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國旗

国旗

大韓民國國旗,又名太極旗韓語:태극기太極旗 Taegeukgi),是韓國標誌性旗幟和國家象徵。太極旗長寬比例為3:2,由白色底,紅藍兩色之坎(紅)離(藍)太極圖(一般白黑太極圖為乾(白)坤(黑)太極和四卦組成。)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教部審議委員會在確定國旗時對太極旗的解釋是白色代表著大地;中間藍色和紅色的太極兩儀分別代表著陰陽;左上角的乾代表著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代表著地、秋、西、義;右上角的坎代表著水、冬、北、智;左下角的離代表著火、夏、南、禮[1]:36-37

大韓民國
太極旗
用途國旗民用旗)、政府旗(海)​Small vexillological symbol or pictogram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flag
比例2:3
啟用日期1948年
形式白底、中央為陰陽標誌、分布四角的標誌為八卦中的四卦。

含義

韓國國旗的太極八卦思想來自中國的《周易》。和諧、對稱、平衡、循環、穩定等原理,代表著對宇宙、對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太極為中心,四角的卦分別象徵陰陽互相調和,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離卦為太陽和火,各個卦還象徵著正義、富饒、生命力和智慧。國旗底色為白色,象徵韓國人民的純潔和對和平的熱愛。

按照現存太極旗中歷史最悠久的「丹尼太極旗」的相關說明,四卦的意思如下[2]

 
飄揚的韓國國旗
韓文名稱​(卦名) 卦象 季節 方位 四德
 




 




 



西

 




按照韓國國家報勳處的說明,四卦的意思如下[3]

韓文名稱​(卦名) 卦象 季節 方位 四德
 




 



西

 




 




設計

 

色彩:

顏色系統 孟塞爾[4] CIE (x, y, Y)[4] 彩通[5] 網頁顏色​(轉換自CIE色彩空間)
白色 N 9.5 N/A N/A #FFFFFF
真紅色 6.0R 4.5/14 0.5640, 0.3194, 15.3 186 C #CD2E3A
雅青色 5.0PB 3.0/12 0.1556, 0.1354, 6.5 294 C #0047A0
黑色 N 0.5 N/A N/A #000000

使用

 
韓國國旗的豎式掛法,按韓國政府規定,豎式國旗底部要有額外的留白,故太極與四卦並不在旗幟正中央

韓國國旗在國內使用時,旗杆頂端的球形通常製成韓國國花木槿花花萼的樣式[6]。在豎直懸掛時,通常使用專用的豎直旗幟,下方留有更多白邊[7]

誓言

韓國國旗在升旗前及正式場合使用時通常要誦讀《對國旗的盟誓》(국기에 대한 맹세國旗에 對한 盟誓),一般會在國歌播放前播出:

나는 자랑스러운 태극기 앞에 자유롭고 정의로운 대한민국의 무궁한 영광을 위하여 충성을 다할 것을 굳게 다짐합니다.
譯文:「在光榮的太極旗前,為了自由與正義的大韓民國的無窮光榮,決心全力效忠。」


懸掛國旗的日期

韓國國旗在以下日期通常被廣泛懸掛:

日期 中文名 韓文名
1月1日 元旦 신정
3月1日 三一節 삼일절
6月6日 顯忠日 현충일
7月17日 制憲節 제헌절
8月15日 光復節 광복절
10月1日 國軍日 국군의날
10月3日 開天節 개천절
10月9日 韓文日 한글날
  • 顯忠日降半旗。
  • 國葬期間降半旗。
  • 政府制定的其他日期。
  • 地方政府或議會規定的其他日期。

地方政府、公共建築物、學校、機場需每日升降國旗。

懸掛時間

每日升降國旗時間如下,但若國旗24小時懸掛,在夜間應以燈光照明。

月份 升旗時間 降旗時間
3月 - 10月 07:00 18:00
11月 - 2月 07:00 17:00

歷史

 
朝鮮半島國旗更換歷程
 
二戰期間美國發行的軸心國占領國家系列郵票之大韓帝國國旗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展示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旗幟
 
1948年2月朝鮮人民軍成立典禮上,太極旗懸掛在金日成畫像兩側

1876年,隨著《江華條約》的簽訂,朝鮮打開國門,而設計國旗之議也萌生了。朝鮮國旗的第一個設計方案是由清朝使館參贊黃遵憲提出的,1880年9月,黃遵憲撰寫了一本小冊子《朝鮮策略》,贈與訪問日本的朝鮮修信使金宏集,在《朝鮮策略》中建議朝鮮「奏請陸海諸軍,襲用中國龍旗為全國徽幟」[8];同年11月,清駐日公使何如璋在致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報告也有提到:「若朝鮮既經開港後,應飭令彼國襲用中國龍旗,或圍繞以雲,微示區別,以崇體制。」[9]李鴻章也對朝鮮襲用中國龍旗的方案表示同意,他在1881年2月26日與朝鮮官員李容肅會談時說:「今貴國王自用之旗,據稱是畫方龍旗,亦與中國龍旗相仿,自可以畫龍旗為國旗,即作航海旗標。定於應用之先,將龍旗尺寸、顏色繪具圖式,咨明本大臣衙門,以咨核奏咨行。」[10]

然而,朝鮮王朝似乎對清朝的建議不以為然,1882年,清朝協助朝鮮美國簽訂《朝美修好通商條約》,在條約簽訂前一天的5月21日,朝鮮官員李應浚韓語이응준 (조선)設計了一種國旗方案,翌日,負責協助朝鮮締約的清朝官員馬建忠對朝鮮全權大官申櫶韓語신헌說道:「昨李應浚袖至旗式,似與日本相混,貴國旗式究竟何若,前黃參贊謂貴國宜用中國龍旗,以僕觀之,似亦未安。」馬建忠在否定了先前的中國龍旗方案後,又想出一種新方案,他說:「吾想貴國國旗,可用白底、青雲、紅龍,惟用四爪,暗示區劃。何以區別?只在四爪五爪耳。青雲者,亦取雲從龍之意,君臣以民為本,故質用白色。」[11]但在5月27日,朝鮮方面以「紅龍青雲製造須費工」為由婉拒了馬建忠的提議,並主張採用「紅質中青白合成圈子」作為國旗,馬建忠又建議道:「前議此事後,曾思仍用白底,中用太極圖,外周用八卦,則恰合八道之數。八卦純用黑色為顯,太極用半紅半黑,旗外又緣以紅色,何若?」[12]這個方案亦不見朝鮮採用。《朝美修好通商條約》締結前後中朝兩國關於國旗方案的折衝是太極旗最早的醞釀,而李應浚設計的方案與現在太極旗相比只是無而已(因此被馬建忠評為「似與日本相混」),被認為是韓國國旗最早的雛形。後來在美國發現的1882年著作《航海國旗幟(Flags of Maritime Nations)》發現了配有四卦的太極旗,一些學者認為是李應浚設計的方案,因此認為太極旗的實際創始人是李應浚。[13]

1882年朝鮮爆發了反壬午兵變,其後日本強迫朝鮮締結不平等的《濟物浦條約》,規定朝鮮須派使臣向日本謝罪。於是在1882年9月,朝鮮政府以錦陵尉朴泳孝為謝罪兼修信使,出使日本。臨行前朴泳孝就國旗問題請示國王高宗,高宗授權朴泳孝必要時可製作並使用國旗。1882年9月22日,在前往日本的「明治丸」號輪船上,朴泳孝金玉均等參酌英國駐朝領事阿須敦(W. G. Aston)和英籍船長傑姆士(James)的意見,以太極四卦為圖案,設計出了最早的太極旗。於是韓國國旗便在「明治丸」號上誕生了。10月3日(陰曆八月二十二日)朴泳孝在給本國的報告中記錄了太極旗誕生的狀況:

國旗標式在明治丸中與領事阿須敦議到,則伊言該船船長英人周行四海,慣識各國旗號,又各色分別遠近異同,均能洞知雲,故與之商議,則太極八卦之式特別出色,然八卦分布,頗覺稠雜不明,且於各國之仿製,甚不便易,只用四卦,劃之四角,則更佳云。又言外國國旗外,必有君主之旗標,蓋仿樣於國旗,而設采設紋,繁鮮最好雲。國旗大中小各一本,使該船長裁製,小一本,今修啟上送主上。旗號太極中居,八卦拱布於旗之邊幅恐好,質則專用紅色,似屬鮮明也。既與各國通好之後,凡出使者,禮不得無國旗,爲遇有各港口各兵艦載炮六門以上者,則必有祝炮以禮待之,伊時當揭該國使臣國旗而別之。又遇有約各國各等慶節,有懸旗相賀之禮,各國公使相會,以國旗表坐次,均此各件,闕不得製帶國旗。而各國均請仿畫而去,此係布明於天下者也。[14]

太極旗誕生後,朴泳孝一行就將其廣為使用,他們一登陸日本就在客店外懸掛太極旗,朴泳孝描述道:「新製國旗懸寓樓,旗竿白質而縱方,長不及廣五分之二,主心畵太極,填以青紅,四隅畵乾坤坎離四卦,曾有受命於也。」[15]其後他們在外交場合中也頻頻使用太極旗,引起各國使節和日本各界的注目,「各國均請仿畫而去」。其中日本時事新報》登載了太極旗圖樣,並報道了太極旗誕生的經過。[16]1883年3月6日(陰曆正月二十七日),朝鮮王朝正式決定以太極旗為國旗[17] 1897年後又成為大韓帝國國旗。後來經過一些微小的變動,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太極旗樣式。中國學者王明星認為,在朝鮮王朝設計國旗的過程中,成功抵制了清廷企圖讓朝鮮「襲用中國龍旗」的建議,最終設計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國旗,表現了強烈的獨立自主傾向,維護了國格尊嚴。[18]

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成立時,決定將太極旗作為國旗。1949年1月設立國旗是正委員會制定製作標準,10月15日由文教部發布《國旗製作法》。[19][20][21]

1946年2月至1948年7月期間朝鮮勞動黨朝鮮半島北半部組織的北朝鮮人民委員會也使用太極旗作為國旗,隨後被「藍紅色共和國旗」取代。

歷代國旗

軍旗

朝鮮國、大韓帝國時期

日治時期

大韓民國時期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林從剛 主編 (編). 《韩国概况》. 大連: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8年6月. ISBN 9787561129548. 
  2. ^ 丹尼太极旗 - 藏品搜索. 國立中央博物館. [201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0) (韓語). 
  3. ^ 국가보훈처. 태극기 이야기. 국가보훈처. [201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4. ^ 4.0 4.1 깃면 [Geometry of the National Flag]. Minist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ecurity. 2009 [201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8) (韓語). 
  5. ^ 存档副本. [2012-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6. ^ 온라인 100만그루무궁화피우기캠페인[永久失效連結]
  7. ^ 국기홍보중앙회. [201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8. ^ 《修信使記錄》卷二,第167頁。
  9. ^ 《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卷2,第441頁。
  10. ^ 《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卷2,第478頁。
  11. ^ 《舊韓國外交文書》第10卷,《美案》1,第12—13頁。馬建忠以紅色為朝鮮國王龍袍顏色,官員服色為青色,民眾服飾尚白,故用紅龍青雲白底,並有「以民為本」之意。
  12. ^ 《舊韓國外交文書》第10卷,《美案》1,第14頁。
  13. ^ 태극기 창안자는 박영효 아닌 이응준. 朝鮮日報. 2008.05.29 22:57 [2021-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14. ^ 《修信使記錄》卷三,第199—200頁。
  15. ^ 《修信使記錄》卷三,第197頁。
  16. ^ 《時事新報》明治15年10月2日:「...馬建忠が朝鮮の國旗は支那に從ひ三角形の靑地に龍を書くべし本國支那は黃色を用るども朝鮮は支那の東方に當る邦たるを以て東は靑色を貴ぶの意により靑地を用ふべしと指示したるに國王は大に之を憤み決して支那の國旗に倣ふべからぬとして四角形の玉色地に太極の圖(二つ巴繪)を靑赤にて書き旗の四隅に東西南北の易卦を附けたるを自今朝鮮の國旗と定むる旨沙汰せられたりとあり...
  17. ^ 《高宗實錄》卷20,二十年正月二十七日條:「統理交涉通商事務衙門啟:『國旗今既製造,行會八道四都,使之認驗擧行,何如?』允之。」
  18. ^ 王明星. 《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1861—1910)》.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 第126頁. ISBN 7-5004-2386-1. 
  19. ^ 태극기의 내력과 담긴 뜻. 行政安全部. [2024-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4). 
  20. ^ The National Flag – Taegeukgi. 行政安全部. [2024-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8). 
  21. ^ 官报. 大韓民國政府公報處. 1949-10-15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