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融(?—730年),京兆府萬年縣(今陝西西安市長安縣)人,唐朝宰相。

生平

宇文融是隋朝禮部尚書、平昌公宇文弼的玄孫,祖父宇文節是唐高宗時期的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父親宇文嶠是萊州長史[1][2]

宇文融早年為富平縣(今陝西富平縣)主簿。開元初年京兆尹源乾曜推薦他擔任監察御史。明辯有吏干。開元九年(721年),奏請清理逃亡戶口,置勸農判官十人,並攝御史,分赴各地,檢括田疇,招括戶口。清出客戶八十餘萬和大量土地。進升為御史中丞,與中書令張說等相惡,出京為魏州刺史,轉汴州刺史。開元十四年(726年),劾奏張說「引術士王慶則夜祠禱解,其親吏市權招賄」等罪狀。次年二月,兩人彼此攻擊,帝令張說致仕。開元十六年(728年),擔任鴻臚卿,兼戶部侍郎。

宇文融喜結納朋黨,性急切多言。開元十七年(729年)六月,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薦宋璟為右丞相、裴耀卿為戶部侍郎。至九月,為相僅百日,即因牽涉殿中侍御史李宙劾信安王李禕案,罷為汝州刺史,不久玄宗思宇文融之功,便責怪宰相裴光庭:「朕既貶之矣,今國用不足,將若之何?卿等何以佐朕?」[3]。司農少卿蔣岑舉劾奏宇文融在汴州時貪污巨萬。於是宇文融貶為昭州平樂尉,再流放崖州(在今海南省三亞市),卒於途中。贈台州刺史。

家庭

母親

子女

注釋

  1. ^ 《舊唐書·卷一百五·列傳第五十五》:宇文融,京兆萬年人,隋禮部尚書平昌公弼之玄孫也。祖節,貞觀中為尚書右丞,明習法令,以干局見稱。時江夏王道宗嘗以私事托於節,節遂奏之,太宗大悅,賜絹二百匹,仍勞之曰:「朕所以不置左右僕射者,正以卿在省耳。」永徽初,累遷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代于志寧為侍中。坐房遺愛事配流桂州而卒。父嶠,萊州長史。
  2. ^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五十九》:宇文融,京兆萬年人,隋平昌公弼裔孫。祖節,明法令,貞觀中,為尚書右丞,謹干自將。江夏王道宗以事請節,節以聞,太宗喜,賚絹二百,勞之曰:「朕比不置左右僕射,正以公在省耳。」永徽初,遷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代于志寧為侍中。坐房遺愛友善,貶桂州,卒。
  3. ^ 《資治通鑑》213卷開元十七年十月條
  4. ^ 《舊唐書·卷八十八·列傳第三十八》:御史中丞宇文融,即恆之姑子也,嘗密薦恆有經濟之才,請以己之官秩回授,乃擢拜殿中侍御史。

參考書目

  • 《新唐書·宇文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