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國家級重點文博單位,原國民政府國立中央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英語:Nanjing Museum),簡稱南博,是一座位於中國南京市的大型歷史藝術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為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齊名。[1][2]

南京博物院
Nanjing Museum
(上圖)由沙孟海題寫的南京博物院館名匾額
(下圖)南京博物院一景
成立1933年,​92年前​(1933
地址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
坐標32°02′33.52″N 118°49′12.62″E / 32.0426444°N 118.8201722°E / 32.0426444; 118.8201722
類型歷史博物館
網站南京博物院
地圖
地圖

南京博物院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半山園,占地8.3萬多平方米。前身是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1933年始創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興建的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

藏品

 
雕漆,牛郎織女紋盒,清朝文物
 
芙蓉石螭耳蓋壺

南京博物院目前收藏各類文物43餘萬件,其中國寶級文物、國家一級文物1062件。南博藏品一部分接收自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另一部分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考古發掘、徵集、收購、捐贈、接收及交換。藏品的年代從舊石器時代直至當代,種類有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瓷器、書畫、織繡、竹木牙雕、民俗和當代藝術品等。[3]

2007年,經過專家甄選和市民投票,共評出18件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4]

  • 「玉串飾」,新石器時代,新沂花廳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國寶級文物。
  • 「錯金銀銅壺」:戰國,盱眙南窯莊窖藏出土,國寶級文物。
  • 「郢爰」:戰國,盱眙南窯莊窖藏出土,國寶級文物。
  • 「金獸」:西漢,盱眙縣南窯莊窖藏出土,國寶級文物。
  • 「廣陵王璽」:東漢,邗江甘泉山東漢墓出土,國寶級文物。
  • 「錯銀飾青銅牛燈」:東漢,邗江甘泉山東漢墓出土,國寶級文物。
  • 「鎏金鑲嵌神獸銅硯盒」:東漢,徐州土山東漢墓出土,國寶級文物。
  • 「青瓷神獸尊」:西晉,宜興西晉周處墓出土,國寶級文物。
  •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南朝,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國寶級文物。
  • 「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明代,江寧孫家山明代洪武朝駙馬宋琥和安成公主墓出土,國寶級文物。
  • 「金蟬玉葉」(金枝玉葉):明代,蘇州五峰山博士塢明代弘治朝進士張安晚家族墓地14號墓出土
  • 「銀縷玉衣」:東漢,徐州土山一號漢墓出土
  • 「透雕人鳥獸玉飾」:新石器時代,崑山市趙陵山遺址77號墓葬出土
  • 「人面獸面組合紋玉琮」:新石器時代,武進寺墩遺址4號墓葬出土
  • 「金觀音菩薩立像」:清代
  • 「鎏金喇嘛塔」:明代,南京牛首山弘覺寺塔窖藏出土
  • 「《坤輿萬國全圖》」:明代萬曆三十六年(1608)宮廷據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最早刻印本摹繪
  • 「青花壽山福海紋爐」:明代
  • 「徐渭《雜花圖卷》」:明代
  • 「沈壽繡品《耶穌像》」:民國


歷史

1933年起,因華北局勢日趨不安,以北京故宮為基礎的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開始進行文物南遷;為收納這些文物,教育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最初成立籌備處的時候,擬建人文、工藝、自然三大館,1936年動工興建。一年後,日軍占領南京時,第一期工程僅完成大半;直到戰後的1948年才將徐敬直設計的「人文館」竣工開放,即現南京博物院仿遼代風格的大殿;規劃中的另外兩館,因時局原因(1946年國共爆發全面內戰)未能實現。

1948年,國民政府將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中央博物院以及外交部的文物精品運至臺灣;1948年,由於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脫離負責籌運的「聯合辦事處」,其餘四個機關合組「中央文物聯合保管處」;1949年10月,改為「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下設故博組、中博組、中圖組、電教組和總務組。1954年1月1日,由於國立中央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於台北恢復建制而脫離其架構,遂更名為「國立中央運臺文物聯合管理處」。1955年11月,再次改名為「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196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於台北恢復建制後,國立中央博物院組織至始便無形中消失了。1986年,曾負責籌組中央博物院的中研院史語所匯集了當時的文物而成立「歷史文物陳列館」。

1950年,位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本部改名為「南京博物院」。此外,北平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曾一度歸屬於中央博物院建制而成為中央博物院北平分院。

館舍

歷史館

 

南京博物院的正殿本是原國立中央博物院規劃建設的「自然」、「人文」、「藝術」三館中的人文館。於1936年6月開工,因抗日戰爭爆發,直至1948年4月才完成了包括行政樓在內的第一期工程。1952年,此館作為南京博物院歷史陳列館完工。在二樓設有面積2,390平方米的陳列大廳。1990年代,又按照1930年代的原圖紙在底層興建了連接二樓陳列大廳的陳列廳,共2,400平方米。

此建築由徐敬直李惠伯設計,梁思成劉敦楨任監管和設計顧問,採用仿遼代建築風格,包括大殿、露台和配殿三部分,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該館位於博物院內寬大深遠的草坪盡頭的三層白色石台上,九開間的仿遼廡殿上敷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緩,斗栱粗壯。從正面遠望可以看到作為背景的紫金山

歷史館共設有6個展廳,常年舉辦《江蘇古代文明展》。展覽分為七部分: 天地造化·史前神韻, 方國風雲·吳越春秋, 郡國華章·漢家故里, 江東風流·六朝迭興, 東南都會·隋唐華彩, 江淮多姿·宋元氣象, 盛世江南·明清輝煌。

藝術館

 

藝術館即為原規劃中的「藝術館」,位於大殿前方西側,沿續了歷史館的仿遼代建築風格,於1999年9月落成開館。藝術館設有珍寶館、青銅館、瓷器館。書畫館、玉器館、織繡館、陶藝館、漆藝館、民俗館、現代藝術館、名人書畫館等11個專題陳列展館,展廳面積12,600平方米。

特展館

特展館擁有8、9、10、12、13、14、15等展廳,其中四個為常設展覽: 走近佛前——南京博物院藏佛像展,特展館3F10展廳, 精準與華美——南京博物院藏鐘錶精品展,特展館4F13展廳, 陳設清宮——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宮廷文物展,特展館4F14展廳, 盛世華彩——康雍乾官窯瓷器展,特展館4F15展廳。

民國館

民國館位於藝術館東側地下。

數字館

 

數字館位於歷史館與特展館之間地下。

非遺館

設有《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大師工坊》、《小劇場》、《老茶館》。

庫房

南京博物院原有中山門和朝天宮兩處藏品庫房,1992年11月又在歷史陳列館西側新建一座建築面積3,456平方米的新庫房,可以同時進行文物保管和文物保護。

展廳

書畫

漆器

陶瓷

歷任領導

南京博物院院長

  1. 蔡元培(1933年)
  2. 傅斯年(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
  3. 李濟(1934年7月至1947年5月)
  4. 杭立武(1947年5月至1949年4月)
  5. 徐平羽(1950年3月至1956年1月)
  6. 曾昭燏(1956年1月至1964年12月)
  7. 姚遷(1964年12月至1984年11月)
  8. 梁白泉(1986年10月至1998年11月)
  9. 徐湖平(2001年2月至2005年12月)
  10. 龔良(2005年12月至2022年6月)

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

  1. 龔良(2022年6月至今)

交通

參考文獻

  1. ^ 江苏免费开放重大文化设施. 中華人民國家文物局. 2008年2月1日. [永久失效連結]
  2. ^ 发挥骨干作用,提高服务能力,保障文化权益. 江蘇省文化廳. 2011年11月7日. [永久失效連結]
  3. ^ 「南京博物院」, 中國大百科全書, 第二版.
  4. ^ 我院「鎮院之寶」之謎水落石出 18件精品今日集體亮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金陵圖書館, 中央博物院, 南京民國建築專輯
  • 金陵圖書館, 原中央博物院建築群, 南京民國建築專輯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