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沃爾夫
小湯瑪斯·甘乃利·沃爾夫(英語:Thomas Kennerly Wolfe, Jr.,1930年3月2日—2018年5月14日),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美國作家和記者,1950年代後期開始,沃爾夫致力於新新聞寫作,被譽為「新新聞主義之父」。[1]
湯姆·沃爾夫 | |
---|---|
出生 | Thomas Kennerly "Tom" Wolfe, Jr. 1930年3月2日 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 |
逝世 | 2018年5月14日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 (88歲)
職業 | 記者、作家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華盛頓與李大學 耶魯大學 |
創作時期 | 1959年—2018年 |
體裁 | 小說、散文 |
文學運動 | 新新聞學 |
代表作 | 《刺激酷愛迷幻考驗》 《激進政治時尚族 大反貪官矛矛黨》 《畫出來的箴言》 《真材實料》 《名利之火》 《完美之人》 |
獎項 | 美國全國圖書基金會美國文學傑出貢獻獎(2010年) 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1980) |
配偶 | 希拉 |
父母 | 母親路易莎 父親湯瑪斯·肯尼利·沃爾夫 |
子女 | 女兒亞歷山德拉 兒子湯米 |
受影響於 | 查爾斯·狄更斯、埃米爾·左拉、厄尼斯特·海明威、傑克·凱魯亞克、杭特·斯托克頓·湯普森 |
生平
1930年,沃爾夫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母親路易莎,是園藝師;父親湯瑪斯·肯尼利·沃爾夫,是農學家。[2]
沃爾夫在聖克里斯托弗的學校讀書時,是學生會主席和棒球隊的球員,同時他信奉聖公會。
1949年,沃爾夫拒絕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錄取,去了華盛頓與李大學,在學校里,沃爾夫主修英語,同時在寫作教室練習寫作。沃爾夫是大學裡體育報的編輯,並且幫助大學建立了雜誌《謝南多厄》。1951年,沃爾夫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
1952年,沃爾夫去耶魯大學攻讀美國研究博士學位,並於1957年以題為《美國作家聯盟:1929-1942年間美國作家的共產黨組織活動》的博士論文獲哲學博士學位。
家庭
風格
沃爾夫的文風潑辣大膽,擅長使用俚語、俗語和自己創造詞彙。沃爾夫能捕捉到現實生活的時尚文化和普通大眾的生存狀態,諷刺美國社會。[4]
作品
散文集、 報告文學
- 《糖果色橘片樣流線型寶貝車》(The Kandy-Kolored Tangerine-Flake Streamline Baby;1965)
- 《刺激酷愛迷幻考驗》(The Electric Kool-Aid Acid Test;1968年)
- 《泵房幫》(The Pump House Gang;1968)
- 《激進政治時尚族 大反貪官矛矛黨》(Radical Chic and Mau-Mauing the Flak Catchers;1970年)
- 《新新聞主義》(The New Journalism;1973)
- Mauve Gloves & Madmen, Clutter & Vine (1976)
- 《真材實料》(The Right Stuff;1979年)
- 《在我們的時代》(In Our Time;1980年)
- 《畫出來的箴言》(The Painted Word;1975年)
- 《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1981年)
- The Purple Decades (1982)
- Hooking Up (2000)
- 《話語王國》(The Kingdom of Speech;2016年)
小說
- 《名利之火》(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1987年)
- 《完美之人》(A Man in Full;1998年)
- I Am Charlotte Simmons (2004)
- Back to Blood (2012)
獎項
- 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National Book Award for Nonfiction;1980)
- 全國藝術暨文學學會霍華德•沃塞爾獎(Harold D. Vursell Memorial Award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1980)
- 哥倫比亞新聞獎(Columbia Journalism Award;1980)
- 國家人文勳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2001)
- 芝加哥論壇報文學終身成就獎(Chicago Tribune Literary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2003)[5]
- 美國全國圖書基金會美國文學傑出貢獻獎(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etters;2010)
參考文獻
- ^ 世界十大名人套装:毛泽东穿中山装入选. 浙江在線. 2007-11-23 [2012-06-03].[永久失效連結]
- ^ Rolling Stone interview on May 2, 2007 samharris.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5, 2008)
- ^ SF Gate - 'Southern Man'.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4).
- ^ 汤姆·沃尔夫. 博聞網. [201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6).
- ^ 汤姆·沃尔夫获美国芝加哥论坛文学奖. 上海作家網. 2003-08-27 [201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年9月19日).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George Plimpton, Tom Wolfe, The Art of Fiction No. 123, The Paris Review, Spring 1991 [201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8).
- Article about Wolfe's recent public appearance at the Chicago Public Library from fNews (a publication of 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The Word According to Tom Wolfe": Episode 1, Episode 2, Episode 3, Episode 4, and Episode 5 from National Review
- 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Idea: Pell-Mell in "The Atlantic Monthly" (November 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June 2006 interview from frieze
- Tom Wolfe author p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Guardian Unlimited
- National Review 100 Best Non Fiction Books 20th Centu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om Wolfe's 2006 Jefferson Lec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orry, but Your Soul Just Di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orldCat 聯合目錄中湯姆·沃爾夫的著作或與之相關的著作
- TOM WOLFE'S STEAMY PORTRAIT OF COLLEGE LIFE: an interview about 'I Am Charlotte Simmons' " in BookPage (December 2004)
- In Depth interview with Wolfe, December 5,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