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風災 (1927年8月)
丁卯風災發生於1927年8月20日,當日一個颱風橫過中國廣東省陽江一帶海域,風暴使香港和澳門兩地造成人命及財物損失,並為該年澳門懸掛兩次七號風球(現今之十號風球)的其中一次。曾經有報紙文章提到「Um violento tufão caiu sobre Macau(一劇烈颱風登陸澳門)」。[3]
1927年丁卯颱風 Tufão de 1927/08/20Template:葡語 icon | |||||
---|---|---|---|---|---|
| |||||
概況 | |||||
形成日期 | 1927年8月15日 | ||||
消散日期 | 1927年8月21日 | ||||
最低氣壓 | ≤886.7 hPa | ||||
影響 | |||||
死傷人數 | 香港:15死22傷[1] 澳門:4死[2] | ||||
影響地區 | 中國、美屬菲律賓、日屬臺灣、葡屬澳門、英屬香港 | ||||
1927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本次颱風的中央氣象局編號為B124。
發展過程
根據澳門氣象台發佈1927年8月20日颱風的路徑圖,顯示風暴於8月15日早上6時於關島以南附近海面上生成,穩定以偏西方向移動。8月16日風暴移至東經140度以西,並逐漸以西北偏西轉西北方向移動,急劇增強。8月18日,荷蘭籍蒸汽船薩波羅伊號(Sapoeroea)於呂宋以東460海里(即740公里)測得該颱風最低海平面氣壓僅886.7百帕斯卡(26.185英寸汞柱)[4][5],為當時全球測得最低海平面氣壓的熱帶氣旋,直至1958年方由颱風艾達的877百帕斯卡打破。8月18日晚上稍後至19日初時,於菲律賓呂宋島東北登陸或於北部近岸海面擦過,當地阿帕里錄得最低氣壓969.9百帕斯卡(727.5公釐)[6]。
颱風通過呂宋以後進入南海北部,8月19日早上6時位於呂宋島北部近岸海面,以西北至西北偏西方向移動。8月20日早上6時中心位於東沙島之西北方,於東沙島10海里內掠過,當地吹起11級風,氣壓則下降至967.1百帕斯卡(725.42公釐)。隨後颱風先後掠過香港和澳門以南,風暴吹襲期間,香港錄得最低海平面氣壓為982.4百帕斯卡,平均風速每小時98公里(53海里)和陣風每小時187公里(101海里),澳門氣壓則下降至最低974.1百帕斯卡(730.6公釐),平均風速及陣風分別達到每小時135公里及190公里。8月20日晚上稍後至8月21日颱風登陸廣東西部,並逐漸消散。[7][8]
影響
英屬香港
此颱風於香港以南95公里(60海里)掠過,造成一定損失。九龍一帶地區多地房屋倒塌,其中長沙灣有130餘房屋倒塌,九龍塘之寮屋全部被風吹走。一輛巴士在梳士巴利道翻側。另有2艘遠洋輪船和9艘漁船損毀。風暴共造成15死22人受傷。[10][11][12]
葡屬澳門
在施梅士(Joaquim Baião Simões)著《澳門與颱風(Macau e os Tufões)》1985年[14],記載有關1927年8月20日的颱風引致本澳人命及無可估計的損失,停泊於內港的「民主」巡洋艦險沉沒,當時澳督府亦遭到破壞[3]。華字日報則記載有4人溺斃[2]。
風暴過後,南灣海邊一片狼藉,大量漁船的殘骸被沖到堤邊。在沙梨頭有造船廠被吹塌。而在加思欄馬路及近陸軍俱樂部有大樹被吹至連根拔起。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英屬香港
皇家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
---|---|---|
上一熱帶氣旋 | 一號風球
|
下一熱帶氣旋 |
1927年7月颱風 | 1927年8月颱風(8月30日) | |
1927年7月颱風 | 二號風球
|
1928年9月颱風 |
1926年9月颱風 | 四號風球
|
1927年8月颱風(8月30日) |
1927年7月颱風 | 六號風球
|
1930年7月颱風 |
1926年9月颱風 | 七號風球
|
1929年8月颱風 |
葡屬澳門
葡萄牙海軍[15] 熱帶氣旋信號 | ||
---|---|---|
上一熱帶氣旋 | 七號風球
|
下一熱帶氣旋 |
1927年7月颱風 | 1929年8月颱風 |
參考條目
參考文獻
- ^ 十號颱風或同級警告信號傷亡統計:1884-2002年(PDF檔第74頁) (PDF). 香港天文台. 2003年 [2014-07-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7-18).(繁體中文)
- ^ 2.0 2.1 颶風過後調查三誌. 華字日報第二張第三頁. 1927年8月24日.(繁體中文)
- ^ 3.0 3.1 Tufão: 20 Agosto de 1927. João Botas. 2013年8月20日 [2014年7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4日).(葡萄牙文)
- ^ 沈國權. 一个热带气旋的海平面气压极值记录. 湖南省氣象局. 1977 [2017-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8).(簡體中文)
- ^ C. L. JORDAN. Monthly Weather Review: A REPORTED SEA LEVEL PRESSURE OF 877 MB (PD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59-09-08 [2017-1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7-05).(英文)
- ^ 海洋気象學會. 比律賓颱風の調査. 海と空. 1937-09.
- ^ R. García-Herrera; P. Ribera; E. Hernández; L. Gimeno. Typhoons in the Philippine Islands Part II: 1901-1934. Journal of Climate.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Centro Universitario Villanueva. [May 9,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9).
- ^ W.C. Poon, HKO Technical Note No. 66, 1982: Tropical cyclone causing persistent gales at the Royal Observatory 1884-1957 and at Waglan Island 1953-198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颶風發動之前後. 華字日報第二張第三頁. 1927年8月22日.(繁體中文)
- ^ Report of the Director of the Royal Observatory, Hong Kong for the year 1927. Hong Kong Observatory. 1928: 6, 12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 ^ Ho Pui-yin. A Review of Natural Disasters of the Past. Weathering the Storm (PDF).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May 21, 2017]. ISBN 962-209-7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1).
- ^ Typhoon Raging. Malaya Tribune. Reuters. August 20, 1927: 9 [May 21,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9).
- ^ MACAO HAS NASTY EXPERIENCE. VESSELS DRIVEN ASHORE OR DAMAGED.. 士蔑報第8頁. 1927年8月22日.(英文)
- ^ 《澳門與颱風(Macau e os Tufões)》. 地球物理暨氣象台.
- ^ 澳門氣象台於1952年成立,此前觀察氣象的工作由駐守澳門的葡萄牙海軍負責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http://www.hko.gov.h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香港天文台首頁
- (繁體中文)http://www.smg.gov.m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首頁
- (繁體中文)http://www.cwb.gov.t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台灣中央氣象局首頁
- (日語)http://www.jma.go.jp/jma/index.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日本氣象廳首頁
- (英文)http://www.pagasa.dost.gov.p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