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天成(1580年—1618年),明朝戲曲家、評論家、文學家。字天成,一字勤之,號棘津,別號郁藍生,浙江餘姚人。[1]

生平

明大學士呂本曾孫,為諸生。[2]呂允昌,好戲曲。[2]祖母孫氏,出自餘姚橫河孫氏,富藏書。[1]從小博極群書,工詩詞。二十歲初,就編劇上演,才華一時無二。

代表著作

劇作

呂天成創作宏富,其作品數量至今不能完全確認。現知著有《煙鬟閣傳奇十種》,有《神女記》、《金合記》、《戒珠記》、《神鏡記》、《三星記》、《雙閣記》、《四相記》、《四元記》、《二淫記》、《神劍記》。戲曲評論著作《曲品校注》、《雙棲記》、《李丹記》、《藍橋記》、《碎琴記》和《玉符記》等5種。雜劇代表作《秀才送妾》、《勝山大會》、《夫人大》、《兒女債》、《耍風情》《纏夜帳》、《姻緣帳》。署名「竹痴居士」的作品《齊東絕倒》等 8種。聞名的《繡榻野史》是其少年時遊戲之作。[3]

評論

代表著《曲品》,是明代最重要戲曲理論和評論著作。[4]《曲品》對前代中國戲曲做了當時最完整的收集整理和品評。[4]品評了元朝末年至至呂天成生前各種傳奇散曲作家120人、作品230種。其中192種為首次著錄,保存大量明代戲曲資料。另收集雜劇8種。

戲曲理論

呂天成對傳奇創作強調故事人物的真是性(「事真」)和真情實感。在創作技巧和清潔布局上又強調「有意駕虛,不必與事實合」。人物情節要符合事理情理,但又要有藝術虛構和升華。呂天成對戲曲創作中的角色(「本色」、「當行」)也有獨到見解。[5]

注釋

  1. ^ 1.0 1.1 呂天成. 中華百科全書. [失效連結]
  2. ^ 2.0 2.1 呂天成. 中華大百科智慧藏. [失效連結]
  3. ^ 王驥德《曲律》卷四《雜論第三十九下》載:「勤之童年便有聲律之嗜。既為諸生,有名,兼工古文詞。與餘稱文字交垂二十年,每抵掌談詞,日昃不休。孫太夫人好儲書,於古今劇戲,靡不購存,故勤之泛瀾極博。所著傳奇,始工綺麗,才藻燁然;後最服膺詞隱,改轍從之,稍流質易,然宮調、字句、平仄,兢兢毖昚,不少假借。詞隱生平著述,悉授勤之,並為刻播,可謂尊信之極,不負相知耳。勤之製作甚富。至摹寫麗情褻語,尤稱絕技。世所傳《繡榻野史》、《閒情別傳》,皆其少年游戲之筆。」
  4. ^ 4.0 4.1 吕天成剧学思想研究. 廣西民族大學.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5. ^ 吕天成“当行”观探微. 《社會科學輯刊》. 2013, (01期)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外面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