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淡水社
下淡水社,又名下澹水、麻里麻崙;台灣平埔原住民馬卡道族古部落名,屬鳳山八社之一,荷治時期則荷譯為Verrovorongh、Verovorongh、Vorrevorongh。
歷史
1603年與明將沈有容同行,前往台灣追擊海盜的陳第〈東番記〉有記載「小淡水」。[註 1]
荷治時期,為報復荷蘭士兵被殺,以及意圖控制台南、高雄平原,荷蘭大員當局與新港社千人聯軍在1635年聖誕節發動搭加里揚之戰,攻擊堯港、大岡山附近、今阿公店溪南岸、當時勢力強盛的搭加里揚社,搭加里揚社與南方鄰近社群從高雄平原遷逃到屏東平原,1636年2月4日,搭加里揚社與三分社的代表,包括麻里麻崙(下淡水社,荷蘭語:Vorrevorongh),前往大員投降認錯簽訂和約,接受荷蘭的統治,荷軍完全清空高雄平原。[1][2][3] 搭加里揚之戰之後,下淡水社遷逃確切位置約今之台灣屏東縣萬丹鄉香社村附近,其勢力範圍則遠達內埔鄉新東勢等地。在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左右,台南府城的何、周、王等三姓合股的「何周王」墾號,向下淡水社頭目阿里莫接洽闢荒[4]。康熙五十年代(1711-1720),以傅姓墾戶為首許多客籍佃農進入下淡水社社地,墾成頓物潭庄(今竹田鄉)[5]。此後數十年間,有多次請官府仲裁番租合約等事,今有古契傳世,學界稱「下淡水社文書」[6]。
漢人的大量拓墾,在此社地逐漸形成萬丹民社。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實施的守隘政策及稍晚的屯番制,將社民遷往新東老埤隘。與此同時,沉重的賦稅、頻繁的民變或天災也造成下淡水社居民的移動[7],散落於竹田鄉鳳山厝、溝仔墘庄與今內埔鄉頂林、中林、下林、老埤等地[8][9][10]。下淡水社故地逐漸被漢人為主導的下社皮庄取代。萬金赤山莊的平埔族與遷移至今內埔鄉的下淡水社族人有密切關係[11]。十九世紀中葉(1850-1860),部分族人更南遷至恆春半島。
縱然社民或遷居或漢化,至今當地居民仍稱萬丹鄉香社村為「番社」。
語言
清治時期的鳳山縣教諭朱仕玠有〈下淡水社寄語〉一卷留存於世,由下淡水社出身的樂舞生趙工孕以閩南語漢字音協助翻譯,內容收錄了馬卡道語249個詞彙,是研究該語的重要文獻。
參見
註釋
參考
- ^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頁223
- ^ 郭輝漢譯,村上直次郎日譯,《巴達維亞城日記》(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0)第一冊頁152,168
- ^ 甘為霖. Part II.25.尤羅伯致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商館評議員(1636年9月5日).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 由李雄揮翻譯. 翁佳音校訂 修訂新版. 台北市: 前衛. 2017-09: 227–259. ISBN 978-957-801-817-4.
- ^ 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重修屏東縣志: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第二章
- ^ 毛帝勝, 《西元十九世紀下淡水社自萬丹遷徙至老埤的原由與影響初探》(屏東文獻), 頁68
- ^ 李文良, 《番租、田底與管事─ 康熙下淡水社文書所見的臺灣鄉村社會》http://ccsdb.ncl.edu.tw/ccs/image/01_027_004_01_09.pdf
- ^ 陳秋坤編,《萬丹李家古文書》, 頁18
- ^ 竹田: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589/6/59012106.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伊能嘉矩,《伊能嘉矩臺灣踏查日記》
- ^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例》
- ^ 毛帝勝, 《西元十九世紀下淡水社自萬丹遷徙至老埤的原由與影響初探》(屏東文獻), 頁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