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服
冕服是漢服的一種,爲中國古代(含東亞一些地區的某些歷史時間段)男性最高等級的禮服名稱。主要由冠(冕冠)、上衣(一般為玄色,即黑色)、下裳(一般為纁色,即淺紅色。亦有朝代用黃色)、舄等主體部分及蔽膝、綬、佩等其他配件相構成。
冕服等級
周制冕服等級從高到低分為六種,主要以冕冠上「旒」[1]的數量、長度與衣、裳上裝飾的「文章」種類、個數等內容相區別,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紅色下裳,即所謂的玄衣纁[2]裳
周禮六冕(註:此六冕之制,後世各代多不完全照搬):
- 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所用,配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衣纁裳。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3]六章紋,下裳繡藻[4]、火、粉米、宗彝[5]、黼[6]、黻[7]六章紋,共十二章,因此又稱十二章服。
- 袞冕:王之吉服,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彝五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九章。
- 鷩冕:王祭先公、饗射所用,配七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華蟲、火、宗彝三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七章。
-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所用,配五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宗彝、藻、粉米三章紋,裳繡黼、黻二章紋,共五章。
- 絺冕:王祭社稷、先王所用,配四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繡粉米一章紋,裳繡黼、黻二章紋。
- 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澤墳衍四方百物時所用,配三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無章紋,裳繡黻一章紋。
按《周禮》,群臣亦皆服冕:
冕服沿革
冕服之制,傳說殷商時期已有,至周定製規範、完善,自漢代以來歷代沿襲,源遠流長,雖冕服的種類、使用的範圍、章紋的分布等等屢有更定、演變,各朝不一,情況較為繁複,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清朝皇帝不再採用冕服,冕服制度在中國亦隨之終結,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紋」自清乾隆時期起仍飾於皇帝禮服、吉服等服飾上,民國三年定製的「祭祀冠服」亦將「章紋」施於上衣圓補,作為區分等級的標誌。據清史稿輿服二記載,皇帝袞服,「色用石青,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其章左日、右月,萬壽篆文,間以五色雲。春、秋棉、袷,冬裘、夏紗惟其時。 」
冕服的具體形制、構成要件
因各朝各國均有不同定製,情況較複雜,而目前記述最完整者,為明代皇帝袞冕。
明代皇帝袞冕,共有冕冠(冕旒)、玉圭、袞服、中單、蔽膝、玉佩、大帶、大綬、舄,共九項所組成。
1957年,北京昌平明神宗的定陵出土有明代冕服上的冕冠、裳、中單、蔽膝、綬、佩、大帶等各部分[8],但唯獨缺少上衣,故中國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完整的冕服實物。
明代皇帝只用袞冕,廢除其餘五冕,為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用於郊祀祭天地、宗廟、社稷、先農等吉禮,以及正旦、冬至、聖節、冊拜等嘉禮。皇太子用九旒冕九章服、親王同用九旒冕九章服,親王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用七旒冕五章服,郡王長子則止用朝服。朝鮮國王,特許用九旒冕九章服。唯皇帝與皇太子的袞服,為玄衣纁裳(嘉靖八年改玄衣黃裳),親王以降的袞服為青衣纁裳。
明代皇帝袞冕之制(萬曆重修《大明會典》卷六十載有洪武十六年、洪武二十六年、永樂三年、嘉靖八年四次制定的皇帝袞冕制度,摘錄永樂三年與嘉靖八年二制):
永樂三年定:
冕冠,十有二旒,冠以皂紗為之,上覆曰綖[9]。,桐板為質,衣之以綺,玄表朱里,前圓後方。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10]。 前後各十有二旒,每旒各五采繅[11],十有二就,貫五采玉珠十二,赤、白、青、黃、黑相次,以玉衡維冠,玉簪貫紐,紐與冠武,並繫纓處,皆飾以金,綖以左右垂黈[12]纊[13]充耳【用黃玉】,繫以玄紞,承以白玉瑱[14],朱紘[15]。
玉圭[16],長一尺二寸,剡[17]其上,刻山四,蓋周禮「鎮圭」之制,以黃綺約其下,別以袋韜之,金龍文。
袞服[18]十有二章。玄衣八章:日、月、龍、在肩,星辰、山、在背,火、華蟲、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織成,本色領褾[19]襈[20]裾[21];纁[22]裳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後四幅,前後不相屬、共腰,有襞[23]積,本色綼[24]裼[25]。
蔽膝[27],隨裳色,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本色緣,有紃[28]施於縫中,其上玉鉤二。
玉佩二,各用玉珩[29]一、瑀[30]一、琚[31]二、沖牙一、璜二,瑀下有玉花,玉花下又垂二玉滴。瑑飾雲龍文、描金。自珩而下繫組五,貫以玉珠,行則沖牙二滴,與璜相觸有聲,其上金鉤二。有二小綬,六采,以副之,六采:黃、白、赤、玄、縹、綠,纁質。
大帶[32],素表朱里,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綠,紐約用素組。
大綬[33],六采:黃、白、赤、玄、縹、綠,纁質,小綬三色同大綬,間施三玉環,龍文。皆織成。
嘉靖八年定:
冠制:以圓匡烏紗冒之,冠上有覆板,長二尺四寸、廣二尺二寸、玄表朱里、前圓後方。前後各七采玉珠十二旒,以黃、赤、青、白、黑、紅、綠、為之。玉珩、玉簪導、朱纓、青纊充耳、綴以玉珠二。凡尺皆以周尺為度。
衣:玄色,凡織六章:日、月在肩,各徑五寸;星山在後;龍、華蟲在兩袖。長不掩裳之六章。
裳、黃色,為幅七:前三幅、後四幅,連屬如帷。凡繡六章,分作四行:火、宗彝、藻、為二行、米、黼、黻、為二行。
中單,素紗為之。青緣領、織黻文十二。
蔽膝,隨裳色,羅為之。上繡龍一、下繡火三、繫於革帶。
大帶,素表朱里,上緣以朱、下以綠。不用錦。
革帶[36],前用玉,其後無玉,以佩、綬繫而掩之。
圭,白玉為之,長尺二寸,剡其上,下以黃綺約之,上刻山形四。盛以黃綺囊,藉以黃錦。
朱襪、赤舄,黃絛緣、玄纓結。[37]
冕服傳播
朝鮮
高麗時期,高麗國王曾接受中國皇帝所賜予的冕服,在《高麗史》等史籍中,記載有高麗文宗十九年(1065年)國王、世子從遼獲賜冕服直到高麗末期恭愍王十九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獲賜冕服的數次記載,史書中對於這些冕服有的是簡單排列有構成要件,有的記載較詳細[38]。
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國王使用明代親王等級的九章冕服,明代時由宗主國中國賜予,其制為上衣青色,飾五章:龍在兩肩,山在背部,火、華蟲和宗彜在兩袖,此三章每袖自上而下各三;下裳纁色,飾四章:藻、粉米、黼、黻,每章各二,另有大帶、蔽膝、佩、綬等配件。王世子亦曾獲賜七章冕服。賜予國王等人冕服的敕書可見《朝鮮王朝實錄》的有關章節。朝鮮典籍《國朝五禮儀》中載有根據永樂元年欽賜九章冕服之制、景泰元年欽賜七章冕服之制繪制的分解圖,類似相關圖像亦見於《世宗大王實錄》等書中。明代賜予的冕服並非「量體裁衣」,合身與否皆需穿用[39]。冕服在朝鮮中後期有其自身的發展,並不完全與明代制度相吻合。
大韓帝國時期,國王高宗稱帝,遂改為皇帝等級的十二章冕服,大體依照《明會典》皇帝袞冕的嘉靖八年制度設計,其在今日韓國的某些場合,如首爾的宗廟大祭中仍能見到(現今所用與明代制度亦有一定的距離)。
日本
隨著遣唐使的派遣,冕服很快傳入日本。在文武天皇大寶元年(701年)發布的大寶律令中,明確規定天皇在正式場合需採用類似十二章冕服的「袞龍御衣」。但在元正天皇養老二年(718年)修改後頒布的養老律令中,相關的服裝要求又被刪除,天皇在正式場合的禮服又恢復為傳統白衣。[40]
據《續日本志》記載,聖武天皇在天平四年(732年)正月首次在正式儀式上以冕服為禮服。[41]此後,冕服最終被確定為日本正式禮服。但由於平安時代以來日本天皇逐漸失去實權,著冕服的場合僅被限定在了元旦的朝賀禮以及即位禮中,此後元旦朝賀禮甚至一度被擱置廢止,天皇僅在即位禮上穿著冕服。
明朝永樂三年,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遣使向明成祖朝貢,明成祖封其為「日本國王」,並賜予包括九章冕服在內的許多禮物。[42]其後,在文祿慶長之役之中,明朝政府試圖同豐臣秀吉談判時,亦曾賜予其七旒皮弁冠和五章皮弁服,其臣下德川家康等次等冕服,豐臣秀吉對此服裝亦一度表示接受。[43]
明治維新之後,冕服制度因種種原因在日本被廢除,取而代之的則是自平安時代以來傳承至今的天皇御服·「黃櫨染御袍」。
日本的宮內廳現仍收藏有一套孝明天皇的十二章冕服,分為上衣、下裳,衣、裳均為赤色。
越南
越南自立後繼承了冕服,根據《大南典例撮要畧新編·禮例》記載:郊祀冕用上方下圓訂萬壽金字或天地字,金龍雲形火焰垂天文遠牆蓮花雲朵,前後左右垂旒二十六。黃絲垂腰,嵌飾並用珊瑚玻璃珍珠金粒。袞衣天青純線光素涼紗繡日月星辰山龍花蟲,垂旒袖口繡龍雲。領綠八絲緞繡亞字,裏白帛。裳黃紗繡藻火粉米黼黻宗彝並古圖八寶回連藤文水波。緣綠寶藍蓮花錦,里黃色南紗,繼衣白色帛。革帶一包正黃八絲,結白玉方樣一片。盾樣六片,外各色黃金。襪與大朝同。靴用烏絲繡龍雲連藤火焰並金線回文結珍珠珊瑚鑽石各項玉粒。[44]
參見
注釋
- ^ 又稱為「玉藻」,是分別垂掛在冕板前後的、用玉石相串而成的飾物。
- ^ 即淺絳紅色
- ^ 雉雞
- ^ 即水草。
- ^ 古代宗廟祭祀時所用的一種禮器,一對兩個,一個裝飾有虎的形象、一個裝飾有蜼(類似長尾猴之獸)
- ^ 為斧形。
- ^ 呈「亞」字形
-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定陵》,文物出版社。
- ^ 綖,平置冕冠頂部的板狀物。
- ^ 用周尺
- ^ 繅,拼音:sāo (音騷)指旒中貫穿玉珠的絲線。《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 ^ 黈,拼音:tǒu (頭音上聲)《玉篇》黃色。《前漢·東方朔傳》黈纊充耳,所以塞聰。註:以黃綿爲丸,用組懸之于冕,垂兩耳旁,示不外聽也。
- ^ 纊 拼音:kuàng(音曠)【說文】絮也。或從光作絖。【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綿。
- ^ 瑱,拼音:tiàn (天音去聲)【說文】以玉充耳也。【傳】瑱,塞耳也。【傳】充耳謂之瑱。天子玉瑱,諸侯以石。
- ^ 紘,拼音:hóng (音紅) 【說文】冠卷也。或從弘作紭。【禮·雜記 注】冠有筓者爲紘,紘在纓處,兩端上屬,下不結。【左傳·桓二年 注】紘,纓從下而上者。【疏】紘纓皆以組爲之,所以結冠於人首也。紘用一組,從下屈而上屬之於兩旁,結之於頷下,垂其餘也。
- ^ 圭,古代的一種禮器,其形狀有上端為尖角而下端方正(即下文的「剡其上」),亦有上下方形
- ^ 剡,拼音:yǎn(音掩)尖。
- ^ 此處「袞服」即指下文的「玄衣」「纁裳」。
- ^ 褾,拼音:biǎo(音表),袖口。
- ^ 襈,拼音:zhuàn (音撰),衣襟側邊。【類篇】緣也。【釋名】襈,撰也。靑絳為之緣也。
- ^ 裾,拼音:jū (音居),衣服的大襟。
- ^ 纁,拼音:xūn (音熏),淺紅色。【說文】淺絳也。
- ^ 襞,拼音:bì,(音必),衣服上的褶子。【前漢·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師古曰】襞積,卽今之帬褶。
- ^ 綼,拼音:bēi(音卑),衣裳幅緣的裝飾。【玉篇】裳在幅也。【儀禮·旣夕】縓綼緆。【注】飾裳在幅曰綼,在下曰緆。
- ^ 裼,拼音:xī(音西),同緆。【玉篇】脫衣見體也。又裘單曰裼。【禮·玉藻 疏】裘上加裼衣,裼衣雖加,他服猶開,露裼衣見裼之美,以為敬也。
- ^ 穿著于冕服上服之內、襯衣之外的服飾
- ^ 一種垂及膝前的織物,最初始為起遮蔽膝蓋的作用。
- ^ 紃,拼音:xún (音尋) ,【急就篇注】紃,緣履之圓絛。一曰紃者,屬五綵而為之,若今之剌繡鞾。【禮·內則】織紝組紃。【注】紃,絛也。【疏】組紃俱為絛。薄闊為組,似繩者為紃。又【雜記】紃以五采。【注】紃施諸縫中,若今時絛也。
- ^ 珩,拼音:héng(音橫), 佩玉上面的橫玉,形狀像磬。【釋文】珩佩,上玉也。又通作衡。
- ^ 瑀,拼音:yǔ(音雨),【說文 徐曰】按詩傳:佩玉,琚瑀,以納其間。
- ^ 琚,拼音:jū (音居), 古人佩帶的一種玉,系在珩和璜之間。
- ^ 系在腰間的一種織物製作的腰帶
- ^ 一種織物,原用於佩印等物,懸於身側,並以顏色、長度等作為等級的區分,綬至明代發展為:大綬為一矩形織物,懸於身後,小綬各二,襯於玉佩之下,懸於身體兩側。
- ^ 舄,拼音:xì(音細)一種鞋。
- ^ 絇,拼音:qú(音瞿),古時鞋上的裝飾物。【周禮·天官·屨人注】舄屨有絇有繶有純者,飾也。【儀禮·士冠禮】靑絇繶純。【注】絇之言拘也。以爲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
- ^ 革帶,一種皮革製成的腰帶。
- ^ 以上出自《大明會典》卷六十《冠服一 皇帝冕服》,明萬曆申時行等重修本。
- ^ 【韓國】崔圭順《中國歷代帝王冕服研究》。
- ^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即位二年:「該官以王之欽賜冕服長短不適體,請改造。王曰:吾皇上之賜,當服之無斁。何敢改也?」
- ^ 馬一虹:中國學界對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誌的研究:「《養老律令》刪除了關於天皇禮服的規定,仍然採用前代以來固有的參加神事所用的白色禮服。」。
- ^ 續日本志:天平四年正月「御大極殿受朝 天皇始服冕服」
- ^ 明史卷322《外國三·日本》:「帝益嘉之,遣鴻臚寺少卿潘賜偕中官王進賜其王九章冕服及錢鈔、錦綺加等」
- ^ 日本外史・卷之十六・豐臣氏:「三日,饗使者,既罷,秀吉戴冕被緋衣,使德川公以下丁七人各被其章服,召僧兌讀冊書。」
- ^ 大南典例撮要畧新編 ·禮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