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葉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6月8日) |
菸草(英語:tobacco;西班牙語:tabaco;阿拉伯語:طُبّاق,羅馬化:ṭubbāq),早名淡巴菰、淡巴菇,是茄科菸草屬某些物種的俗稱,也可以指它們的干葉製品。菸草(學名:Nicotiana tabacum)是主要的菸葉來源,但黃花菸草(學名:Nicotiana rustica)亦可製菸;它們的乾葉可用於製造雪茄、香菸、鼻菸、菸絲、嚼菸和有味水菸等尼古丁產品。菸草有時也用於生物種植工程或成為觀賞植物,其化學成分會在一些農藥和藥物中使用。[1]另有其它60多種菸草屬植物則很少成為經濟作物。
介紹
菸草原產於美洲,印第安人發現其中含有可以興奮神經的物質,在部落會議和祭祀活動中吸食其燃燒的菸,西班牙殖民者將其帶到歐洲,最早的西班牙水手回國吞雲吐霧時,曾經使家鄉的人大驚失色,認為他們和魔鬼打交道,但很快菸草的使用就風行全歐洲並向世界普及。16世紀時菸草才傳入中國。
菸草含有尼古丁(又稱菸鹼),是一種生物鹼,具有神經毒性,尤其對昆蟲是致命的,但可以刺激人類神經興奮,長期使用耐受量會增加,但也產生依賴性。菸草是許多心臟、肝臟及肺臟疾病及許多癌症的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宣佈菸草是可預防死亡原因中,單一事件的第一名[2]。菸草也可以用來製造殺蟲劑,提取蘋果酸、檸檬酸等。
現代研究證實菸草中還含有大量致癌物質,而吸菸及二手菸及三手菸更是有強烈的致癌性,甚至有「二手菸比一手菸毒」、「吸菸致死率高於許多軟性毒品」及「二手菸害是最需要優先禁止的幾種空氣污染源之一」等研究出現,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將菸草視為毒品,許多地方已經開始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以保護公眾的健康。許多國家的法律規定在菸盒上必須印有健康忠告。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法律規定任何媒體和公共場所都不得放置香菸廣告。泰國、澳大利亞、台灣、香港等國家或地區規定必須在菸盒上印刷大幅吸菸造成的危害圖片,如吸菸者被損害的牙齒,吸菸者被燻黑的肺等,使吸菸者警惕以達到戒菸的效果。不丹更禁止所有菸草銷售及禁止種植菸草而成為首個無菸國家。
菸草除含有尼古丁外,還有毒物苯並芘、一氧化碳、睪丁蛋白等等,可導致精液品質下降,並可誘發精索靜脈曲張。吸菸先使神經系統興奮,然後又加以抑制,最後則使神經麻痹,亦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
菸草內含的尼古丁的藥效可將之作為肌肉鬆弛劑,且吸食過量會產生嘔吐現象。吸菸初期會抑制食慾,產生飽足感,但時效不長,初次吸菸者,吸入少量尼古丁,會有頭暈現象,過量者也會嘔吐,這是尼古丁普遍的副作用,一般亞洲成年人約60KG者,第一次接觸尼古丁的耐受力約為0.3mg,超量就會有以上的副作用現象,長期食用尼古丁者,會具有耐受性,後續會越來越適應尼古丁的肌肉放鬆現象,當患者停用尼古丁時,會產生肌肉緊繃現象,一般來講,如想戒菸者只需一個禮拜內完全不接觸尼古丁,就可以排除藥效的依賴,一個月後體內尼古丁完全稀釋後,就不會有藥效依賴症狀,故患者吸食菸草成癮者通常來自於心理作用,與電影節目內的"權威形象"所影響。
歷史
菸草最早是被美洲印第安人使用,自從被歐洲人採用後,菸草的需求劇增。但歐洲的氣候不適合菸草的生長,因此美國成為最大的菸草生產國和出口國。
十六世紀西班牙人把菸草帶入呂宋(今菲律賓)。厲鶚《樊榭山房集》載:「今之菸草,明季出自呂宋國」。中國可能在1549年以前已經有了菸草和吸菸的嗜好[3]。中國明朝萬曆三年(1575年),菸草由呂宋傳入台灣、福建。當年由一福建商人陳振龍於呂宋經商時,最早將菸草帶回福建港口月港,於月港附近的石碼種植[4]。萬曆九年(1581年),利瑪竇把鼻菸帶入廣東,中國吸菸人口大升[5]。明朝姚旅《露書》記載:「呂宋國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醺,以火燒一頭,以一頭向口,菸氣從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氣。……初漳人自海外攜來,莆田也種之,反多於呂宋。」[6]陳昊子《花鏡》雲「菸花,一名淡把姑。」方以智《物理小識》云:「金絲菸,北人呼為淡把菰,或呼擔不歸。」
1637年,崇禎為了禁菸,勒令以斬首示眾懲罰私種私售者[7]。不過遼東與後金苦戰的兵部尚書洪承疇卻上奏說「遼東士卒,嗜此若命」,導致禁菸過程出現障礙。
清朝時,富戶貴族以收藏菸具為樂,紀曉嵐「嗜食淡巴菰」。不少文人也熱衷於考證菸草之由來。阮葵生《茶餘客話》云:「菸,滿文曰淡巴菰。」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七:「呂宋國所產菸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絲薰。」汪師韓《談書錄》云:「以余所聞,曰打姆巴古、大孖古、醺、金絲醺、芬草,而總名之曰烟。」陳琮輯著的《菸草譜》中的「贊」云:「天生菸草,見莊嚴經曰菸,曰蔫,異名同形。」全祖望寫有《菸草賦》,他考證《說文》的「菸」字,《廣韻》的「蔫」字,非指今之「菸草」。《福建通志》雲,「龍巖州貨之菸,俗雲芬草,崇禎初年始種之。」褚逢椿、顧祿編輯《菸草錄》引《耕余小稿》的記載:「凡菸草頂上三葉謂之蓋露,極青翠、香烈,俗美其名曰醉仙桃,曰賽龍涎,曰擔不歸,曰胡椒紫,曰辣麝,曰黑於菟,皆是物也。」
化學家波塞爾特(Wilhelm Heinrich Posselt)及萊曼(Karl Ludwig Reimann)將一種活性物質從菸草中分離出來,並稱之為「尼古丁」。 1854年,首部菸草主題的醫學著作《菸草論》在法國發表[8]:52。1859年,法蘭西醫學院院士保羅·若利在醫學論文中謹慎地提出了「菸草中毒」這一術語[8]:154。
影響
社會上的影響
以往有很長一段時間,於公開場合吸菸是男性的專利,以往女性在公開場合吸菸常會被賦與負面的聯想。江戶時期的日本,妓女和其客人常用提供菸的藉口來互相接近,在十九世紀的歐洲也是如此[10]。
自從南北戰爭起,菸草(特別是雪茄)在媒體中的印象常和男性氣概和權力有關,而且在刻板印象中,是資本家的典型符號之一。現代許多國家都有戒菸協會和禁菸[來源請求],不丹是唯一立法禁止販賣菸草的國家[11]。
人口統計學
有關菸草使用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吸菸上。估計約有11億人吸菸,佔成年人口將近三分之一[12]。吸菸主要集中在男性[13](不過男女性之間比例的差異隨年齡而遞減)[14][15]、貧窮人以及發展中國家[16]。
開發中國家吸菸的比率繼續在上昇,但在已開發國家已經趨於穩定甚至開始下降[17]。美國吸菸人口的比例在1965年至2006年間減少了一半,成人吸菸的比例由原來的42%降為20.8%[18]。開發中國家的菸草消秏量每年成長3.4%[19]。
對健康的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統計的結果,宣佈菸草是可預防死亡原因中,單一原因的第一名[20]。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菸草在2004年造成五百四十萬人死亡[21],自二十世紀以來已造成一億人死亡[22]。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則認為菸草是「已開發國家人類健康的最大單一危害,也是胎兒夭折的重要因素之一。」[23]
菸草會造成心臟及肺的疾病,吸菸是心肌梗死、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癌症(如肺癌、喉癌及胰腺癌等)的主要危險因子。
不抽菸的人可以會因為吸入二手菸而造成肺癌。美國每年約有三千人因為二手菸導致的肺癌而死亡。有四萬六千人因為二手菸導致的心臟疾病而死亡[24]。
菸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種興奮劑,吸食者可能會產生耐受性及藥物成癮[25][26]。吸食菸草的害處也可能和吸菸時菸霧中上千種的化學物質有關,例如多環芳香烴(例如苯駢芘)、甲醛、鎘、鎳、砷、菸草特有亞硝胺(簡稱TSNA)和酚等化學物質[27]。
製造
菸草種植
菸草的種植比較耗費勞動力,在春季播種,幼株長到一定高度需要移栽,並需要不斷地打杈和摘花芽,以防止其消耗養分,菸草的葉片每成熟一片收穫一片,不是全株統一收穫,收穫的葉片要及時進行處理。
菸草處理
菸草處理分為晾製、曬製和烤製幾種方式,根據製造不同品種捲菸和雪茄的需要,一般烤製菸較綿軟,晾製菸較辛辣,處理後要根據其質量進行分類,就成為原料菸草。
菸草類型
一般用於製作成品菸製品的基本使用的都是紅花菸草,在中國北方也種植一些黃花菸草,比較辛辣,例如東北的「蛤蟆菸」和新疆的「莫合菸」,黃花菸草比較耐寒,美國北方也有一些黃花菸草的種植,不過市場需求量不大。美國還培植了一種「白肋」菸,其葉脈發白,比較綿軟。
菸草製品
古巴的雪茄菸最出名,安道爾由於海關規定雪茄菸過境是以枝數徵稅,因此經常有長達一公尺以上的雪茄從安道爾過境。
捲菸是目前世界上消費最多的菸草製品,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捲菸產量最大的國家。不同品牌的捲菸添加各種不同的香料。市場還有脫除尼古丁的捲菸製品。
菸絲的吸食方式有各種工具,最常見的是菸斗、菸袋(銅菸鍋)和水菸袋,其中水菸袋可能可以過濾掉部分尼古丁和菸中的細塵粒及致癌物質(但也有研究顯示水菸不會比較健康[來源請求]),不過吸食比較費力和複雜。
使用燃燒的方法吸食菸草是最不健康的方法,因為菸草燃燒後會製造出許多比尼古丁毒很多的有毒物質;而且這種方法也很容易造成他人受到二手菸害。
非燃燒的使用方法有鼻菸、嚼菸等,亦有尼古丁口香糖、電子菸、尼古丁吸入器等解菸癮的方法;這些方法不會做成二手菸害,對使用者的傷害性也很可能低很多。
在美國早期還流行嚼菸(目前流行於棒球選手、中西部農民以及牛仔中),通過口中黏膜吸收尼古丁,這種方式容易導致口腔癌發生。
鼻菸也是19世紀流行的一種方式,是一種乾燥的菸末,吸入鼻子中。歐洲的鼻菸一般有薄荷香料;美國的比較辛辣,分為「甜」的和「鹹」的兩種;北歐有一種濕鼻菸。據統計吸食鼻菸的癌症發病率要比其他吸食方式低[來源請求]。
現在印度還生產「菸口香糖」和「菸牙膏」。
-
海泡石製成的菸斗
-
水菸
-
菸絲
-
雪茄
-
香菸
進口
中國大陸
進境旅客可以攜帶400支香菸、100支雪茄或者500克菸絲,而無需向海關申報。[28]
香港
年滿十八歲的旅客,可以攜帶19支香菸(或1支雪茄,不超過25g)進入香港,供本人自用。[29]
台灣
年滿20歲的旅客,可以攜帶捲菸200支、雪茄25支或者菸絲1磅。[30]
紐西蘭
旅客可以攜帶50支菸草進入紐西蘭。[31]
參考文獻
- ^ tobacco. [2015-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5).
- ^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2008 (foreword and summary) (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8. 2008 [2015-01-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09-14).
Tobacco is the single most preventable cause of death in the world today.
- ^ 1980年廣西博物館文物隊在廣西合浦縣上窯明窯遺址發現3件明代瓷菸斗和1件壓槌,壓槌背面刻有「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造」等字,見鄭超雄《從廣西合浦明代窯址內發現瓷菸斗談及菸草傳入我國的時間問題》,《農業考古》1986年第二期。
- ^ 中國國家地理,2009年4月刊(福建專輯上輯),福建港口 - 曾經的中國海上零公里 - 月港 - 一個政策性港口的興衰,頁88 - 93。
- ^ 趙之謙《勇廬閒詰》:「鼻菸來自大西洋意大里亞(義大利),明萬曆九年(1581)利瑪竇泛海入廣東,旋至京師,獻方物始通中國。」
- ^ 姚旅《露書》卷十《錯篇》
- ^ 談遷《棗林雜俎》記載:「金絲菸,出海外番國,曰淡巴菰,流入閩粵,名金絲菸。性燥有毒,能殺人。天啟二年(1622),貴州道梗,借徑廣西,始移其種。葉似薤,長莖,采而干之,刃批如絲,今世及江南北。崇禎十六年(1643)敕禁,私販至論死,而不能革也。」
- ^ 8.0 8.1 迪迪埃·努里松. 《烟火撩人-香烟的历史》.
- ^ David Nutt, Leslie A. King, William Saulsbury, Colin Blakemore. Development of a rational scale to assess the harm of drugs of potential misuse.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07-03-24, 369 (9566): 1047–1053 [2019-02-12]. ISSN 1474-547X. PMID 17382831. doi:10.1016/S0140-6736(07)6046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2).
- ^ Timon Screech, "Tobacco in Edo Period Japan" in Smoke, pp. 92-99
- ^ The First Nonsmoking N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late.com
- ^ Saner L. Gilman and Zhou Xun, "Introduction" in Smoke; p. 26
- ^ "Guindon & Boisclair" 2004, pp. 13-16.
- ^ Women and the Tobacco Epidemic: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1, pp.5-6.
- ^ Surgeon General's Report—Women and Smoking 2001, p.47.
- ^ WHO/WPRO-Tobacc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2005 [2009-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1).
- ^ Who Fact Sheet: Tobacco. Who.int. 2013-07-26 [2013-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9).
- ^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Adults - United States, 2006. Cdc.gov. [2013-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0).
- ^ WHO/WPRO-Smoking Statistics. Wpro.who.int. 2002-05-27 [2014-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6).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2008: The MPOWER Package (PDF).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2015-01-11]. ISBN 92-4-159628-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1-24).[頁碼請求]
- ^ WHO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report 2008 (PDF). [2013-10-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13).
- ^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2008 (PDF). [2013-10-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9-10).
- ^ "Nicotine: A Powerful Addi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 Secondhand Smok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BeTobaccoFree.gov
- ^ Tobacco Facts - Why is Tobacco So Addictive?. Tobaccofacts.org. [200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4).
- ^ Philip Morris Information Sheet. Stanford.edu. [200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5).
- ^ Robert N. Proctor The history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cigarette-lung cancer link: evidentiary traditions, corporate denial, global tol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obacco Control, Tobacco Control 2012;21:87e91. doi:10.1136/tobaccocontrol-2011-050338
- ^ 海关检查须知.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30).
- ^ 免稅優惠. 香港海關.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 ^ 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 第11條.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1-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 ^ 关于新西兰海关烟草入境新规定的通告.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