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德·聖西門

聖西門伯爵克洛德-亨利·德·魯弗魯瓦Claude Henri de Rouvroy, Comte de Saint-Simon;1760年10月17日—1825年5月19日),常簡稱為亨利·德·聖西門,是法國商人哲學家經濟學家空想社會主義者,代表作有《一個日內瓦居民給當代人的信》《實業家問答》《新基督教法語Nouveau christianisme - Dialogues entre un conservateur et un novateur》等。

聖西門伯爵
克洛德·亨利·德·魯弗魯瓦
Claude Henri de Rouvroy, comte de Saint-Simon
出生Claude Henri de Rouvroy
(1760-10-17)1760年10月17日
 法蘭西王國巴黎
逝世1825年5月19日(1825歲—05—19)(64歲)
法蘭西王國巴黎
墓地 法國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別名克勞德·亨利·包諾姆
獎項
時代19世紀哲學
地區西方哲學
學派聖西門主義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
主要領域
政治哲學

聖西門出身貴族,曾參加法國大革命,還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約克鎮戰役。他抨擊資本主義社會,致力於設計一種新的社會制度,並為此花掉了他的全部家產。在他所設想的社會中,人人勞動,沒有不勞而獲,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恩格斯評價他「察覺到了後來社會主義者幾乎所有思想的萌芽。」[9]:1

經歷

早年經歷

聖西門出生於法國巴黎的貴族,是德·魯弗魯瓦家族的一員,自認是查理曼大帝的後裔。[10]:3[11]:3他父親是德·聖西門伯爵,叔叔是德·聖西門侯爵,他父親的表親路易·德·魯弗魯瓦聖西門公爵[12]

青年時代的聖西門在法國學者達朗貝爾的指導下受到良好的教育[11]:3。他胸懷大志,他讓男僕在每天早上叫醒他時跟他說,「男爵先生,請記得您還有大事要做」。[13]

13歲時,家人準備為他舉行首次聖餐禮,但他受到啟蒙思想影響,自忖沒有深厚的宗教信仰便拒絕參加。他的父親十分生氣,為此將他送進了感化監獄聖拉查爾要塞,年輕的聖西門難以忍受監獄生活,趁機在囚室中打倒獄卒,搶到鑰匙逃出了監獄。[10]:33-36

軍旅生涯

1777年,他的父親疏通了陸軍大臣的關係,讓聖西門入伍一個步兵團,獲授少尉軍階。[10]:401778年法國參加美國獨立戰爭,聖西門志願加入遠征軍團,次年隨羅尚博將軍帶領的主力部隊第一批到達美洲。[10]:51-53[14]聖西門曾在著名的約克鎮圍城戰役中立下戰功,華盛頓親自為他頒發辛辛那提勳章。[10]:61-63後來,他被英軍俘獲,囚禁在牙買加,在英美議和後被釋放。[10]:64-65在革命期間,他親身體驗到美國的民主制度比歐洲的封建專制制度優越,並預感這次革命將開創一個新時代,使歐洲政治制度短期內發生巨變。[15]:166-167

戰爭結束後,他沒有回國而是前往墨西哥,坐船登陸韋拉克魯斯之後去了總督轄地首府墨西哥城,他向墨西哥政府建議在巴拿馬開鑿運河聯通大西洋和太平洋,但因為政府財政緊張和缺乏落實方案,他的建議沒能被採納。[10]:68-75但他的構想在一個多世紀以後變成了現實,即就是今天的巴拿馬運河

返回法國後,他發現父親已經去世,而本屬於他的遺產又因為債主討債花光大部分,母親遷居別處,兄弟姐妹也各奔東西。雖然繼承了父親的伯爵爵位,但他的經濟狀況一落千丈,只能依靠軍隊薪俸為生。[10]:75-76他此時被提拔為上校[9]:28,正好所在軍隊的駐地坐落著梅西耶爾皇家工程學院(École royale du génie de Mézières),他受求知慾驅使便在這所學校學習工程系和水力學。[16]

革命年代

他熱情的性格難以忍受軍隊的枯燥生活,先是於1785年前往荷蘭共和國,參與法國遠征英屬印度的計劃,由於人事變動計劃告吹後,次年他離開荷蘭去往西班牙。他向卡洛斯三世的首相佛羅里達布朗卡伯爵提議修建運河溝通首都馬德里塔霍河,直接通向大海,但建議並未被落實。隨後他在馬德里和周圍郊區開辦了一家公共馬車公司,一度獲利頗豐。[10]:84-87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聖西門十分認同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理念,立刻動身回國。他在故鄉皮卡第法爾維積極宣傳革命思想,主持村會並指導選舉,到市參議會將自己的貴族姓氏「德·魯弗魯瓦」改為「包諾姆」,還宣布放棄自己的伯爵爵位,完成了從封建貴族到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的轉變。[15]:167

在革命年代,聖西門無私自我奉獻,組織建設著一個大型工業建築,想創辦科學學校,為了他甚至參與了土地投機籌集資金。但在革命幾年之後,隨著法國政治形勢日益不穩定,投機得來資金便很難繼續,否則因為金融活動,他的人身安全就要受到威脅。他和德塔列朗計劃著在革命的恐怖時期盤下巴黎聖母院,取下建築的金屬屋頂當廢金屬賣掉,以牟取暴利。他曾因為有參與反革命活動的嫌疑而被逮捕入獄,在1794年恐怖時期結束後獲釋。[17]他恢復自由後,猛然發現自己因為貨幣貶值而變成了巨富,但隨後他的財富被商業夥伴竊去。自此,他決定要投身於政治研究。1794年,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建校,這所學校由國家資助,教育青年科學技術知識,聖西門與這個新學校關係密切。[18]

著書立說

年近四十的聖西門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嘗試擴展視野。在1801年他和索菲亞·巴芙勒英語Sophie_Bawr結婚,讓他有機會舉行文學沙龍。不過這段婚姻並不幸福,一年後在雙方一致同意下,他們解除了婚姻關係。回歸獨身的聖西門變得一貧如洗,將在貧困中度過餘生。1802年,他寫下《一個日內瓦居民給當代人的信》,這是他生平大量科學政治相關著作的第一部。在本作中,他呼籲建立對科學的信仰,並將艾薩克·牛頓尊為聖人。[19]1814年左右,他寫下論文《論歐洲社會的改組》,投送到維也納的國會。他提出要在法國英國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歐羅巴王國。[20]

1817年,在論文《實業》中,他開始提出社會主義的觀點,並在隨後1819年創作的期刊文章《組織者》中進一步發展其思想。[21]

《實業》一文曾一度引起轟動,但並沒有讓太多人轉變思想。寫作數年後,聖西門發現自己已經破產,不得不找份工作謀生。在數次嘗試從他曾經的商業夥伴那裡取回自己的錢未果後,他受到了自己從前的僕人迪亞爾(Diard)資助,得以在1807年出版第二部書《19世紀科學發現導論》。迪亞爾在1810年去世,聖西門又陷入了窘迫的境地,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健康狀況也不再樂觀。在1813年,受到親戚經濟支持的他被送去了療養院恢復身體,也在歐洲知識分子界獲得了一定認可。1821年2月,他創作了《論實業制度》。1823年到1824年間,他又創作了《實業家問答》。[22]

逝世

1823年3月9日,聖西門由於對自己寫作無果,沒能引領社會走向進步而失望,他嘗試在絕望中自殺。[23]但萬幸的是,他向自己的頭開了六槍卻沒有殺死自己,但讓一隻眼睛失去了視力。[24]最終,在寫作生涯末期,他終於同一些熱情的追隨者建立聯繫。1825年他繼續在《新基督教》一作中表達思想,這是他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著作,不過他去世時該作仍未完成。

1825年5月19日,聖西門在法國巴黎因肺水腫去世,享年64歲[10]:232-233,葬於拉雪茲神父公墓

 
巴黎聖西門墓

思想

著作

延伸閱讀

引用

  1. ^ 1.0 1.1 1.2 1.3 Jeremy Jennings. Revolution and the Republic: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France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 347.
  2. ^ Gregory Claeys. Encyclopedia of Nineteenth-century Thought. Oxon, UK: Routledge, 2005. p. 136.
  3. ^ 3.0 3.1 3.2 Pilbeam, Pamela M. Saint-Simonians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From Free Love to Algeria. Springer. 2014: 5. 
  4. ^ John Powell, Derek W. Blakeley, Tessa Powell.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Literary Influences: The Nineteenth Century, 1800-1914.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1. p. 267.
  5. ^ Jean-René Suratteau, "Restif (de la Bretonne) Nicolas Edme", in: Albert Soboul (ed.),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Paris, PUF, 1989, 2nd ed. Quadrige, 2005, pp. 897–898.
  6. ^ Nicholas Capaldi. John Stuart Mill: A Biogra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77–80.
  7. ^ Rob Knowles. Political Economy from Below: Economic Thought in Communitarian Anarchism 1840-1914: Economic Thought in Communitarian Anarchism, 1840-1914. Routledge, 2013. p. 342.
  8. ^ Horowitz, Irving Louis, Veblen's Century: A Collective Portrait (2002), p142
  9. ^ 9.0 9.1 《圣西门选集》 第一卷 1979年12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62: 1. CSBN 3017·56.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阿·列萬多夫斯基. 《圣西门传》.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3. ISBN 7-100-01412-3. 
  11. ^ 11.0 11.1 В. П. 沃爾金. 《圣西门和圣西门主义》 Сен-Симон и Сен-симонизм. 曾定之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64-09. CSBN 3017·111. 
  12. ^ Britannica. [2022-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13. ^ Busky, Donald F.: "Communism in History and Theory: From Utopian Socialism to the Fall of the Soviet Union"
  14. ^ Karabell, Zachary. Parting the desert: the creation of the Suez Canal. Alfred A. Knopf. 2003: 25. ISBN 0-375-40883-5. 
  15. ^ 15.0 15.1 高, 放; 黃, 達強. 社会主义思想史 上冊.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7. CSBN 11011·130. ISBN 7-300-00152-1. 
  16. ^ Hasan, Samiul; Crocker, Ruth; Rousseliere, Damien; Dumont, Georgette; Hale, Sharilyn; Srinivas, Hari; Hamilton, Mark; Kumar, Sunil; Maclean, Charles, Saint-Simon, Claude-Henri de Rouvroy (Comte de), Anheier, Helmut K.; Toepler, Stefan (編),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ivil Society, Springer US: 1341–1342, 2010, ISBN 9780387939940, doi:10.1007/978-0-387-93996-4_811 (英語) 
  17. ^ Karabell, Zachary. Parting the desert: the creation of the Suez Canal. Alfred A. Knopf. 2003: 25. ISBN 0-375-40883-5. 
  18. ^ Karabell, Zachary. Parting the desert: the creation of the Suez Canal. Alfred A. Knopf. 2003: 26. ISBN 0-375-40883-5. 
  19. ^ Karabell, Zachary. Parting the desert: the creation of the Suez Canal. Alfred A. Knopf. 2003: 26. ISBN 0-375-40883-5. 
  20. ^ Dosenrode, Søren. Danske EUropavisioner. Århus: Systime. 1998: 11. ISBN 87-7783-959-5. 
  21. ^ Karabell, Zachary. Parting the desert: the creation of the Suez Canal. Alfred A. Knopf. 2003: 26. ISBN 0-375-40883-5. 
  22. ^ Saint-Simon, Henri. Œuvres complètes de Saint-Simon: 4 volum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12-11-14 [2022-04-14]. ISBN 978-2-13-062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9) (法語). 
  23. ^ Pickering, Mary. Auguste Comte: Volume 1: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04-20: 231 [2022-04-14]. ISBN 978-0-521-0257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8) (英語). 
  24. ^ Trombley, Stephen. Fifty Thinkers Who Shaped the Modern World. Atlantic Books. 2012-11-01 [2022-04-14]. ISBN 978-1-78239-03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9) (英語). 

主要來源

歸屬於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