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賓威士忌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金賓威士忌(英語:Jim Beam),又名占邊威士忌,是一個產自美國肯塔基州克萊蒙特市的波本威士忌品牌。
自1795年[註1][參1],七代金賓家族繼承人致力於生產威士忌和塑造金賓企業。1933年,金賓企業正式改名「金賓(Jim Beam)」。「金賓」之名是為紀念自限酒令終止後重塑金賓品牌的第四代金賓家族繼承人James B. Beam。
現今金賓波本品牌由Beam Inc. [註2] 所有,總公司位於美國芝加哥郊區。Beam/Noe家族仍舊占公司份額。
公司生產各種波本酒、其他烈酒以及含有波本為原料的食品。[參1]
2014年被三得利株式會社(Suntory Holdings Limited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會社)以160億美金併購,同年5月公司名稱變更為Beam Suntory。
誕生
[參2] 18世紀70年代,維吉尼亞州 肯塔基地區[註3]的農民將玉米製成了一種新的威士忌。這種酒比原有類型的更甜,人們根據肯塔基地區的一個鎮名「波本」將它命名為「波本威士忌」。1789年,德國傳教士Elijah Craig不慎將酒桶燒焦,卻發現桶中的酒不但沒有損壞,還呈現出與原酒不同的焦糖色澤。從那以後,這種經過灼燒的酒就成了波本威士忌中的一種。 [參2]
1964年,波本威士忌被美國國會正式定為國酒。作為美國國酒,金賓波本威士忌那長達二百一十七年的發展史被稱為「正是美國發展的一面鏡子,書寫著一本無字的傳奇」。[參3] 美國金賓波本公司創立於1795年。從創始人Jacob Beam售出第一桶波本威士忌開始,金賓波本威士忌這一品牌正式誕生,迄今已在Beam家族中傳承了七代人,三十名家庭成員參與釀造,售出超過一千萬桶。[參4]金賓波本威士忌在其官網稱其為「全世界最好的波本威士忌」 [參5],它不僅是在美國銷量第一的威士忌品牌,也持續占據全球波本威士忌銷量第一的位置,在全球烈酒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十四位。[參4]
品牌故事
創立者:Jacob Beam(1770年-1834年)[參2]
第一代:1795年-1820年[參2]
- 18世紀70年代:維吉尼亞的肯塔基地區[註3]的農民用玉米製成了一種新的威士忌,其比原有威士忌更甜。[參2]肯塔基地區中部的波本縣[註4]}}是該類威士忌的主要產地,因此最早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銷售時,人們都稱這種威士忌為「波本縣威士忌」,後來取簡省略為「波本威士忌」。[參6]
- 1788年:德國人Jacob Beam移民到波旁縣[註5]。[參2]
- 1789年:德國傳教士Elijah Craig不慎將酒桶燒焦,卻發現桶中的酒不但未被損壞,還呈現出獨特的焦糖色澤,口感更為芳醇。從此,這種經灼燒的酒成為波本威士忌中的一種。[參2]
- 1795年:Jacob Beam售出了他的第一桶波本威士忌,Beam家族產業誕生。[參2]
作為Beam家族產業的創始人,白手起家的Jacob Beam一直受到後人的尊敬與愛戴。在波旁縣,他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釀酒,並改進原有配方,釀造出更加醇香可口的波本威士忌。 [參5]他於1795年創立Beam家族產業。隨後,他將釀造廠移至從岳父手中繼承的位於華盛頓縣的一塊土地。[參7]
第二代繼承人:David Beam(1802年-1854年)[參2]
第二代:1820年-1850年[參2]
- 1820年:Jacob Beam的次子、18歲的David Beam接手家族產業。[參2]
David Beam上任後,將家族釀酒廠命名為「Old Tub釀酒廠」。[參7]在他任內,美國正在經歷第一次工業革命,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他抓住時機,利用電報、蒸汽船等新發明與水路、鐵路的開通擴大銷路、增加銷量,將產品推廣到了全國。[參5]
第三代繼承人:David M. Beam(1833年-1913年)[參2]
第三代:1850年-1888年[參2]
- 1850年:David Beam的兒子David M. Beam接管家族產業。[參2]
- 1854年:David M. Beam將企業移至納爾遜縣,在肯塔基州的第一條鐵路旁建起了Clear Springs釀酒廠,並重新命名企業為「D.M. Beam & Company」。[參7]
-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戰爭期間,波本威士忌則往往被認為比貨幣更有價值,扮演了以物易物中的重要角色。[參5]
- 1880年:以Old Tub命名的Beam威士忌成了全美知名品牌。[參2]
David M. Beam在任之時,正值肯塔基州的第一條鐵路開通之際,他重視交通條件在市場銷售中的作用,將釀酒廠遷移至鐵路旁,利用有利的交通區位條件擴展了產品銷量。除此之外,他還堅持使用家族配方進行釀製,保證家族工藝的傳承。[參5]
第四代繼承人:Colonel James B. Beam(1864年-1947年)[參2]
第四代:1888年-1946年[參2]
- 1888年:David M. Beam的兒子Colonel James B. Beam(簡稱James Beam)接管家族產業。[參2]
- 1920年:沃爾斯泰德法案(Volstead Act[註6])
)正式生效,全面禁止釀造和發售酒類。James Beam將釀酒廠售出,改行種植水果、經營採石業、開採煤礦,以此保留了家族產業。[參2]
- 1933年:沃爾斯泰德法案被廢止。69歲的James Beam用120天的時間在原有的Clear Springs釀酒廠旁邊建起了新的工廠。企業發展回到正軌。[參2]
- 1942年:Beam威士忌開始以Jim Beam(James Beam的暱稱)為商標,現代金賓威士忌正式誕生。[參7]
Colonel James B. Beam追求簡約,只喜歡被簡稱為Jim Beam,這也是這種威士忌的名字由來。在Jim Beam的任期內,他領導企業渡過了南北戰爭的戰後重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對釀酒業最嚴峻的挑戰——沃爾斯泰德法案,並將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參5]他堅持使用家族配方,在全國禁酒的14年中,為了保護釀造使用的酵母菌株,他每周周末都會將酵母帶回家中保管,以保證其完好無損。此後,由企業管理者親自保管酵母就成了Beam家族的傳統。[參2]
第五代繼承人:T. Jeremiah Beam(1899年-1977年)[參2]
第五代:1946年-1960年[參2]
- 1946年:Jim Beam的兒子T. Jeremiah Beam正式接手家族產業。他開始通過水路將金賓威士忌銷往海外。金賓威士忌進入歐洲市場。[參2]
- 1954年:Jeremiah Beam在肯塔基州的波士頓建起第二家釀酒廠。[參2]
Jeremiah Beam推動金賓威士忌走向世界。1913年,13歲的他進入了Clear Springs釀酒廠工作。1918年,他外出求學,期間美國禁酒令沃爾斯泰德法案施行,1933年重新回到釀酒廠內協助父親工作。在其父晚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作為實際管理者帶領企業渡過難關,並將金賓威士忌銷往世界各地。他利用戰後重建的契機推動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參5]
第六代繼承人:F. Booker Noe II(1929年-2004年)[參2]
第六代:1960年-2004年[參2]
- 1960年:Jim Beam的外孫Booker Noe II成為Beam家族的第六代管理者,他也是波士頓釀酒廠的榮譽釀酒師。[參2]
- 1964年:波本威士忌被美國國會正式定為國酒。[參2]
- 1965年:企業售出第一百萬桶金賓威士忌。[參2]
- 1988年:Booker Noe II釀製出第一批小批量生產的波本威士忌,取名為Booker’s威士忌。這種酒採用波本威士忌的原始配方,手工製作,保留原味,不經過濾。[參2]
- 1992年:Booker’s威士忌下的三個子品牌Baker's、Basil Hayden's和Knob Creek誕生。這個系列被稱為The Small Batch Collection,保留了Booker’s威士忌的純手工打造與小批量生產的風格,其中Knob Creek是全世界享有高額保險金的名貴威士忌之一。[參2]
Booker Noe II在波士頓釀酒廠擔任了四十餘年的名譽釀酒師。1988年,他以自己的名字創製了Booker’s威士忌與The Small Batch Collection系列,讓企業在創新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也傳承了來自五世祖父Jacob Beam的標準。Booker Noe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在釀酒廠中工作直到去世。[參5]
第七代繼承人:Fredrick Booker Noe III(1957年-)[參2]
第七代:2004年-[參2]
- 2004年:Booker Noe的兒子Fred Noe III接管金賓公司。[參2]
- 2005年:企業售出第一千萬桶金賓威士忌。同年,黑金賓威士忌被美國飲料測試協會評定為「北美最佳威士忌酒」。[參2]
- 2007年:Fred Noe III的頭像出現在金賓威士忌的標籤上。[參2]
Fred Noe III從小就協助外祖父與父親釀酒,他在釀酒廠中長大的故事吸引著觀光者前往肯塔基州參觀。作為金賓公司的現任管理者,他是第七代傳人。[參5]
製作工藝
從好水開始
波本酒的水的秘密在於在波本釀酒廠的石灰石架上有一種天然的過濾器,它能將普通的水變成不含鐵元素、鈣量豐富的水。也許這就是為什麼98%的波本威士忌釀酒廠都設在肯塔基州。[參8]
秘訣是酵母
波本的酵母是其家族秘密。自禁酒令開始,家族管理人就已經開始使用同樣一種酵母菌株,以確保75年來每一瓶金賓威士忌擁有相同的成分。酵母是對金賓威士忌如此重要,Jim Beam曾常常在周末帶一些酵母回家,而這一傳統也被Jim Beam第七代家庭釀酒管理人Fred Noe傳承至今。每代家族繼承者將酵母菌株放置在水槽中,並育之以優質的穀物,製作出「 酵母之母」(Dona Yeast)」。[參8]
混合+搗碎+燒煮
錘式破碎機將混合的波本絕密的玉米,黑麥和大麥麥芽磨成麥芽漿。銑床將其分解,使之更容易燒煮。接下來麥芽漿被送入了10,000加侖的混搭電磁爐。在這裡,釀酒師加入經石灰石過濾的純肯塔基州水,最後留下麥芽漿的25%。這就是製作「酸麥芽漿」(Sour Mash)的全部過程。它確保了每一批次的金賓威士忌的成分相同。[參8]
發酵熟醪
當常溫60-70°F的酸麥芽漿和有75年歷史之久的酵母菌株混合時,酵母會開始不斷地吸收酸麥芽漿。它們在酸麥芽漿中加入糖分並加熱發酵罐。產物是二氧化碳以及更為重要的酒精。這一步將麥芽漿轉化成「蒸餾酒」。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從它的外觀、氣味和味道來看,它都像極了豐富而清淡的啤酒。[參8]
二次蒸餾
接下來,「蒸餾酒」將被升往35英尺高的蒸餾塔。蒸餾塔保持205°F,溫度足夠讓酒精變成蒸汽,但又不足以使「蒸餾酒」沸騰。由於蒸汽冷卻和下降,它會變回液體。這種「低酒」(Low Wine)有62.5%的醇度。從蒸餾塔中,「低酒」流入鍋中進行第二次蒸餾,在加熱和凝結的工序後成為醇度67.5%的「高酒」(High Wine)。[參8]
裝桶陳化
高酒被裝入全新的燒焦的橡木桶,橡木桶外有著「鱷魚字符」——這酷似鱷魚皮的鱗片狀說明這些橡木桶內部已被完全燒焦。每個桶裝有約53加侖(超過500磅)波本威士忌。[參8]
產品系列
白金賓威士忌(Jim Beam White)
這是金賓威士忌中最經典的一款,也是雞尾酒中常用的配料酒。威士忌的法定醇化時間為2年,而白金賓威士忌的醇化時間則為4年,標準酒度為80(40% Alc/Vol)。白金賓威士忌呈橘色或黃褐色。在品嘗時,最開始是含有香子蘭與焦糖的香氛,稍後便能嘗出輕微的木炭味道,回味悠長、清爽。[參9]
黑金賓威士忌(Jim Beam Black)
黑金賓威士忌的醇化時間為8年,標準酒度為86(43% Alc/Vol)。它同樣也是雞尾酒常用配料酒。長達八年的窖藏使得它比白金賓威士忌更複雜精緻。2005年,它被美國飲料測試協會(Beverage Testing Institute[註7])評定為「北美洲最佳威士忌酒」。[參2][參10]該酒呈琥珀色,含有太妃糖與菸草混合的芬芳,初嘗時並不太甜,隨著品嘗的深入,會嘗出橡樹的味道,最後以優雅綿長的回味結束。[參9]
黑麥金賓威士忌(Jim Beam Rye)
該酒的醇化時間為4年,標準酒度為80(40% Alc/Vol),呈紅棕色。相比其他的金賓威士忌,它的甜度很低,以肉豆蔻、胡椒、肉桂、薄荷、蘋果混合的辛香厚重取勝,常和果味酒搭配飲用。[參9]
綠標精選金賓威士忌(Jim Beam Choice, Green Label)
綠標精選金賓威士忌呈深金黃色,標準酒度為80(40% Alc/Vol),需得經過5年的窖藏才能投向市場,比一般的金賓威士忌多出一年。每瓶綠標精選金賓威士忌在裝瓶前都使用木炭進行過濾,這給予了它異乎尋常的爽滑味道。此酒與黑麥金賓威士忌相反,正以甜度取勝。它非常適合波旁威士忌雞尾酒![參9]
七年金賓威士忌(Jim Beam Seven Year)
這種酒的醇化時間長達7年,時間之長僅次於黑金賓威士忌,標準酒度為80(40% Alc/Vol)。酒液呈金色,有柔和的香氣,暗含香子蘭的芬芳,味道較淡,後勁極強。[參9]
紅牡鹿金賓威士忌(Red Stag by Jim Beam)
醇化時間為4年,標準酒度80(40% Alc/Vol)。這是金賓威士忌家族中最年輕的成員,誕生僅有四年,是一種果味酒,現有Black Cherry、Honey Tea、Spiced三個子類。釀酒師在釀造的過程中緩慢浸入天然黑櫻桃的精華,同時酒中又有玉米甜和橡木香。味感圓潤柔和。[參9]
今日之金賓
早在2005年的時候,金賓公司的第七代繼承人Fredrick Booker Neo III就已親手封裝了金賓第一千萬桶威士忌,如今七年過去了,金賓威士忌依然是暢銷全球。[參11]來自權威網站「全球威士忌」的官方數據顯示:金賓威士忌在全球百強烈酒榜上名列第十四位,是全球銷量第一的溢價波本威士忌,同時也在澳大利亞的烈酒類飲料銷售中高居榜首之位。[參12] [參13]
金賓公司的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迪爾菲爾德市,執行長為Matt Shattock,董事長為David Mackay,旗下有3200名員工。公司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屬於標準普爾500指數與摩根史坦利世界指數,是全球第四大溢價烈酒公司與美國最大的烈酒公司。金賓公司除了著重鞏固品牌在美國本土的領先地位外,還一直致力於開發國際市場,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金賓公司產品的市場份額統計中可以看到,北美洲市場占全球市場的58%,歐洲、中東地區與非洲占22%,亞太地區與南美洲又占20%,足見其產品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據統計,金賓公司2011年的全球銷售額為28億美元,銷量為3400萬箱(9公升為一箱)。[參12][參14]
「大膽選擇」一直是金賓公司的格言,這一信條不但被繪製在商標上[參15],也被寫入了廣告中。2011年2月,金賓公司推出了一則名為「大膽選擇」的廣告,由著名演員威廉·達佛出演。在廣告中,年輕的達福站在美國威斯康星州阿普爾頓市Greyhound車站的兩輛巴士前,一輛巴士開往密爾沃基,另一輛開往紐約,幾經猶豫,伴著「大膽的選擇,將會帶你去你該去的地方」的旁白,達福走上了開往紐約的巴士,最終成就了自己的演藝生涯。這則廣告詮釋了「大膽選擇」這一主題。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美十佳廣告之一。[參16] [參17]
文化參考(Cultural References)
- 美國鄉村歌手小漢克•威廉士在歌曲「Family Tradition」里提到了金賓威士忌:「Lord I have loved some ladies and I have loved Jim Beam, and they both tried to kill me in 1973.」 [參18]
- 美國朋克歌手GG Allin常在歌中提到金賓威士忌,他希望當他下葬的時候,手中能握著一瓶金賓威士忌。
- 美國藍調搖滾歌手喬治•索羅古德在歌曲「I Drink Alone」里寫道:「So I caught up my pal Jack Daniel's and his partner Jimmy Beam.」
- 美國電視劇《奔馬行運》中的角色羅尼•詹金斯(蓋里•史蒂文斯飾)評論一匹烈馬:「You never get used to it. That's why they make Jim Beam.」
- 美國波普藝術家的作品《Jim Beam J.B. Turner Train》於2004年在佳士得拍賣行拍出了550萬美元的高價。[參19]
- 美國芝寶公司從1994年開始與金賓公司合作,推出由金賓公司授權的Jim Beam Zippo系列防風打火機、多功能打火機與禮物套裝。 [參20]
- 美國小說家、詩人雷蒙德•卡佛在小說《保鮮》中寫道:「『情人節快樂。』他對珊蒂說,把一盒心形包裝的糖果和一瓶金賓威士忌放在了廚桌上。」 [參21]
- 挪威作家喬•內斯伯的系列偵探小說《偵探哈利》的主角Harry Hole嗜酒如命,他的最愛就是一杯金賓威士忌。[參22]
-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小說中頻繁提到威士忌與香菸,他在《且聽風吟》中寫道:「這天夜裡,鼠一滴啤酒未沾。這絕非好的徵兆。他因而一口氣喝了五杯冰鎮金賓威士忌。」 [參23]他又在《1973年的彈子球》中寫道:「我和我的朋友在澀谷去南平台的坡路旁一棟商品樓租個套間,開了一家專門搞翻譯的小事務所。資金是朋友父親出的,不但款額不足以大驚小怪。除了房間的權利金,只買了三張鐵桌、十來本辭典、電話機和半打波本威士忌。」 [參24]
- 台灣作家朱天心在作品《接續》中寫道:「返樸歸真。這一季Jim Beam公司的威士忌廣告主題經過不同年代的不同流行,最後,你還是重拾當初最正統、也最雋永的那個選擇,正如同Jim Beam的KSB威士忌。一九六九,Jim Beam的平面廣告,Dennis Hopper和約翰•休斯頓把手言歡,暢飲該酒,文案說:他們之間沒有任何代溝,因為兩人一老一少不只會拍電影,而且都愛喝Jim Beam威士忌。」 [參25]
注釋
- ^ 曾因禁酒令中斷
- ^ 由控股公司Fortune Brands的子公司創立於2011年10月4日
- ^ 3.0 3.1 肯塔基地區於1792年獨立為州,此前隸屬於維吉尼亞州
- ^ 1785年正式立縣,後屬肯塔基州
- ^ Bourbon County,是為紀念法國的波旁王朝而命名的,故漢譯「波旁」[參7],而「Bourbon Whiskey」雖與此縣同名,漢譯卻為「波本」。二者在英語中確為同名,只是被翻譯得略有不同
- ^ Volstead Act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英語).
- ^ Beverage Testing Institut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4) (英語).
參考文獻
- ^ 1.0 1.1 Jim Beam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6) (英語).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Jim Beam History - Heritage Timeline | Jim Beam Bourbon Whiskey.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9) (英語).
- ^ Bourbon History - Sweet Old Bourbon Whiskey | Jim Beam.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9) (英語).
- ^ 4.0 4.1 Beam Global.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英語).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Seven Generations - Jim Beam Heritage | Jim Beam Bourbon Whiskey.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3) (英語).
- ^ Pacult, F.P.,. American Still Life: The Jim Beam Story and the Making of the World's #1 Bourbon(1st ed).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 (英語).
- ^ 7.0 7.1 7.2 7.3 7.4 Maclean, C. Whiskey(1st ed). New York: DK Publishing. 2008 (英語).
- ^ 8.0 8.1 8.2 8.3 8.4 8.5 Making Bourbon - Jim Beam Bourbon Process | Jim Beam.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2) (英語).
- ^ 9.0 9.1 9.2 9.3 9.4 9.5 Kentucky Straight Bourbon Whiskey Liquor Drinks | Jim Beam Bourbon Whiskey.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9) (英語).
- ^ Tastings.com Home Page.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1) (英語).
- ^ Beam Global.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英語).
- ^ 12.0 12.1 Wines and Spirits: Premium Spirits Brands | Beam Inc..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30) (英語).
- ^ brand_facts.pdf (PDF). [2012-11-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08) (英語).
- ^ brand_facts.pdf (PDF). [2012-11-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08) (英語).
- ^ logo.png.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8) (英語).
- ^ Bold Choices 勇敢抉择 做你自己.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0) (中文(簡體)).
- ^ 时代周刊榜单:2011年十大最佳广告.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中文(簡體)).
- ^ Family Tradition--歌词浏览.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2) (英語).
- ^ 周知暮. 逼向艺术的限界:杰夫•孔斯. 藝術設計+收藏. 2007, (12): 26 (中文(繁體)).
- ^ Zippo: Partners.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英語).
- ^ 雷蒙德•卡佛. 大教堂(第1版). 江蘇: 譯林出版社. 2009 (中文(簡體)).
- ^ Nesbo. Nemesis: A Harry Hole Novel(1st ed). New York: A Imprint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12 (英語).
- ^ 村上春樹. 且听风吟(第1版).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7 (中文(簡體)).
- ^ 村上春樹. 1973年的弹子球(第1版).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 (中文(簡體)).
- ^ 朱天心. 想我眷村的兄弟们. 臺北: 印刻文學. 20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