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塔瓦克交流道
立交桥
巴林塔瓦克交流道(英語:Balintawak Interchange),或稱巴林塔瓦克苜蓿葉型交流道(Balintawak Cloverleaf),為菲律賓馬尼拉都會區奎松市境內的交流道,屬於雙層苜蓿葉型交流道,藉由此交流道可連接桑托斯大道與北呂宋快速道路等地。此交流道於1968年完工,與北呂宋快速道路奎松市-布拉干省吉金托路段同時通車,也是菲律賓建設開發公司(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f the Philippines,CDCP,今菲律賓國家建設公司)最初的建設計畫之一[1]。
巴林塔瓦克交流道 | |
---|---|
別名 | 巴林塔瓦克苜蓿葉型交流道 |
所在地 | 菲律賓馬尼拉都會區奎松市 |
地理座標 | 14°39′26.6″N 121°0′0.7″E / 14.657389°N 121.000194°E |
途經道路 | 桑托斯大道 北呂宋快速道路 滂尼發秀大道 |
建設單位 | 菲律賓國家建設公司 |
維護單位 | 公共工程暨公路部 馬尼拉北收費公路公司 |
構造 | |
型式 | 雙層苜蓿葉型交流道 |
歷史 | |
建造日期 | 1966年 |
通車日期 | 1968年 |
歷史
1960年代,由於馬尼拉及其周邊地區之車輛過度飽和,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因而加速推動此交流道之興建。1966年6月25日,時任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下令公共工程暨公路部承辦一些道路工程計畫,並且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所獲得的賠償金做為其建設經費,其中包含在桑托斯大道沿線興建多座重要交流道等[2]。而這個命令將促使交流道之興建,並且取代桑托斯大道、滂尼發秀大道與季里諾公路(今屬北呂宋快速道路)之間原有的圓環,而位於桑托斯大道與南呂宋快速道路之間的麥哲倫交流道於1975年開放通車。後來在巴林塔瓦克交流道內興建安德烈·滂尼發秀紀念碑,2009年進行整修工程,整修費用為1,300萬披索[3]。
問題
巴林塔瓦克交流道四周常有淹水的問題,2014年列為馬尼拉都會區二十二大易淹公路之一[4]。為減輕此交流道之淹水問題,馬尼拉北收費公路公司在2015年花費近7,000萬披索來改善此交流道之排水系統[5]。不僅淹水問題,《菲律賓星報》專欄作家西托·貝爾特朗(Cito Beltran)也批評此交流道充斥著以權謀私的警察以及竊賊等[6]。
參考資料
- ^ PNCC PROJECTS. 菲律賓國家建設公司. [2016-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Official Week in Review: June 16 — June 30, 1966.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Philippines. 1966-08-01 [2017-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 ^ Bonifacio Shrine improvements worth P13 M -- Belmonte. Philippines News Agency. 2009-11-30 [2016-07-14].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6-09-10) –透過HighBeam.
- ^ Brizuela, Maricar B. Beware of 22 most flood-prone streets. 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Inc.). 2014-07-09 [2016-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 ^ MNTC undertakes P119-M NLEX drainage program. 菲律賓星報 (PhilStar Daily, Inc.). 2015-05-18 [2016-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5).
- ^ Beltran, Cito. The cloverleaf of sinners. 菲律賓星報 (PhilStar Daily, Inc.). 2008-11-03 [2016-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