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十加三

ASEAN+3(東協加三),即東協中國韓國日本,是在經濟文化等方面聯繫緊密的中國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共同組成的合作機制的簡稱。

東協十加三的成員國

概況

東亞國家間的地域合作以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為契機,在1997年的東協峰會中,中日韓首腦獲邀與會。主要的有峰會和外長會議。該合作機制在1999年被確定[1]。最近,由於東亞峰會的舉辦,有評論認為東協加三的作用正在減弱,然而現在的東亞峰會僅處於萌芽階段,其並不能代替東協加三。

東協十加三的清邁會議精神英語Chiang Mai Initiative被認為是促進東亞地區金融穩定的基礎[2],缺乏這種穩定性正是導致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主要原因之一。

2005年12月,已有17個領域的48個協定體。

2005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進行第9次東協加三峰會,會上明確了以東亞共同體為中心議題的吉隆坡宣言

2020年4月15日,東協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以視訊方式舉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東協秘書長林玉輝出席[3]

會議舉行地點

設想通貨

亞洲通貨單位被提議成一個東協加三地區貨幣的加權平均,並且有以此為基礎的亞元的構想。其構想受到了來自已被歐元取代的歐洲貨幣單位的啟發。ACU的提議是為了穩定該地區的金融市場,不是真實貨幣,而是一籃子東亞通貨的加權值(以GDP、貿易規模等指標加權),用以作為衡量該地區貨幣(幣值)變動的基準[4][5][6]

亞洲開發銀行正在審視和評估亞洲通貨單位的相關事務。其原定於2006年3月發布關於亞元評估的公告[7]。由於外部原因此番公告被推遲,而該項評估仍然在進行中[8]。一個評判小組討論於2007年2月引述了阻礙亞元發展的技術上和政治上的障礙[9]

參考文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