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路線鬥爭
十次路線鬥爭是對中共黨史的一種概括、敘述方式。這種方式,把中共黨史說成是一部毛澤東與各種左右傾機會主義做鬥爭,一次次證明毛澤東政治領導和思想、路線的正確性,並不斷壯大發展、取得勝利,完成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課題的歷史。這一套概念體系是從蘇共、尤其是從《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註 1]照搬過來的。
在中共歷史上,六屆七中全會作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註 2]。這是延安時期為了全面確立毛澤東的領袖地位,最終統一黨內認識,總結經驗,明確歷史功過,加強黨內團結,在新的基礎上完成新的歷史使命的做法;因而形成了用路線鬥爭構築黨史體系,為現實的黨內鬥爭服務的先例。這種做法,在文革中被急於修改中共黨史、確立新的道統的文革意識形態沿用了。
最先提出「十次路線鬥爭」的,是1971年毛澤東南巡時的談話。而在中共文獻正式提出「十次路線鬥爭」概念的,是《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十次路線鬥爭指:
- 第一次: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路線
- 第二次:瞿秋白左傾冒險主義
- 第三次:李立三左傾盲動主義
- 第四次:羅章龍右傾分裂主義
- 第五次:王明先左後右的機會主義
- 第六次: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
- 第七次: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
- 第八次:彭德懷右傾機會主義
- 第九次:劉少奇資產階級司令部
- 第十次:林彪反革命集團
這種概括、敘述方式的產生,一方面源於毛澤東在中共黨內鬥爭中,向《聯共(布)黨史》借用話語系統,常常使用講述黨史的方法進行譬喻、暗示,清算歷史舊帳,成為他所擅長的黨內鬥爭行之有效的特殊手段(意識形態化);一方面源於趨附毛澤東的政客和黨史工作者的踵事增華,形態化的完善工作,是製造當代偶像的造神運動的政治需要。
文革時以此線索,編寫了官方、民間各種版本的黨內路線鬥爭大事記。其中有大量中共黨史的專業工作者也以此圭臬,亦步亦趨地編制教科書,在黨內組織生活學習時傳播,並規定有檢查、驗收、總結的制度。各級黨組織、機關單位的政治學習也反覆使用這樣的材料。
1976年打倒「四人幫」後,中共十一大又沿例將其定名為第十一次路線鬥爭(後來放棄了這一提法)。
1980年鄧小平主持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廢棄了這一概念體系。鄧說,過去「一說到不同意見,就提到路線高度,批判路線錯誤」,「用得並不準確,用得很多很亂」。「黨內鬥爭是什麼性質就說是什麼性質,犯了什麼錯誤就說是什麼錯誤,講它的內容,原則上不再用路線鬥爭的提法。」例如把個別時間較短、沒有產生全黨影響的錯誤,如瞿秋白(3個月)、李立三(半年)、羅章龍(1931年六屆四中全會後組織「中央非常委員會」),也算作一次路線鬥爭,就有湊數的嫌疑。
注釋
參考文獻
- 汪東興《汪東興回憶──毛澤東與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版;
- 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73年8月24日)》;
- 《黨內十次路線鬥爭資料》中聯部1972年編;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 鄧小平《對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