举行的南投县第一选区立委补选,则由国民党候选人马文君胜出[20]。
在2010年1月9日举行的桃园县第二选区、台中县第三选区及台东县选区三席立委补选中,民进党大获全胜,三席全拿,在立法院席次达到三十席,突破立法院四分之一席次的宪政提案门槛[21]。而在2010年2月27日举行的桃园县第三选区、新竹县选区、嘉义县第二选区及花莲县选区席四立委补选中,民进党赢得桃园、新竹及嘉义等三席立委,国民党仅守住花莲一席[22]。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也由三十席立委增为三十三席,加上无盟的五席立委,在野党派立委席次合计跨过三分之一席次门槛,若双方合作,将可对行政院长提出不信任案,也可提案声请释宪[22]。
在2010年水利会选举中,民进党在长期由国民党掌控的农田水利会系统,有所突破[23]。在十五个水利会中,民进党夺下宜兰、高雄、屏东等三地会长席次;此外,桃园无党籍当选人黄金春当时也正申请回复党籍;民进党创下历来水利会长席次中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比前一届增加三席[24]。而原由民进党掌控八年的南投,则由国民党籍的林庚辛当选会长,不过国民党的总席次也由十三席减至十席[24]。而在2010年县市基层选举中,蓝绿双方各有斩获[25]。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与以无党籍参选的国民党员,共拿下将近两千席村里长,以及将近一千两百席乡镇市民代表,各约占总席次半数,保住了蓝营在基层的优势[25]。而民进党在席次上则增加不少,成长了一倍,包括党提名的村里长、乡镇市民代表、或民进党员以无党籍身份参选与民进党地方党部支持的无党籍参选人,总计当选约六百席[26]。
选举日程
- 2010年9月1日:发布选举公告。
- 2010年9月9日:公告候选人登记日期及必备事项。
- 2010年9月13日至9月17日:受理候选人登记之申请。
- 2010年9月17日:政党推荐之候选人政党撤回其推荐截止。
- 2010年10月22日前:审定候选人名单,并通知抽签。
- 2010年10月29日:候选人抽签决定号次。
- 2010年11月7日:选举人名册编造完成。
- 2010年11月11日:公告直辖市市长选举候选人名单与竞选活动期间之起、止日期及每日竞选活动之起、止时间。
- 2010年11月12日至11月26日:办理直辖市市长选举公办政见发表会。
- 2010年11月16日:公告直辖市市议员选举候选人名单与竞选活动期间之起、止日期及每日竞选活动之起、止时间。
- 2010年11月17日至11月26日:办理直辖市市议员选举公办政见发表会。
- 2010年11月23日:公告选举人人数。
- 2010年11月27日:投票、开票。
- 2010年12月3日前:审定当选人名单、公告当选人名单。
- 2010年12月13日前:发给当选证书。
- 2011年1月2日前:通知候选人领取补贴之竞选费用。
各政党参选状况
直辖市长候选人名单
各直辖市之市长候选人名单(粗体者为该选区内的时任直辖市长或县市长):[27]
直辖市 | 中国国民党 | 民主进步党 | 无党籍人士 |
---|---|---|---|
台北市 | 郝龙斌 | 苏贞昌 | 吴炎成 萧淑华 吴武明 |
新北市 | 朱立伦 | 蔡英文 | — |
台中市 | 胡志强 | 苏嘉全 | — |
台南市 | 郭添财 | 赖清德 | — |
高雄市 | 黄昭顺 | 陈菊 | 杨秋兴 |
各政党市议员提名席次
各政党直辖市议员提名席次:[28]
政党 | 台北市 | 新北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 |
---|---|---|---|---|---|---|
中国国民党 | 33 | 44 | 48 | 36 | 47 | |
亲民党 | 7 | 6 | 1 | 1 | 2 | |
新党 | 5 | 2 | 0 | 1 | 1 | |
泛蓝阵营小计 | 45 | 52 | 49 | 38 | 50 | |
民主进步党 | 30 | 33 | 31 | 34 | 33 | |
台湾团结联盟 | 4 | 4 | 2 | 1 | 4 | |
制宪联盟 | 1 | 0 | 0 | 0 | 0 | |
泛绿阵营小计 | 35 | 37 | 33 | 35 | 37 | |
台湾绿党 | 4 | 1 | 0 | 0 | 0 | |
台湾民意党 | 0 | 0 | 0 | 1 | 0 | |
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 | 20 | 53 | 56 | 56 | 47 | |
其他政党及无党籍小计 | 24 | 54 | 56 | 57 | 47 |
各政党里长提名席次
各政党里长提名席次:[29]
政党 | 台北市 | 新北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 |
---|---|---|---|---|---|---|
中国国民党 | 378 | 511 | 345 | 81 | 397 | |
亲民党 | 0 | 1 | 0 | 0 | 0 | |
中华统一促进党 | 0 | 2 | 0 | 0 | 0 | |
泛蓝阵营小计 | 378 | 514 | 345 | 81 | 397 | |
民主进步党 | 74 | 74 | 54 | 16 | 184 | |
台湾团结联盟 | 0 | 0 | 0 | 0 | 1 | |
泛绿阵营小计 | 74 | 74 | 54 | 16 | 185 | |
台湾绿党 | 1 | 0 | 0 | 0 | 0 | |
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 | 501 | 1300 | 857 | 864 | 1155 | |
其他政党及无党籍小计 | 502 | 1300 | 857 | 864 | 1155 |
选举结果
综合结果
以下列出获有席次之政党与无党籍参选人之当选席次及票数:
政党 | 直辖市市长 共5席 |
直辖市议员 共314席 |
里长 共3757席 | |||||||
---|---|---|---|---|---|---|---|---|---|---|
席次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席次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席次 | 得票数 | 得票率 | ||
中国国民党 | 3 | 3,369,052 | 44.54% | 130 | 2,890,154 | 38.63% | 1,195 | 2,344,423 | 32.99% | |
民主进步党 | 2 | 3,772,373 | 49.87% | 130 | 2,643,828 | 35.34% | 220 | 476,088 | 6.70% | |
亲民党 | — | — | — | 4 | 151,661 | 2.03% | 0 | 208 | <0.01% | |
新党 | — | — | — | 3 | 95,050 | 1.27% | — | — | — | |
台湾团结联盟 | — | — | — | 2 | 126,359 | 1.69% | 0 | 85 | <0.01% | |
中华统一促进党 | — | — | — | — | — | — | 1 | 1,912 | 0.03% | |
台湾绿党 | — | — | — | 0 | 24,650 | 0.33% | 0 | 964 | 0.01% | |
制宪联盟 | — | — | — | 0 | 188 | <0.01% | — | — | — | |
台湾民意党 | — | — | — | 0 | 138 | <0.01% | — | — | — | |
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 | 0 | 422,692 | 5.59% | 45 | 1,549,926 | 20.72% | 2,341 | 4,283,690 | 60.27% |
市长选举方面,中国国民党与民主进步党分别巩固了其长年执政的台北市与台中地区及台南与高雄地区,而国民党亦维持其于2005年县长选举取得之新北市(台北县)执政权。国民党虽在席次上过半,然民进党总得票较高且获得近半数选票,因此两大党并无明显输赢。然而,国民党在五直辖市的得票与2008年立法委员选举及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相较均大幅滑落,显示国民党声望仍未回升。另一方面,由于民进党在2009年县市长选举及此次直辖市市长选举的总得票高于国民党,因此舆论普遍认为马英九总统于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的连任之路仍充满挑战。
议员选举方面,除台北市各党比例变化不大外,其他地区民主进步党之席次比例均有增加,而中国国民党在台中及台南地区之议会席次比例则大幅滑落。亲民党、新党及台湾团结联盟在两大党夹击下均只能取得少数席次,且除新党维持近年水准外,亲民党及台联之席次均较过去减少。另一方面,绿党、制宪联盟及台湾民意党则未能取得任何席次。
里长选举方面,除台北市由中国国民党取得过半席次外,其他地区仍是无党籍当选者较多,而民主进步党在最基层的公职人员选举仍未能有大幅斩获。
直辖市市长选举结果
各直辖市之市长选举当选人及次高票者之名单(粗体者为该选区内的时任直辖市长或县市长):
直辖市 | 当选者(登记政党) | 次高票者(登记政党) |
---|---|---|
台北市 | 郝龙斌( 中国国民党) | 苏贞昌( 民主进步党) |
新北市 | 朱立伦( 中国国民党) | 蔡英文( 民主进步党) |
台中市 | 胡志强( 中国国民党) | 苏嘉全( 民主进步党) |
台南市 | 赖清德( 民主进步党) | 郭添财( 中国国民党) |
高雄市 | 陈菊( 民主进步党) | 杨秋兴(无党籍) |
全国直辖市市长选举政党得票数:
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
---|---|---|---|
民主进步党 | 3,772,373 | 49.87% | |
中国国民党 | 3,369,052 | 44.54% | |
政党得票数总计 | 7,141,425 | 94.41% | |
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 | 422,692 | 5.59% |
直辖市议员选举结果
各政党直辖市议员当选名额:
政党 | 台北市 | 新北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 |
---|---|---|---|---|---|---|
中国国民党 | 31 | 30 | 27 | 13 | 29 | |
亲民党 | 2 | 0 | 1 | 0 | 1 | |
新党 | 3 | 0 | — | 0 | 0 | |
泛蓝阵营小计 | 36 | 30 | 28 | 13 | 30 | |
民主进步党 | 23 | 28 | 24 | 27 | 28 | |
台湾团结联盟 | 1 | 0 | 1 | 0 | 0 | |
制宪联盟 | 0 | — | — | — | — | |
泛绿阵营小计 | 24 | 28 | 25 | 27 | 28 | |
台湾绿党 | 0 | 0 | — | — | — | |
台湾民意党 | — | — | — | 0 | — | |
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 | 2 | 8 | 10 | 17 | 8 | |
其他政党及无党籍小计 | 2 | 8 | 10 | 17 | 8 |
全国直辖市议员选举政党得票数:
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
---|---|---|---|
中国国民党 | 2,890,154 | 38.63% | |
民主进步党 | 2,643,828 | 35.34% | |
亲民党 | 151,661 | 2.03% | |
台湾团结联盟 | 126,359 | 1.69% | |
新党 | 95,050 | 1.27% | |
台湾绿党 | 24,650 | 0.33% | |
制宪联盟 | 188 | 0.00% | |
台湾民意党 | 138 | 0.00% | |
政党得票数总计 | 5,932,028 | 79.28% | |
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 | 1,549,926 | 20.72% |
各直辖市议会正副议长选举结果:[30]
职称 | 台北市 | 新北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
---|---|---|---|---|---|
议长 | 吴碧珠 ( 中国国民党) |
陈幸进 ( 中国国民党) |
张清堂 (无党籍[31]) |
赖美惠 ( 民主进步党) |
许崑源 ( 中国国民党) |
副议长 | 周柏雅 ( 民主进步党) |
陈鸿源 ( 中国国民党) |
林士昌 ( 中国国民党) |
郭信良 ( 民主进步党) |
蔡昌达 ( 民主进步党) |
里长选举结果
各政党里长当选席次:
政党 | 台北市 | 新北市 | 台中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 |
---|---|---|---|---|---|---|
中国国民党 | 247 | 355 | 227 | 124 | 242 | |
亲民党 | — | 0 | — | — | — | |
中华统一促进党 | — | 1 | — | — | — | |
泛蓝阵营小计 | 247 | 356 | 227 | 124 | 242 | |
民主进步党 | 41 | 25 | 18 | 40 | 96 | |
台湾团结联盟 | — | — | — | — | 0 | |
泛绿阵营小计 | 41 | 25 | 18 | 40 | 96 | |
台湾绿党 | 0 | — | — | — | — | |
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 | 168 | 651 | 379 | 588 | 555 | |
其他政党及无党籍小计 | 168 | 651 | 379 | 588 | 555 |
后续效应
政治影响
选举结果,国民党获得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三席,民进党保住台南、高雄市两席,此次国民党虽仍得到三席,但同时也拉起警报,因为得票率比起过去选举少掉许多,尤其以大台中市选举最为明显,本被外界认为是蓝营最稳的当选区,结果仅差3万票的票数,根本是险胜泛绿。其他得票,如台北市与新北市比起过去也少掉许多,这是选民对国民党执政的满意度表示;对于要在2012年总统大选成功连任的马英九总统而言,是个很大的警惕,但2012年蓝营仍在这三个选区大胜。
国际媒体看法
国家 | 媒体 | 评论 |
---|---|---|
美国 | 《美联社》 | |
美国 | 《华盛顿邮报》 | |
日本 | 《共同社》 |
|
日本 | 《朝日新闻》 |
|
新加坡 | 《联合早报》 | |
香港 | 《南华早报》 | |
香港 | 《文汇报》 |
|
香港 | 《明报》 |
|
英国 | 《英国广播公司》 |
|
英国 | 《路透社》 |
|
法国 | 《法新社》 |
|
德国 | 《德通社》 |
|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注释
文献
- ^ 1.0 1.1 1.2 1.3 中央选举委员会新闻稿[失效链接],中央选举委员会
- ^ 美国之音:谈台湾的五都选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纪元,2010年3月5日。“所谓五都、是指原来的台北市、台北县改称的新北市、台中市与台中县合并为大台中市、台南市与台南县合并为大台南市、高雄市与高雄县合并成为大高雄市。”
- ^ 选举三合一/里长反对能见度变超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新闻网,2010年3月23日
- ^ 高雄县市合并改制后之“高雄市”,其定位为新成立之直辖市[失效链接],高雄县市合并专属网站
- ^ 《2009年三合一选举结果对台湾政局的影响》,李明峻/台湾国际法学会副秘书长
- ^ 星期专论/台湾人民必须买一个保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罗致政,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因此,今年的五都市长选举,不仅是对马政府的另一次信任投票与期中考…”
- ^ 土地面积、村里邻、户数暨现住人口数统计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资讯网
- ^ 北京学者:台湾五都选举是关键[失效链接],中央广播电台
- ^ 马总统:2012前哨战 五都要全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新闻网
- ^ 10.0 10.1 市议员参选爆炸/蓝:提名不会过度膨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晚报。
- ^ 11.0 11.1 市议员参选爆炸/绿 出现过半提名声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晚报。
- ^ 地方制度法专题:直辖市改制的合理过渡措施(内政部的政策说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湾法律网。
- ^ 13.0 13.1 13.2 13.3 中选会数据库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选举委员会
- ^ 14.0 14.1 2008年台湾政局:国民党全面执政 民进党危机加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彭维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 ^ 苗县立委补选投票率42.11% 康世儒胜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年3月14日,中央社
- ^ 台大安区补选 蓝营险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纪元
- ^ 中华民国第七届立法委员云林县第二选举区缺额补选结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选会,2009年9月26日
- ^ 人民教训马英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2009年12月6日
- ^ 19.0 19.1 得票率蓝消绿长 马执政成绩很难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新闻网,2009年12月5日
- ^ 南投县立委补选由国民党马文君当选胜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纪元,2009年12月5日
- ^ 3立委补选 民进党全垒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2010年1月10日
- ^ 22.0 22.1 立委补选4抢3 民进党大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2010年2月28日
- ^ 爆冷 水利会改选 泛绿首次抢4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世界新闻网
- ^ 24.0 24.1 水利会长改选 宜高屏蓝变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电子报,2010年5月17日
- ^ 25.0 25.1 基层选举 蓝营稳江山、绿营有斩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评论新闻
- ^ 基层有斩获小英吁再拼5都里长[失效链接],中央社记者温贵香台北13日电
- ^ 99年直辖市市长选举候选人登记汇总表[失效链接],中央选举委员会,2010年9月17日
- ^ 99年直辖市市长选举候选人登记汇总表[失效链接],中央选举委员会,2010年9月17日
- ^ 99年直辖市选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选举委员会
- ^ 议长及副议长乃议员于2010年12月25日就职当日互选产生,实质上并非此选举之一部分。
- ^ 张清堂虽以无党籍身份当选议员,但仍为中国国民党籍
- ^ 32.0 32.1 32.2 五都选举结果 专家看法分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通讯社,2010年11月28日
- ^ 33.0 33.1 外媒关注五都选举 蓝得票率流失是警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OWnews,2010年11月28日
- ^ 星媒:民进党五都选举虽败犹荣[失效链接],自由电子报,2010年11月28日
- ^ 台湾五都选举引香港报纸热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2010年11月28日
- ^ 36.0 36.1 五都战果》国际媒体:有助两岸经贸谈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壹苹果,2010年11月27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