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
上海人的概念存在僅百年左右。由於現代上海地區的三分之二是最近的兩千年才逐漸成陸,而其餘早先成陸的地區也飽受海侵與洪水,幾度荒無人煙,所以如今上海的居民追根溯源,基本上都是不同時期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於鄰近的江蘇、浙江地區。上海地區的方言是上海話,屬於江南吳語的一種。
上海人 | ||||||||||||||||||||||||||||||||||||
---|---|---|---|---|---|---|---|---|---|---|---|---|---|---|---|---|---|---|---|---|---|---|---|---|---|---|---|---|---|---|---|---|---|---|---|---|
總人口 | ||||||||||||||||||||||||||||||||||||
約 20,000,000人 | ||||||||||||||||||||||||||||||||||||
分佈地區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 | 18,580,000人 | |||||||||||||||||||||||||||||||||||
語言 | ||||||||||||||||||||||||||||||||||||
本地母語為上海話,屬漢語吳語方言,亦通行普通話,小部分其他中國方言人群圈、外國語人群圈 | ||||||||||||||||||||||||||||||||||||
宗教信仰 | ||||||||||||||||||||||||||||||||||||
漢傳佛教、道教、天主教、新教 | ||||||||||||||||||||||||||||||||||||
相關族群 | ||||||||||||||||||||||||||||||||||||
吳越民系 |
來源與形成
長久以來,上海地區的上古居民被認為是吳越人的一支。但最近的遺傳學研究發現,現代上海市區人約45%的遺傳成分以及上海郊區人約30%的遺傳成分是來自於當時北方黃河流域居民[1],而曾經的原住民——吳越人則成為漢族的一部分。中國現存的吳越遺傳成分以上海南郊和浙江居多,而上海市區、嘉定區、寶山區、浦東新區、崇明縣等較晚成陸的北部地區吳越人所占的人口比例則有所降低。吳越人是周朝以來分布在長江以南吳國(今江蘇、江西)和越國(今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一個部落,其源頭可追溯至馬家浜文化甚至是浙江的河姆渡文化時期的先民。西周時期太伯奔吳建立吳國,後又先後被越國、楚國征服,楚國時為春申君的封地,因而上海又簡稱「申」。在晉朝的衣冠南渡[2]、兩宋之間[3]等時期,都曾有中原人大規模移民江南。在南宋時,設立了上海鎮[4],元朝時設立了上海縣[5],近代以來逐漸成為一個大都市。1950年代,上海市周邊郊縣劃入上海市,之後其中的大多數的郊縣改為區或新區[6]。
上海相關人物
文化界
文學界:李伯元(武進籍)、曾樸、陳獨秀、魯迅、瞿秋白、儲安平、茅盾、巴金、史量才、王元化、王造時、蘆芒、吳強、王安憶、葉辛、陸星兒、葉永烈、程乃珊、陳伯吹、施蟄存、趙超構、陸谷孫、曹禺、胡適、蔡元培、柔石、鄒韜奮、陶行知、黃炎培、郭沫若、卞之琳、周子亞、宗白華、吳晗、季羨林、柳無忌、馬寅初、梁實秋、馮友蘭、傅雷、費孝通、朱自清、錢鍾書、葉聖陶等。
戲劇界:汪笑儂、梅蘭芳、周信芳、尚長榮、蔡正仁、岳美緹、梁谷音、李炳淑、評彈三傑、馬莉莉、焦晃、王汝剛、茅善玉、袁雪芬、傅全香等。
影視界:王家衛、趙丹、謝晉、孫道臨、邢慧、陳沖、寧靜、潘虹、張瑞芳、秦怡、奚美娟、藍苹(江青)、於伶、白楊、黃佐臨、周璇、阮玲玉、嚴順開、章金萊等。
歌舞界:陳燮陽、黃豆豆、廖昌永、陳傳熙、舒巧、辛麗麗、杜聰、周潔、毛阿敏等。
政界
明代有內閣首輔徐階,內閣次輔徐光啟及其學生、炮兵專家孫元化,少年詩人、抗清英烈夏完淳。近代,孫中山長期居住在上海。國民政府時期的四大家族核心人物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陳立夫、陳果夫或生於上海或成長於上海。中國共產黨早期曾長期將中央機關設在上海,成為大批共產黨員活躍的地區。民國著名的政界人物,後轉任台灣省主席的吳國楨曾於抗戰結束擔任上海市市長直至解放軍進入上海前夕。1949年以後,中共經濟戰線領導人陳雲是上海青浦人。上海曾是「四人幫」之一王洪文的主要基地。陳毅、汪道涵、江澤民、習近平、朱鎔基、吳邦國、曾慶紅、黃菊、陳良宇、俞正聲、韓正、李強、李希、陳吉寧、徐匡迪、孟建柱、陳至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擔任上海市市長、市委書記或其副職。李鵬和喬石出生於上海,胡錦濤和溫家寶的女婿均為上海人。香港回歸後的首任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亦為上海人。
科學界
黃道婆、明末西學和農學學者徐光啟即為上海人。此外還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高錕,遺傳學家談家楨,顯微外科專家陳中偉、張滌生,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血液學專家王振義、陳竺,傳染病學專家張文宏等。
美術界
任伯年、錢慧安、吳昌碩、劉海粟、張大千、林風眠、王一亭(王震)、朱屺瞻、楊可揚、謝稚柳、張樂平、朱宣咸、胡一川、程十髮、龐薰琴、鄭野夫、陳鐵耕、陳煙橋、沃渣、馬達、力群、江豐、黃新波、李樺、王琦、余白墅、王麥稈、黃永玉、邵克萍、汪刃鋒、陳逸飛、陳丹青、趙延年、荒煙、沈柔堅、沈鴻根、沈尹默、陸儼少、黃丕謨、施大畏、李磊、許德民、韓天衡等。
體育界
上海體育資源較為豐富。田徑界的有亞洲第一位男子田徑世界紀錄創造者、跳高運動員朱建華;110米欄原世界紀錄保持者劉翔及其教練孫海平;游泳冠軍莊泳、楊文意、樂靖宜、沈堅強、劉子歌等;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排球運動員沈富麟、汪嘉偉、沈瓊、湯淼等;桌球運動員後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的李富榮、國際乒聯主席徐寅生、王勵勤等;足球運動員和教練員徐根寶、范志毅、孫雯、謝暉、孫祥等;跳水運動員吳敏霞、火亮;中國象棋數屆全國冠軍胡榮華,圍棋冠軍常昊等。
流行文化的上海人
日本漫畫《中華一番》的唐三傑(阿Q)是上海龍鎮酒家的少東。
上海人的類型
廣義上,在上海市的行政區域內定居或出生並取得戶口的人都稱為上海人。而上海人亦可細分為包括本地人、郊區人、老移民在內的「老上海人」以及或被稱作「新上海人」的新移民。
本地人
上海人中所說的「本地人」,有不同說法。上海地方史學者薛理勇和上海話學者錢乃榮認為本地人指的是祖籍為清末民初時的上海縣的居民。祖籍非上海縣的人不能算作本地人。人類和遺傳學專家和一些網友則認為上海本地人是上海郊區人[7]。
郊區人
上海因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埠形成重要的國際性都市,繼而從江蘇省分離出來,最後設立一級行政區(直轄市)的這段歷史有一百多年,但今天上海市除九個市中心區以外的各個新區、郊區、縣都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0年代開始才逐漸從江蘇省劃歸上海市的,此前它們都是江蘇省的縣。於是這些上海人習慣上被稱作「郊區人」。相對於市區上海人主要是由過去的移民形成,人口成分變動大,郊區的上海人則基本是原本隸屬於江蘇省松江地區、蘇州地區和南通地區人,人口變動較小。在上海郊區,通常稱上海市區為上海。因此,有時他們認同自己「上海市人」的身份,但不認同自己的「上海人」身份。這一情況在遠郊的金山、奉賢、南匯、崇明等地尤為明顯。 各個郊縣劃歸上海市的歷史過程為:
- 江蘇省松江專區的嘉定、寶山、上海3縣劃歸上海市(國務院1958年1月14日批准)[6]
- 撤銷江蘇省松江專區,下轄松江、川沙、青浦、南匯、奉賢、金山6縣併入蘇州專區(國務院1958年3月26日批准)[6]
- 江蘇省川沙縣的橫沙鄉,劃歸上海市寶山縣[8]
- 江蘇省蘇州專區的松江、川沙、青浦、南匯、奉賢、金山6個縣,南通專區的崇明縣,劃歸上海市(1958年11月21日第82次國務院全體會議決定)。
老移民
上海開埠後,移民的數量遠遠超過世居於此的本地人。他們來自於中國各地,但是其中來自江蘇、浙江兩省者占到80%以上,占據絕對優勢。這些移民大致上又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來自浙江省和江蘇南部的吳語區,其中一般又按照清代府屬細分為寧波人、紹興人、蘇州人等。他們構成了上海市中心城區居民的主體,其中尤以寧波籍為最多;另一部分來自江蘇的江淮官話區,被前者稱為江北人,傳統上大多聚居於蘇州河以北西北部的閘北、普陀;也有不少人住在城市東北部的楊浦、虹口,與來自浙江寧波等地的移民雜居。老城廂南市等區域也有部分蘇北移民遷入。上海現有16區,其中黃浦、徐匯、長寧、靜安、普陀、虹口、楊浦為傳統中心城區。據來自以上各地區的移民數量均為數甚多,各自約在數十萬至百萬人以上不等。總體而言,來自吳語區移民經濟社會地位高於江淮官話區移民,傳統上優越感較強,後者常感受到歧視。[9]
來自其他各省的移民數量相對較少,其中較為重要者系來自廣東省的移民,到1949年底,上海有廣東人119,178人,其中香山人估計為3.5萬。他們相對集中的區域,為老上海的虹口、新成、靜安寺、嵩山等區,在今虹口、黃浦、盧灣、靜安等區域內,都是上海的黃金地段[10]。
據1950年1月的統計,祖籍上海的占上海總人口的15%,非上海籍占85%。[11]今日上海市中心城區居住的大都是這些移民,是「上海人」的核心主體。
上海大規模的移民最初源於太平天國戰爭時期。1860年代初太平軍大規模進攻蘇杭地區,造成大批難民躲入有外國勢力保護的租界,直接造就了租界的繁榮,並為日後源源不斷地吸引移民奠定了基礎。近代上海行政格局為一市三治,政府對社會控制能力相對薄弱,各地移民的同鄉組織在社會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移民的地域特徵相當顯著,廣東人、寧波人、蘇北人是最為重要的三大群體,而廣東人中又以香山人最為突出[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上海市的人口遷出量甚大,但流入量則大為減少,現代上海人的群體逐漸穩定下來。這一情況直到1990年前後才被改變。
新移民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改革開放,特別是1990年代上海開發浦東以來,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紛紛來到上海工作、生活。他(她)們中定居下來的自詡為「新上海人」。新移民和外來人員的區別在於是否擁有上海戶口。
新老移民的衝突,基本存在於民間,在網絡較為激烈[12]。這種衝突一般被官方媒體刻意忽視淡化。
比較著名的衝突地點,如上海本地論壇「寬帶山」中,以「硬盤」或「yp」作為外地人的貶稱[13](因關於外地人的討論被論壇屏蔽,而「威騰電子」這個硬碟廠商的縮寫「WD」和「外地」拼音首字母相同)。在矛盾激化後,該論壇時常有網民鼓吹各類老上海人聯合起來抵抗「新移民」和外地來滬人員。
移居外地的上海人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有不少上海人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等地,或移居香港[14]。抗戰初期,從上海遷出的民間工廠達146家[15]。
1949年,有眾多的上海人離開大陸,移居香港、台灣或美國等地。而上海人最初移居香港則以北角較集中,故稱「小上海」。[16]
1949年以後,也有大批上海人陸續隨工廠內遷。
社會與文化
在科學素養方面,依據《2008中國兩院院士調查報告》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update],在按照城市出生地劃分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上海人比例最高(占總數12%強),人數亦最多(229人)[17]。另依據2019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正式公布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之調查結果,京滬江浙聯合體綜合素質位居全球第一,不僅如此,在PISA的全部三項分項指標: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的考評中,四地學生均排在第一位。[18]依據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在2015年11月發布的《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上海人體質達標率達到97.1%,體質綜合指數高達107.91,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國第一[19]。
對上海人的偏見
一些上海以外的民眾認為上海人精明小氣、[20]上海女人妖嬈嫵媚、上海男人缺乏血性、上海人政治冷漠等等。[21]然而,上海人認為這是以《春節聯歡晚會》為代表的影視作品描寫的影響[12],導致部分民眾對上海人印象不佳。
注釋
參考文獻
- ^ 《上海原住民的Y染色體遺傳分析》,楊俊、李輝、金建中、金力、盧大儒 -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 ^ 中國古典園林史 - 第 107 頁
- ^ 南宋江南市場的移民因素 - 山東大學移民研究所[永久失效連結]
- ^ 上海鎮、上海縣、上海縣城考錄 - 何惠明[失效連結]
- ^ 《上海民族志》>>大事记.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6).
- ^ 6.0 6.1 6.2 《上海地名志》>>第二篇 政区地名>>第一章 市、区、县>>第一节 市.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上海人中的本地人:清末民初时祖籍上海县人. 上海觀察(上觀新聞). [2021-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 ^ 第一节行政区划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5).
- ^ 蘇北人在上海遭受的歧視與偏見 (PDF).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21-09-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2-28).
- ^ 10.0 10.1 上海香山人與香山文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山日報 2006-10-11(簡體中文)
- ^ 《海外上海学》 熊月之,周武主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第96页. [2021-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8).
- ^ 12.0 12.1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中國新聞網. 2010年8月30日 [2015年5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6日) (中文(中國大陸)).
- ^ 被误读的"硬盘"和"YP"——我们到底有没有歧视农民工 - 东方网. [2015-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6).
- ^ 论战时民营工厂内迁中的国民政府与企业主 -《抗日战争研究》 2010年第 2期 - 江满情 (PDF). [2015-05-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18).
- ^ 抗战初期民生公司主导的“大内迁”. 人民政協報. 2014-03-26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7) (中文(中國大陸)).
上海地區工廠自8月22日起,第一批順昌機械廠等4家工廠,雇用21隻木船自上海開始遷移,至12月初鎮江撤退止(12月8日日軍天谷支隊侵占鎮江),共遷出民間工廠146家,成百萬噸機械器材,技術工人2500餘人。
- ^ 北角又稱「小福建」「小上海」 - 成報. [2015-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 ^ 《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按出生地):上海第一. 中國校友會網. 2008年4月23日 [2015-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中文(中國大陸)).
- ^ PISA results 2018. [202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0).
- ^ 国民体质报告公布:男性体质水平下降 上海人体质全国第一. 觀察者網綜合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等. 2015-11-26 [2019-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6) (中文(中國大陸)).
- ^ 任评声:“葛朗台贪官”无疑是个伪命题. [2015-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 ^ 上海人为何总被误读?其实你不懂魔都的心. 《環球人文地理》. 2013年4月15日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