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物華
朱物華(1902年1月3日—1998年3月11日),又名佩韋,男,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揚州,中國無線電電子學家、水聲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物華 | |
---|---|
出生 | 大清江蘇省揚州府 | 1902年1月3日
逝世 | 1998年3月11日 中國上海市 | (96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職業 | 無線電電子學家 水聲工程專家 |
政黨 | 無黨派人士 |
親屬 | 朱自清(兄) |
生平
朱物華早年就讀於江蘇省第八中學。1919年畢業後,朱物華報考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交通大學,均被錄取。當時,父親因家中事業不順、賦閒在家,家境頗顯窘困,希望他能進全部免費的師範就讀,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但是,朱物華志在理工科,他很想進交大深造[1]。恰逢在杭州第一師範學校任教不久回家度假的朱自清認為,弟弟的「興趣很重要,考上交通大學不容易,還是上交通大學好」,並向父親表示願意承擔朱物華的學習費用[2]。終於取得了家中同意,朱物華選擇了交大。朱物華在後來仍感激當時大哥的支持。在交通大學電機系的四年中,朱物華勤奮簡樸。1923年,朱物華報考了清華大學庚子賠款赴美留學生。當時,除清華畢業生外,全國錄取名額僅十名,男女各一半,競爭激烈,朱物華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開始了留學生涯[3]。
1923年,朱物華進入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次年獲得碩士學位。1924年9月,考入哈佛大學。次年獲得哈佛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繼而攻讀博士學位,1926年6月,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濾波器的瞬流》。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的一年時間裡,他先後到英國、比利時、法國、瑞士、義大利、奧地利、德國、匈牙利、捷克九個國家考察訪問,參觀了一系列實驗室和工廠;1927年8月,取道馬賽回國[2]。
他先受聘於中山大學任物理學教授。1930年,轉到唐山交通大學任電工與物理學教授。1933年,朱物華就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被迫南遷,朱物華隨校遷至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他先在工學院電機系教「電信網絡」等課,後又在理學院開設「無線電原理」課程。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後,朱物華受聘到交通大學電機系執教[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物華先後被任命為交通大學工學院院長、副教務長。1955年至1961年,朱物華北上哈爾濱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務長、副校長。1955年,中國科學院選聘他為學部委員(後改稱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文化大革命期間,朱物華被批鬥為「反動學術權威」,受到衝擊。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8年,朱物華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以管理體制改革為中心內容的全面改革[5]。在他的推動下,學校恢復了教學研究科,成立了教學法委員會,推行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抓點帶面試行導師制、選修制和分學制,推動全校開展課堂教學、考試方法、實驗教學、畢業設計/論文等方面改革[2]。1980年後任交大顧問[6]。
此外,朱物華曾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電子專業組委員、聲學專業組委員等職,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第三屆、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上海電子學會理事長,中國聲學學會理事。1998年在上海逝世[7]。
家庭
胞兄是作家朱自清。
學術貢獻
朱物華重視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對新技術也十分關注。他在中國首次提出濾波器瞬流理論,研究成功使用載波頻帶在電力線上進行電話通話,解決了載波通道的信號頻率提高而噪聲降低問題[8]。開創性地編寫了電信網絡、無線電原理、電視學、電力傳輸、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氣自動化、電力系統中的頻率自動調整、資訊理論、水聲工程原理和聲全息技術等教材。他的學生有楊振寧、朱光亞、鄧稼先、江澤民等知名人物[9]。江澤民祖上與朱物華先輩有關係,因此江澤民也時常稱朱物華為二叔[10]。在交大讀書期間,江澤民曾修過朱物華英文授課的《電力傳送》[11]。
參考文獻
- ^ 盧嘉錫主編;《科學家傳記大辭典》編輯組編輯.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 第3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2.10: 756–757. ISBN 7-03-003029-X.
- ^ 2.0 2.1 2.2 潘洪建,劉華編著. 扬州地方教育家研究.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4.12: 180–191. ISBN 978-7-305-13596-5.
- ^ 陳華新主編. 百年树人 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传略.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7.09: 181–182. ISBN 7-313-01876-2.
- ^ 熊月之主編. 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01: 55. ISBN 7-208-05281-6.
- ^ 全國高校校史研究會組編. 道与术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4.09: 270–271. ISBN 978-7-305-13954-3.
- ^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志》編纂委員會編.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志:1908-2008.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8.10: 150. ISBN 978-7-313-05402-9.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編輯部編輯.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1999 总第19期 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社. 2000: 1462.
- ^ 夏征農主編. 大辞海 机械电气卷.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12: 279. ISBN 978-7-5326-2419-5.
- ^ 佘之祥主編;姚應才副主編. 江苏历代名人录 科技卷.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1.09: 437. ISBN 7-214-06412-X.
- ^ 上海交通大學編著. 江泽民和他的母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03: 14–15. ISBN 7-208-06169-6.
- ^ 趙化勇主編. 盛世中华脊梁风采 科学家风采.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10.08: 178. ISBN 978-7-5043-6203-2.
教育職務 | ||
---|---|---|
前任: 劉述周 |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1978年-1979年 |
繼任: 范緒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