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七和弦
屬七和弦一詞主要有兩個意思——功能意義上的屬七和弦和結構意義上的屬七和弦。
功能意義上的屬七和弦指的是在音階中的屬音上構成的七和弦,即五級七和弦(D7即V7)。
結構意義上的屬七和弦,又稱大小七和弦,是一組由根音、大三度音、純五度音和小七度音構成的和弦。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大三和弦(或曰「大調三和弦」)附加一個小七度音。在流行音樂的標記符號體系中,其標示方法是:在一個標示和弦根音的字母之後,上標數字「7」。[1] 它包含一個三全音。
從根音的音程 | |
---|---|
小七度 | |
純五度 | |
大三度 | |
根音 | |
調律 | |
20:25:30:36 |
屬七和弦一覽表
和弦標記 | 根音 | 大三度音 | 純五度音 | 小七度音 | 含有該屬七和弦的調 | 大調中的屬七和弦 | 和聲小調中的屬七和弦 |
---|---|---|---|---|---|---|---|
C7 | C | E | G | B♭ | F | ||
C♯7 | C♯ | E♯ (F) | G♯ | B | F♯ | ||
D♭7 | D♭ | F | A♭ | C♭ (B) | G♭ | ||
D7 | D | F♯ | A | C | G | ||
D♯7 | D♯ | F (G) | A♯ | C♯ | G♯ | ||
E♭7 | E♭ | G | B♭ | D♭ | A♭ | ||
E7 | E | G♯ | B | D | A | ||
F7 | F | A | C | E♭ | B♭ | ||
F♯7 | F♯ | A♯ | C♯ | E | B | ||
G♭7 | G♭ | B♭ | D♭ | F♭ (E) | C♭ | ||
G7 | G | B | D | F | C | ||
G♯7 | G♯ | B♯ (C) | D♯ | F♯ | C♯ | ||
A♭7 | A♭ | C | E♭ | G♭ | D♭ | ||
A7 | A | C♯ | E | G | D | ||
A♯7 | A♯ | C (D) | E♯ (F) | G♯ | D♯ | ||
B♭7 | B♭ | D | F | A♭ | E♭ | ||
B7 | B | D♯ | F♯ | A | E |
大小七和弦的解決
由於大小七和弦在結構上包含三全音和小七度兩個不協和音程,這使得它在功能和聲音樂中有著迫切地解決需求。
屬七和弦的解決
功能意義上的屬七和弦(D7即V7)是在屬音上構建的大小七和弦,這個和弦包含了音階中的屬音、導音、上主音以及下屬音。
導音有強烈的向上半音級進解決的傾導性,而下屬音作為屬七和弦的七音有著強烈的向下級進解決的傾倒性,所以屬七和弦最常見的解決方式是解決到主和弦上,形成 D7-T 或 D7-t 的和聲語彙。
屬七和弦也可以解決到主功能組的其他和弦上,例如在阻礙終止中,屬七和弦解決到六級和弦上,形成 D7-TSVI 或 D7-tsVI 的和聲語彙。
大小七和弦的等和弦的解決
降根音的減七和弦、降三音的減五六和弦、降五音的減三四和弦、降七音的減二和弦和升根音的小五六和弦在結構上都與大小七和弦等音,但他們在調性中的和聲功能以及他們的解決方式都與屬七和弦截然不同。
降三音的重屬導五六和弦(♭3DDVII ),俗稱德國增六和弦(Gr+6或Ger ),它的實際上是一個降三音的減五六和弦,但是其結構上與大小七和弦等音。降三音的重屬導五六和弦一般解決到終止四六和弦然後解決到屬和弦並解決到主和弦,形成 ♭3DDVII -K -D-T 的和聲語彙。降三音的重屬導五六和弦也可以直接解決到屬或屬七和弦,形成 ♭3DDVII -D 的和聲語彙,但在聲部寫作中一般會出現平行五度,這個平行五度被稱作莫扎特五度,是被允許使用的。如果想避免這個平行五度,也可以先讓降三音的重屬導五六和弦解決到降五音的重屬三四和弦(即法國增六和弦)然後再解決到屬和弦,最後解決到主和弦,形成 ♭3DDVII -♭5DD -D-T的和聲語彙。
C調中的各種大小七和弦的或大小七和弦的等和弦列表
斯波索賓標記 | 羅馬數字分析法 | C大調中的音 | c小調中的音 |
---|---|---|---|
♭3DVII | vii° | ||
DD7 | V7/V | ||
dVII₇→(s) | VII7/iv | ||
♭5DVII | vii° | ||
♯1SII | ii♯6 5 |
||
♭3DVII →(S) | vii°/IV | ||
D7 | V7 | ||
♭3DDVII | Ger+6 | ||
♭5DVII →(s) | vii°/iv | ||
dVII₇ | ♭VII7 | ||
♭5dDVII | vii°/v |
參見
注釋
資料來源
- ^ 本華德與沙克爾(Benward & Saker)(2003年)。《音樂:理論與實踐》(Music: In Theory and Practice), Vol. I, p.77.第七版. ISBN 978-0-07-294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