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加尼耶

托尼·加尼耶(法語:Tony Garnier;1869年8月13日—1948年1月19日)是法國建築師和都市計畫師,活躍於里昂。被認為是20世紀法國建築先驅。

托尼·加尼耶
Tony Garnier
肖像
出生(1869-08-12)1869年8月12日
 法國里昂
逝世1948年1月19日(1948歲—01—19)(78歲)
 法國羅克福爾-拉貝杜勒
國籍法國
母校里昂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英語École nationale des beaux-arts de Lyon國立高等美術學院
職業建築師
獎項羅馬大獎
建築熱爾蘭球場
項目城市規劃

簡歷

托尼於1869年8月13日生於法國第二大城市裡昂的克魯瓦-魯斯(Croix Rousse)區,該區以絲織業聞名[1]。他的父親皮埃爾(Pierre)是絲織設計師,母親安妮(Anne)是一位絲織師的女兒。

1883-86年,14歲的托尼在里昂的馬蒂尼埃技術學院(École Technique de la Martinière in Lyon)學習繪畫[2]。1886-89年在里昂國立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des beaux-arts de Lyon)、1890-99年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學習建築,他從20歲進入校門一直呆到30歲。因為國立高等美院限定必須10年內畢業,托尼才畢業離開學校,期間他在學校各類比賽頻頻獲獎[1]

1899年,他設計的一家國家銀行獲得羅馬獎(Prix de Rome)[2]。他因此得以羅馬的美第奇別墅(Villa Medici)居住了4-5年,直到1904年搬回里昂。在1902年前後,他在杜斯科洛城的改建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這時的杜斯科洛城有幾萬根柱子[1]

在羅馬期間,他開始了工業城市設計工作。1901年,在對社會學和建築學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之後,他開始為新興的「工業城市」設計制定一個詳細的都市計畫方案[3]。他的基本理念包括通過分區將空間按功能劃分為幾個類別:工業、市民、居住、健康和娛樂。加尼耶的理想工業城市"Une cité industrielle"的圖紙最早於1904年在巴黎展出,後來在1918年[3](一說1917年[1])才結集出版[3]。在巴黎展出時他的工業城市藍圖就引起了巨大轟動[1]。勒-柯布西耶由是發現托尼並於1907年上門拜訪[1]。在柯布西耶的引薦下,托尼在《新視野》等雜誌上發表了這一規劃,柯布西耶稱其為法國數百年來建築的巔峰之作[1]

Une Cité Industrielle的藍圖(UCI)[2][3][4][5]設想為35000人城鎮。它位於一座山和一條河之間,以方便取水用電。UCI裡面構建了連接城市的高速公路和交流道、鐵路樞紐、幹線公路、沿岸的港口設施以及其他交通基礎設施的環城路,用以連接城市結構、提供快速連結。UCI深受左拉(Émile Zola)著作的影響,尤其是他的社會主義烏托邦小說《勞動》(1901年),該計劃允許學校和職業學校靠近與之相關的產業,這樣人們更容易接受教育。UCI設計里沒有教堂,也沒有執法大樓,完全寄希望於人可以自己統治自己。功能分離的理念後來被CIAM的成員們採納,並最終影響了巴西利亞等城市的設計[4]

1904年,Garnier回到里昂,在那裡他接受了一個牲畜市場附加屠房的委託(1906-24年)[2],該市場後來被命名為Halle Tony Garnier以紀念他的傑出設計。1910年,他受託設計了里昂市的愛德華-赫里奧特醫院,1927年竣工[2]。其他項目包括里昂的幾棟別墅、格蘭體育場(1914-18)和位於里昂第八區合眾國大道上的廉租房區域Quartier des Etats-Unis(191919-35)[1]

1906年,他在里昂開設自己的工作室並在里昂美院教書,之後在里昂中法大學一併任教,其學生包括林克明虞炳烈[1]。他的工作室培養出了許多都市計畫師和5名羅馬大獎賽的獲獎者[1]

1919年,他出版了《里昂大都會方案(Les grands travaux de la ville de Lyon)》[1]。1920年,時任里昂市市長、社會主義者愛德華-艾略特委託他在Des Etats-Unis(Les Etats-Unis)地區開發新地塊,於是托尼的工業城市得以從藍圖變為現實[1]

1934年,加尼耶完成了對Les Etatijuni的都市計畫。

Tony Garnier的墓

20世紀20年代,托尼繼續著戰前開始的幾個重要項目的工作。1938年,托尼患病[1]。1939年,他從里昂搬到了Roquefort-la-Bédoule[2],1948年在那裡去世,他被安葬在Croix-Rousse公墓[2]

代表作

  •    UCI工業城藍圖
  •    羅斯柴爾德基金會的住房,巴黎(參賽作品),1905年
  •    市場和屠房,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Halle Tony Garnier,里昂,1905-1924年(現在是一個音樂會場。巧合的是,2010年,重名的樂手托尼-加尼耶作為鮑勃-迪倫樂隊的成員在這裡演出)
  •    格蘭奇-布朗什醫院(現為愛德華-赫里奧特醫院),里昂,1910-27年
  •    托尼-加尼耶別墅,里昂聖蘭伯特,里昂,1911年
  •    熱爾蘭體育場
  •    Quartier des Etats-Unis住房,里昂,191919-35年
  •    Villa Gros, Saint-Didier, 1921年
  •    Saint-Hilaire de Touvet療養院,1923年
  •    里昂館和聖埃蒂安館,現代工業和裝飾藝術國際博覽會,巴黎,1925年。
  •    布洛涅-布里朗庫爾市市政廳酒店(與雅克-德巴特-龐桑合作),1934年

著作

  •    1918年 Une Cité Industrielle: Etude pour la construction des villes
  •    1920年 Les grands travaux de la ville de Lyon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吉田鋼市. トニー・ガルニエ. 鹿島出版會 SD選書. 2004.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Sennott, R. Stephen. Encyclopedia of 20th Century Architecture. New York: Fitzroy Dearborn. 2004. 
  3. ^ 3.0 3.1 3.2 3.3 Caves, R. W. Encyclopedia of the City. Routledge. 2004: 283. 
  4. ^ 4.0 4.1 ドーラ・ウィーベンソン、松本篤訳. 工業都市の誕生 トニー・ガルニエとユートピア. 井上書院. 1983. 
  5. ^ 吉田鋼市訳. トニー・ガルニエ「工業都市」註解. 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