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大

哥倫比亞的首都

波哥大(西班牙語:Bogotá),官方名稱是波哥大首都地區Bogotá, Distrito Capital,簡稱Bogotá, D.C.),西班牙統治時期及1991年至2000年曾取名聖塔菲波哥大Santafé de Bogotá/Santa Fe de Bogotá),是哥倫比亞首都昆迪納馬卡省的省會,市區居民數為7,412,566人(2018年)[4],整個都市地區的人口為10,700,000人(2018年),大多數居民是麥士蒂索人。本市為哥倫比亞最大城市,也是南美洲發展最快的都市。

波哥大
Bogotá
首都
波哥大首都地區
Bogotá, Distrito Capital
波哥大旗幟
旗幟
波哥大官方圖章
圖章
格言:2600 metros más cerca de las estrellas
(「 距離星星更近2600公尺」)
波哥大在哥倫比亞的位置
波哥大
波哥大
在哥倫比亞的位置
坐標:4°36′35″N 74°04′54″W / 4.60971°N 74.08175°W / 4.60971; -74.08175
國家 哥倫比亞
昆迪納馬卡省
建立1538年8月6日(傳統上)[1]
創始人岡薩羅·希門內斯·德·奎薩達英語Gonzalo Jiménez de Quesada
政府
 • 市長克勞迪婭·洛佩斯·埃爾南德斯英語Claudia López Hernández
(2020-2023年) (綠色聯盟
面積
 • 首都1,587 平方公里(613 平方英里)
 • 市區307.36 平方公里(118.67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第32位
海拔[2]2,625 公尺(8,612 英尺)
人口(2018年)[3]
 • 首都8,080,734人
 • 排名第1位
 • 密度5,092人/平方公里(13,188人/平方英里)
 • 都會區10,700,000
郵政編碼11
電話區號+57 1
HDI
(2011年)
0.904 -極高
車牌號碼BOG
氣候高地氣候
網站市官方網站
市長官方網站
波哥大旅遊

波哥大在哥倫比亞的行政地位是「首都地區」(Distrito Capital),由中央政府直轄。它是哥倫比亞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經濟和文化中心,擁有該國數量最多的大學和研究中心,以及眾多劇院、圖書館和博物館和名勝。波哥大在2014年全球城市指數中排名第52。

波哥大是行政部門(總統辦公室),立法部門(哥倫比亞國會)和司法部門(最高法院,憲法法院,州議會和司法高級委員會)中央辦公室的所在地。該市是哥倫比亞名義GDP最高的地區,幾乎佔該國GDP總量的四分之一(24.7%)。

該市的機場以埃爾多拉多命名。埃爾多拉多國際機場是拉丁美洲貨運量最大的機場。

歷史

建城

1538年8月6日貢查洛·希梅內茲·德·奎薩達英語Gonzalo Jiménez de Quesada在原奇布查人的小城巴卡塔(意為「高的田地」)處正式宣布建立了波哥大。奎薩達以他的故鄉西班牙格拉納達的名字命名這座新城市為聖塔菲(Santa Fe),但是很快就有人在這個名字的後面加上了原來印地安人地名衍生過來的波哥大這個名字,因此這座城市的全名是聖塔菲波哥大(Santa Fe de Bogotá)。但是同年另外兩支遠征隊也來到這裡與奎薩達爭這座新城市,最後奎薩達向這兩支遠征隊付錢後他們才撤回。為了保障他的權利奎薩達於1539年4月又一次正式與這兩支遠征隊的首領從形式上和法律上宣布建城。

殖民時期和共和國時期

殖民時期波哥大是新格拉納達的首府,它與卡塔赫納一起是當時今天哥倫比亞最重要的城市。

當時波哥大的居民主要是在新大陸出生的西班牙裔人,在他們的影響下在波哥大產生了哥倫比亞獨立運動。1810年7月20日哥倫比亞首次從西班牙獨立,雖然西班牙此後重占波哥大,但是1819年哥倫比亞終於完全獨立。同年波哥大成為大哥倫比亞首都,但是大哥倫比亞很快就分裂為今天的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此後波哥大多次受內戰的衝擊,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從1899年到1902年的「千日戰爭」。

20世紀前半葉

1905年波哥大的居民數達到十萬。波哥大的居民數在20世紀裡不斷增長,同時它的藝術生活也不斷提高,它獲得了「南美洲的雅典」的稱號。1948年美洲國家組織在波哥大成立。但是由於當時非常受歡迎的自由黨的總統候選人凱坦(Gaitan)於4月9日被刺,成立活動中止。事後在波哥大爆發了為期數日的動亂,憤怒的暴亂者在市內洗劫。後來的古巴首領菲德爾·卡斯楚當時正住在波哥大。這個時間對波哥大本身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此後許多富人從市中心移居到市郊,尤其是市郊北部的村鎮。

1950和1960年代

1950年代裡隨著城市西部的國際機場的建設波哥大的市區向西發展。由於市東山區的局限城市當時已經無法向東發展了。一個短期的獨裁統治很快就被自由黨和保守黨聯合組成的「民族陣線」(Frente Nacional)推翻了。

為了防治蘇聯拉丁美洲擴張其影響力,美國在美洲國家組織中發動了「發展聯盟」的運動。1961年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為推動這個運動訪問波哥大,從中發動了建設一個新的市區的活動。這個名為甘迺迪的新的市區今天有上百萬居民。由於1948年動亂後哥倫比亞全國各地不斷發生動亂,許多難民逃往波哥大。波哥大從不到五十萬人的城市爆漲到了21世紀初的七百萬居民。

1970和1980年代

1970年代成立的游擊隊四月十九日運動對波哥大和哥倫比亞的未來有很重要的影響。哥倫比亞政府在市中心建造了一座新的總統府,這是當時很常見的在貧困的市中心建造豪華大廈的典範。1984年4月30日哥倫比亞司法部長在波哥大市北被販賣毒品壟斷集團刺殺,這個事件使得哥倫比亞政府與販毒集團之間的矛盾升級,哥倫比亞的毒品戰爆發。

1985年11月6日四月十九日運動的游擊隊攻入波哥大的司法部。在此後政府軍與游擊隊激戰和重占司法部的過程中數百人喪生。數日後,11月13日魯伊斯火山爆發,山頂的積雪融化導致拉古尼拉河泛濫,小城阿爾梅羅泥石流覆蓋,兩萬五千人喪生,數千人逃往波哥大。

1990年後

1990年代裡波哥大時常遭到販毒集團的恐怖襲擊,他們在百貨商場,甚至國家安全組織總部設炸彈,造成數百人喪生。哥倫比亞政府因此加強毒品取締。2000年波哥大開始建造新世紀公車運輸系統

地理

位置

 
波哥大是南美洲市域範圍內人口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聖保羅布宜諾斯艾利斯

波哥大位於安地斯山脈的一個富饒的高原——昆迪博亞卡高原上,海拔2,640公尺。瓜達盧佩山和蒙瑟瑞特山腳下。市內有多條河流、溪澗。

氣候

 
波哥大冬天的雨季,風暴可能帶來冰雹。
 
波哥大市中難得的晴天

波哥大的氣候屬於南美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典型的高地氣候城市,年平均氣溫為14.4 °C。由於它非常接近赤道,在1月和12月期間來自北美洲的冬季季候風也因加勒比海墨西哥灣暖流的海洋氣流活躍和支配下難以南下,因此季節變化很不明顯。年平均降雨量約1000公釐,其中4月和10月降雨量最高,平均為135至137公釐,1月降雨量最少,平均為50公釐。

波哥大國家氣象台(1971–200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6.4
(79.5)
25.2
(77.4)
26.6
(79.9)
24.4
(75.9)
25.0
(77.0)
28.6
(83.5)
25.0
(77.0)
23.3
(73.9)
26.0
(78.8)
25.1
(77.2)
25.6
(78.1)
24.4
(75.9)
28.6
(83.5)
平均高溫 °C(°F) 20.2
(68.4)
20.3
(68.5)
19.4
(66.9)
20.1
(68.2)
19.0
(66.2)
19.2
(66.6)
18.6
(65.5)
18.8
(65.8)
19.2
(66.6)
19.5
(67.1)
19.6
(67.3)
19.9
(67.8)
19.6
(67.3)
日均氣溫 °C(°F) 14.3
(57.7)
14.5
(58.1)
14.9
(58.8)
14.9
(58.8)
15.0
(59.0)
14.5
(58.1)
14.6
(58.3)
14.1
(57.4)
14.3
(57.7)
14.3
(57.7)
14.4
(57.9)
14.6
(58.3)
14.4
(57.9)
平均低溫 °C(°F) 7.6
(45.7)
8.4
(47.1)
9.5
(49.1)
9.7
(49.5)
9.7
(49.5)
9.5
(49.1)
9.2
(48.6)
8.9
(48.0)
8.7
(47.7)
9.0
(48.2)
9.2
(48.6)
8.0
(46.4)
9.0
(48.2)
歷史最低溫 °C(°F) −1.5
(29.3)
−5.2
(22.6)
−0.4
(31.3)
0.2
(32.4)
0.2
(32.4)
1.1
(34.0)
0.4
(32.7)
0.4
(32.7)
0.3
(32.5)
1.8
(35.2)
0.5
(32.9)
−1.1
(30.0)
−5.2
(22.6)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59
(2.3)
68
(2.7)
69
(2.7)
105
(4.1)
100
(3.9)
80
(3.1)
80
(3.1)
90
(3.5)
90
(3.5)
107
(4.2)
80
(3.1)
81
(3.2)
1,009
(39.4)
平均降雨天數(≥ 1 mm) 9 12 14 18 19 17 15 14 16 21 16 11 181
平均相對濕度(%) 75 76 75 77 77 75 74 74 75 76 77 76 76
月均日照時數 156 128 107 88 83 94 114 117 109 96 103 138 1,328
資料來源:水文學、氣象學和環境研究所(IDEAM)[5]
波哥大氣象統計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日平均白晝時數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平均紫外線指數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Source: Weather Atlas [6]

城市布局與命名

波哥大共可分為20個行政區,這20個行政區共同形成了廣闊的街區路網。其中經濟發展水準較高的行政區大多位於城市北部,以及靠近城市東部丘陵的查韋諾英語Chapinero烏薩奎英語Usaquén蘇巴英語Suba, Bogotá等地。而中產階級大多居住是在城市的中部、西部和西北部。至於藍領階級則大多居住於城市南部,其中有部份是棚戶區

周邊城鎮

行政區劃

波哥大劃分為20個行政區(unidades administrativas):

  • 烏薩昆 (Usaquén)
  • Chapinero
  • 聖達菲 (Santafé)
  • 聖克里斯托佛(San Cristóbal)
  • 烏斯梅 (Usme)
  • Tunjuelito
  • 博薩 (Bosa)
  • 甘迺迪(Kennedy)
  • 豐提邦 (Fontibón)
  • 積極的 (Engativa)
  • Suba
  • 團結的社區 (Barrios Unidos)
  • 特薩基洛 (Teusaquillo)
  • Mar道者 (Los Mártires)
  • 安東尼奧·納里尼奧 (Antonio Nariño)
  • 阿蘭達橋 (Puente Aranda)
  • 燭台區(Candelaria)
  • 拉斐爾·烏里韋(Rafael Uribe Uribe)
  • 玻利瓦市 (Ciudad Bolívar)
  • 蘇馬帕茲 (Sumapaz)

人口

波哥大的人口增長迅速,尤其其邊緣的貧民窟不斷擴大。1951年它還只有71.5萬人口,但是到2005年其人口翻了十倍達到了710萬。許多農民從農村逃到波哥大,希望在這裡找到工作和更好的生活環境。

約68%的居民是印地安人與白人的混血兒,20%是白人,10%是黑人或者帶有黑人血統的混血兒,只有2%的居民是南美洲原住民。90%以上的居民信天主教,約30%的人是文盲。

以下數據為哥倫比亞國家研究所或者統計部門的估計數據以及人口普查獲得的數據,數據僅包括市區的人口數,不包括都市地區的人口數。

 
司法部
        年         人口數
1538年 100
1580年 1,100
1666年 3,000
1775年 16,233
1793年 17,725
1801年 21,394
1832年 28,341
1843年 40,086
1870年 40,883
1881年 84,123
1884年 95,761
1905年 100,000
        年         人口數
1912年 121,257
1918年 143,994
1928年 235,421
1938年 330,312
1951年 715,250
1964年 1,697,311
1973年 2,868,123
1985年 4,273,461
1993年 5,484,224
1996年 5,859,861
2000年 6,422,198
2005年 7,185,889

文化與名勝

博物館

除了哥倫比亞國家博物館殖民藝術博物館(Museo de Arte Colonial)外,1938年開放的金博物館(Museo de Oro)是波哥大最重要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陳列著全世界最重要的哥倫比亞前的黃金藝術品,共3萬8千件。在一個360°的環繞陳列室中參觀者可以看到數千在黑暗的陳列室中發光的金太陽、植物、動物,許多這些陳列品來自瓜塔維塔湖的所謂的夢幻世界暗礁。1560年西班牙征服者在那裡發現了許多金制的動物:猴、魚、蟾蜍和一條南美短吻鱷

引人注目的還有聖克拉拉修道院內的博物館。這座從1619年到1630年建造的文藝復興後期的教堂建築從外表上來看很普通,但是內部卻有著豪華的巴洛克裝飾:鍍金的聖壇、當地巴洛克藝術家的壁畫,拱頂鋪著金箔。

建築物

波哥大是南美洲北部傳統的重要的藝術和文化中心。在哥倫比亞獨立(1810年)很久之後的19世紀末,波哥大殖民地建築的城市形態和類型一直保持不變。這種殖民地環境風貌仍然持續可見,尤其是在波哥大歷史中心城區英語La Candelaria。還有兩層的殖民地房屋,庭院,山牆屋頂,瓷磚和陽台。這些陽台一些情況下在共和時期被玻璃窗包圍,是該地區建築的一個顯著特徵(例如,拉斐爾龐博之家)。老城裡有許多有歷史、文化和具有旅遊意義的建築和廣場。玻利瓦廣場周圍有許多公共建築和教堂。方濟各會多明我會耶穌會在歷史上對波哥大的文化生活影響最大,它們在市內建造了許多教堂和修道院,因此對波哥大的建築影響也深刻。

玻利瓦廣場上有三座最主要的大建築:1823年建成的古典式大教堂、國民大會和Alcaldía de Bogotá。後兩者也是古典式的,尤其Alcaldía de Bogotá還受法國的影響。在附近的蒙瑟瑞特山上有蒙瑟瑞特聖壇。廣場北部的司法部是1985年4月19日運動占領後被摧毀重造的。

主教宮後面是17世紀初造的巴洛克式耶穌會教堂聖伊格納西奧。教堂內有壁畫和鍍金的聖壇。附近的耶穌會修道院裡今天是殖民藝術博物館。1594年造的聖弗朗西斯科教堂也值得一訪。

Zipaquirá的鹽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鹽教堂和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物之一。它長120公尺,面積8500平方公尺。教堂的內部全部是從鹽晶里雕刻出來的。除了主教堂外還有眾多小教堂和地下通道。

公園

 
西蒙·玻利瓦公園

西蒙·玻利瓦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此外還有植物園和國家公園。每年夏天的拉丁美洲搖滾樂音樂節是在El Tunal公園舉行的。在Parque del Chicó有一座殖民時期風格的博物館。

市外的公園有Tequendama瀑布,河水沿峽谷衝下145公尺下的森林。瓜塔維塔暗礁位於市中心東北約30公里處。這裡過去是奇布查人的宗教儀式中心。奇布查人的宗教儀式中金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金制的物件被犧牲給太陽神,沉入湖底。1560年西班牙征服者試圖將湖水排乾,但是沒有成功。

經濟

 
波哥大國際中心全景圖

重要的工業有印刷、出版、紡織、食品、金屬、機械和電子工業。許多銀行和企業的總部在波哥大。市內共有約十萬企業。每年有約40億外國投資進入波哥大。哥倫比亞24%的出口是波哥大出產的,約400個跨國公司在這裡有分部。失業率為17.5%(2003年1月至8月)。

大多數外國企業集中在波哥大,有些在這裡有壟斷地位。哥倫比亞本國的企業也往往在波哥大擁有其總部。

工業和交通廢氣以及交通噪聲是波哥大最大的環境問題。工業廢水、廢氣和垃圾的處理不足。尤其城市邊緣的貧民窟里始終有霍亂腹瀉傷寒爆發,那裡的衛生狀況很壞。廢氣造成許多呼吸道和皮膚疾病。

交通

波哥大與哥倫比亞其它城市間的聯繫主要是透過鐵路及公路系統(包括泛美公路),而埃爾多拉多國際機場就於城市的邊陲,是波哥大主要的聯外機場,也是哥倫比亞重要的國門。

波哥大城市內部的街區設計主要是棋盤式規劃,大多數街道街按照數目排列。僅有少數的重要幹道及環城大道有非數字的路名。

波哥大最早的大眾運輸是在1884年的聖誕節啟用的有軌馬車系統,直到1910年3月7日引進現代化的路面電車,不過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公路主義的流行,波哥大路面電車也於1951年6月30日正式停駛。

另外,自1948年4月12日至1991年8月15日間,波哥大市內曾有無軌電車行駛,不過目前也已停駛。

自路面電車停駛後,波哥大市區內一直缺乏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直到2000年時其政府引進了快速公交系統「千禧公車英語TransMilenio[7],此公車系統使公車在擁擠的道路中擁有獨立的專用道(B型路權),並透過密集發班的方式來達到接近輕軌系統的運輸效能。

近年來波哥大也逐步建置了完善的自行車道及人行道,使城市的道路規劃回歸「人本交通」,並每年在市內舉辦兩次「無汽車日」,用以推廣人本交通。

波哥大正在建設通勤鐵路(Cercanías)系統「RegioTram英語RegioTram」,共規劃有西部、南部和北部三條線路。其中西部有軌電車西班牙語RegioTram de Occidente已於2022年開工,由中國鐵建承建[8]

波哥大地鐵於2020年開建其第一條線路,由中國港灣西安地鐵中車長客龐巴迪組成的聯合體中標並運營[9],預計2026年建成運營。

教育

波哥大有五座大學,其中最老的聖托馬斯大學是1580年開辦的。市內還有其它教育設施和圖書館,其中聖卡洛斯宮裡的1777年由耶穌會開辦的圖書館是美洲第一座公共圖書館。

哥倫比亞國立大學是哥倫比亞第一座公共和國立大學。它於1867年9月22日成立,一開始只有六個系,從1903年到1940年新增了20個系。1967年開始授予碩士學位,1986年開始授予博士學位。

名人

參考資料

  1. ^ Henderson, James D.; Delpar, Helen; Brungardt, Maurice Philip; Richard N. Weldon. A reference guide to Latin American history. M.E. Sharpe. 2000: 61 [2011-08-05]. ISBN 978-1-56324-74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1). 
  2. ^ Bogotá una ciudad Andina. la Alcaldía Mayor de Bogotá. [201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西班牙語). 
  3. ^ DANE. [2013-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13). 
  4. ^ 2005 Census. Departamento Administrativ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DANE. [2012-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7) (西班牙語). 
  5. ^ Promedios 71-00. IDEAM. [2011-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7) (西班牙語). 
  6. ^ Bogotá, Colombia - Monthly weather forecast and Climate data. Weather Atlas. [2019-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9). 
  7. ^ 【不開車,在路上】街上的地鐵. 環境資訊中心. 2013-10-06 [2023-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9). 
  8. ^ 哥伦比亚西部有轨电车项目正式开建!.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2022-06-29 [2023-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9). 
  9. ^ 西安地铁、中车长客等联合中标的哥伦比亚波哥大首条地铁正式开工!. 西安中鐵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2020-11-30 [2023-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