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

劉易斯和克拉克森林(英語:Lewis and Clark National Forest)位處美國蒙大拿州的中西部,幅員2,912平方英里(7,500平方公里),橫跨8個縣,被分為兩個不同的區域分別管理。東區位處傑弗遜區(Jefferson Division)由灌木林混合而成,也有星星點點的森林區域。本地的農場主會在此放養家牛伐木人也會在此勞作。西區則是落基山脈區,橫跨美洲大陸分水嶺,人們在此區主要進行環保工作,大量的土地被圈定為荒野。森林的行政中心位處大瀑布城,此外也有地區的巡邏站辦公室,分別位處肖托哈洛頓奈哈特斯坦福白硫磺泉鎮[1]

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
IUCN分類VI(資源管理保護區)
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位置圖
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位置圖
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在美國的位置
位置 美國蒙大拿州
最近城市大瀑布城
座標47°11′N 111°27′W / 47.183°N 111.450°W / 47.183; -111.450
面積1,863,788英畝(7,542.48平方公里)[1]
建立1897年2月22日[2]
管理機構美國國家森林局
網站Lewis and Clark National Forest

該國家森林得名於劉易斯克拉克二人在1804-1806對美國中西部各州的探險[3]。該地區在西方人抵達前分布著多個美國土著部落,包括黑腳聯盟蘇族夏延族克羅族等遊獵採集部族。

自然環境

 
位於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西側、2號美國國道上的告示牌

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位於落基山脈西麓,周圍有七條山脈環抱,海拔最低為1400米,最高則為落基山脈區域的2900m。[4]國家森林內夏天平均溫度為20℃,冬天極冷,美洲大陸分水嶺及周邊山區甚至一年有10個月均有積雪。

森林植被

該國家森林長有大量亞高山帶落葉林,主要樹種包括雲杉冷杉松樹扭葉松西黃松。其中,由於後兩種樹較能適應乾旱氣候,它們在東部氣候較乾燥的傑佛遜區尤其多。而在森林以外的地區則有委陵菜陰地蕨唐松草茅膏菜飛蓬火燒蘭等能忍受貧瘠和乾旱的植物所組成的草甸。[5]

森林內動物

棕熊馬更歇狼廣泛分布於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西部,尤其是在兩片法律規定的荒野區內;而雪羊麋鹿大角羊狼獾加拿大猞猁北美山獅黑熊則主要生活在分水嶺周圍[6] 。在河流上游的腹地則分布有郊狼浣熊美洲河狸麝鼠美洲水鼬白尾鹿北美水獺

林地內亦有種類眾多的鳥類,包括主要生活在落葉林的鬼鴞蒼鷹黑背啄木鳥英語Black-backed woodpeckerPicoides arcticus;生活在草甸地帶的游隼金雕草原隼英語Prairie falconFalco mexicanus禿鷹;生活在水濱的以及白頭海雕。此外,松雞亦廣泛分布於國家森林內。[5]:256-258

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內溪流眾多,總長可達2500千米。西部的山區溪流是割喉鱒西坡亞種的原產地。此外,虹鱒美洲紅點鮭白斑狗魚也在森林內的水域中頗為常見。[5]:256-258

旅遊業

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內有29處通汽車的野營地以及2條滑雪道。此外,森林內有2400千米的遠足道,遍布全部7座環繞該森林的山脈[1]。此外,境內諸多的溪流也是良好的垂釣地點,其中一條溪流——史密斯溪被蒙大拿州政府認定為「一流垂釣地點」。[4][7]

 
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境內舒托縣厄爾山的彩虹

森林歷史

北美印第安戰爭結束後,為了給移民鋪平道路,美國政府致力於將印第安人遷入保留地中。原生活在這一地區的黑腳聯盟於1896年同美國政府簽訂協議,黑腳印第安保留地英語Blackfeet Nation成立。該保留地以其聖地「雙獾之咒」(Badger-Two-Medicine)為中心,包括如今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東部以及鄰近的冰川國家公園[8],是為該國家森林的雛形。1897年2月,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正式成立,彼時名為「劉易斯和克拉克森林保護區」。[2]1903年,鄰近的佛拉特黑德森林保護區英語Flathead Forest Reserve併入劉易斯和克拉克森林保護區。[9]1906年,該森林保護區移交美國國家森林局管理,並改名為「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1932年,傑佛遜國家森林英語Jefferson National Forest (Montana)併入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2]

1945年,阿布薩羅卡國家森林英語Absaroka National Forest被裁撤,其一小部分劃入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9]

境內的荒野區

1940年,鮑勃·馬歇爾荒野區英語Bob Marshall Wilderness於該國家森林西部設立,並在1964年成為國家荒野保護體系的一部分,這意味著該區域內不再會有永久定居點和新建的人造結構。[10]1972年,另一荒野區替罪羊荒野區英語Scapegoat Wilderness在鮑勃·馬歇爾荒野區附近成立。[11]

「雙獾之咒」

位於劉易斯和克拉克國家森林內一塊約520平方米的土地——「雙獾之咒」是黑腳聯盟心目中的聖地[8]。在他們的神話傳說英語Blackfoot religion中,這裡是創世者:太陽神納托西所居住的地方。[12]他們自在1896年得到這塊土地後採取了一系列保護聖地的措施,包括反對在該區域內建設石油鑽井平台和修築公路。[13]許多活動家、環保主義者、戶外活動者、巡護員和企業家支持黑腳聯盟的行為。 [14]

2011年,美國政府清除了黑腳聯盟為阻止道路修築而設置的路障。按計劃,此後將會有一條13km長的汽車道穿過「雙獾之咒」。[14]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Land Areas of the National Forest System (PDF). U.S. Forest Service. January 2012 [June 25, 2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11-01). 
  2. ^ 2.0 2.1 2.2 The National Fo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PDF). ForestHistory.org. [June 25,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年2月21日). 
  3. ^ USFS Ranger Districts by State: Montan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Forest Service
  4. ^ 4.0 4.1 Lewis and Clark National Forest. TheArmchairExplorer.com. [202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5. ^ 5.0 5.1 5.2 Lesley.W.Thompson. Rocky Mountain Ranger District Travel Management Plan. USDA Forest Service. 2007-10 [202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5) (英語). :251-252
  6. ^ French, Brett. Creation of a new herd. The Lewiston Tribune. Billings Gazette. January 22, 2021 [2022-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英語). 
  7. ^ MFWP Stream Fishery Classification. [2011-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7). 
  8. ^ 8.0 8.1 Renae Ditmer, "On Eve of Film Premier, Interior Cancels Oil and Gas Leases in Blackfeet 『Cathedr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dian Country Today, 22 November 2016; accessed 23 November 2016
  9. ^ 9.0 9.1 Davis, Richard C., National Fo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PDF), The Forest History Society, September 29, 20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0-28) 
  10. ^ Bob Marshall Wilderness. Wilderness.Net. [2011-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11. ^ Bob Marshall Country. Globe Pequot Press. 2001: 193. ISBN 978-1-56044-798-6. [失效連結]
  12. ^ "Natosi, The Blackfoot Sun God (Natos, Notos)". Native-Languages.Org, 2015, http://www.native-languages.org/natosi.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3 Apr 2019.
  13. ^ Oil and Gas Drilling: Badger-Two Medicine. The Wilderness Society. [16 Jul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14. ^ 14.0 14.1 The Fight to Protect a Sacred Wildland. Montana Wilderness Association. [16 Jul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