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

中文姓氏 (朱)
姓氏
百家姓》第17位
2:
3:
4:

郡望  沛郡

朱姓中文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17位。朱姓曾在中國歷史上建立過兩個王朝,分別是五代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梁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明朝皇族姓氏。

起源

朱姓有多個起源,僅以下分類作為列表:

堯之子丹朱的後代

  • 的兒子丹朱的後代,以「朱」為姓氏。丹朱,祁姓,所以這一支成為祁姓朱氏的起源。
  • 商朝宗室子期封於赤鄉(一作郝,今山西太原),其後人或赤氏,或郝氏。又因「赤即朱」,改為朱姓。

商朝末年的殷商宗室微子的後代

  • 宋微子啟的後代以為姓,後來宋國齊國滅掉,後人遂改宋為朱(宋、朱字形相近),成為宋姓朱氏的起源。[1]蔡邕在《朱公叔鼎銘》認為宋微子啟之子,姓子名朱,史稱公子朱。公子朱的子孫,以祖先名字為氏,此即後世子姓朱氏的來歷。

曹挾的後代

  • 起源於曹姓,是曹挾的後代。成書於唐代的《元和姓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姓氏專著,裡面記載:「朱,顓頊之後。周封曹挾於,為所滅,子孫去邑以為。」據今人考證,顓頊帝的玄孫陸終有六個兒子,陸終的第五個兒子名安,被大禹賜姓曹。周武王時封安的後裔曹俠於邾國,建都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陬村)。他的後代有的以國名為姓,稱邾氏。戰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邾氏後人把邾字去掉右邊的「邑」旁,改姓朱氏。

元和姓纂記載

  • 《元和姓纂》記載:「朱……一云舜臣朱彪之後。」這裡的「朱彪」其他古代典籍多作「朱虎」,是虞舜時代輔佐伯益掌管山川草木鳥獸的大臣。不過,朱虎的後代在歷代史書中沒有記載。
  • 《元和姓纂》又稱,《魏書·官氏志》記載有鮮卑族渴燭渾氏、可朱渾氏在河南洛陽一併改為朱氏,這是少數民族朱氏支脈的起源。

明朝賜姓

  • 明朝時,朱氏皇帝曾多次賜予其他姓氏的人以國姓,這是由其他姓氏改姓朱氏的重要起源。[來源請求]

來源不明者

  • 源於朱襄氏,朱襄氏是炎帝的別號,同時也是最早以朱名號才,為朱姓中最為古老的一支。[來源請求]

分布

朱姓發源於今河南安徽間地及江蘇省境。西漢朱質有二子:朱禹朱卓朱禹東漢後期的黨錮之禍中被殺,子孫避難逃到丹陽(今屬江蘇)。朱卓的後裔由於任官的原因,主要是在今陝西河南湖北等省境內發展繁衍。以前,朱姓已繁衍到北方河南山東安徽等主要地區。末有朱葆光遷居湖南東晉時有朱瑋河南南陽徙居南康(今屬江西),其後朱熹僑寓建陽(今屬福建)。朱熹之孫朱銓回遷廬陵(今江西吉安),朱銓的5世孫朱章甫南宋末年避亂徙居吉安府安福縣(今屬江西),後又遷至廣東興寧寧中鄉竹絲湖立業,成為朱氏興寧竹絲派一世祖。朱章甫的三兒子朱泗於元代徙居羅浮(今廣西東興各族自治縣東)徐田,此後,子孫繁衍,分布於今廣西廣東的許多地方。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的朱氏,從明代開始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朱姓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南方的大姓之一。

堂號

「白鹿堂」:宋朝時大理學家朱熹曾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所以稱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講學時主張「循序漸進、居敬持志」八個字的教學原則。循序漸進在教學方法上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師不但教書,還要育人;不但言教,還要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所以叫「居敬堂」。

「折檻堂」:漢代時有槐里縣縣令朱雲,為人忠直,時帝師張禹執政,朝政紊亂,朱雲向漢成帝求尚方劍欲斬張禹。皇帝盛怒,反而欲斬殺朱雲,要武士將他拉下殿堂斬首,朱雲卻雙手攀著金殿的門檻,還講個不完。武士用力拉朱雲,朱雲就是不放門檻,結果把門檻折斷了。左將軍辛慶忌藉機向皇帝求情,磕頭至流血。最後皇帝感悟,赦免朱雲,並宣旨以殿檻為鑑,不許修繕,紀念朱雲之功。

郡望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朱氏有沛國丹陽永城吳郡錢塘義陽太康丹徒河南之九族,顯於漢唐之間。

沛郡:漢高帝時改泗水郡置郡。東漢時改為沛國。在今天安徽省睢溪縣與江蘇省沛縣一帶。最為悠久顯赫一支。[2]

丹陽:秦代的鄣郡,漢武帝更名為丹陽郡。相當於今天安徽省宣城地區。[3]

吳郡:楚漢之際由會郡分置。治所吳縣,在今天江蘇省蘇州市。[3]

永城:東漢時的臨睢縣,晉廢,隋代改置永城縣。在今天河南省東部,鄰接安徽省。[3]

錢塘:秦置錢塘(錢唐)縣。漢至隋唐因之。在今天浙江省杭州市。[3]

義陽:三國魏置。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棗陽縣東南。西晉置義陽國,在今天河南新野縣南。[3]

太康:秦置陽夏縣,隋代改為太康縣。在今天河南省東部。[3]

丹徒:秦置縣。在今天江蘇省西南部、長江南岸。[3]

鳳陽:隋時置郡,詳見鳳陽朱氏[3]

河南: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在今天河南省洛陽市。此支朱氏,主要為北魏時期濁渾氏、可朱渾氏所改的朱氏後代。[3]

地位

朱姓自代在江南地區即很有勢力與聲望,東晉時吳地四大世族有朱、,朱姓居首,三國東吳亦出不少知名朱姓將臣。

羅馬字譯寫

以拉丁文(羅馬字)表示朱姓,常用的有Choo,Chu韋氏拼音越南語拼寫)、Zhu漢語拼音)和Ju. Joo(多見於韓裔)。

參考資料

  1. ^ 劉珍《東觀漢記》,王應麟《姓氏急就篇》、張澍《姓氏尋源》、三民書局的《漢語大辭典》
  2. ^ 沛國朱氏,觀音堂朱氏家譜網,存档副本. [2011-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7). 
  3. ^ 移至: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中华颂 - 百家姓 -名族郡望. 中華頌. [March 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2月17日).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

 百家姓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朱姓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