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2017年以前稱人民網輿情監測室[1],由《人民日報》下屬人民網於2008年設立,其設立標誌了在中國網際網路可產生具影響力的公共輿論及確立網路民意的政治正當性[2]。自2009年7月起,此輿情監測室針對地方政府處置「網路群眾事件」(官方用以描述「網路抗議」的委婉辭)的方式和能力做出季報評比及評論 [2]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被視為中國國內最早從事網際網路輿情監測與研究的領先單位之一[3][4] ,並催生了新興的網絡輿情監測的專業及產業[5]。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1962年12月26日-),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網絡輿情》副總編輯單學剛(1977年9月20日-),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劉鵬飛(1984年10月8日-)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鄭光魁(1983年2月18日)。截至2014年2月,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微博介紹:「人民網輿情團隊已經發展到270人,服務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央國企及大型私企,以及NGO。」
政務輿情監測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以政務輿情監測為主,發行輿情雜誌《網絡輿情》、《幫領導看網》、網絡輿情監控平台和輿情報告等產品,其輿情業務年收入接近2億 [6] ;其《網絡輿情》雜誌被稱為「史上最貴的雜誌」(據2010年報導,該雜誌訂閱費用為每年3800元共約有4000個用戶)[3]。
中國企業輿情研究院估計中國的輿情監測服務市場,有超過千億元的規模,2012年時以政府部門為主導,年均增長50%以上[6]。
政務微博報告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於2012年分別和新浪微博及騰訊合作,分別發佈《2012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2012年騰訊政務微博報告》,做出統計資料,於新浪微博有6萬多個政務微博,於騰訊有7萬多個政務微博[7],此數字大於其2010年統計的數千個[8]。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1962年12月26日-)將政務微博快速增長情況稱之為「微博國家隊異軍突起」,稱其有助於「官民之間順暢互動」、「夯實共產黨永續執政的民意基礎」。[7]
祝華新主張政務微博反映了政府部門面對民眾的「對手思維」的改變,認為「政府要維穩,民眾要維權,在今天只有維權才能維穩,維權就是維穩。應對民眾關注的敏感問題,我們政府解決問題主要靠舌頭而不是靠拳頭,」[7]
祝華新分析:「黨和政府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奪回了網際網路上的麥克風,奪回了一些突發事件和敏感議題的話語權。」[7]
縮短反映時間,「第一定義者」
針對突發事件,該監測室提出"黃金4小時媒體"概念,主張政府要在突發事件中縮短反映及處置時間,以對事件取得「第一定義者」的位置[9]。學者胡泳認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明的「黃金4小時媒體」概念,是對危機管理的時效有意識,因為24小時傳統新聞周期,對於熟悉網際網路的受眾已是不能忍受慢[10]。
溫州動車事故
由於溫州動車事故中,掌管媒體的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事發後近一週內要求各大媒體,除了「正面報道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不得對該事故做評論報道(此禁令真實性乃由亞洲週刊向多位媒體人士查證後證實),而因罵中宣部的微博發出後也被刪;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於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發表評論,總結網民的反應和情緒為「網民們的徹夜不眠,溫州人民的血濃於水,這些熱血和關切,這些悲哀和憤怒,無法觸動他們(此指主流媒體)分毫,連起碼的謙卑姿態都不會做出來」,進而批評主流媒體不應對民眾「失去了對話能力甚至是理解能力」,並主張「到了用網絡倒逼改革的時候了」。[11]
成立起源及相關網路事件
祝華新自2007年山西「黑磚窯」事件起,從事網絡輿情研究,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成立在2008年奧運會前夕,以每天一期方式報送有關部門「負面輿情」 [12] ,至2012年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為祝華新,同時為《網絡輿情》執行主編,其業務包含外單位輿情業務交流及《網絡輿情》訂閱 [12]。
網絡輿情監測產業
由於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以定量方式建立網絡輿情監測體系,推出「史上最貴的雜誌」《網絡輿情》(據2010年報導為費用為每年3800元共約有4000個用戶)及輿情應對諮詢顧問服務[3],被認為是中國國內最早從事網際網路輿情監測與研究的領先單位之一[4]。
根據中國財經雜誌報導中國網絡輿情監測產業的發展,輿情監測機構當中是由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率先發布的2011年度網絡輿情報告,之後兩個月內,類似的報告也由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認為此網絡輿情現象重塑了原有的民意瞭解渠道,催生專門從事網絡輿情監測的產業;然而因為眾多因素,如公關企業的加入從事刪除網絡負面輿論,形成服務業的灰色領域等問題,有待建立職業倫理與規範[5]。
對網絡輿情監測的批評
由於《網絡輿情》雜誌開創出的網絡輿情監測產業主要是幫助領導讀網上民意,因此批評者認為這是將網上民意視為「監察」對象,而誤導了正確了解網絡輿情的出發點,不在於政府是否「參與輿論」,而是應該「鼓勵政策審議(policy deliberation)的文化……以具體步驟……建立一個理性討論的平台(不論網上還是網下),讓不同意見者協商討論尋求共識」[13]。
參考來源
- ^ 董盟君. 董盟君:媒体深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人民網. 2020-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2.0 2.1 Yang, Guobin. Internet and Civil Society. William S. Tay; Alvin Y. So (編).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China. World Scientific. 2011-11-30: 446 [2013-01-17]. ISBN 97898143500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3) (英語).
The establishment in 2008 of an "Media Opinion Monitoring Office" By People's Daily Online clearly recognizes that the internet can generate influential public opinion. ...Since July 2009, this office has published... reports on local governments' capacity to respond to "internet mass incidents," an official euphemism for online protest
- ^ 3.0 3.1 3.2 羅婷; 李成. 如何开发舆情监测产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运作模式. CHINESE JOURNALIST. 2010, (6) [2013-01-23]. doi:10.3969/j.issn.1003-1146.2010.06.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9).
- ^ 4.0 4.1 《公關世界》編輯部. 舆情监测系统与评价. PUBLIC RELATIONS. 2011-08-10, (3) [2013-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6).
- ^ 5.0 5.1 譚翊飛. 探照网络舆情监测. 財經. 2012-01-29 [2013-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6.0 6.1 與大數據共舞 華聲財訊發力輿情監測業務. 北京新浪網. 2012-09-06 [201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 ^ 7.0 7.1 7.2 7.3 張哲 夏以華. “夺回互联网上的麦克风” ——政务微博背后的政府逻辑. 南方周末. 2012-12-07 [201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6).
- ^ 劉鵬飛. 2010:网络舆论格局新变及传统媒体的作为. 新聞記者 Journalism Review (2011年01期). 2011 [2013-01-21].[永久失效連結]
- ^ 公安研究: 中国警察学会会刊. 《公安研究》編輯部. 2010 [20 January 2013].
- ^ 胡泳. “黄金4小时”法则. 商務周刊 (20). 2010: 90– [2013-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 ^ 張潔平. 中國媒體集體抗命尋失蹤真相 二十五卷 (三十二期). 亞洲週刊. 2011-08-14: 封面專題 [2013-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2).
《人民日報》下屬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因其身份的特殊,在溫州動車事故中他的評論備受關注。七月二十五日,祝華新在團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發表署名文章《到了用網絡倒逼改革的時候了》……
- ^ 12.0 12.1 祝华新 打捞沉没的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 2012-09-09 [2013-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4).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Fu2012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