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攝
特攝(日語:特撮/とくさつ Tokusatsu),全稱特殊攝影(日語:特殊撮影),一般指涉及攝影技術或影片製作的領域。在攝影技術方面,它是特技效果的一部分。在影片方面,特攝指的是使用大量特效的真人電影、電視劇的劇情片一種類型。
特攝片通常以科幻、奇幻或恐怖為題材,不過有時其他類型的電影和電視節目。最著名的怪獸特攝電影包括,如《哥吉拉》和《加美拉》系列;超級英雄電視劇包括,如《假面騎士》和《金屬英雄》系列;還有像機甲劇的作品,如《機械巨神》和《熔岩大使》。還有些融合了這些元素的特攝電視劇,例如《超人力霸王》和《超級戰隊》系列。另有複合型態的衍伸類型,例如台灣的布袋戲作品《東離劍遊紀》和《聖石傳說》在日本也屬於特攝的範疇。
特攝是日本最受歡迎的娛樂形式之一。儘管基於特攝特性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如《哥吉拉》或《超級戰隊》在亞洲以外地區也受歡迎,但只有極少數特攝作品在亞洲以外的地方廣泛傳播。
名詞解釋
- 隨著時間推移,特殊攝影技術和特殊技術(包括特殊美術、合成、特殊攝影等技術)逐漸被誤解為相同概念(就像在電影製作中,"拍戲" 有時不僅僅指拍攝戲劇表演,也包括整個影視製作過程),這導致雖然都被稱為特攝,但前者是攝影方面的技術,而後者則包括所有技術,其中攝影只是一部分。
- 如今,特攝的主要涵義已經從單純的技術演變為特攝影視(特攝片),這指的是日本超級英雄(皮套人)戰鬥的影視劇,他們可能會戴面具或變得巨大。
解說
特攝原本是一種綜合了特殊攝影和「詭計」拍攝技術的縮寫,在日本,被稱為「特攝作品」的電影和電視節目等已經發展成一個廣泛的類型,特攝技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這些作品群體通常被統稱為「特攝」。[1][注釋 1]另外,此外,現在這個詞也用來指代舊時代作品群,以及當時盛行的「特攝英雄」等部分作品群的通稱。
作為電影製作中的「特攝」技術,始於電影的早期,其中包括喬治·梅里愛和其他英國的製作人員在拍攝中採用高速和慢速攝影技巧,製造了看起來消失的人或物等效果,在1903年的電影《火車大劫案》中,們嘗試了合成影像,創造了實際上不存在的場景。此外,微型實物的攝影技術的發展也為特攝技術的演進做出了貢獻。例如,1925年的電影《遺失的世界》展示了恐龍等特效,可以說是特攝電影的先驅之一。隨後,1933年的電影《金剛》將特攝技術推廣到社會。
1949年至1981年間,手工製作的怪獸和微縮模型等元素製作的特攝電影大量湧現,大幅提升了好萊塢電影的視覺效果吸引力。作為20世紀特效電影界的先鋒,特攝導演雷·哈利豪森對後來的特效作品,如《哥吉拉》《星球大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3]哈利豪森創造的特殊影像和特效,已經成為現今各種特攝影像的源流。[4]
臺灣的布袋戲以人偶並搭配衣服跟頭髮的擺動、偶的撞擊、場景爆破等演出特效進行拍攝,也屬於「特攝」類型之一,如《聖石傳說》、《東離劍遊紀》[5]。
歷史
特攝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日本戲劇,尤其是歌舞伎(以其動作和打鬥場景為特點)和文樂,後者使用了一些最早的特殊效果,尤其是木偶戲。日本電影先驅牧野省三被認為是特攝技術的奠基人,他執導了幾部以尾上松之助為主演的時代劇電影,其中包括特效場景。牧野的特效工作啟發了電影製片人江田貞一採用這種技術在自己的電影中,特別是《西遊記》(1917年)和《大佛降臨》(1934年)。
「特攝」這個詞本身為了更清晰地解釋「特效」而從大約1958年開始在日本媒體上使用的。[6]並且在第一次怪獸熱潮(怪獣ブーム,Monster Boom)時完全確立了。[1]在此之前,也使用了稱為"特殊技術(特技)"的名稱。
雖然庵野秀明將特攝導演圓谷英二評價為特攝事實上的祖先。[7][8],但在圓谷將作品以前特技攝影等已經存在,如圓谷的老師枝正義郎在戰前時期製作了使用合成和微縮的攝影手法的作品,如:1917年《西遊記》、1934年《大佛廻國·中京篇》等。後圓谷在受前面提到的海外特攝電影《金剛》之類的影響下,研究了特攝怪獸電影等,在1950年代以後,特攝電影作為日本獨有的影像技術發展起來,用尺貫法製作的微縮模型被使用,對影像文化和社會產生了很多影響[1]。
特效藝術家(The special-effects artist)圓谷英二和本多豬四郎作為1954年的《哥吉拉》電影背後的驅動力。其中圓谷受美國類型電影(尤其是前面提到的《金剛》)主要內容的技術影響,比如所謂的動物裝——使用一個穿著異服的人來扮演一個巨大的怪物——結合了微型模型和縮小的城市場景的使用。電影《哥吉拉》也影響了日本科幻、奇幻和電影的格局,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日本視角,而這種類型的電影通常由美國電影主導。[9]《哥吉拉》開創了日本怪獸題材電影的先河,加上超人力霸王出現後推波助瀾,在1966年形成了「第一次怪獸熱潮」。幾十年來,怪獸題材電影一直廣受歡迎,而《哥吉拉》《加美拉》和《王者基多拉》等電影角色引領了這一市場。[10]
不過在1957年時,因為受到美國連續電影《超人》(Superman serial) 的影響,新東寶製作了第一部以超級英雄為主角的系列電影:《超級巨人》(スーパージャイアンツ『鋼鉄の巨人』, Super Giant)。Super Giant與日本動畫《鐵臂阿童木》的成功,逐漸造成了兒童喜好的轉移,到了1971年隨著假面騎士誕生,迎來了第二次怪獸熱潮(又稱為「變身熱潮」,変身ブーム)。主角不再是巨大外星人和怪獸,而是帶著面具的等身大英雄與怪人,他們對特攝世界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1958年2月24日川內康范也跟隨特攝的成功推出了都是由年輕的千葉真一主演的《月光假面》《七色假面》之類的等身英雄電視連續劇,《七色假面》是以劇場公開為前提,35毫米底片拍攝的,拍攝費用是一個500萬日元,作為當時的電視節目,這是以破格的金額所製作的。[11]這也是眾多電視劇中第一部超級英雄電視劇,也是最受歡迎的特攝類型之一。[12]在《新 七色假面》中,千葉真一從波島進手中接過了主人公的角色,他展示了在器材體操中培養出來的動作,他的演技對後來製作的以變身英雄為題材的特攝作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1][13]
1965年則創立了主要負責東映作品特攝部分的株式會社「特攝研究所」,1966年播出了以「空想特攝系列」為名的圓谷製作的《超人力霸王》。[1]
這些原創作品早於第一部彩色電視連續劇《熔岩大使》和《超人力霸王》,它們開創了巨人英雄題材的先河,其中正常大小的主角變得更大,以對抗相對同樣大的怪物。[14]包括20世紀70年代流行的特攝超級英雄電視劇《假面騎士》(1971),《彩虹化身俠》(1972),《超級戰隊》(1975),《蜘蛛人》(1978)。
「特攝電影」(特撮映畫)、「特攝片」(特撮もの)等詞語在1980年代以前經常被使用,它不分對象和類型,都是使用「特殊攝影」的作品的意思。在底片攝影時代(1835年-1888年開始發展底片),使用正式的特殊攝影的電影和電視劇非常罕見,需要很高的技術和龐大的預算。此外,紀錄片節目有時也需要使用特攝。
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利用計算機圖形學(CG)的數字技術的視覺效果技術開始普及。因此,在日本,「特攝」不是特效主體的作品的意思,而是過去的特攝作品或汲取其精華的作品的意義上使用「特攝」的情況下變多。在上述數位技術的攝影變得十分實用、普遍的2000年以後,「特攝」一詞也被用於微縮攝影效果、實用性效果、異服人物攝影等模擬技術、作品的意義上。但是,將以往的特攝(傳統特效)作為舊式的手法(或作品),作為否定的意義使用的場面也增加了。[1]
與數位影像技術的發展成正比,迄今為止被培養的「特攝技術」的攝影急劇減少,「特攝作品」的面貌也在改變,到了2010年,作為日本獨特的文化,要求保護的呼聲高漲。[1][7]2012年(平成24年),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的企劃展「館長 庵野秀明特攝博物館」舉辦了日本全國巡迴,同時文化廳的振興方案「媒體藝術信息據點、財團構建事業」的一個環節實施的「特攝的調查報告書」日本在2013年(平成25年)5月公開。
參考文獻
- 注釋
- 來源
- ^ 1.0 1.1 1.2 1.3 1.4 1.5 1.6 平成24年度メディア芸術情報拠點・コンソーシアム構築事業 日本特撮に関する調査報告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3年5月(メディア芸術カレントコンテンツ)
- ^ 【讣告】特摄大师雷·哈瑞豪森逝世。对哥斯拉、卢卡斯、皮克斯的巨大影响. DDN JAPAN. 2013-05-08 [2013-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特摄电影大师雷·哈瑞豪森逝世. 電影.com. 2013-05-08 [2013-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追悼上映的PFF海外特摄的3部名作从辛多巴特到阿尔戈. アニメ!アニメ!. 2013-09-07 [2013-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2).
- ^ 李承陽. 虛淵玄台日對談黃亮勛 把布袋戲當成特攝片. 中時新聞網. 2023-04-01 [2024-10-17] (中文(臺灣)).
- ^ 『宇宙船 (雑誌)vol41』「古今特撮映畫の散歩道木偶戲。」竹內博
- ^ 7.0 7.1 展覧會紹介ーはじめ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在館長庵野秀明特攝博物館迷你模型中看到的昭和平成之技(2013年)
- ^ 特撮のミカタ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萬代頻道
- ^ 千禧一代的怪物:日本玩具和全球想像力, pp. 47–8. ISBN 0-520-24565-2
- ^ Meet Godzilla. ISBN 1-4042-0269-2
- ^ 11.0 11.1 全怪獣怪人 上巻. 勁文社. 1990-03-24: pp.48 – 49. ISBN 4-7669-0962-3. C0676.
- ^ Japan Pop!: Inside the World of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p. 262 ISBN 0-7656-0560-0
- ^ 竹書房 / イオン編 (編). 在电视和剧场初次亮相的七色假面. 超人画报国产虚构英雄40年的历程. 竹書房. 1995-11-30: 42 – 43. ISBN 4-88475-874-9. C0076.
- ^ Porter, Hal. The Actors: an image of the new Japan, pg. 168 ISBN 0-207-95014-8
- ^ 須賀川特撮アーカイブセンター. ふくしまの旅. [2024-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 (日語).
- ^ 『シン・ウルトラマン』のスタチューが初お披露目、須賀川特撮アーカイブセンター開館. マイナビニュース. 2020-11-03 [2024-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 (日語).