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運動史

中国大陆地区历史上的学生运动事件列举

中國學生運動史,因為學生多是青年,又稱青年運動史(簡稱青運史)以區別於中國工運史和中國婦運史。最早可考是1903年4月,中國留日學生舉辦集會抗議沙俄侵佔東北[2]民國時期最大規模是五四運動。1949年後持續最長的青年運動是文革時期的紅衛兵,連綿兩年。[3]

1919年5月4日,天安門廣場聚集北京大學等13家大學逾3000名學生,五四運動開始。[1]
1966年北京天安門廣場北京大學紅衛兵青年遊行。載於《人民畫報》。

古代至19世紀

中國古代已有學生帶領、批評或干涉政治的事件。最早記載為公元前542年,即孔子誕生後9年,鄭國人民在鄉校批評政府。當時執政的子產表現虛心的態度,不接受要摧毀學校的建議。漢哀帝元壽二年,即公元前1年,太學生王咸帶領一千多名學生,抗議政府懲處官員棣鮑宣。到漢朝的黨錮之禍,太學生郭泰聯合朝臣及思想界領袖,批評政府和宧官[4]

宋朝的學生運動更為普遍,太學生陳東先後兩次請求皇帝處死宰相及一些軍事領袖,第二次隨從者達數萬人,雖然他和其他參與者被處死,但朝廷也有改變一些外交和內政政策。後來宋朝仍有五、六次類似的學生運動,更有罷課事件,也有老師鼓勵或支持學生抗議政府的例子[5]。直至明朝的學生運動則捲入政黨鬥爭的漩渦[4]

20世紀初

較早可考的是1903年4月,中國留日學生舉辦集會抗議俄羅斯帝國入侵滿洲,並組織拒俄義勇隊回國參軍。事緣俄軍在義和團之亂後佔領大清東三省,雖然簽《交收東三省條約》承諾撤兵,但遲不執行,參與集會的中國留日學生包括黃興蔡鍔陳天華等著名晚清革命家[2]

民國時期

左:1935年一二·九運動的標誌照片——清華學生陸璀演講,事後被清華開除。右:1949年陸璀政協第一屆會議

民國時期最大型的幾場學運(青運)包括:1910年代新文化運動反對舊禮教,被譽為「思想解放」;[6][7][8][9]1919年五四運動抗議巴黎和會割地;1926年三.一八慘案[10]1931年九一八學潮(及其高潮珍珠橋慘案)抗議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不對日本宣戰[11]1935年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一二·九運動抗議蔣介石消極應對日本策劃華北特殊化[12][13]

1949年至文革

 
1989年6月7日,八九學運後的北京大學門前貼著大字報

1949-1976年中國學生政治運動進入最頻繁階段,全國人民同時學生也不例外,歷經多場運動者自嘲為老運動員。其中的青年運動,以文革時期紅衛兵為首。「紅衛兵運動是中國青運史上一場扭曲的、變態的青年運動,……無論對黨和國家,還是對新中國的一代青年,它都是一場浩劫,一場惡夢,一場歷史的大悲劇。」[3]紅衛兵青年運動形式包括「唱樣板戲,跳忠字舞早請示、晚匯報」等等。[14][15]老三屆是紅衛兵的主力,[16]而為了解決老三屆紅衛兵的畢業出路,於1967年前後,[17]動員了知青下鄉運動。[18]

文革後

 
2008年香港維園燭光晚會,哀悼當年汶川地震遇難學生同胞八九學運學生同胞。極多香港學生、青年參與。[19]

文革經歷知青下鄉紅衛兵的青年,萌起80年代文化熱思潮。[20]文化熱的高峰由1988年6月央視紀錄片《河殤》掀起,至少兩億大陸觀眾收看,[21]全國報刊收到大量學生讀者來信感言。[22]1988年《河殤》繼承了1910年代新文化運動的脈落,闡析了中共改革派系對於改革開放遇陷入經濟困局的解讀——困局源於中國文化有太多傳統包袱。[23]河殤》對80年代的學生運動有承先啟後的意義,串連了1981年內蒙古學運八六學潮八九學運。其他瑣碎的學潮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生運動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學生運動

對香港影響

引用文獻

  1. ^ 2019年香港中央圖書館五四運動百周年記念展對此的照片說明,參見1919-05-04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100th year April 2019 SSG 17.jpg
  2. ^ 2.0 2.1 張惠芝. 试探早期的中国学生运动. 《河北師院學報:社科版》. 1997, (1): 44-51. 
  3. ^ 3.0 3.1 范明強. 红卫兵运动的历史反思. 《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 2000, (3).  作者范明強(1964—),四川金堂縣人,中國人民大學黨史系博士(1997屆)。
  4. ^ 4.0 4.1 周策縱. 五四運動史. 湖南省岳陽: 嶽麓書社. 1999: 14. ISBN 7-80520-750-X.
  5. ^ 吳其昌. 宋代學生干政運動考. 清華學報. 1926-12, 3 (2): 999-1046. 
  6. ^ 歐陽哲生. 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人民網——轉自環球時報. 2015-05-04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1).  作者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7. ^ 周月峰. 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与早期含义演变. 《近代史研究》. 2017, (1).  全文轉載於:周月峰: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与早期含义演变.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官網. 2017-08-29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7). 
  8. ^ 石仲泉. 五四运动的五大历史贡献. 求是網——轉自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9-04-25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5).  作者是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9. ^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摘編轉載於: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官網. 2013-01-29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0. ^ 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给青年们的信.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轉自人民日報. 1959年5月3日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11. ^ 〈全國青年學生抗日救國運動情況簡明統計表〉(1931年9月22日-12月17日),《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5輯第1編政治第4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主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第150-243頁。ISBN: 9787805195285. 轉引自陳振江; 江沛 (編). 晚清民國史. 臺北: 五南文化. 2002: 80頁第82條註釋. 
  12. ^ 一二·九运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轉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網站. 2015-07-30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13. ^ 档案里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图). 中國青年網——轉自北京日報. 2014-11-22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14. ^ 黎勁風. 我的“文革”岁月之红歌与忠字舞. 《民間歷史》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2015年7月 [202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5). 
  15. ^ 李世華. 文革“再教育”札记(下):早请示,晚汇报.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6年5月25日 [202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0). 
  16. ^ 林小仲. “老三届”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一代. 搜狐文化. 2016-01-07 [2020-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老三屆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的主力人群 
  17. ^ 邱新睦.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 《當代中國研究》. 2003, (4)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7). 關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一詞,多位學者認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從1967年後才成為「運動」,筆者完全同意。本文中僅為敘述方便,用「知青運動」一詞代指50年代至70年代末整個或某一階段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歷史事件。 
  18. ^ 葉辛. 论中国大地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社會科學》. 2006, (5). 1968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正式發出《關於大、中、小學複課鬧革命的通知》。老三屆畢業生分配不出去,新的學生進不了學校,怎麼落實複課鬧革命?這時候,國家必須就幾百萬老三屆學生們畢業以後的出路儘快做出決定:怎麼辦?怎麼辦呢,原先有過「四個面向」的說法,那就是「面向農村,面向邊獲,面向工廠,面向基層」。但是,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已經破壞了很多廠礦企業正常的生產秩序,有的地方還在進行武鬥,企業處於半癱瘓狀態,人浮於事現象極為普遺,根本不可能招收新的工人。即使是要招收工人的廠礦,名額也十分有限。於是乎,客觀上四個面向就剩下了三個面向,那就是面向農村、邊班、基層。而邊班和偏遠省份的基層,就是農場或是農村。 
  19. ^ 中學生落淚年輕人紛紛為民主接力. 香港蘋果日報. 2008-06-05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20. ^ 王學典. “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若干相关论作简评. 《開放時代》. 2009, (6)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全文又轉載於: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 鳳凰網文化. 2014-01-10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21. ^ 尹萍. 最熱門的話題-河殤. 遠見雜誌 (台灣). 1988-11-15(1988年12月號)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估計有兩、三億大陸人,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從螢光幕上看到這部充滿批判與自省、鞭策與激動意味的影片。(……)很多人立即動手,寫信、打電話甚至打電報給北平「中央電視台」,表示「激動、震撼和感慨」。他們當中,有學生、教師、工人,有老資格的共產黨員,也有軍隊裡的政治處主任。(……)這部影集確實有相當大的突破,它第一次用電視這種最大眾化的媒體,總結報告了改革派在經濟與文化上的觀點 
  22. ^ 崔文華 (編). 《河殤論》「觀眾贊河殤」章節.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88年9月.  該章節分2部份公開於:《河殇论》:观众评论 (上). 河殤專題博客. 2007-01-01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河殇论》:观众评论 (下). 河殤專題博客. 2007-01-01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23. ^ 邢福增. 從《河殤》看八九民運年代的中國文化探討. 基督教時代論壇. 2009年6月1日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副教授。

書目

大學史
  • 北京大學編寫組. 《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史, 1919-1949》. 北京出版社. 1979. 
通史(中國出版)
  • 趙和平; 徐海法. 《中国学生运动史话》.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 
  • 于學仁. 《中国现代学生运动史长编》.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8. 
  • 王水湘. 《中囯学生的光荣历程: 近代中国学生运动简史》. 1989. 
  • 上海市青運史研究會; 共青團上海市委青運史研究室 (編). 《上海学生运动史》. 學林出版社. 1995. 
  • 翟作君; 蔣志彥. 《中国学生运动史》. 學林出版社. 1996. 
通史(外國出版)
  • 岩村三千夫. 《中国学生運動史》. 日本: 世界評論社. 1949.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