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獵犬號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4年6月16日) |
HMS小獵犬號(HMS Beagle,或譯貝格爾號,Beagle就是知名的米格魯獵兔犬)是一艘屬於英國皇家海軍的雙桅橫帆船。於1820年5月11日下水啟航。第二次出航時,查爾斯·達爾文登上此艦擔任隨船博物學家。
小獵犬號 | |
---|---|
概觀 | |
擁有國 | (UK) |
下訂 | – |
動工 | – |
下水 | 1820年5月11日 |
服役 | 1820年 |
結局 | 已賣出,並於1870年毀壞 |
除籍 | 1845年轉為岸防用 |
格言 | – |
技術數據 | |
排水量 | 約235噸 |
全長 | 27.5公尺 |
全寬 | 7.5公尺 |
吃水 | 3.8公尺 |
動力 | 帆船 |
最高速度 | – |
續航距離 | – |
乘員 | 作戰時為120人,第二次航行時65人,外加9位臨時雇員 |
英國皇家海軍小獵犬號的第二次航行以搭載最近畢業的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環遊世界而聞名。在調查工作進行期間,達爾文在岸上旅行並研究了地質學、自然歷史和民族學。他因出版日記而聲名鵲起,最著名的是《小獵犬號航海記》,他的發現在他關於進化和自然選擇的科學理論的形成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
設計結構
切羅基級10門雙桅雙桅帆船由亨利·皮克爵士於1807年設計,最終建造了100多艘。小獵犬號和杖魚號的施工圖於1817年2月16日發布給伍爾維奇船塢,並在1817年7月16日用彩色墨水進行了修改,修改後增加了舷牆的高度(船的側面延伸到上甲板之上),從船首的6英寸(15厘米)到船尾的4英寸(10厘米)不等。小獵犬號的龍骨於1818年6月鋪設,建造成本為7,803英鎊,該船於1820年5月11日下水。[2]:22 24,36 據報道,該船的第一項任務是參加英國國王喬治四世的加冕慶典;[2]約翰·洛特·斯托克斯(John Lort Stokes)在1846年的《日報》(Journal)中說,這艘船被帶上泰晤士河,穿過舊倫敦橋,向加冕禮致敬,是第一個在橋上游漂浮的戰爭之人。[3]:3
第一次旅程
普林格爾·斯托克斯船長於1825年9月7日被任命為小獵犬號船長,該船被分配給水文局的測量部門。1825年9月27日,小獵犬號停靠在伍爾維奇,準備進行維修和裝備,以執行新任務。她的火炮從十門減到六門,並增加了後桅以提高她的操控性,從而將她從雙桅帆船變成了巴克船(或三桅帆船)。[2]:33,36-37
1826年5月22日,小獵犬號在斯托克斯船長的指揮下從普利茅斯啟航,開始了她的第一次航行。該任務是在指揮官兼測量員澳大利亞船長菲利普·帕克·金的全面指揮下,陪同更大的探險號(380噸)對巴塔哥尼亞和火地島進行水文測量。[4]
1827年3月3日,在芭芭拉海峽,小獵犬號遇到了一艘載有薩克森科堡親王號海豹捕獵艦倖存者的船,該船於1826年12月16日在科伯恩海峽沉沒。斯托克斯派出兩艘汽艇營救駐紮在那裡的其他倖存者。[5]
面對火地島荒涼水域調查中更困難的部分,斯托克斯船長陷入了深深的沮喪。在麥哲倫海峽的饑荒港,他把自己鎖在船艙里14天,然後在過度興奮中並提到準備下一次巡航後,於1828年8月2日開槍自殺未果。在經歷了四天的譫妄後,斯托克斯略有康復,但隨後他的傷情惡化,於1828年8月12日去世。[6]帕克·金上尉隨後用小獵犬號中尉威廉·喬治·斯奎林中尉接替斯托克斯擔任指揮官,兩艘船都駛向蒙得維的亞。10月13日,金駕駛探險號前往里約熱內盧進行改裝和補給。在這項工作中,南美編隊總司令、海軍少將羅伯特·奧特韋爵士登上恆河號,宣布他決定將小獵犬號也帶到蒙得維的亞進行維修,並打算取代天環號。小獵犬號抵達後,奧特韋將該艦交由他的助手、旗艦中尉羅伯特·菲茨羅伊指揮。
23歲的貴族菲茨羅伊被證明是一位能幹的指揮官和一絲不苟的測量員。在一次事件中,一群火地島人偷走了一艘船,菲茨羅伊將他們的家人作為人質帶上船。最終,他抓住了兩個男人,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給他起名叫傑米·巴頓,當小獵犬號於1830年10月14日返回英國時,這四個土生土長的火地島人被帶回了英國。在英國短暫停留期間,四個人中最有希望的波特·梅墨里(船之記憶)死於天花。[7]
第一次航行的航海日誌由菲茨羅伊船長親筆書寫,由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蒂格雷的海軍博物館(阿根廷海軍管理)在蘇富比拍賣會上獲得,現在保存在那裡。[9]
第二次旅程
菲茨羅伊有理由希望南美洲調查會在他的指揮下繼續進行,但當海軍大臣似乎放棄了這一計劃時,他做出了其他安排,讓火地島人返回。一位好心的叔叔聽說了這件事,聯繫了海軍部。不久之後,菲茨羅伊聽說他將被任命為雄雞號的指揮官前往火地島,但由於她的狀況不佳,小獵犬號被取代進行這次航行。1831年6月27日,菲茨羅伊再次被任命為指揮官,1831年7月4日,小獵犬號在他的指揮下服役,中尉為約翰·克萊門茨·威克姆和巴塞洛繆·詹姆斯·蘇利萬。[10]:13-17
小獵犬號立即被帶到德文波特碼頭進行大規模重建和改裝。由於她需要一個新的甲板,菲茨羅伊號將上層甲板大幅升高,向後升高了8英寸(200毫米),向前升高了12英寸(300毫米)。切羅基級船隻被譽為「棺材」級雙桅帆船,操作不當,容易沉沒。除了增加下面的淨空高度外,升高的甲板還通過減少上甲板頂部可能積聚的水量,使小獵犬號在惡劣天氣下不易受到頂部重量和可能傾覆的影響,這些水量被船舷困住。船體上增加的額外護套使其載重增加了約7噸,排水量可能增加了15噸。[10]:17-18
這艘船是最早安裝威廉·斯諾·哈里斯發明的避雷針的船隻之一。菲茨羅伊在安裝過程中不遺餘力,其中包括22個航海鍾,[10]:17-18[1]和五個彎管流體壓力計,這是一種無汞氣壓計,由亞歷山大·阿迪獲得專利,菲茨羅伊認為它能提供海軍部要求的準確讀數。[11]為了減少對導航儀器的磁干擾,菲茨羅伊提議用銅炮代替鐵炮,但海軍部拒絕了這一請求。(1832年4月,當這艘船抵達里約熱內盧時,他用自己的資金進行了更換:這艘船現在在前桅的轉盤上有一個「六磅重的船用卡拉膠」,主桅前有兩門六磅重銅炮,主桅後還有四門銅炮;其中兩門重九磅,另外兩門重六磅。)[2]:24,35[10]:82
菲茨羅伊在第一次航行中發現需要地質專家的建議,並決定如果在類似的探險中,他將「努力安排一個有資格檢查陸地的人;而軍官和我自己將負責水文。」那個時代的指揮可能涉及壓力和孤獨,正如斯托克斯船長的自殺所表明的那樣,菲茨羅伊自己的叔叔卡斯爾雷子爵在過度勞累的壓力下自殺了。[12]他試圖讓一個朋友陪伴他但失敗了,他要求他的朋友兼上級弗朗西斯·博福特上尉尋找一位紳士博物學家作為自籌資金的乘客,在航行中陪伴他。一系列的詢問促使查爾斯·達爾文加入了這次航行,他是一位正在成為農村牧師的年輕紳士。菲茨羅伊受到拉瓦特面相學的影響,達爾文在他的自傳中回憶說,他幾乎「因為我的鼻子形狀而被拒絕!他是拉瓦特的忠實信徒,他相信他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輪廓來判斷他的性格;他懷疑有我鼻子的人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和決心進行這次航行。」[13]
小獵犬號原定於1831年10月24日出發,但由於準備工作的延誤,出發被推遲到12月。12月10日,她從德文波特出發,開始了一次突破性的科學探險。由於天氣惡劣,她的第一站就在前方幾英里處,普利茅斯海峽西側的巴恩普爾。小獵犬號於12月27日從巴恩普爾離開錨地,經過附近的普利茅斯。在南美洲完成廣泛調查後,她於1836年2月6日經紐西蘭、雪梨、霍巴特返回英國康沃爾郡法爾茅斯。[10]:638
達爾文記錄了他的經歷,並將其與科學筆記中的細節相結合,於1839年出版了《日記與評論》一書,作為探險官方記錄的第三卷。這本遊記和科學雜誌廣受歡迎,並多次重印,有各種標題和修訂後的第二版,被稱為《小獵犬號航海記》。[14]:2-3,24
第三次旅程
在第二次航行返回後的六個月里,進行了一些小修,小獵犬號被委託在指揮官約翰·克萊門茨·威克姆的指揮下調查澳大利亞海岸的大部分地區,指揮官約翰·克萊門斯·威克姆曾是第二次航行的中尉,助理測量員約翰·洛特·斯托克斯中尉曾是小獵犬號第一次航行的海軍軍官候補生,然後是第二次航行的大副和助理測量員(與普林格·斯托克斯沒有關係)。他們於1837年6月9日離開伍爾維奇,由拳擊手號蒸汽輪拖曳,到達普利茅斯後,在當月剩餘的時間裡調整了儀器。[3]1837年7月5日上午,他們從普利茅斯海峽出發,向南航行,在特內里費島、巴伊亞和開普敦停留觀察。[3]
他們於1837年11月15日抵達天鵝河(今西澳大利亞州珀斯)。[3]他們的調查從天鵝河和西澳大利亞州菲茨羅伊河之間的西海岸開始,然後調查了大陸東南角巴斯海峽的兩岸。為了協助小獵犬號在巴斯海峽的測量行動,范地的殖民地接應船萬西塔特號由范迪門斯地副總督約翰·富蘭克林爵士借用,由大副查爾斯·科丁頓·福賽斯指揮,並由該船的另一位同伴帕斯科協助。1839年5月,兩船向北航行,勘測帝汶島對面的阿拉弗拉海海岸。當威克姆生病辭職時,指揮官於1841年3月由約翰·洛特·斯托克斯中尉接管,他繼續進行調查。第三次航行於1843年完成。
對卡奔塔利亞灣的勘探揭示了兩條主要河流,阿爾伯特河和弗林德斯河。[15]
海岸周圍的許多地方都是由威克姆命名的,後來斯托克斯成為船長時也進行了命名,通常是為了紀念知名人士或船員。1839年10月9日,威克姆將斯托克斯首次發現的港口命名為達爾文港,以紀念他們的前船員查爾斯·達爾文。在那裡發現了一種新的細粒砂岩,這讓他們想起了他(以及他的「地質學」)。1869年,那裡的一個定居點成為帕默斯頓鎮,1911年更名為達爾文(不要與達爾文附近的今天的帕默斯頓市混淆)。[16]
在這次調查中,小獵犬灣以該船命名。[17]
本次航行中,班傑明·比諾埃首次在澳大利亞北海岸收集了本生煙(Nicotiana Benthamiana),用於科學研究,本生煙是一種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用作生產重組DNA的菸草。[18]
最後歲月
1845年,小獵犬號被改裝為一艘靜態的海岸警衛隊觀察船,就像駐紮在全國各地河流和港口的許多類似觀察船一樣。她被移交給英國海關總署,以控制泰晤士河口北岸以外埃塞克斯海岸通航水道的走私活動。她停泊在羅奇河的河中,羅奇河是克勞奇河和羅奇河潮汐河系統的一部分,該系統位於克勞奇河畔伯納姆以南和以西,是一個龐大的水道和沼澤迷宮的一部分。這片廣闊的海域擁有243公里(151英里)的潮汐海岸線,是埃塞克斯565公里(351英里)海岸線的一部分,是英國最大的海岸線。
1851年,養殖和捕撈「Walflete」或「Walfleet」歐洲牡蠣的牡蠣公司和貿易商請求將海關觀察船WV-7(前小獵犬號)移走,因為它阻礙了河流及其牡蠣床。在1851年5月25日的海軍名單中,它顯示她在帕格萊瑟姆更名為「W.V.No.7」。1870年,她被賣給「默里先生和教練」進行拆解。
殘骸可能留存的地點
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羅伯特·普雷斯科特領導的一個小組於2000年開始進行調查,發現文件證實「W.V.7」就是小獵犬號,並注意到1847年水文測量圖上羅奇河中游(帕格勒姆河段)顯示的一艘與她的體型相匹配的船。後來的一張圖表顯示,在東端碼頭附近和水邊農場附近的帕格勒姆河段北岸附近有一個凹痕。這可能是W.V.7-小獵犬號的碼頭。現場調查發現,在船屋以西約150米(490英尺)的潮汐河岸上,有一片約15英尺(4.6米)深的沼澤地。這一發現與海圖位置相吻合,在同一地區發現了許多正確時期的陶器碎片。[19]
2003年11月的調查顯示,碼頭內有大量材料的殘骸,可能是船本身的一部分。[20]挖掘出一個1841年樣式的舊錨。還發現,1871年的人口普查記錄了一座名為威廉·默里和托馬斯·雷納的新農舍,這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他們是1870年購買這艘船的「默里先生和教練」。這座農舍在20世紀40年代被拆除,但附近的一個船庫採用了與小獵犬號使用的膝蓋木相匹配的木材。已知在鄰近村莊發現了另外兩個與從該船目前位置挖掘的錨類似的大型錨。據信這艘船上有四個錨。
他們的調查出現在英國廣播公司的一個電視節目中,該節目展示了每艘觀察船將如何容納七名來自其他地區的海岸警衛隊官員,以儘量減少與當地人的勾結。每個軍官都有大約三個房間來容納他的家人,形成了一個小社區。他們將使用小船攔截走私者,調查人員發現了一條[[堤路[],在退潮時可以穿過河岸的軟泥。顯然,下一個海岸警衛隊站是小獵犬號的姊妹船袋鼠號。
參見
相關文獻
- Voyage of the Beagle, Charles Darwin (including FitzRoy's commentary on refitting the Beagle from his account of the voyage), Penguin Books, London 1989 ISBN 0-14-043268-X
- Parker King, Philip, FitzRoy, Robert , 編, Narrative of the surveying voyages of His Majesty's Ships Adventure and Beagle between the years 1826 and 1836, describing their examination of the southern shores of South America, and the Beagle's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expedition, 1826-30, under the command of Captain P. Parker King, R.N., F.R.S. I, London: Henry Colburn, 1839 [200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5).
- FitzRoy, Robert, Narrative of the surveying voyages of His Majesty's Ships Adventure and Beagle between the years 1826 and 1836, describing their examination of the southern shores of South America, and the Beagle's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expedition, 1831-36, under the command of Captain Robert Fitz-Roy, R.N. II, London: Henry Colburn, 1839 [200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5).
- FitzRoy, Robert, Narrative of the surveying voyages of His Majesty's Ships Adventure and Beagle between the years 1826 and 1836, describing their examination of the southern shores of South America, and the Beagle's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 Appendix to Volume II, London: Henry Colburn, 1839 [200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5).
- Darwin, Charles, Narrative of the surveying voyages of His Majesty's Ships Adventure and Beagle between the years 1826 and 1836, describing their examination of the southern shores of South America, and the Beagle's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 Journal and remarks. 1832-1836. III, London: Henry Colburn, 1839 [200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5).
參考資料
- ^ 1.0 1.1 HMS 'Beagle' (1820–70). Royal Museums Greenwich. 201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1).
- ^ 2.0 2.1 2.2 2.3 Taylor, James. 1: The Origin & Design of HMS Beagle. Voyage of the Beagle: Darwin's Extraordinary Adventure in Fitzroy's Famous Survey Ship. Conway Publishing, Anova Books. 2008. ISBN 978-1-84486-066-1.
- ^ 3.0 3.1 3.2 3.3 Stokes, John Lort. Discoveries in Australia 1,2. London: T. and W. Boone. 1846.
- ^ Colonial Secretary Index, 1788–1825: King, John (1822) to King, R. State Records New South Wales (Government of NSW). 2006-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8).
King was born on Norfolk Island and left for England in 1796
- ^ Dictionary of Falklands Biography – Brisbane, Matthew (1797–1833). 2021-09-01.
- ^ Robin McKie. Man on a suicide mission. 2003-06-28.
- ^ Larry Douglas Smith. Fitzroy and the Fuegians: A Clash of Cultures. Anglican and Episcopal History. 1990-09, 59 (3): 386-403.
- ^ Herbert, Sandra. An 1830s View from Outside Switzerland: Charles Darwin on the "Beryl Blue" Glaciers of Tierra del Fuego. Eclogae Geologicae Helvetiae. 1999, 92: 339-346.
- ^ 2014年1月16日國家海軍博物館博物館館長巴勃羅·佩雷拉給肯尼斯·威爾斯的電子郵件
- ^ 10.0 10.1 10.2 10.3 10.4 FitzRoy, Robert. Narrative of the surveying voyages of His Majesty's Ships Adventure and Beagle between the years 1826 and 1836, describing their examination of the southern shores of South America, and the Beagle's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expedition, 1831–36, under the command of Captain Robert Fitz-Roy, R.N. 2. London: Henry Colburn. 1839.
- ^ Fontijn, Marco. The sympiesometer designed by Alexander Adie. The Horological Foundation. 2007-11-30.
- ^ Desmon, Adrian; Moore, James. Darwin. London: Michael Joseph, Penguin Group. 1991. ISBN 978-0-7181-3430-3.
- ^ Simon, Matt. Fantastically Wrong: The Silly Theory That Almost Kept Darwin From Going on His Famous Voyage. Wired. 2015-01.
- ^ Darwin, Charles. Voyage of the Beagle: Charles Darwin's Journal of researche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9. ISBN 978-0-14-043268-8.
- ^ The Exploring Ship Beagle. South Australian Register. 1843-07-26.
- ^ Darwin.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4-02-08.
- ^ Armstrong, Patrick H. All Things Darwin: A–I.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7: 564. ISBN 9780313334931.
Captain Wickham named the Beagle Gulf, and Port Darwin in what is now 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 ^ Patton, Janet. How Owensboro tobacco grew a possible miracle drug to treat Ebola. Lexington Herald Leader. 2015-11-12.
- ^ Grange, Jemery. Hunting the lost Beagle. BBC News. 2009-01-09.
- ^ 19th-century dock, built to accommodate the HMS Beagle designated a scheduled monument. HeritageDaily – Archaeology News. 2020-05-11.
外部連結
- Darwin Online - bibl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expeditions, and Darwin's Journal (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 Charles Darwin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list includes 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 John Lort Stokes, Discoveries in Australia, Volume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olume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igitised copies of the original logs of HMS Beagle, British Atmospheric Data Centre/The National Archives as part of the CORRAL project
- Robert FitzRoy, 1836, Sketch of the Surveying Voyages of his Majesty's Ships Adventure and Beagle, 1825-1836. Commanded by Captains P. P. King, P. Stokes, and R. Fitz-Roy, Royal Nav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6: 311-343
- Visit and Testimony of Captain Fitz-Roy
- HMS Beagle - Port Cit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sympiesometer of Alexander Adi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Journal of Syms Covington - Chapter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replica HMS Beagle projec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BC News - Darwin's Beagle ship 'fou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Observer - Evolution of radar points to HMS Beagle's resting pla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BC News - Plans to build HMS Beagle replica for 2009 Darwin bicentena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useo Nao Victoria - Oficial blog of the building process for the full size HMS Beagle replic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