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浦寺
桑浦寺,又譯「桑古寺」,藏語稱「桑浦貢巴」(:,威利轉寫:gsang phu dgon pa),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縣柳梧鄉德陽村桑古組,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過去是藏傳佛教噶當派重要寺院之一。[1][2]
桑浦寺 | |
---|---|
威利轉寫 | gsang phu dgon pa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中國 |
位置 | 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縣柳梧鄉 |
座標 | 29°32′35″N 91°5′14″E / 29.54306°N 91.08722°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薩迦派 |
開基 | 俄·雷必喜饒 |
開山時間 | 1073年 |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 |
桑普寺 | |
地址 | 拉薩市堆龍德慶縣柳梧鄉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唐 |
編號 | 6-29 |
認定時間 | 2013年12月2日 |
地圖 | |
歷史
桑浦寺位於堆龍德慶縣駐地東南,拉薩河南岸的內鄔托地方。桑浦寺以提倡因明、辯論而聞名,是藏傳佛教以及噶當派歷史上的重要寺院。[1]被譽為拉薩三大寺興建之前的「衛藏六大學院」之一。藏傳佛教的學院制、學位制、辯經制均源於該寺。西藏喇嘛一直流傳著:「桑浦夏日經會,如果我沒有去,那是我死了。熱堆冬日經會,如果我去了,那是我瘋了。」此因桑浦寺夏季環境幽美,有豐富的酸奶和食物供應,來此參加經會的僧人生活舒適;而在拉薩河北岸山溝內的熱堆寺,冬季寒冷,食物很粗糙,參加經會的僧人生活艱難。[2]
桑浦寺名稱中的「桑」在藏語中意為「秘密」。傳說,阿底峽曾指著如今桑浦寺的所在地對弟子俄·雷必喜饒稱,此地呈八寶吉祥形,中間如右旋的海螺,上空常現金色寶輪瑞相,四周有無數聖佛樣貌的神山,故此地是難得的聖地,但需緣分具足後才能建寺。 [2]
1073年,阿底峽的弟子俄·雷必喜饒創建桑浦寺,起初稱「桑浦內鄔托寺」(藏語稱「桑浦內鄔托貢巴」,:,威利轉寫:gsang phu ne'u thog dgon pa),後來改稱「桑浦寺」。該寺是佛學教理之發源地。寺內供奉許多佛像,以及雅絨兩位大師(即雅楚·桑結貝、絨敦·瑪威僧格)的茅篷、穿著黑皮鎧甲的護法神、恰巴大譯師(本名卻吉僧格,曾任桑浦寺第六任座主)的靈骨塔。[1]
俄·雷必喜饒是11世紀的人(生卒年份不詳),當時稱為「大俄譯師」。他自幼隨魯梅十人中的征·益西雲丹出家,後來赴康區向賽尊學法。1045年,他和枯敦·尊追雍仲等人返回前藏,在拉薩附近地方興建扎納寺。阿底峽來到前藏後,他拜阿底峽為師,後來他在1073年創建桑浦寺。他和仲敦巴是兄弟,很敬重仲敦巴,曾多次赴熱振寺向仲敦巴求教。他翻譯並修訂了多部有關因明的書籍,故獲得「譯師」稱號。[1]
俄·雷必喜饒圓寂後,其侄子俄·羅丹喜饒(1059年-1109年,當時稱為「小俄譯師」)繼任桑浦寺堪布。18歲時,他和熱譯師、年譯師共同赴阿里參加孜德舉行的「火龍年法會」,會後獲得孜德之子旺秋德的資助,赴克什米爾留學17年。大約35歲時(1093年),他返回西藏。回藏之後,他曾短期赴尼泊爾學密法。他翻譯了許多佛經,成為知名的譯師。他在拉薩、桑耶寺等地說法,有弟子兩萬三千餘人。他在佛學上的成就超過其叔父大俄譯師。他在西藏各地講「慈氏五論」以及自續中觀派的論典,他的見解大致沿襲了寂護師徒的理論。他翻譯法稱的因明學論典,在西藏開創「新因明學」。日後,還出現他的轉世系統,成為昌都地區的格魯派活佛。俄·羅丹喜饒的弟子中,卓隆巴很有名。卓隆巴原名為「羅追迥乃」,曾經註疏很多顯密經論,並且依據阿底峽的《菩提道炬論》著成《道次弟廣論》與《教次第廣論》,闡述噶當派教義。後來,宗喀巴據此著成《菩提道次第廣論》。[1]
恰巴·卻吉僧格(1109年-1169年)任桑浦寺堪布時,善講因明。他寫有許多因明方面的著作。據傳,西藏佛教各派的寺院僧眾通過辯論學經,便是由他開創。桑浦寺鼎盛時期,西藏佛教各派有不少僧人來此學習,在顯教方面對西藏佛教各派均發生一定影響,尤其是因明方面,稱 「桑浦寺夏學」。大、小俄譯師翻譯了許多因明著作,並講解,藏族史上稱之為「新因明」(相對瑪·雷必喜饒,即洛窮所傳播的「舊因明」而稱)。經恰巴·卻吉僧格及其眾位弟子宣傳,直到15世紀,桑浦寺一直為西藏講因明的重要寺院。除此之外,般若(以《現觀莊嚴論》及註疏為主)、中觀(以《入中論》及註疏為主)等學也大多由桑浦寺傳播。[1]
恰巴·卻吉僧格之後,桑浦寺分成了上、下兩院。薩迦派掌權時期,曾將桑浦寺的幾個扎倉劃歸薩迦派管轄。15世紀,格魯派興起後,桑浦寺隨其他噶當派寺院先後改奉格魯派,成為格魯派寺院。[1]
桑浦寺夏學一般在藏曆每年3月30日至5月15日舉行。鼎盛時期,在此學經的僧人約兩萬。許多信眾在寺內撿小毛球回家制薰香,這些小毛球是羊毛袈裟與其他服裝相互摩擦而結成。[2]
建築
從德陽村村委會出發,沿著一條山溝向里走,桑浦寺便位於山溝盡頭。21世紀初,桑浦寺現存建築有上、下兩座殿,主殿供佛,下殿是僧人的住所。主殿後面,還有七座殿堂的廢墟。桑浦寺原來有11座大分寺及其下屬的百餘座小分寺。如今,遺址對面仍有許多小型建築遺址,據說是過去來桑浦寺學習者自建的居所。[2]
21世紀初,桑浦寺的院子裡有一塊牌匾,上寫「巴旦桑普寺」。寺院建築正在維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