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號鐵甲艦
普魯士號(德語:SMS Preussen[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麾下的三艘普魯士級鐵甲巡防艦的首艦,以普魯士王國命名。該艦是由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於1871年-1876年建造,並於1876年7月投入艦隊服役。它也因此成為德國海軍第一艘由本土私營船廠承建的大型軍艦;而此前所有的所有艦隻都是從國外訂購或由國營船廠建造的。其主砲為安裝在艦舯一對雙座砲塔上的四門260公釐口徑箍砲。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普魯士號 |
艦名出處 | 普魯士王國 |
建造方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
鋪設龍骨 | 1871年 |
下水日期 | 1873年11月22日 |
入役日期 | 1876年7月4日 |
更名 | 1903年11月12日(土星號) |
除籍日 | 1906年5月21日 |
結局 | 1919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普魯士級鐵甲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96.59公尺 |
型寬 | 16.30公尺 |
吃水 | 7.11公尺 |
動力輸出 | 5471匹馬力 |
動力來源 | 單軸單脹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全帆裝船 |
船速 | 14節 |
續航力 | 1690海里以10節 |
乘員 | 46名軍官、454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普魯士號從入役後至1891年便一直在德國艦隊服役,儘管它在整個運用生涯中經常被置於預備役。在役期內,它曾多次巡航前往地中海,包括執行1877年的一次特遣任務——當時鄂圖曼帝國的動亂威脅到了居住在那裡的德國公民。該艦於1891年底退役,然後一直作為港灣警戒艦使用至1896年,再被降格為駐威廉港的一艘補給船。1903年,它更名為「土星號」,使其原名得以重新使用。之後,它又充當魚雷艇的貯煤廢船直至運用生涯結束。艦隻最終於1919年售予拆船業者。
設計
三艘普魯士級鐵甲艦均是根據1867年的艦隊規劃而訂購——鑑於在普丹戰爭期間,弱小的普魯士海軍無法突破丹麥海軍的封鎖,當時的北德意志聯邦國會遂批准了這項艦隊規劃,以壯大北德意志邦聯海軍。它們原本是作為砲廓艦訂購的,其後又被重新設計為砲塔艦樣式;它們是德國艦隊中首個統一的鐵甲艦船級。[1]
普魯士號的全長為96.59公尺,有16.3公尺的舷寬和7.12公尺的前吃水。[2]它由一台三缸單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以一副螺旋槳。所需的蒸汽是通過六台筒狀燃煤火管鍋爐供給,並匯入一座煙囪內。其發動機額定功率為5,471匹公制馬力(5,396匹指示馬力),最高速度為14節(26公里每小時)。此外,艦隻還配備有全帆船具,總表面積達1834平方公尺。它的標準船員編制為46名軍官及454名水兵。[3]
普魯士號的主砲為四門260公釐22倍徑箍砲,安裝在艦舯基線的一對雙座砲塔上。竣工時,它還配備有兩門170公釐25倍徑追擊砲,分設於艏艉兩端。[4]在在1888-1890年進行重建後,其艦載武器又增加了六門(後為十門)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兩挺37公釐機砲以及五具直徑為350公釐、全數浸沒在船體水線下方的魚雷發射管。[3]
艦隻的裝甲由鍛鐵製成,並以柚木為襯墊。裝甲帶由兩層列板組成;上層列板有203公釐厚,下層列板的厚度範圍從102至229公釐不等。兩者都襯有234至260公釐的柚木。砲塔的側部裝甲厚度在203至254公釐之間,背襯的柚木則為260公釐厚。[2]
建造
普魯士號是由帝國海軍向位於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訂購;自1871年開始架設龍骨,造艦序號為66。[2] 當時帝國海軍正逐漸擺脫對外國船廠的依賴,因此這是德國私營造船廠首次獲得為海軍建造大型軍艦的合同,也是德國本土建造的首批帶有旋轉砲塔的鐵甲艦。[5]該艦於1873年11月22日下水,並於1876年7月4日投入德國艦隊使用。[4]儘管它是同級中第三艘暨最後一艘開建的艦隻,但卻是第一艘下水及入役的。這主要是因為它的兩艘姊妹艦——腓特烈大帝號和大選帝侯號均由新成立的帝國(國營)船廠建造,而普魯士則是由一家經驗豐富的商用造船廠建造的。[6]
服役歷史
1876-1883年
1876年7月入役後,普魯士號即被投入訓練分艦隊(即公海艦隊的雛形)使用。[4]1877年,為了應對俄土戰爭引起的鄂圖曼帝國動亂,它加入了一支被派往地中海的特遣分艦隊;當時居住在當地的德國公民正受到暴力威脅。分艦隊還包括兩艘皇帝級鐵甲艦、腓特烈·卡爾號鐵甲艦和隼號通報艦,均受海軍少將卡爾·費迪南德·巴奇指揮。1877年7月,分艦隊駛至海法和雅法的港口,但未見岸上有明顯的緊張局勢。隨後,巴奇下令離開,於夏季剩餘的時間內都在地中海游弋,至10月才返回德國。[7][8]
1878年4月,普魯士號再次於巴奇將軍的麾下參加了艦隊演習。在此期間,它的兩艘姊妹艦腓特烈大帝號和大選帝侯號均已入役。當它們於5月31日航行至英吉利海峽時,另一艘鐵甲艦威廉國王號意外地撞上了大選帝侯號;後者很快便沉沒,並造成276人喪生。[9]在協助營救行動之後,普魯士號又護送受損的威廉國王號前往樸茨茅斯——英國皇家海軍在那裡提供了一個旱塢進行緊急維修。時任帝國海軍部部長的步兵上將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遂命令巴奇及其官員立即搭乘普魯士號和特遣艦隼號返回德國。[10]1878年的年度夏季演習也在沉船事件發生一周後宣告取消。[11]
鐵甲訓練分艦隊於1879年5月重新啟動,由普魯士號、腓特烈大帝號以及老舊的鐵甲艦王儲號和腓特烈·卡爾號組成。年度的夏季訓練巡航主要在波羅的海進行,惟6月曾短途航行至挪威沿岸。四艘艦於9月返回基爾,在那裡它們被復員過冬。1880年,新入役的鐵甲艦薩克森號取代了王儲號在分艦隊中的位置;前奧地利海軍官員、海軍少將威廉·馮·威克德則接替巴奇出任分艦隊司令。除了8月份到威廉港和庫克斯港作短暫停留外,分艦隊再次留在波羅的海展開夏季巡航。[11][12]
1881年的夏季巡航遵循與前一年相同的模式,但王儲號重返陣中頂替了因發動機問題而飽受困擾的薩克森號,而分艦隊司令則繼續由威克德擔任。[13]7月,這些艦隻接待了到訪的英國預備役分艦隊,當中包括英國第一艘鐵甲艦勇士號。9月,在德皇威廉一世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會晤期間,普魯士號又隨分艦隊餘部前往但澤。1882年的夏季巡航包含了前一年的四艘鐵甲艦,並再次受威克德指揮。自1883年開始,隨著薩克森級鐵甲艦全數入役,普魯士號被撤出年度夏季演習並作預備役閒置。[14][15]從1883年至1885年,這艘船經歷了現代化改造,包括獲得了新的鍋爐裝置和對艉甲板進行重建;船體中還增加了兩挺37公釐機砲和五具浸沒式魚雷發射管。[16]
1889-1919年
1889年8月,普魯士號得到重新啟用,以陪同新加冕德皇的威廉二世對英國展開國事訪問。該艦被分配至與其姊妹艦腓特烈大帝號、皇帝號和德國號同在的第二支隊,受海軍少將弗里德里希·馮·霍爾曼指揮。在返回德國之前,它們還在北海進行了演習。普魯士號隨第二支隊於1889-1890年度一直留在訓練分艦隊,這也是帝國海軍全年維持鐵甲艦部隊在役的第一年。它們負責護送威廉二世的皇家遊艇霍亨索倫號前往地中海;其中包含了對義大利和鄂圖曼的國事訪問。分艦隊在地中海停留至1890年4月才返回德國。[17]
1890年夏天,普魯士號出席了英國向德國歸還黑爾戈蘭島的移交儀式。它也參加了同年9月的年度演習期間,其中分艦隊的全部八艘鐵甲艦都模擬俄國艦隊對基爾實施封鎖。普魯士號所在的第二支隊於1890-1891年冬天繼續留在訓練分艦隊服役。在海軍少將威廉·施洛德的指揮下,分艦隊再次巡航前往地中海。[18]1891年,普魯士號最後一次跟隨第二支隊參加艦隊演習。[19]它於1891年底撤出分艦隊,轉而擔任港灣警戒艦。[4][19]
自1896年11月16日起,普魯士號作為一艘港灣船駐紮在威廉港。它於1903年11月12日被重新命名為土星號(Saturn),[4]這樣其名稱便可以重新用於新式戰艦普魯士號。[6]1906年5月21日,該艦正式從海軍序列中除籍。隨後它又作為魚雷艇的貯煤廢船使用。據此改裝後,土星號可以貯存多達5000噸燃煤。艦隻最終於1919年6月27日被出售報廢,並於同年在威廉港拆解。其破浪神像現存於德勒斯登的軍事歷史博物館,而艏飾則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展出。[4]
腳註
- 注釋
- 引用
- ^ Dodson,第14, 20頁.
- ^ 2.0 2.1 2.2 Gröner,第5頁.
- ^ 3.0 3.1 Gröner,第5–6頁.
- ^ 4.0 4.1 4.2 4.3 4.4 4.5 Gröner,第6頁.
- ^ Sondhaus,第109頁.
- ^ 6.0 6.1 Gardiner,第244頁.
- ^ Sondhaus,第122頁.
- ^ Dodson,第25頁.
- ^ Sondhaus,第124頁.
- ^ Sondhaus,第126頁.
- ^ 11.0 11.1 Sondhaus,第140頁.
- ^ Dodson,第26–27頁.
- ^ Sondhaus,第140–141頁.
- ^ Sondhaus,第141–142, 161–163頁.
- ^ Dodson,第27頁.
- ^ Dodson,第32頁.
- ^ Sondhaus,第179頁.
- ^ Sondhaus,第192頁.
- ^ 19.0 19.1 Sondhaus,第194頁.
參考資料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Gardiner, Robert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317-0302-8.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