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尚春
生平
余尚春是天啟七年(1627年)的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成進士,先在戶部觀政,後獲授通許知縣[2],判案料事如神,令民懷吏畏,當時盜賊肆虐,他訓練兵士作戰守計,六年內流寇不敢侵犯,又以興學育才為己任[3],十二年(1639年)改任吳橋知縣,吳橋殘破,他能體恤人民,管束胥役,並把城池改造磚城,因父母去世回鄉[4],後陞吏部主事,入清後在順治四年(1647年)改任蕪湖知縣[5],辭官回鄉後和生徒《周易》吉凶,到老不倦[1]。
家族
曾祖余均;祖父余中行;父余成先[2],女余德玉為舉人羅心淡妻,個性聰慧,年幼已懂得背誦經史,又擅長詩文,曾寫下迴文體膾炙人口,鄰里都送女兒跟隨學習,有女學士之稱,年未三十而卒[6]。
引用
- ^ 1.0 1.1 同治《渠縣志·卷三十八·人物》:余尚春,崇禎甲戌進士,好學博極群書,每晨夕盥手焚香讀《周易》,時與生徒討究吉凶悔吝之徵,至耄不倦。
- ^ 2.0 2.1 《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三代履歷》:余尚春,曾祖均,祖中行,父成先,飲虹,易三房,戊申年五月十五日生,順慶府渠縣人,甲子鄉試三十六名,會一百二十四名,三甲四十三名,戶部觀政,六月授河南通許知縣,己卯調吳橋縣。
- ^ 乾隆《通許縣志·卷五·官師志》:余尚春,字飲虹,四川渠縣人進士,崇正時知縣事,折獄如神,民懷吏畏,時群盜蜂起,春特包新舊二城,措餉練兵為戰守之計,在任六年寇不敢臨城下,尤以興學育才為己任,調吳橋令,擢吏部主事,民為立碑。
- ^ 光緒《吳橋縣志·卷六·官政志》:余尚春,渠縣進士,崇正中知吳橋,當殘破之後,寬恤孑遺、嚴飭胥役,一年百廢俱興,創建甎城至今利之,行取值丁憂去。
- ^ 民國《蕪湖縣志·卷七·職官志》:知縣……國朝……余尚春 字飲虹,四川渠縣人,進士,順治四年任
- ^ 同治《營山縣志·卷二十五·人物》:羅余氏 舉人心淡妻,名德玉,進士余尚春女,幼聰慧,讀經史過目成誦,工詩文,嘗作迴文體膾炙人口,親鄰咸送女從學,有女學士之稱,惜年未三十而卒。
參考文獻
- 同治《渠縣志》·卷三十八·人物
- 乾隆《通許縣志》·卷五·官師志
- 光緒《吳橋縣志》·卷六·官政志
- 同治《營山縣志》·卷二十五·人物
- 民國《蕪湖縣志》·卷七·職官志
- 《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三代履歷》
官銜 | ||
---|---|---|
前任: 孫煌 |
明朝通許縣知縣 1634年-1639年 |
繼任: 蔡國禎 |
前任: 李綦昌 |
明朝吳橋縣知縣 1639年-1640年 |
繼任: 芮質成 |
前任: 賈一奇 |
清朝蕪湖縣知縣 1647年-1648年 |
繼任: 張邦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