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慶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2年3月19日) |
生平
1982年獲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美國埃默里大學博士學位。
1996年任美國紐約愛因斯坦學院博士後。1997年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高級訪問科學家。
2005年12月31日,《新語絲刊》刊發左俊勇、楊莉、周雨祺、王海雲、張淑華、歐真容六人的署名文章《四川大學海歸教授丘小慶在<自然>雜誌造假蒙人》,文章質疑丘小慶該論文涉嫌造假,並在其六人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將六人署名為共同作者。該文刊登之後,在網絡上引起了激烈的反響,中央電視台、人民網等擁有重大影響力的媒體也先後對該事件進行了報道。該學術打假事件由於同時涉及到商業利益,成為新語絲一系列打假事件中較為特殊、影響較大的一個案例。
涉嫌造假事件
發端
2005年12月31日,新語絲刊發左俊勇、楊莉、周雨祺、王海雲、張淑華、歐真容六人的署名文章《四川大學海歸教授丘小慶在<自然>雜誌造假蒙人》,文章認為丘小慶在其六人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將其六人署名為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並質疑該論文成果的真實性。該文發表之後,2006年1月9日,根據該論文的研究成果所取得的專利的投資方——四川新泰克控股有限公司發表了《是醫學革命還是科技欺詐——關於四川大學丘小慶教授在<自然>雜誌發表的論文及專利發明的真偽事件致全國新聞媒體的公開信》,文中認為丘小慶教授所宣稱的PH—SA不具備其所宣稱的特異性功能,從而認定《人工組合的抗菌工程多肽及其製備方法(中國專利號:01128836.1)》專利無效,要求中止合作,並賠償損失。
發展
丘小慶教授認為「自己的研究還是個模型,並沒有說他完全正確。」,並指投訴人左俊勇等完全了解自己的研究內容及情況。丘小慶教授還推測,這起"造假風波"根本就是新泰克公司為了商業利益而炒作出來的新聞,因為新泰克公司「一邊說我們造假,一邊又不肯把擁有的專利權撤銷」。
丘小慶教授認為,張淑華、歐真蓉2人「通過新語絲網站發表的文章」,「採用捏造和詆毀的方法和語言」,引起輿論關注,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名譽損害。2006年2月向成都金牛區法院起訴,要求張、歐二人賠禮道歉,賠償損害撫慰金。2007年法院判決張淑華、歐真蓉2人書面道歉。張淑華不服上訴,2008年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因原審法院程序有誤,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發回重審。
2007年8月,《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丘小慶教授的論文《Small antibody mimetics comprising two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s and a framework region for tumor targeting》。該論文被《自然·生物技術》放在其網頁的首頁作為「本月度最重要的生物技術研究成果」向全世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