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喜特人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2月23日) |
加喜特人(𒁉𒋗;阿卡德語:kaššu,英語:Kassite,古希臘語:Κασσοι,又譯喀西特人),兩河流域的古代民族。可能原居於札格羅斯山脈中部,其語言由於語料缺乏而仍未歸類。早期因其部份統治者疑似有印歐人名字而推斷其為印歐人,如今一般認為其和胡里安人有語言上的聯繫。
加喜特人 𒁉𒋗 | |
---|---|
語言 | |
加喜特語、阿卡德語 | |
宗教信仰 | |
加喜特宗教→巴比倫宗教 | |
相關族群 | |
胡里安人、阿卡德人、古提人 |
記載
古巴比倫王國中期,薩姆蘇伊魯納第九年(前1741年,中年表,下同)的年名上出現了加喜特人的名字,[1]這是加喜特人第一次在歷史記載中登場。加喜特人早期分布在迪亞拉河上遊河谷地區,在古巴比倫中晚期進入兩河流域,可能作為僱傭兵而獲得了不低的權力[2]。 前16世紀初,古巴比倫王國滅亡。隨後幾十年內,加喜特人漸漸占據巴比倫,以「加喜特人與阿卡德人之王」[3]自稱,建立了加喜特王朝,即巴比倫第三王朝。明確統治巴比倫的第一個加喜特國王是阿古姆二世,他聲稱將馬爾杜克的神像從西臺人手中奪回。在烏拉姆布里亞什時期,加喜特人征服了南方的海國王朝;在卡拉因達什時期,加喜特國家走向繁榮,與埃及新王國、西臺帝國、亞述同為並立的大國。庫瑞噶爾祖一世時期,加喜特人在底格里斯河畔建立新都杜爾·庫瑞噶爾祖。[4]
布爾那布里亞什二世統治時期(前1359年-前1333年)是加喜特王朝的極盛時期。從其子庫瑞噶爾祖二世開始,加喜特王朝走向擴張主義,在那茲·瑪魯塔什時期達到新的國力高峰,同新西臺帝國對新興的亞述展開包圍。
前13世紀,加喜特王朝由盛轉衰。卡什提里亞什四世在前1225年試圖進攻亞述,但被反制,加喜特王朝第一次滅亡。亞述人無法穩定統治南方,不久在埃蘭人的支持下,加喜特王朝復辟,但最終又在前1159-前1155年被埃蘭人所滅亡。
加喜特王朝滅亡後,加喜特人仍然存在於巴比倫和迪亞拉河谷一帶。巴比倫第五、第六王朝的國王名字皆有加喜特人的影子。加喜特人的最終記載持續到了希臘化時期[4]。
宗教
加喜特人極少將自己的宗教內容表達在巴比倫文化中,但他們的名字中會出現一些屬於自己文化的神靈,且這些神名在巴比倫會被解釋為和某些巴比倫神靈對等。我們由此可以知道加喜特人所崇拜的部分神靈:
- 舒卡穆那(Šukamuna),相當於馬爾杜克;
- 布里亞什(Buriaš),相當於阿達德;
- 瑪魯塔什(Maruttaš),相當於尼努爾塔;
- 哈爾貝(Ḫarbe),相當於恩利勒;
- 西帕克或西胡(發音不明,可能是Šipak或Šihu),相當於辛;
- 舒里亞什(Šuriaš),相當於沙馬什。
加喜特文化的大部分證據都屬於巴比倫的加喜特王朝。這些國王採用了巴比倫人的語言(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和宗教,並積極參與維護美索不達米亞諸神的寺廟,例如烏魯克的埃安那神廟。 從卡達什曼-恩利爾一世開始,他們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名字中包含了巴比倫諸神的名字,儘管直到亞述國王圖庫爾蒂-尼努爾塔一世入侵之後,例子才包括恩利勒以外的神[5]。他們還將王室的合法性歸因於美索不達米亞恩利爾,而不是來自卡西特神。
美索不達米亞東北部努齊的檔案被認為是研究加喜特人專名的寶貴資源,儘管該城市只有百分之二的居民擁有加喜特名字,而且沒有跡象表明他們對其他居民的文化產生了更大的影響[4]。
參考資料
- ^ RlA 2 182, 154
- ^ RIME 4.23.4
- ^ Agum-Kakrime Inscription, 第一欄,31-32行
- ^ 4.0 4.1 4.2 Brinkman, John A. (1980), Kassiten, Kassites, Reallexikon der Assyriologie, retrieved 2022-04-03
- ^ Bartelmus, Alexa (2017). "Die Götter der Kassitenzeit. Eine Analyse ihres Vorkommens in zeitgenössischen Textquellen". Karduniaš. Babylonia under the Kassites. De Gruyter. pp. 24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