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姓
漢姓,指漢民族的「漢族姓氏」或其他民族採用漢族風格的「漢風姓氏」。
漢姓大部分是由一個漢字構成,稱單姓;也有少部分以兩個或以上漢字組成,稱複姓。漢族傳統的姓名系統中包括姓、氏、名、字、號等,但近現代以來,多只有姓與名。
姓氏
古時「姓」與「氏」不同,先有姓,後有氏;「姓」起於女系,「氏」起於男系。
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國名、官位為氏。通常貴族獲賜封了土地以後才立氏。
在夏商周三個朝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名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則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後來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才逐漸打破這種傳統,但是在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亦隨之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漢姓」、「漢字姓氏」、「中文姓氏」與「中國姓氏」
一些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中國姓氏雖然音譯為中文,但並非漢族姓氏,如「愛新覺羅」、「博爾濟吉特」等。此外,並非使用漢字的「漢字姓氏」即「漢姓」,比如日本雖然用漢字表示姓氏,但並非漢姓,另外朝鮮族的「朴」姓傳統上亦非漢姓。
近年「中文姓氏」等同於「漢字姓氏」來使用,意思為以中文表示的姓氏。不過由於如此表述會帶有歧義性質,因為例如日本漢字就不等同中文;並且對某些少數民族來說並不適用。
漢姓的起源
據史家的研究,姓起源於五六千年前的母系社會,沿自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因此,上古八大姓都是從「女」字旁,如姒、姬、嬴、姜、姚等。姓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以利彼此通婚。
氏的出現據稱早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即有,而在信史中則見於周朝。周朝初期,周王大規模分封諸侯,此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就以國為氏。諸侯又分封領地的官員,這些官員的後裔就以封地為氏。據研究,現今大部分的漢姓都是從此時的氏演變而成的。[來源請求]
姓氏的使用與演變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近一萬二千個姓氏,其中單姓五千多個,雙字的為四千多個,三至九字的姓氏則二千多個。
現在通用的姓氏約有四千七百多個,其中單姓居絕大多數,雙字姓氏一百多個,三字以上的姓氏罕見。最常用的一百個姓氏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漢族中,平均每三十二萬人共用一個姓氏。
中國姓氏的演變有一些規律:
漢姓的羅馬字轉換
漢族自鄭和下西洋以來,已經有幾百年的移民歷史。這些明朝移民的後裔以及清末民初的南部漢族移民在海外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都沿用了漢姓。這些漢姓到了東南亞地區,因為行政需要,必須用羅馬字母拼寫。當時因為北方話在南方漢族當中並不普及,而且也沒有標準的普通話讀音,使用羅馬字母拼寫漢姓時通常都是依照姓氏持有者的祖籍地方言拼寫。舉例,東南亞最常見的兩個漢姓「陳」與「林」並不使用普通話拼音「Chen」與「Lin」,而是用閩南語拼音「Tan」與「Lim」。如果姓氏持有者的祖籍地方言是粵語,以上兩個姓氏的拼寫將會是「Chan」與「Lam」。這種以南方漢語方言拼寫的姓氏在東南亞地區一直沿用至今日。在普通話拼音普及之前,東南亞漢族的整個名字都是用方言拼寫。舉例,「陳國強」這個名字的閩南語拼寫是「Tan Kok Keong」。近年來,因為普通話拼音的普及,一些人把名字的拼音改為普通話拼音,不過姓氏拼音依然保留為方言拼音。舉例,「陳國強」這個名字的閩南語-普通話混合拼寫方式是「Tan Guoqiang」。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以來,由於對外貿易、經商、留學及移民,漢姓有非漢字的寫法。又因語言、方言及注音系統混亂,以至同一漢姓常有多種羅馬字寫法(主要以英語為基礎作音譯,不過亦有例外,例如澳門使用葡萄牙語為基礎作音譯)。
漢姓 | 官話 | 閩南語 | 閩東語 | 粵語 | 越南語 | |||
---|---|---|---|---|---|---|---|---|
漢語拼音 | 威妥瑪拼音 | 廈門/泉州 | 漳州 | 潮州 | ||||
王 | Wang | Wang | Ong | Ong | Heng | Wong | Wong/Vong | Vương |
黃 | Huang | Huang | Ng | Wee | Ng | Wong | Wong/Vong | Hoàng/Huỳnh/Vòong |
陳 | Chen | Chen | Tan | Tan | Tan | Ting | Chan | Trần |
方 | Fang | Fang | Png/Hong | Pwee | Pung | Hong | Fong | Phương |
林 | Lin | Lin | Lim | Lim | Lim | Ling | Lam | Lâm |
劉 | Liu | Liu | Lau | Lau | Lau | Liew | Lau | Lưu |
張 | Zhang | Chang | Teo/Tio/Tew/Tiu | Teo/Tio/Tew/Tiu | Teo/Teoh | Tiong | Cheung/Cheong | Trương |
吳 | Wu | Wu | Goh/Go | Ngoh/Ngo | Goh/Go | Ngu | Ng | Ngô |
蔡 | Cai | Tsai | Chua | Chua | Chua | Chai | Choi/Choy/Troy/Tsoi | Thái |
楊 | Yang | Yang | Yeo/Yio | Yeo/Yio/Yeoh | Yeo/Yeoh | Yong | Yeung/Yeong/Ieong/Young | Dương |
藍(有爭議,蘭/藍多為畲族姓氏) | Lan | Lan | Lam | Na | Na/Nah | Lam | Lam | Lam |
白 | Bai | Pai | Peh | Peh | Peh | Bak | Pak | Bạch |
郭 | Guo | Kuo | Quek/Kuek/Kwek | Kueh/Quek/Kuek/Kwek/Kway | Kueh/Quek/Kuek/Kwek/Kway | Kuok | Kwok/Kuok(港澳)Kok(東南亞) | Quách |
潘 | Pan | Pan | Phua/Phuah | Phua/Phuah | Phua/Phuah | Pan | Poon/Pun | Phan |
程 | Cheng | Cheng | Teng | Thia | Thia | Tiang | Ching | Trình |
施 | Shi | Shih | See | See | See | Sye | Sze/Si/See | Thi |
- 韓國的漢字姓氏羅馬字寫法乃是按照韓語羅馬字表記法,早期主要以馬科恩-賴肖爾表記法轉寫為羅馬字(現在的朝鮮仍主要採用此種羅馬字),現在韓國的官方主要採用韓文羅馬字表記法修正案。
- 日本的漢字姓氏羅馬字寫法乃是按照日語羅馬字。
- 越南的漢字姓氏羅馬字寫法主要按照越南語國語字。
由於歷代經商留學及移民,同一地方,常有不同國籍華人血統之人士,以至漢姓的羅馬字寫法亦各有不同。
漢姓的形成
漢姓的形成來源眾多、情況複雜。總括有以下幾種:
漢姓統計
清人汪輝祖《史姓韻編》收錄二十四史所載人名28,365個,姓748個,每條下註明人物出處、籍貫、官爵、事跡等。
在2007年4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數據中顯示,中國現在使用的姓氏有4,700多個,王姓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占中國人口總數的7.25%[1]。 第二大姓是李姓,有9,207.4萬人,占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占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的6.83%。人數最少的姓氏為「難姓」。[來源請求]但是綜合中國港澳地區及台灣的情況,李姓則為大中華地區第一大姓,王姓為第二大姓。
並且有以下10個姓氏人口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氏:陳、李、王、張、劉、楊、黃、趙、吳、周
姓氏人口少於2,000萬人多於1,000萬人的姓氏有12個: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梁。
位列前100名的姓氏還有:謝、宋、唐、許、韓、馮、鄧、曹、彭、曾、肖[註 1]、田、董、袁、潘、于、蔣、蔡、余、杜、葉、程、蘇、魏、呂、丁、任、沈、姚、盧、姜、崔、鍾、譚、陸、汪、范、金、石、賴、廖、賈、夏、韋、傅、方、白、鄒、孟、熊、秦、邱、江、尹、薛、閆、段、雷、侯、龍、史、陶、黎、賀、顧、毛、郝、龔、邵、萬、錢、嚴、覃、武、戴、莫、孔、向、湯、阮…等等
中國前100個姓氏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4.77%。
中國的著名書籍《百家姓》僅列出漢族最常見的數百個姓氏,並不能代表現時所有的漢族姓氏。
姓氏的等級
姓氏本來沒有尊卑貴賤之分,古時,人皆有姓用以婚嫁之用以免近親結合同姓則不婚,而氏則是被賜封建了土地的貴族才有,一般平民有姓而沒有氏,但除婚嫁外,平常只用名。但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根據姓氏劃分等級的情況。這就是門第觀念。
門第觀念於東漢時期萌芽,朝廷以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給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世族,甚至有祖孫四代都位居三公職位的汝南袁氏家族。魏晉南北朝時,採用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吏。這種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名家大族產生:如以王導為代表的琅琊王氏、謝安為代表的陳郡謝氏等。唐高宗時期,《姓氏錄》的出現消除了門閥士族界限,完全依照官品高下爲準敘錄,按照姓氏劃分的等級開始瓦解。到了宋代,門閥士族已經蕩然無存,自此中國除了皇室貴族,便沒有制度上固定不變的姓氏貴賤區別了。
現在為顯示姓氏平等,排列姓名時,一般僅按姓氏筆劃或姓氏的拼音排序。例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便以姓氏筆劃排序。
其他民族
漢族的姓氏,也和少數民族的姓氏在歷史上互相影響。通常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後,受漢文化影響,姓氏也採用漢字。開始多是音譯,大部分是三字以上的姓氏,如北魏皇室拓跋氏與清皇室的愛新覺羅。
後來為了簡便使用,或出於政治原因,許多少數民族改用單姓,如:北魏孝文帝的孝文漢化政策,令拓跋氏改姓元姓。清朝滅亡後,不少姓愛新覺羅的人改姓「金姓」。
也有少數仍維持兩個字或以上的姓氏,如長孫、尉遲等。另外,少數民族漢化的同時,也創造了一些新的姓氏,就如傣族的刀姓。
直接使用漢姓
- 京族
主要有阮(Nguyễn)、范(Phạm)、黃(Hoàng或Huỳnh)、潘(Phan)、黎(Lê)、陳(Trần)、武(Võ或Vũ)、胡(Hồ)等。
- 朝鮮民族
朝鮮民族姓氏主要有金(김)、李(이)、朴(박)、崔(최)、鄭(정)、姜(강)、趙(조)、尹(윤)、張(장)、林(임)、吳(오)、韓(한)、申(신)、徐(서)、權(권)、黃(황)、安(안)、宋(송)、柳(유)、洪(홍)、孫(손)。
同姓的人會有不同本貫,傳統上同姓同本貫的人不能通婚,同姓不同本貫者則可通婚,韓國法令於以前也有明文規定,現則已廢除。
除漢姓外另有姓氏系統
- 回族
回族主要使用的姓有:白、馬(來自穆罕默德)、沙、林、丁、賽(來自賽典赤)等。
- 滿族
清亡以後滿族人多取漢姓,如金、王、范、艾、羅、肇、郎等。
- 蒙古族
- 包氏、寶氏(來自孛兒只斤氏)(也記作博爾濟吉特氏,包括現在的)。
- 烏、吳(來自兀良合氏,郭爾羅斯前旗王爺駐京代辦富格日特遠祖兀良合人,本姓烏和吳,但富格日特的後代已取「富」為姓了)。
- 孟(出生在科爾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嘎達梅林,從他先祖莫勒特圖以後,開始取「莫」字為姓,諧音記作孟,所以嗄達梅林漢名叫作孟青山)。
- 奧(來自奧魯)。
- 蒙。
- 黃姓(來自錫拉特,蒙古語為黃色)。
- 白姓(來自查干,蒙古語意為白色)。
- 藍姓(來自呼和,蒙古語意為藍色)。
- 金姓(來自阿拉坦,蒙古語意為金)。
- 霍姓
- 台灣原住民
清朝於1758年對台灣原住民平埔族人「普賜漢姓」,後來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府於: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國民黨政府藉由《修正台灣省人民回復原有姓名辦法》、《姓名條例》及《姓名條例施行細則》(1953年公佈實施)等強制性法源依據,以「到府辦理」的強迫方式,將歸籍戶政的台灣原住民,全部以「任意分配」方式改為漢姓、漢名。也就是,以漢姓姓氏為主、「《國語辭典》或《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為名字命名準則的該戶政姓名登記命名實務,其台灣原住民姓氏更動,普遍以戶政人員及戶政單位任意分配為主。因未臻詳細規劃與訂定相關細則,1950年代期間,台灣原住民族群間大量出現了以「高姓」(取名依據來自高山族)、「潘姓」(河流+番)、湯姓(河川)、楊姓(大樹)、石姓(山川)、巫姓(女神)的新姓氏不合理現象,也造成因為不知情情況下的「友親」(近親聯姻)困擾;但賽夏族的漢姓可以與傳統氏族名有對應關係,因此賽夏族獲得漢姓並不會破壞傳統社會結構。
因普遍未徵求登記命名者的此命名方式涉及命名文化衰落,1980年代中期之後,恢復台灣原住民命名規則與振興台灣原住民命名文化成為該運動主軸之一。他們認為平埔族群已近消失,如果台灣原住民藏起自己真正名字,台灣各族原住民將與平埔族相同被漢化滅絕。終於在1995年,李登輝政府修正《姓名條例》與《姓名條例施行細則》,台灣原住民命名不再強制使用漢姓。
注釋
參考文獻
引用
- ^ 1.0 1.1 公安部統計分析顕示:王姓成為中国大陸第一大姓. [200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9).
來源
- 書籍
- 籍秀琴:《姓氏·名字·稱謂》,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叢書,大象出版社,1997年 ISBN 7534720109
延伸閱讀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