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布萊森

美国作家

威廉·麥圭爾·「比爾」·布萊森OBEFRS(英語:William McGuire "Bill" Bryson,1951年12月8日),美國裔英國作家,著作以筆調幽默的旅遊書籍聞名,同時也出版了許多語言學與科學書籍。

比爾·布萊森
William McGuire Bryson
2018年的布萊森
出生 (1951-12-08) 1951年12月8日73歲)
 美國愛荷華州狄蒙
職業作家
母校德雷克大學英語Drake University
體裁旅遊英語科學
配偶辛西亞·比倫
子女4
官方網站
www.billbryson.co.uk

布萊森出生於美國,但成人階段幾乎都是居住在英國,1995年才重返美國。西元2003年,布萊森又搬回了英國。2015年布萊森取得了英國公民身分。

經歷

布萊森畢業於德雷克大學英語Drake University,曾旅居英國,並曾任職於英國倫敦泰晤士報獨立報,也曾為紐約時報、君子雜誌、GQ雜誌撰文。

早年生活

布萊森出生於愛荷華州狄蒙,體育記者老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 Sr.)和阿格妮絲·瑪麗(Agnes Mary,原姓麥圭爾)的兒子,母親具有愛爾蘭血統。他有個哥哥麥可(Michael)和妹妹瑪麗·珍·伊莉莎白(Mary Jane Elizabeth)。在《閃電男孩的輝煌年代》一書中,布萊森用幽默的筆調講述了他在狄蒙的童年生活。

在德雷克大學讀了兩年書後,布萊森於1972年短暫休學,取而代之的是到歐洲旅遊,當了四個月的背包客。隔年,他又回到了歐洲,不一樣的是,這次還多了位高中時代朋友麥特·安格勒(Matt Angerer,化名史蒂芬‧凱茲Stephen Katz)。[1]布萊森在近二十年後出版的《歐洲在發酵》中,提及了部分這次旅途的經歷。

搬到英國

 
2013年布萊森在紐約的一次演講

西元1973年,布萊森於一次歐洲之旅[2] 中首次造訪了英國[3],他在薩里郡維吉尼亞水域(Virginia Water)一間名為霍洛威療養院(Holloway Sanatorium,現已停業)的精神科醫院找到工作並待下來。[4]在這裡,他和一位叫辛西亞·比倫(Cynthia Billen)的護士相遇,並於1975年與她步入禮堂,同年,兩人搬回了布萊森的家鄉狄蒙,好讓布萊森繼續完成他在德雷克大學的學業。西元1977年夫妻倆在英國定居下來。

他成為了報社記者,首先任職於伯恩茅斯迴聲晚報(Bournemouth Evening Echo), 最終成了泰晤士報商業版的文字主編,以及獨立報商業版的國內新聞副編。

布萊森一家在英國國內四處搬遷,從維吉尼亞水域(薩里郡)、浦耳威爾(Purewell,位於多塞特郡)、喀比馬倫(Kirkby Malham,1980至1990年代位於北約克郡),一直到諾福克郡雷普林漢(Wramplingham)村,一棟為登錄建築的老牧師館(2003–2013)。 [5]目前他們住在漢普郡的鄉間,並同時保有在倫敦南肯辛頓的一間小公寓。[4]而從1995到2003年間,他們則住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漢諾瓦[6]

儘管已夠資格取得英國公民身分,布萊森表示2010年時他已經拒絕了一項公民資格考試,聲稱自己「太過膽怯」而無法參加。[7]然而在2014年,他又說他正為通過考試做準備[8],並在2015年出版的《比爾·布萊森的大不列顛碎碎唸》序文中提到他正要前往伊斯特利參加英國公民考試。他的公民宣誓典禮在溫徹斯特舉行,如今他擁有著雙重國籍身分。[4]

寫作

1990年代居住於美國時,布萊森替一份英國報紙寫了幾年的專欄,以詼諧文風敘述他重返美國後的心得見解,這些專欄後來挑選出一部分,集結成《請問這裏是美國嗎?》一書。

待在美國期間,布萊森與他的朋友史蒂芬·凱茲(化名)決定到阿帕拉契小徑登山健行,這段經歷構成了《別跟山過不去》的內容。書籍於2015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勞勃·瑞福飾演布萊森,尼克·諾特飾演凱茲。[9]

2003年的世界閱讀日,《哈!小不列顛》被英國民眾票選為最能囊括英國特性與國家現狀的書籍。[10]同年,他被指派為英格蘭遺產委員會的專員。

他的科普著作,500頁篇幅的《萬物簡史》不只描繪了科學的歷史與現狀,亦包含了它們卑微的、通常也幽默的起源。據稱某位「頂尖科學家」曾戲謔地描述這本書「惱人地沒有錯處」[11],布萊森本人表示並無此事,並補充說勘誤表已經放到了網路上。[12]

2006年11月,布萊森採訪英國首相東尼·布萊爾,談論關於科學與教育的現況。[13]

布萊森也寫了兩本有關英語史的受歡迎著作:《布萊森之英語簡史》與《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最新的著作,是一本詞彙用法指南的更新版《布萊森之英文超正點》(首次出版於1984年)。

2017年,他發布了他個人的Podcast,名稱為「Bill Bryson's Appliance of Science」。[14]

2020年10月,他宣布他從他的寫作事業中「退休」,然而2022年時他又為Audible網站錄製了一本有聲書,書名為《聖誕節的秘密歷史》(The Secret History of Christmas)。[15]

他的書已在全球售出超過1600萬本。[16][17]

訴訟

2012年,布萊森向紐約最高法院控告他的代理公司傑德麥特斯(Jed Mattes Inc.),宣稱其「沒有履行代理商該有的某些基本職責」。[18]案子最後在庭外和解,和解的一部份條件是布萊森不得再討論此事。

2013年,布萊森一份近20年前的採訪被當時的採訪者再版成8千字的電子書發行,對此他提出版權要求[19][20],亞馬遜公司最後將該書下架。

獎項、職位和榮譽

 
布萊森穿著禮袍,成為德倫大學的校監,背景建築為達勒姆座堂

2005年,布萊森被委任為英國德倫大學校監[11],接替去世的彼德·烏斯蒂諾夫爵士之職位,並比一般擔任該職務的人更積極參與學生們的活動,譬如他就曾出現在一名學生的影片中,和師生們一同進行市區的撿垃圾活動。[21]過去,他曾在《哈!小不列顛》中讚揚德倫市是「一座完美的小城市」。2010年10月,布萊森宣布他將於2011年底從該職位退下,結束校監工作。[22]

2007年5月,他成為CPRE鄉村慈善機構英語CPRE, The Countryside Charity的最高負責人。[23][24]上任後他最先關心的,是英格蘭地區的反垃圾活動。2007年11月,他在CPRE志工大會上與理查·梅比(Richard Mabey,英國作家、廣播員)、蘇·克里弗(Sue Clifford,英國慈善機構Common Ground創辦人)、尼古拉斯·奎恩(Nicholas Crane,英國地理學家)以及理查·格林(Richard Girling,英國新聞記者、作家)討論鄉村地區的前景。[9]

由於他那以巨大興趣和熱情傳達科學的能力,布萊森得到了為數不少的獎項。2004年,他以《萬物簡史》贏得了頒給科普書籍的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25] 2005年,這本書又贏得了歐盟的笛卡兒科學傳播獎(Descartes Prize)。[25] 2005年因促進化學科學發展,他收到了來自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主席獎。2007年以科學普及的貢獻,布萊森贏得波士頓科學博物館的布拉福·華許本恩獎(Bradford Washburn Award)。2012年,他得到墨爾本弗洛里神經科學與心理健康研究所(Florey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的肯尼斯·B·邁爾獎(Kenneth B. Myer Award)。

2005年以布萊森為名義,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成立了獎勵科學傳播的比爾·布萊森獎。[26] 該競賽鼓勵世界各地的學生們向非專業人士講解科學內容。

2006年12月13日,他因為對文學的貢獻而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OBE)。[27]2007年,他被都柏林大學的文學與歷史學會頒予詹姆斯·喬伊斯獎(James Joyce Award)。在他獲得英國公民身分後,他的勳章變得有實質性的意義。

2011年,布萊森贏得了來自戶外作家與攝影師協會(Outdoor Writers and Photographers Guild)的金鷹獎(Golden Eagle Award)。[28] 2012年11月22日,德倫大學正式將他們的主圖書館更名為比爾·布萊森圖書館,表彰他作為學校第11任校監(2005–2011)的貢獻。[29][30] 圖書館附屬的咖啡店,也以布萊森的著作《哈!小不列顛》來命名。[31]

2013年,布萊森被推選為皇家學會院士(FRS[32],成為第一個獲得此項殊榮的非英國人。[33][34] 他在學會中的傳記寫道:

比爾·布萊森是名通俗作家,被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探索我們居住的世界。比爾的著作與講座,表明了一份對科學恆久的愛,以及它對於社會重要性的理解。他的國際暢銷書,萬物簡史(2003),因其對科學的無障礙傳播贏得了廣泛的讚譽,那之後也被改編成了兒童版本。

2006年,狄蒙市市長法蘭克·考尼(Frank Cownie)頒給了布萊森城市鑰匙,並宣布2006年10月21日為「比爾·布萊森閃電男孩日」(Bill Bryson, The Thunderbolt Kid, Day)[35]

2007年1月,布萊森成為康乃狄克龐弗里特學校(Pomfret School)的「許瓦茲探訪員」(Schwartz Visiting Fellow)。[36]

名譽博士學位

 
2013年

著作

旅遊文學

  • The Palace under the Alps and Over 200 Other Unusual, Unspoiled and Infrequently Visited Spots in 16 European Countries (1985)
  • The Lost Continent: Travels in Small-Town America (1989)
台譯:《一腳踩進小美國》(1999),皇冠出版
  • Neither Here nor There: Travels in Europe (1991)
台譯:《歐洲在發酵》(1999),皇冠出版
  • 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 (1995)
    • 1998年為英國倫敦的Carlton Television改寫成另外的電視劇版本
台譯:《哈!小不列顛》(1999),皇冠出版
  • A Walk in the Woods: Rediscovering America on the Appalachian Trail(1998)
    • 和史蒂芬·凱茲共同進行活動的遊記,2015年改編成同名電影
台譯:《別跟山過不去》(2000),皇冠出版
  • Notes from a Big Country (英國書名) / 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 (美國書名) (1999)
台譯:《請問這裏是美國嗎?》(2001),皇冠出版
中國大陸譯:《全民蠢萌的美國: 其實是一本美國人日常生活觀察筆記》(2018),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Down Under (英國書名) / In a Sunburned Country (美國書名) (2000)
台譯:《澳洲烤焦了》(2003),皇冠出版
  • Bill Bryson's African Diary (2002)
    • 為了國際關懷組織(CARE International)所做的非洲之旅
  • Walk About (2002)
    • 由澳洲烤焦了和別跟山過不去兩本書所組合成的一冊
  • The Road to Little Dribbling: More 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 (2015)
台譯:《比爾·布萊森的大不列顛碎碎唸:原來,英國跟你想的不一樣!》(2016),時報出版。2021年再由時報重新出版並推出電子書版本
中國大陸譯:《通往涓涓細流之路》(2020),上海譯文出版社

語文學

  •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Troublesome Words (1984)
  • Made in America (英國書名) / Made in America: An Inform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書名) (1994)
  • The Mother Tongue: English and How It Got That Way (美國書名) / Mother Tongue: The English Language (英國書名) (1990)
台譯:《布萊森之英語簡史》(2011),天下文化出版
  • Bryson's Dictionary of Troublesome Words (2002)
    • 1984年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Troublesome Words的新版本
台譯:《布萊森之英文超正點》(2008),天下文化出版
  • Bryson's Dictionary for Writers and Editors (2008)

科學

  •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2003)
台譯:《萬物簡史》(2006),天下文化出版(台版拆成4冊出版:I沒有盡頭的宇宙、II動個不停的地殼、III消逝的野蠻世紀、IV永無止「競」的生命)。2021年天下文化重新出版並推出電子書版本,新版分拆成上下兩冊:(上)天地奇航、(下)生命擂台
  • A Really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2008)
    • 2003年萬物簡史的兒童版本
  • The Body: A Guide for Occupants (2019)
台譯:《身體:給擁有者的説明書》(2021),啟明出版(實體書與電子書兩版本)
中國大陸譯:《人體簡史:你的身體30億歲了》(2020),文匯出版社

傳記

  • Shakespeare: The World as Stage (2007)
中國大陸譯:《莎士比亞簡史》(2021),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歷史

  • Icons of England (2008)
    • 內容來自多位不同人的貢獻,由布萊森統合編輯成一書
  • At Home: A Short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2010)
中國大陸譯:《趣味生活簡史》(2011),接力出版社
  • One Summer: America 1927 (2013) [47]
中國大陸譯:《那年夏天:美國1927》(2016),浙江人民出版社
  • The Secret History of Christmas (2022)[17]
    • 以有聲書形式發行

回憶錄

  •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Thunderbolt Kid (2006)
台譯:《閃電男孩的輝煌年代》(2011),皇冠出版
中國大陸譯:《閃亮的日子》(2009),上海譯文出版社

腳註

  1. ^ Kilen, Mike. The real life of Bill Bryson's 'Stephen Katz'. The Des Moines Register; USA Today. September 1, 2015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2). 
  2. ^ Wroe, Nicholas. Bill Bryson: 'When I came here the UK was poorer but much better looked after'. The Guardian. 14 March 2015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2). 
  3. ^ 存档副本. [2015-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4. ^ 4.0 4.1 4.2 Stephenson, Hannah. Bill Bryson: 'I'm American, but I cheer for England now in the World Cup until they get kicked out'. The Belfast Telegraph. 24 October 2015 [12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8). 
  5. ^ Bryson, Bill. The Road to Little Dribbling. London: Black Swan. 2016. 
  6. ^ Bryson, Bill. 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 The New York Times.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7). 
  7. ^ Barkham, Patrick. Bill Bryson: I'll cheer for England, but I won't risk citizenship test. The Guardian (London). 29 May 2010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0). 
  8. ^ Bryson, Bill. Interview: Bill Bryson. nursinginpractice.com. Jenny Chou. Cogora Ltd. July 3, 2014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6). 
  9. ^ 9.0 9.1 Gleick, Elizabeth. Notes from a huge landmass. The New York Times. 30 May 1999 [2021-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31). 
  10. ^ Bryson tops 'England' poll. BBC News. 6 March 2003 [5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16). 
  11. ^ 11.0 11.1 Crace, John. Bill Bryson: The accidental chancellor. The Guardian (London). 15 November 2005 [26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February 2008). 
  12. ^ Errata and corrigenda: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by Bill Bryson. errata.wikidot.com. [2021-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1). 
  13. ^ PM in conversation with Bill Bryson, number10.gov.uk (UK Prime Minister's Office), 29 November 2006 (30 November 2006) [10 April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October 2007) 
  14. ^ Bill Bryson's Appliance of Science from Audible.com. [2023-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英語). 
  15. ^ Sanderson, David. Bill Bryson puts down his pen and picks up a book. The Times. 15 October 2020 [19 Octo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16. ^ Bill Bryson | Wellcome Book Prize. [2023-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4). 
  17. ^ 17.0 17.1 Bill Bryson breaks retirement to record Christmas audiobook. The Guardian. 2022-09-27 [2022-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英語). 
  18. ^ Author Bill Bryson Takes Agent to Court. Courthouse News Service. Pasadena, California. 2012-12-04 [2020-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6. 
  19. ^ Mike Masnick. Author Claims Copyright Over Interview He Gave 20 Years Ago. Techdirt. 21 October 2013 [31 Jan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7). 
  20. ^ Galvin, Nick. Bill Bryson's copyright stoush with Mike Gerrard has wider implication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8 October 2013 [31 Jan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21. ^ Bill Bryson Litter Pick. durham21. 1 March 2008 [17 Sept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3). 
  22. ^ Bill Bryson stepping down as Chancellor. Durham University. 20 September 2010 [4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3). 
  23. ^ Bryson to head litterbug campaign. BBC News. 2 May 2007 [5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2). 
  24. ^ Contact Us. cpre.org.uk. Campaign to Protect Rural England. [2021-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6). 
  25. ^ 25.0 25.1 Pauli, Michelle. Bryson wins Descartes prize for his guide to science. The Guardian (London). 7 December 2005 [2021-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30). 
  26. ^ Westminster setting for Bill Bryson award. RSC.org.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31 October 2005 [21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0). 
  27. ^ Bill Bryson made an honorary OBE. BBC News. 13 December 2006 [5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3). 
  28. ^ Bill Bryson Wins Prestigious Golden Eagle Award. owpg.org.uk. Outdoor Writers and Photographers Guild. 26 August 2011 [2021-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0). 
  29. ^ The Main Library is being renamed 'The Bill Bryson Library'!. Durham University. 25 September 2012 [27 Nov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8). 
  30. ^ Bill Bryson Library renaming event, Tuesday 27 November 2012. Durham University. 22 November 2012. 
  31. ^ 存档副本. [2021-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9). 
  32. ^ Mr Bill Bryson OBE HonFRS Honorary Fellow. London: Royal Society. (原始內容存檔於5 October 2015).  biographical text reproduced her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Royal Society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33. ^ New Fellows 2013. Royal Society. 2 May 2013 [3 Ma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8). 
  34. ^ Honorary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Royal Society. 23 May 2013 [24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35. ^ Proclamation of October 21, 2006 as 'The Thunderbird Kid' Day (PDF). The City of Des Moines; republished online by Random House.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5 June 2008). 
  36. ^ Pomfret Swartz Fellows. pomfretschool.o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October 2013). 
  37. ^ Bill Bryson visits his utopia. The Independent. 7 May 2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9). 
  38. ^ Bryson takes to 'Streets of Bournemouth'. bournemouth.ac.uk. Bournemouth University. [16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5). 
  39. ^ Honorary degrees 21st - 25th June. st-andrews.ac.uk.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0 June 2005 [11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August 2016). 
  40. ^ Kershaw, Andy. No off Switch. 4 October 2012 [2021-09-05]. ISBN 97807535410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41. ^ Bill Bryson - Honorary Degree.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24 June 2009 [2021-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透過YouTube. 
  42. ^ Honorary Degrees Awarded by Drake University. drake.edu. Drake University. [2021-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43. ^ Bill Bryson receives honorary doctorate. King's College London. 14 November 2012. Bill Bryson OBE: the UK's highest-selling author of non-fiction, acclaimed as a science communicator, historian and man of letters. 
  44. ^ Bill Bryson receives Honorary Doctorate. University Business. 26 July 2015 [16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6). 
  45. ^ Author Bill Bryson to receive honorary degree from UI. Iowa Now. 12 May 2016 [2021-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46. ^ University of Winchester honours prominent figures at Graduation 2016. [3 Jan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4 January 2017). 
  47. ^ ONE SUMMER; AMERICA, 1927. The Marsh Agency. [29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0月23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