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亞女孩 (歌劇)

波西米亞女孩》(The Bohemian Girl)是麥可·威廉·巴爾夫作曲的一部歌劇,劇本由阿爾弗雷德·邦恩(Alfred Bunn)編寫。走進夢中的大禮堂(I Dreamt I Dwelt in Marble Halls)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詠嘆調

波希米亞女孩
劇本扉頁
原文名
The Bohemian Girl
作曲家麥可·威廉·巴爾夫
形式浪漫主義歌劇
作詞阿爾弗雷德·邦恩(Alfred Bunn)
語言英語
原著La Gitanilla
塞萬提斯作品
首演
日期1843年11月27日 (1843-11-27)
地點倫敦皇家劇院

1843年11月27日,它在倫敦皇家劇院首演,連演了100多天,之後又在紐約市(1844年11月25日)、都柏林(1844年)和費城(1844年)再次上演[1]。並衍生出了德語、法語版。1922年和36年兩度被改編為電影。

角色

 
1869年法語樂譜首頁
角色 聲域 1843年11月27日首演人員[2]
(麥可·威廉·巴爾夫指揮)
Arline(安海姆伯爵的女兒) 女高音 Miss Payne(第一幕)
Elizabeth Rainforth(2-3幕)
Thaddeus(波蘭來的逃亡者) 男高音 William Harrison
安海姆伯爵(Count Arnheim) 男中音 Conrado Borrani[3]
吉普賽女王 女低音 Abigail Elizabeth Betts
Devilshoof(吉普賽酋長) 男低音 George Stretton
Florestein(伯爵的外甥) 男高音 James Hudson
Buda(Arline的隨從) 女高音 Miss Payne
衛隊長 男低音 Howell
官員 男高音 John Binge
第一個吉普賽人 Birt
第二個吉普賽人 T. Ridgway

情節

第一幕

波蘭貴族撒迪厄斯(Thaddeus)被流放到奧地利,加入了一夥吉普賽人的隊伍。他救下了險些被一頭鹿殺死的安海姆伯爵的小女兒阿利納(Arline)。為表示感謝,伯爵請他赴宴,宴會上撒迪爾斯拒絕向奧地利國王的雕像敬酒,反而將酒潑到了雕像上。主人十分憤怒。他的吉普賽朋友Devilshoof劫持了阿利納,幫助他逃脫。

第二幕

十二年過去了,長大的阿利納幾乎不記得自己出身貴族。她與撒迪厄斯相戀,但吉普賽女王也很喜歡撒迪厄斯,安海姆的侄子Florestein愛上了阿利納,女王設計陷害了阿利納,結果導致阿利納被Florestein逮捕。在受審時,安海姆伯爵通過她手臂上的傷疤認出了自己的女兒。

第三幕

阿利納回到了父親身邊,在自家城堡的一場舞會上,她開始懷念自己的愛人。撒迪厄斯潛入城堡找到了她。他最終獲得了伯爵的信任,伯爵將女兒許配給他。吉普賽女王也跟著撒迪厄斯潛入了城堡,打算殺死阿利納。Devilshoof發現了她,在搶奪武器的過程中,女王被殺死。

音樂

參考文獻

  1. ^ Loewenberg, columns 832-833.
  2. ^ Bunn, p. 2
  3. ^ Italianate stage name of Conrad Boisragon (Graham Lockwood, The Holst family contribution to Cheltenham music making in the 19th centur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6-07., "The Gustav Holst Birthplace Museum's website").
  • Bunn, Alfred, The Bohemian Girl (original libretto). London: W.S. Johnson, 1843 on books.google.it
  • Loewenberg, Alfred, Annals of Opera 1597-1940, Cambridge: W. Heffer & Sons, 1943, 3rd edition, London: John Calder, 1978. ISBN 0-7145-3657-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