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属的机构

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是已撤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機構,存在於1979年至1982年,管理全國電子計算機工業。

歷史

1973年1月,第四機械工業部在北京召開了「電子計算機首次專業會議」(7301會議),確定研製小、中、大3個系列計算機的任務,以中小型機為主,著力普及和運用,組織DJS-100系列小型計算機和DJS-200系列大型計算機研製。1973年8月26日,研製成功百萬次電子數字計算機DJS-150機。1974年8月天津無線電研究所的16位50萬次DJS-130小型多功能計算機NOVA系列兼容機英語Data General Nova)通過鑑定。100系列計算機至1989年底共生產了近千台。

1974年8月,周恩來批准「748工程」,分三個子項目:漢字通信、漢字情報檢索和漢字精密照排,列入了1975年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並提出緊跟國際潮流開始研製微型機。1976年3月四機部決定成立計算機生產技術局(第三生產技術局),由郭平欣副局長主持工作,主管計算機科技開發和生產,下設計算機處及外部設備處。從保加利亞引進近千台6兆及29兆字節磁碟機,還先後引進了磁帶機、磁碟機、軟磁碟機、軟盤輸入機、針式印表機、噴墨印刷機、讀卡機、光學符號讀出機、顯示終端、圖形顯示器等外部設備。郭平欣發現了北大教師王選的字模信息數字壓縮方案最有前途,1976年6月將已經上馬的北京市出版局和北京新華印刷廠的「精密照排系統」等模擬存儲方案停了下來,啟用王選的方案。[1]

1977年4月,四機部在合肥召開全國微型機專業會議,確定發展DJS050和DJS060兩個微型機系列,分別仿製Intel 8080M6800晶片。[2]同時,清華大學、安徽無線電廠和六所等聯合設計DJS050微型機通過鑑定。[3]1977年至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陸續研製成功DJS-051、052、053、054、055、060、062、063微型機。1983年12月電子部六所開發成功「長城0520」為IBM PC的兼容機。

1979年3月21日國務院決定成立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直屬國務院,由第四機械工業部代管。1979年8月正式成立。10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任命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局領導和黨組成員。四機部副部長李瑞兼任局長、局黨組書記。

1979年7月計算機總局在北京召開全國第一次計算機工業計劃會議,總結了我國計算機工業發展的六條經驗教訓,提出了七項重要的方針政策。同月,計算機漢字編輯排版系統主體工程在北京大學研製成功。

1982年5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國務院部委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的決議,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併入電子工業部[4]

1983年中科院計算所完成千萬次大型向量機757機,國防科大研製成功「銀河I」億次巨型計算機。兩者均支持向量Fortran編譯系統。

機構設置

領導

  • 局長、黨組書記李瑞(1979. 3-1982.5):原四機部生產調度局局長、第三生產技術局局長。1977年後,任四機部副部長兼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黨組書記、局長。1982年5月後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
  • 副局長,黨組成員郭平欣,分管科技與外事。
  • 副局長兼第四機械工業部第19研究院院長:錢文極
  • 副局長邊
  • 副總工程師:林行之,楊天行

參考文獻

  1. ^ 《信产部前世今生:看最后一个产业部委沉浮》,南方网,2003-03-07. [2019-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2. ^ 「加強科技情報工作促進我國微型機的發展——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副總工程師林行之在微型機情報網成立大會上的講話」,《微型機與應用》 1982年01期
  3. ^ 陸所情:「全國微型計算機專業座談會在大連召開」,《電子技術應用》 1980年06期
  4.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简况. [2019-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