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聯奎(1870年—1951年7月20日)字聚五(又作菊塢),晚號菊叟。祖籍雲南,生於陝西省長安縣宋家花園(今屬西安市雁塔區)。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宋聯奎早年在長安縣以及甘肅皋蘭蘭州等地學習。光緒十一年(1885年)回到陝西。次年春,應童子試入縣學,不久赴蘭州省親。光緒十三年(1887年)再次返回陝西。光緒十五年(1889年)參加鄉試舉人。光緒十六年(1890年)入西安關中書院。同年,跟隨父親到甘肅蘭州,此後先後任教於江西會館靖遠縣敷文書院。[1]

光緒二十年(1894年),宋聯奎在北京參加恩科會試,但未中。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甘軍董福祥部,任文案,兼理奏牘事務。因為平息河湟事變有功,升任直隸州知州加四品銜,分發四川候補。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起,先後任職於富廠自流井)鹽務局、江巴鹽務局、井研票厘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當地的官員準備以「拳匪」的罪名將幾個「吃大戶」的饑民處決,以便應付外國人懲辦義和團的要求。宋聯奎調閱案卷後稱:「寧忤上官,斷不能殺人以媚洋人。」[1]

同年,宋聯奎給四川總督岑春煊致信,陳述治理四川的意見,受到岑春煊賞識,岑春煊遂任命他擔任忠州知州。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四川資州知州,任內籌建資州中學堂和半日學堂,並且捐廉俸購買並種植兩所桑園,每年產桑苗二十萬株,所產桑苗發給農民進行種植。他還將州署按例應得白銀一千兩捐獻出來辦學,用以添建初級師範學堂。此外,他整頓了警察戶吏,蠲免了民眾應納的地丁平余銀一千兩。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宋聯奎轉署敘州府知府,後又署寧遠府知府。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為辦理轄區內少數民族事務而同四川總督趙爾巽發生分歧,遂藉口母親生病需要照顧而辭職。到達成都後,他被任命為資州府知府,不久辭職,宣統二年(1910年)夏回到西安。同年秋,被任命為雲南楚雄府知府,奏稱雲南為其祖籍,請求迴避,但未能獲得批准,只好赴任。宣統三年(1911年)初,經成都赴雲南,調署永昌府知府,旋即護理迤西道兵備,不久正式署理該職,併兼任騰越關監督,還負責西防營務處之事。在雲南任職期間,他曾經交涉片馬地區劃界、國際修路事宜等,主張「遇事主張堅決,而出之以委婉和平」。[1]

1911年10月27日,雲南新軍舉行起義,宋聯奎到山區躲避,受到村民保護,後來被護送到緬甸新街(八莫),經過華僑李遐養林振宗等人協助,經檳榔嶼新加坡香港九龍到達上海。1912年5月,他應陝西都督張鳳翽邀請,回到陝西西安,任陝西都督府顧問。1913年冬,他被代理陝西民政長高增爵薦為陝中道觀察使。1914年1月,由北京政府任命護理陝西民政長,他雖然極力託辭但終未獲准。同年3月,改署理陝西民政長。同年5月,各省民政長改稱巡按使,他遂改任陝西巡按使,任職至7月中旬。期間,白朗軍進入陝西,陝西都督張鳳翽和宋聯奎奉命鎮壓。同年6月,袁世凱以剿白朗為名,調京畿軍政執法處處長陸建章署理陝西都督,宋聯奎雖極力反對但最終未能阻止,乃辭職。[1]

1915年4月,宋聯奎被北京政府任命為督辦雲南東川銅礦及全省金礦事務。同年8月,籌安會成立,宣傳袁世凱稱帝,宋聯奎反對,遂以妻子逝世為名,告假回到陝西。同年12月,雲南護國軍討伐袁世凱,宋聯奎乃留居西安。1918年,到北京任總統府諮議。1919年春,參加南北議和的南北代表派國會議員張瑞璣來到陝西,為陝西靖國軍與陝西督軍陳樹藩劃界停戰。靖國軍對張瑞璣偏袒陳樹藩十分不滿,宋聯奎奉命回到陝西進行調解。此後至1923年,一度短暫作為特派勘察禁菸大員赴陝西,此外均在北京閒居,和宋伯魯高增爵等人寫詩酬答。1923年秋,到西安居住。[1]

1929年陝西發生重大旱災,宋聯奎每天均給災民舍飯。楊虎城邵力子熊斌祝紹周等先後任陝西省政府主席時,宋聯奎均獲聘為陝西省政府顧問。1934年,他任陝西通志館館長,主持編纂《續修陝西通志稿》,並主編《關中叢書》。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他和王典章等社會名流被各界推舉赴南京,促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

抗日戰爭前期,宋聯奎在西安的住所宋家花園常常是抗日民主人士聚會之所。周恩來李根源朱德等人均曾為座上賓。宋聯奎同李宗仁朱慶瀾林伯渠伍雲甫等人往來頻繁。1938年11月18日,日軍開始轟炸西安,陝西省政府為此疏散西安人口,宋聯奎乃攜家遷居城固。翌年5月,被舉為陝西省臨時參議會議長,他雖然推辭以年歲大,但未獲批准,遂就任。[1]

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冬,宋聯奎率全家遷居西安。他對中國國民黨的專制統治非常不滿,直言國民黨的統治比晚清還要腐敗,言論刊於《秦風·工商日報聯合版》上。[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聯奎出任陝西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常務委員、西安市郊區土改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

1951年7月20日,宋聯奎逝世於西安。[1]

著作

  • 編纂《續修陝西通志稿》、咸寧縣續志、長安縣續志
  • 主編《關中叢書》
  • 《蘇庵雜誌》
  • 《蘇庵公牘存略》
  • 《城南草堂文稿》
  • 《城南草堂詩稿》[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