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謝司馬帖》,為王羲之在中晚年所書寫。紙本墨跡,5行,50字。現存應為唐代雙勾填摹本,藏於天津博物館,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細。筆鋒轉折分明,書風遒勁腴潤,沉著流動。墨色斑斕,筆意神采超逸,書風從容豐腴。有烏絲欄。

古書畫鑑定專家張珩徐邦達鑑定現存此帖為唐代勾填本,卷後有董其昌婁堅的題跋,王時敏南宋紹興內府等收藏印章。

收刻於《淳化閣帖》卷七、《大觀帖》卷七、《澄清堂帖》、《二王帖》、《寶賢堂集古法帖》、《玉煙堂帖》、《鄰蘇園帖》。

寒切帖內容

對應原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具。羲之報。

董其昌跋文:「右軍真跡世不多見,唯吾鄉陸文裕公家《月半帖》、吳門王文恪家《此事帖》與此而三耳。所謂山陰衣缽,非具眼者,不可與傳也。」

婁堅跋文:此右軍《廿七帖》為長洲韓宗伯收藏,去年春始獲見之。今又從辰玉內翰索觀,尋繹再三,往往得其異趣,真所謂從容中道者。米元章云:『世人以努張為筋骨,不知不努張自有筋骨焉。』余幸得再睹神物,益信此語之妙解。」

歷代珍藏

《寒切帖》首行的右下角,有「僧權」押字。帖尾有:「紹興」朱文印,「高陽李霨」收藏印,「內府秘畫之印」朱文印各一方。連接隔水上有:「王氏元馭」朱文印,「錫爵」白文印,「王衡」白文印,「王辰玉氏」白文印,「王時敏印」白文印,「遜之」朱文印各一方。次行有「坦園」、「李霨私印」白文印各一方,騎縫並有朱文印。從隔水(其綾裱是宋代所制)上所鈐有的各家收藏章中,可以看出法帖的收藏曆程。南宋時收藏於紹興內府,明代時為長洲韓宗伯(世能)、相國文肅公王錫爵(元馭)、萬曆進士王衡(辰玉)收藏,後轉為清初畫家王時敏祖孫三代所藏,之後又輾轉歸清代順治進士李霨(坦園)等收藏。

《寒切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劉光啟發現後,為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收藏。2004年12月20日,由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與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合併而成的天津博物館落成開放,《寒切帖》成為天津博物館所藏書法文物之一。

軼事

《寒切帖》被劉光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位於天津市河西區太湖路的一個廢品收購站所發現。收購站的熔爐前有一捆紙引起劉光啟的注意,紙又黃又脆,好奇心讓他將這捆紙打開,從落款而認定出這是王羲之的《寒切帖》。「這張帖子當年差點在廢品收購站的熔爐里化為紙漿。」劉光啟回憶起來仍感心有餘悸。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