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共和國
巴登共和國(德語:Republik Baden)是德國威瑪共和國時期的一個邦,成立於1918年。其領土從原德意志帝國巴登大公國繼承下來。在納粹黨執政時期,巴登共和國實質上並不存在任何權力。歷經二戰後德國行政區整合,巴登領土成為了巴登-符騰堡邦的西部。
巴登共和國 Republik Baden | |||||||||||
---|---|---|---|---|---|---|---|---|---|---|---|
德國的自由邦 | |||||||||||
1918年—1945年 | |||||||||||
區歌 | |||||||||||
巴登人民之歌 (Badnerlied) | |||||||||||
國家 | 德國 | ||||||||||
首府 | 卡爾斯魯爾 | ||||||||||
面積 | |||||||||||
• 1925年[1] | 15,070平方公里(5,820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1925年[1] | 2312462 | ||||||||||
政府 | |||||||||||
• 類型 | 共和國 | ||||||||||
總統 | |||||||||||
• 1918–1920 | Anton Geiß (首) | ||||||||||
• 1933–1945 | Walter Köhler (末) | ||||||||||
國家代理官 | |||||||||||
• 1933–1945 | 羅伯特·瓦格納 | ||||||||||
歷史時期 | 戰間期 · 二戰 | ||||||||||
• 成立 | 1918年11月14日 | ||||||||||
• 制定憲法 | 1919年4月13日 | ||||||||||
• 事實上廢除 | 1933年3月11日 | ||||||||||
• 法理上廢除 | 1945年 | ||||||||||
| |||||||||||
今屬於 | 德國 |
歷史
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意志帝國即將分離崩析。由於擔心被愈演愈烈的革命勢頭所影響,巴登總理辦公廳(Staatsministerium,巴登政府)承諾對選舉法進行改革,從而保留住即將結束的大公爵君主制。1918年11月2日,選舉法改革按照預定日期開始。在11月8日,拉爾和奧芬堡建立起了士兵委員會。第二天,曼海姆和首都卡爾斯魯爾也出現了工人和士兵委員會。巴登總理辦公廳停止工作。卡爾斯魯爾和曼海姆隨後建立了福利委員會,該機構獨立於現存的市政管理當局、市議會和黨派之外。11月10日,在黨派代表之外,卡爾斯魯爾的福利委員會和工人士兵委員會聯合其他一些革命委員會組建了臨時政府,並接管了政權。11月11日,通過巴登工人士兵委員會聯合會的確認,它自身建設成為了國家議會。
弗里德里希二世大公作為巴登國家元首,在11月13日宣布暫時放棄政府管理。臨時政府於11月14日宣布「巴登自由人民共和國」建立,並宣布國家議會選舉定於1919年1月5日[2]。在11月22日弗里德里希二世主動遜位讓出權力,原政府職能停止。比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早了一周。為了致敬,新國會授予其巴登侯爵(Markgrafschaft Baden)的頭銜。
共和
1919年1月12日巴登國會組建時,德國中央黨作為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崛起,超過中左翼的德國社會民主黨成為了巴登最強黨。兩黨為主體結成的威瑪聯合(Weimarer Koalition)獲得了高達91.5%的選票。同年4月1日,巴登議會(Landtag)讓獲勝的威瑪聯合選派成員組建政府。直至1933年,巴登共和國由德國中央黨執政次數為多。1919年3月21日,巴登國會一致通過新的巴登憲法,並在4月13日獲得巴登全民公投通過。
納粹治下
1933年,納粹黨上台執政。同原威瑪共和時期的各邦國一樣,巴登共和國實際上在一體化運動進程中被廢除。成為了帝國的一個行政區。原民選總統也改為被黨指定。而羅伯特·海因里希·瓦格納(Robert Heinrich Wagner)作為巴登大區(納粹黨組織次級單位)領導和亞爾薩斯-洛林帝國總督,將實權緊握手中。在1940-1944年,巴登這一大區被更名為「巴登-亞爾薩斯」大區,轄域向西推進直至包括了全部亞爾薩斯。
戰後
二戰結束後,同盟國對原德國領土進行軍事占領。法國和美國分別占領巴登共和國南部和北部。美國精心地將卡爾斯魯爾-慕尼黑高速公路划進美國占領區,而由於這占領區的重新劃分,也將原巴登領土南北分割成為巴登和符騰堡-巴登兩個政治實體[3]。1949年,這兩地區一併參與組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為聯邦州。1952年聯邦德國行政調整,西南地區的巴登兩州同符騰堡-霍亨索倫三州合併成為巴登-符騰堡邦,直至今日。
行政
巴登共和國自1924年起,分為四個國家委員區,康士坦茲、弗萊堡、卡爾斯魯爾和曼海姆,以及11個縣(Kreis)和53個行政區(Amtsbezirk)。這些區縣又分為1536個鄉鎮。[4]
政治
領導人
姓名 | 就職 | 離職 | 黨派 | |
---|---|---|---|---|
總統 | ||||
1 | 安東·蓋斯 | 1918年11月10日 | 1920年8月14日 | 社民黨 |
2 | 古斯塔夫·特倫克 | 1920年8月14日 | 1921年11月23日 | 中央黨 |
3 | 赫爾曼·胡梅爾 | 1921年11月23日 | 1922年11月23日 | 民主黨 |
4 | 亞當·雷米萊 | 1922年11月23日 | 1923年11月23日 | 社民黨 |
5 | 海因里希·科勒 | 1923年11月23日 | 1924年11月23日 | 中央黨 |
6 | 維利·黑爾帕赫 | 1924年11月23日 | 1925年11月23日 | 民主黨 |
- | 古斯塔夫·特倫克 | 1925年11月23日 | 1926年11月23日 | 中央黨 |
- | 海因里希·科勒 | 1926年11月23日 | 1927年2月3日 | 中央黨 |
- | 古斯塔夫·特倫克 | 1927年2月3日 | 1928年11月23日 | 中央黨 |
- | 亞當·雷米萊 | 1927年11月23日 | 1928年11月23日 | 社民黨 |
7 | 約瑟夫·施米特 | 1928年11月23日 | 1930年11月20日 | 中央黨 |
8 | 弗朗茨·約瑟夫·維特曼 | 1928年11月20日 | 1931年9月10日 | 中央黨 |
- | 約瑟夫·施米特 | 1931年9月10日 | 1933年3月11日 | 中央黨 |
帝國總督兼(納粹黨)大區領導 | ||||
羅伯特·海因里希·瓦格納 | 1933年3月11日 | 1945年4月 | 納粹黨 | |
指派的部長主席 | ||||
瓦爾特·科勒 | 1933年5月8日 | 1945年4月 | 納粹黨 |
國會
1919年1月12日,巴登國會選舉時,德國中央黨是國會最大黨。組建威瑪聯合後,中央黨同社民黨一同取得了91.5%的選票。1919年3月21日,巴登國會一致通過新的巴登憲法。4月13日,這部憲法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次通過全民公投中多數派投票贊成的憲法。這也是威瑪共和國各邦國中唯一的一個通過公投通過的憲法[5]。1919年4月,國會同意威瑪聯合黨派組建政府。
歷任國會
年份 | 中央黨 | 社民黨 | 民主黨 | 基督教 人民黨 |
國家人民黨 | 巴登土地 聯合會 |
人民黨 | 共產黨 | 獨立社民黨 | 巴登中產 經濟聯盟 |
納粹黨 | 德國中產 帝國黨 |
基督教社會人民服務 | 農民黨 |
1919 | 36.6 % (39) | 32.1 % (36) | 22.8 % (25) | 7.0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1921 | 37.9 % (34) | 22.7 % (20) | 8.5 % (7) | 8.5 % (7) | 8.3 % (7) | 6.0 % (5) | 3.9 % (3) | 3.0 % (2) | 1.3 % (1) | - | - | - | - | |
1925 | 36.8 % (28) | 20.9 % (16) | 8.7 % (6) | - | 12.2 % (9) | 9.2 % (7) | 6.2 % (4) | - | 3.0 % (2) | - | - | - | - | |
1929 | 36.7 % (34) | 20.1 % (18) | 6.7 % (6) | 3.7 % (3) | - | 8.0 % (7) | 5.9 % (5) | - | - | 7.0 % (6) | 3.8 % (3) | 3.8 % (3) | 3.0 % (3) |
參考資料
- ^ Beckmanns Welt-Lexikon und Welt-Atlas. Leipzig / Vienna: Verlagsanstalt Otto Beckmann. 1931.
- ^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Baden. Verfassungen der Welt. [2007-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5) (德語).
- ^ Allied Control Council Proclamation No.2. 1945-09-19 [2015-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德語).
- ^ Der Freistaat Baden im Überblick. Wahlen in der Weimarer Republik. [2007-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2) (德語).
- ^ Baden: Ereignisse 1918-1933. Wahlen in der Weimarer Republik. [2007-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2)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